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资治通鉴故事(上下学生版国学经典插画读本)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北宋)司马光//臧瀚之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资治通鉴》都称得上是一本经典之作。它由北宋司马光编撰,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臧瀚之编著的《资治通鉴故事(上下学生版国学经典插画读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以故事为线索,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组织,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叙述,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既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又得到趣味和快乐。

内容推荐

《资治通鉴故事(上下学生版国学经典插画读本)》由臧瀚之编著。

《资治通鉴》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讲述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展现了历代治乱、成败、兴亡、安危之迹,旨在警戒后世。《资治通鉴故事(上下学生版国学经典插画读本)》抽丝剥茧,打破了《资治通鉴》编年体叙述,以故事为线索,从原著不同年份的零散叙述中提炼出完整的故事,同时配以名家手绘插画二百余幅,生动活泼,方便读者阅读。

目录

第一章 周纪

灭智氏三家分晋

秦商鞅变法

孙膑减灶杀庞涓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乐毅伐齐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田单火牛阵破敌

触龙说赵太后

长平之战

毛遂自荐

信陵君窃符救赵

吕不韦奇货可居

第二章 秦纪

李牧大破匈奴

李斯上谏议逐客

韩非客死秦国

荆轲刺秦王

焚书坑儒

胡亥篡位

陈胜吴广起义

刘邦起兵沛县

赵高专权杀李斯

巨鹿之战

赵高弑秦二世

第三章 汉纪

刘邦入成阳

鸿门宴

萧何追韩信

陈平辅佐刘邦

韩信背水布阵

郦食其冤死

项羽兵败垓下

冒顿单于兴匈奴

叔孙通制礼仪

白登山之围

刘邦与匈奴和亲

韩信被杀

黥布谋反被杀

吕后害如意母子

萧规曹随

吕后分封诸吕

诸吕作乱受诛

张释之执法公正

周亚夫治军严明

社稷之臣汲黯

飞将军李广

淮南王刘安谋反

张骞出使西域

苏武牧羊

霍光废帝

呼韩邪单于归附

郅支单于被斩

史丹力保太子

赵飞燕姐妹受宠

王莽专权

王莽篡汉称帝

绿林赤眉起义

刘秀兄弟起兵

刘玄称帝

糟糠之妻不下堂

马援择君

家奴杀害彭宠

耿奔大破张步

吴汉灭公孙述

刘秀丈量田亩

楚王谋反兴冤狱

班超出使西域

窦宪击匈奴

邓皇后贤德无私

虞诩巧计破羌

张纲检举外戚

有过归已的陈寔

党锢之祸

窦武陈蕃谋诛宦官

党人牵连受诛

东汉黄巾起义

盖勋大公无私

何进谋诛宦官

董卓入京为乱

袁绍豪夺冀州

王允计除董卓

程昱守城立功

刘备始领徐州牧

孙策起兵震江东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白门楼斩吕布

孙权继承兄业

官渡之战

袁氏兄弟相争

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逃离荆州

周瑜火烧赤壁

曹操平定关中

刘璋迎刘备入蜀

刘备平定蜀中

吕蒙计夺零陵

曹操得陇不望蜀

张辽勇守合肥

曹操慎立储

关羽大意失荆州

第四章 魏纪

曹丕速登王位

陆逊火烧连营

刘备托孤诸葛亮

七擒孟获平定南中

诸葛亮上出师表

马谡失街亭

诸葛亮命殒五丈原

文武失和魏延屈死

