《史良回忆录》由卞晋平主编,讲述史良同志的一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仅在政治上,她始终是追求真理,不断进步,坚持与共产党风雨同舟,并肩战斗,革命立场坚定,而且在待人接物上她也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同志。她生于民族忧患,死于祖国中兴,她的一生记录了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妇女的苦难与欢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史良回忆录/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卞晋平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史良回忆录》由卞晋平主编,讲述史良同志的一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仅在政治上,她始终是追求真理,不断进步,坚持与共产党风雨同舟,并肩战斗,革命立场坚定,而且在待人接物上她也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同志。她生于民族忧患,死于祖国中兴,她的一生记录了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妇女的苦难与欢欣。 内容推荐 《史良回忆录》由卞晋平主编,史良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她一直关心祖国的统一,尤其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十分赞同,认为这是实现中国统一的正确政策和主张,她的这种思想是和她的一贯的爱国思想相一致的。史良的一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仅在政治上,她始终追求真理,不断进步,坚持与共产党风雨同舟,并肩战斗,革命立场坚定;而且在待人接物上她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同志。她生于民族忧患,死于祖国中兴。《史良回忆录》是史良自述的回忆录,记录了她不平凡的一生和中国知识分子及中国妇女的苦难与欢欣。 目录 一 童 年/1 二 女师学潮/4 三 初入社会/8 四 律师生涯/11 五 营救邓中夏/14 六 政治案件/17 七 妇女案件/20 八 参加妇运/22 九 如火如荼的救亡运动/25 十 赴南京请愿/29 十一 救亡运动进入了高潮/31 十二 山雨欲来风满楼/34 十三 深夜被捕/36 十四 在苏州监狱中/38 十五 法庭上的斗争/41 十六 入狱运动/44 十七 形势急转直下/46 十八 我深深怀念他们/48 十九 参政员生活/51 二十 和宋美龄在一起工作/55 二十一 参加民盟/59 二十二 民盟的改组和初期工作/61 二十三 一九四五年的形势/65 二十四 旧政协/67 二十五 国民党破坏旧政协/71 二十六 李闻血案/74 二十七 在国民党悍然召开伪国大以后/76 二十八 民盟被迫解散/79 二十九 民盟历史的转折点——三中全会/81 三十 解放前夕/83 三十一 天亮了/86 三十二 解放以后/89 三十三 从“反右”斗争到“文化大革命”/94 三十四 新的春天/98 三十五 美的赞歌/100 附录 三次难忘的会见/102 永远的怀念/109 学习《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引起的回忆/116 “吾生尤好石,谓是取其坚”/121 向着明天/128 纪念杜重远烈士殉难四十周年/133 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战士/136 纪念邓初民同志/147 试读章节 我在小学毕业以后,进了女师本科。女师在当时的常州算是最高学府之一了,与它同样地位的,则有武进男子师范学校和江苏省设在常州的第五中学。女师的生活是很愉快的。那时从全国来说,女子学校还不多。女子念洋学堂,这本身就是一种革命性的行动,它是当时社会上风行的女权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回忆女师生活,有一件事最令我难忘,就是学潮事件。当时的一位校长极端颟顸无能,同学们都不满意他,想把他赶走,决定举行一次罢课示威。我是该校学生会会长,对罢课一事起初犹豫,后来则勇敢承担起来了。在那次行动中,我们先向劝业所(相当现在教育局)请愿,后来大闹县公署,包围县长达三个小时,围困劝业所达十三个小时,声势很大。由于罢课理由正当,同学们团结一致,终于取得了胜利。如果说,这也算“政治”的话,那么,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参加较大规模的政治行动了。 在女师生活中,更令我难忘的是一九一九年配合北大学生参加五四运动。那时北大学生首先发起了爱国运动,主要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要求收回战前德国侵占山东的一切利益,取消袁世凯政府对曰本承认的卖国的“二十一条”,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义旗一举,立即得到全国各校学生的热烈响应和支持。常州学生也掀起了一个规模浩大的罢课运动来支持他们。常州有好几所小学,为了便于统一行动,这几所中学就联合到一起,成立了全县学生联合会。我原是武进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会会长,这时便兼任了全县学生联合会的副会长和学联的评议部主任,参加全县学生的爱国行动。我们的学生联合会设在县文庙的明伦堂内,经过同学们热烈讨论以后,学联发表了罢课宣言,立刻得到各校的支持和拥护,很快就实现了全市的罢课。接着学联又把同学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许多宣传队,分别到工厂、农村去宣传,开展一个群众性抵制日货运动。