司马氏政变诛曹爽

司马氏废弑二帝

诸葛诞困死孤城

孙琳废明主孙亮

竹林七贤的故事

后主降魏,蜀汉亡国

姜维复国计难成

刘禅乐不思蜀

第五章 晋纪

孙皓暴虐无道

陆抗虎父无犬子

马隆自荐却敌

除三害的周处

王衍清谈误国

贾南风毒计除太子

司马伦肇乱

司马同居位被杀

陆机兄弟冤死

嵇绍血染帝衣

刘渊称王建汉

司马睿经营江东

刘聪杀兄夺位

西晋永嘉之乱

石勒收服段氏

石勒假降杀王浚

怀愍二帝受辱杀身

司马睿迁都建东晋

刘粲诡计除太弟

靳准弑君谋反

游子远进谏平叛

祖逖闻鸡起舞

段匹殚尽忠晋室

伯仁由我而死

王敦阴谋篡位

陶侃善治荆州

庾亮逼反苏峻

张淳不辱使命

石虎父子相残

石虎征发无度

李寿废成建汉

殷浩咄咄怪事

前秦暴君苻生

苻坚重用王猛

刘肃弱冠除张邕

苻坚平五公

桓温枋头兵败

王猛大败慕容评

桓温擅行废立

前秦宰相王猛

谢安王坦之稳晋

苻坚灭前凉

秦晋淝水之战

慕容农起兵败石越

慕容垂平叛

吕光平定凉州

姚苌营小为奇

后秦屡战胜前秦

拓跋眭参合陂大捷

王恭逼杀王国宝

慕容盛平乱存后燕

孙恩海上起兵

殷仲堪犹疑遭败亡

罗企生舍生取义

吕纂政变夺位

李嵩建西凉

刘裕屡破孙恩

桓玄受禅让即位

刘裕起兵伐桓玄

桓玄兵败被杀

慕容超金刀归燕

慕容熙宠妻失国

后秦兴兵不利

刘裕伐灭南燕

王镇恶奇袭刘毅

王镇恶攻灭后秦

第六章 宋纪

刘裕篡位建宋

沮渠蒙逊灭西凉

拓跋焘攻打统万

刘湛恩将仇报

冯弘投奔高丽

刘义康遭贬黜

拓跋焘诛刘絮

孔熙先范晔谋反

王玄谟滑台惨败

沈璞臧质守盱眙

刘劭弑父自立

孝武帝荒淫无道

废帝刘子业

刘子勋称帝失败

慕容白曜攻宋

刘或猜忌诸弟

孝文帝受禅让

萧道成守新亭

后废帝刘昱

第七章 齐纪

萧道成建南齐

萧赜兄弟有别

萧子响被逼冤死

北魏孝文帝迁都

萧鸾废黜萧昭业

萧鸾诛杀藩王

王晏居功被杀

傅永文武双全

王敬则谋反

江柘谋废被杀

萧衍讨伐东昏侯

第八章 梁纪

萧衍篡位建梁

萧宝寅逃奔北魏

萧宏险遭猜忌

高欢有远见

源子雍平叛

崔延伯勇猛善战

元叉弄权被杀

尔朱荣立新帝

元颢附梁攻北魏

贺拔岳平万俟丑奴

魏帝诛杀尔朱荣

高欢起兵伐叛

北魏分裂东西

宇文泰重用苏绰

侯景反叛归梁

高澄弄权跋扈

高洋继承家业

王僧辩守巴陵

西魏破梁杀萧绎

陈霸先袭杀王僧辩

第九章 陈纪

高演犯颜谏兄长

高演夺位杀侄

祖璁狡诈弄权

陈顼独揽大权

高俨诛杀和士开

祖埏害死斛律光

王轨谏废太子

北周灭北齐

杨坚执政掌大权

宇文招谋除杨坚

第十章 隋纪

隋灭陈统一天下

陈叔宝荒淫亡国

杨广继位为帝

隋炀帝三征高丽

杨玄感谋反

瓦岗寨起义

李密退敌称公

李世民劝父起兵

李渊起兵太原

第十一章 唐纪

隋炀帝被杀

李密降唐反唐

李世民平薛仁杲

李世民攻洛阳

刘黑闼造反

辅公柘叛乱

李世民退突厥

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

谏臣魏征

房谋杜断

文成公主入藏

李承乾谋反

太宗慎立太子

唐太宗征高丽

武则天当皇后

长孙无忌获罪

刘仁轨平百济

武则天弄权

裴行俭平突厥

武则天称帝

徐敬业造反

李姓诸王起兵

兴告密任酷吏

宰相狄仁杰

吉顼降职尽忠言

张昌宗兄弟受宠

张柬之复兴李唐

李重俊杀武三思

李隆基诛韦氏

太平公主受诛

贤相姚崇宋璟

吐蕃重新归附

奸相李林甫

杨贵妃受宠

安禄山反叛

哥舒翰失潼关

马嵬坡兵变

肃宗即位灵武

李光弼守太原

张巡死守睢阳

李傲收复二京

史思明降而复叛

史思明杀安庆绪

史朝义杀父夺权

鱼朝恩受诛

杨炎行两税法

德宗寻太后

颜真卿宁死不屈

泾原兵变

李泌孤身入陕

王叔文结党弄权

宪宗削藩诛刘辟

李师道谋杀宰相

李愬雪夜入蔡州

李师道受诛

张韶升殿坐龙床

宋申锡诛宦官

郑注行医得宠

甘露之变

唐武宗灭佛

裘甫作乱浙东

王仙芝黄巢起义

张承范守潼关

黄巢入京称帝

吕用之装神仙

高仁厚平叛

黄巢兵败自杀

王绪不解天意

董昌闭门称帝

宦官废昭宗

劫天子诛宦官

朱全忠杀昭宗

朱全忠诛清流

第十二章 五代纪

朱全忠篡唐

晋王叔侄争位

败家逆子刘守光

周德威大败梁军

刘守光称帝

梁太祖叹无葬身地

朱友眭弑父篡位

刘守光失幽州

刘鄂百计难逞

韩延徽投效契丹

张承业尽忠职守

王处直养子为患

李存勖破契丹

李存勖称帝灭后梁

王彦章不做贰臣

李存勖好优伶

高季兴自投虎口

郭崇韬重门第

李存勖人心离散

王都反叛遭败亡

李从荣夺位过急

李从珂搜刮行赏

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范延光做皇帝梦

章德安奉立新君

安重荣反后晋

石重贵继位孙皇帝

景延广语激契丹

将计就计败契丹

杜威受骗降契丹

赵延寿语赦降兵

刘知远伺机称帝

李从益被逼称帝

李守贞自取灭亡

赵思绾残暴贪婪

马希萼举兵夺位

刘崇建北汉

周、汉高平之战

节度使周行逢

孙晟以死报国

钟允章一语累二子

试读章节

飞将军李广

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六月,匈奴攻人雁门关,到达武泉县。还攻人上郡,抢走了牧马场里的马匹。汉朝将士战死的有二千人。

陇西人李广担任上郡太守,曾经率领一百名骑兵出巡,遇到几千名匈奴骑兵。匈奴人看见李广的部队,还以为是汉军派出来引诱敌人的,都吃了一惊,跑上山坡布下军阵。

李广手下那一百名骑兵都很害怕,想骑着马跑回去,李广说:“我们离大部队还有几十里,如果就这样往回跑,匈奴骑兵追射我们,很快就把我们全部消灭了。现在我们留在这里,匈奴人一定以为我们是诱敌的部队,不敢前来攻击我们。”

于是李广命令手下骑兵:“前进!”快到距离匈奴军阵二里远的地方,又让大家停下来,下令说:“全都下马,解下马鞍!”他手下骑兵说:“敌人很多,而且离我们很近,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敌人以为我们会逃走,现在我让你们都解下马鞍,向他们表示我们不会逃走,以此来坚定他们认为我们是诱敌部队的想法。”结果匈奴骑兵真的不敢进攻。

有一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掩护匈奴军队。李广骑上马,和十多个骑兵飞奔而去,射死了骑白马的将军。然后又返回,回到他手下骑兵群中,解下马鞍,命令士兵解开战马,然后躺在地上休息。这时,正好太阳西下,匈奴骑兵对李广部队的行为迷惑不解,也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军队以为汉朝军队在附近有埋伏,想趁着夜色袭击他们,于是率领士兵离开了。黎明时分,李广的小分队才回归大部队。

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卫尉李广担任骁骑将军,驻守云中郡。中尉程不识担任车骑将军,驻守雁门郡。李广和程不识都以边境郡守的身份指挥军队,在当时很有名气。李广行军没有固定编制,不讲究行列阵形,到了水草肥美的地方就驻扎下来,各人自便,夜间也不派敲着刁斗的士兵巡逻警卫,军中指挥系统的文书往来能简省就简省。不过,李广也很注意远远地派出侦察部队,从来没有遭受过突袭。

程不识则整顿部队编制,讲究行列队伍、营寨阵形,夜间派士兵敲着刁斗巡逻,军队中的文吏要把文书整理非常清晰,军队常常得不到休息,但也从来没有遭遇过危险。

程不识说:“李广的军队非常简单随便,一旦受到敌人突袭,就没有办法抵御了。但李广手下的士兵也很轻松自在,都愿意为李广效死卖命。我的军队虽然事务烦琐纷扰,但敌人也不能侵犯我。”不过匈奴人害怕李广的谋略,汉军士兵也多数愿意跟随李广打仗,而以跟随程不识打仗为苦差。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关出击匈奴,被匈奴打败。匈奴活捉了李广,在两匹马中间用绳子结成网,把李广放在里面。李广躺着装死,走了十几里路,突然跃起跳到一个匈奴骑兵的马背上,把他推下马,夺了他的弓箭,赶着马往南跑,于是逃了回来。匈奴人惊叹不已,从此李广获得了“飞将军”美称。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出大军袭击匈奴。郎中令李广屡次请求让自己出征,开始武帝因为他年纪太大了,没有批准,过了很久才答应,任命他为前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