我们学生自己带头把家里的日货带到学校里去焚烧。市民很同情我们。事情弄得很大。这就触动了县府的那班老爷们,他们联合常州县的一些士绅,密谋拟订了一个扼杀学生运动的根本办法,就是停办中学。有一天,我去上学,忽见学校门口挂了一个小木板,木板上写着三个大字:“停办令。”停办令的全文则贴在木板下端。同学们见了,十分气愤,就把它撕下来找校长去评理。校长说,这是劝业所决定的。于是我们就一齐找到劝业所,指名要见所长徐化吾。我们学生人多,又是七嘴八舌,高呼口号,徐化吾怕得不得了,只得推说,“这事是县衙门决定的”。我们本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立刻掉头来到县府,指名要姚知县接见。那位知县不知是真不在还是不敢见,没有出来见我们,见我们的是他下面的爪牙。这些爪牙当众大声宣布要捉学生,我也就大声叫道,你们要捉就捉吧,我们自己送上门来了。争执一番以后,我们坚持要姚知县亲自出来,他还是不露面;我们大家气极了,就把他那公堂上的长桌掀翻,把审签撒了一地。县衙门赶紧加兵加岗,并找来八个士兵手持大刀,对准我们学生。我就高声对士兵们说:“我们的行动是爱国的!军阀是卖国的!你们千万不要上当,去给军阀当走狗。”说完以后,就和大家一起冲上去。这一下把徐化吾可急坏了,连说有话好商量。他满脸堆笑地说:“请大家先吃饭,吃了饭县知事也就回家了,那时再好好谈谈。”于是我们大家就去吃饭等候。哪知到了晚上,县知事竟把我的父亲捆绑到县衙门来,声色俱厉地威胁我的父亲,说我是带头闹事的,要他把我带走。这事被同学发现了,于是我们一涌而入,去责问那位知事,知事大出所料,狼狈不堪。我向他严正地说:“我们学生为学校停办的事来找你,你把我的父亲抓来干什么?”县知事赶紧诡称:“不是抓来,而是请来谈谈。”他先是语言支吾,后来终于理屈词穷。在强大的学生队伍面前,县衙门终于收回了停办学校的命令。这场斗争就此取得胜利。 斗争胜利以后,我和另一名同学受大家委托,代表常州县的学生到南京去请愿。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性的群众斗争。它鼓舞了我.使我认识到群众的力量。 那时正是思想战线上激动人心的年代。在广大的中国土地上,以科学、民主为中心的新文化运动正蓬勃兴起,千千万万名青年被这个伟大时代的浪潮吸引了,我也被它吸引了。我常常贪婪地阅读当时流行的书刊,如《新青年》、《改造》等,还有一些反映新思想的小说,记得有一本叫《夜未央》的作品,当时曾给我带来很大的激动,隔了多年还印象深刻。 P4-7 序言 史良同志是我的好朋友,远在三十年代,我们就已相识了。那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蹂躏我国土,鱼肉我百姓,迫使全国人民奋起抗战的艰苦战争岁月。中国共产党出于民族大义,和国民党精诚团结,携手合作,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佳话。就在这个时期里,史良同志和恩来同志与我有过很多接触。其后,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的接触就更加频繁。从抗日战争到民主运动,从救国会到民主同盟,从战争到解放,我们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大旗下合作共事,我们共同经历过欢乐和患难,是互相信得过的朋友和同志。 史良同志原业律师,在她任职期间,曾冒生命危险为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奔走营救。是民族正义感把她吸引到救亡运动的行列中来,历经战斗,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七君子之一。无论是在全国解放以前,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史良同志都坚定不移地和我党站在一起,经历了各种政治考验。史良同志是学法律的,她在任司法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期间,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所作的贡献,正如她在统一战线工作和中国妇女运动中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一样,是人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她是我国民主党派的一位领导人,她以自己的形象树立了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范例。无愧为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光荣的爱国民主战士,中国杰出的女革命家。 史良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她一直关心祖国的统一,尤其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十分赞同,认为这是实现中国统一的正确政策和主张、她的这种思想是和她的一贯的爱国思想相一致的。 史良同志的一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仅在政治上.她始终是追求真理,不断进步,坚持与共产党风雨同舟,并肩战斗,革命立场坚定,而且在待人接物上她也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同志。她生于民族忧患,死于祖国中兴,她的一生记录了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妇女的苦难与欢欣。今当她逝世周年,自传即将问世之际,写下这些感想,以表达我对她的哀思和敬意,并以此作为书的序言。 一九八六年七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