卫青大军出塞以后,捉来俘虏,从俘虏口中问出单于驻扎的地方,便亲自率领精锐部队急速进击,让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从东路进军。

东路要绕道,路途遥远,水源和青草也比较少,李广就向卫青请求说:“我是前将军,应该做前锋,如今您却另外让我从东路进军。而且我从少年时就开始与匈奴作战,直到今天才有机会正面对付单于,所以希望能在大军前面做先锋,先去和单于决一死战。”

临行前,武帝私下里告诫卫青,认为:“李广年纪老了,总是没有好运气,不要让他正面攻击单于,不然的话,我怕我们最后会捉不住单于。”而且公孙敖不久前失去侯爵爵位,卫青也想给他立功机会,让他与自己一起在正面与单于作战,所以将前将军李广调到东路。李广知道这个情况,坚决地向卫青推辞,卫青没有同意。于是李广没有向卫青辞行,就率领军队出发,心里十分恼怒。

李广与赵食其率领的东路军因为没有向导,在沙漠中迷失了道路,所以落到了卫青的后面,没能赶上与单于的战斗。等到卫青率领军队回师,经过沙漠南部时,才遇到李广和赵食其二位将军。

卫青派长史责问李广和赵食其迷路的情况,并责令李广到军府完成书面报告。李广说:“校尉们没有过错,是我自己迷了路,我现在自己写报告交到军府去。”

又对自己的部下说:“我从少年时开始,与匈奴大大小小打了七十多仗,这次有幸跟着大将军出征,能够与单于正面交锋。谁知大将军将我的部队调到东路,路绕而且远,结果还迷失了方向,这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六十多岁了,总不能再去面对那些刀笔小吏吧?”于是拔刀自刎。

李广为人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吃喝与士兵一起,在二千石俸禄的职位上做了四十多年,家里却没有多余的财产。他的手臂很长,擅长射箭,估计射不中目标就不发箭。他带领军队,在困难的情境下找到水源,士兵们还没有都喝到水,李广自己就不喝;士兵们还没有都吃过饭,李广自己就不吃,士兵们因此都乐意被他所用。等到李广自杀,全军将士没有不哭的。百姓听说以后,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无论老少都为他流泪。

P90-92

序言

坐观治乱成败,笑看风云变幻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资治通鉴》都称得上是一本经典之作。它由北宋司马光编撰,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毛泽东一生酷爱此书,曾通读达十七遍之多,并多次向人推荐。《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展示了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以此作为历代朝廷的借鉴。该书在编撰过程中,虽然得到他人协修,但经过司马光的精心总撰,全书风格如出一人之手,文字优美,叙事生动,具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为“史学双璧”。

然而,对于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要想直接阅读这部历史巨著,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第一,卷轶浩繁,容量巨大。《资治通鉴》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叙述历史多所采择,务求详尽。这么大部头的著作,普通读者若想利用闲暇时间从头至尾通读一遍,恐怕不是一年半载能读完的。

第二,编年体例,妨碍阅读。相对于《史记》那样的纪传体史书来说,《资治通鉴》在阅读和理解上更加困难一些。因为,编年的历史是以时间而不是以事件为线索的,难以照顾事件的完整。一个历史事件,往往历经许多年份,于是在史书中就会按照不同的年月,分成不同的部分,安置在不同的段落和卷册中。这样一来,对于本来就不熟悉某些历史事件的读者来说,容易产生见了头却找不着尾,见了尾却忘记了头的问题。

第三,文言字句,拗口难懂。《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时期,文字古奥,文言之于今天的人,难以读懂,虽然精通者也大有人在,但毕竟在广大的读者群中属于极少数。因此,要想通畅地阅读这部历史巨著,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读者来说还是难以做到的。

以上种种障碍,对于广大爱好传统文学、渴望与古典名著“亲密接触”的读者来说,实为憾事。鉴于此,《资治通鉴故事》这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以故事为线索,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组织,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叙述,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既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又得到趣味和快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5: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