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不是一片云/名家写新疆丛书》编著者程万里。
到了乌鲁木齐,我突然发现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对维吾尔族风俗和文化比较熟悉,对汉文化却很是陌生。我便从头开始学习汉文化,为此结识了赵国柱等新疆汉文化专家。因为乌鲁木齐是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我结识了各民族的朋友,也开始学习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俄罗斯族、回族等民族的民俗文化。对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以后,就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地域文化现象,又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表现新疆的地域特色,这就写出了一系列的文章。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疆不是一片云/名家写新疆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程万里 |
出版社 | 新疆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疆不是一片云/名家写新疆丛书》编著者程万里。 到了乌鲁木齐,我突然发现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对维吾尔族风俗和文化比较熟悉,对汉文化却很是陌生。我便从头开始学习汉文化,为此结识了赵国柱等新疆汉文化专家。因为乌鲁木齐是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我结识了各民族的朋友,也开始学习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俄罗斯族、回族等民族的民俗文化。对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以后,就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地域文化现象,又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和表现新疆的地域特色,这就写出了一系列的文章。 内容推荐 《新疆不是一片云/名家写新疆丛书》编著者程万里。 《新疆不是一片云/名家写新疆丛书内容提要:新疆的深厚博大不是我能几篇文章就写清楚的,但是我会继续写她,因为她每一声舒缓的呼吸都令我陶醉,她的每一声叹息都令我坐卧不宁,为了我的内心的宁静,我必须不停地为她而写。 目录 骆驼背上驮的啥? 沙漠里的圣山 天边的那片绿荫和田的树 “鬼子进村了” 行走在《江格尔》的故乡 在和硕听蒙古长调 博斯腾湖的一段荒唐经历 王府碎忆 黑走马的传说 林则徐与和田 真实的塔克拉玛干 蒙古族歌曲《两只小山羊》的来历 舞者之域 西域狮与中华狮文化 昆仑山脉与“华夏密码” 试读章节 三塘湖盆地的地理范围相当广阔,盆地中绝大多数地区是寸草不生的青灰色戈壁,再就是不知是谁随意乱扔在大地上的山峦。 在这个盆地再往北,也许在古时候有路,但是驼队们最终都放弃了。一是再北,天气过于恶劣,漠风和暴雪曾令许多人丧命;二是北方有像匈奴这样一些视掠杀为打猎的游牧民族,驼队唯恐躲他们不及。而三塘湖盆地的北缘,山峦上一溜排开了若干个烽火台,至今还残留着有六座唐代的烽火台,说明这里自古有着军事保护。 青色大戈壁上时不时地涌出一些泉眼,成为野生动物们赖以生存的水源。山峦也不险峻,总在人们需要的地方让出一条小道。有泉水,有路可寻,又有着军事保护,这就成了古代驼队所优先选择的行进路线。 在青色大戈壁和黛色山峦中七拐八弯,突然眼前扑来一片绿色,就如做梦一般,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绿洲,这就是三塘湖。相传过去这里有三个大泉眼形成的水塘,就有了“三塘湖”这个地名。三堂湖现在是巴早坤具的一个乡,由上湖村、中湖村、下湖村和岔合泉村组成。 中湖村是三塘湖乡所在地,一百来户、六百多人口。在中湖村的北面山冈上,有一座唐代的烽火台。巴里坤县境内烽火台林立,大多为清代所建。据巴里坤县文管所前任所长、副研究馆员彭兴礼介绍,唐代烽火台都为山石砌筑的地基、土坯砌筑的主体,虽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而清代的烽火台都是夯土筑成,没有石砌的地基。中湖村的这座烽火台至清代仍在使用。三塘湖盆地北部的这些烽火台是防御从东北方向入侵的游牧民族的,一溜烽火台从东北方排来,到中湖村烽火台折向南,往巴里坤传递消息。烽火台传递前哨敌情,敌犯百人以上时白天一烟夜间一火,千人以上二烟或二火,五千人以上四烟或四火,其信息传递速度比现今的高档越野车送信还快。点完了火、生完了烟,守台兵卒便爬到台顶,收起绳梯,靠着台项上伫存的水和食物孤立坚守,等待敌军撤退或被后方大军打败。来犯之敌一般也犯不着为了那几个守台兵卒围攻数日,冒贻误战机和增加伤亡的风险。 中湖村烽火台应该是一个起着中转作用的大型烽火台,按清时定例,一个烽火台的值勤兵卒为五到十五人。这个烽火台的驻军人数大约在十人以上。当时几乎所有的烽火台执守官兵都要在距台不远的地方造屋而居、屯田谋生。平日里一两个人在台上放哨,其他人就去种地放牛。因为三塘湖泉水充足、土地肥沃,当局为了把这里经营成一个前哨基地,于乾隆末年,从内地发配来四户充军的犯人,来为守台官兵当农奴,专司屯垦劳务。按当时的制度,充军新疆的犯人可以带家眷,这四户充军犯人就在这里扎下了根,发展成了今日的三塘湖乡。四户犯人分别姓吕、姚、秦、郑,也就是现今三塘湖乡的四大姓的由来。这四姓有的来自甘肃,有的来自湖北,吕姓后人说他们的老家是山东吕梁。 有汉人的地方,神鬼传说就随着传统汉文化一起来了。据中湖村78岁的农民吕树芝说,古时候在烽火台山下曾有一个供守台官兵驻扎的院落,待他记事的时候这个院落便成了一片废墟,村里常有人说起那个废墟里经常闹鬼。吕树芝本人就曾四次见到过不可思议的景象,而每次都是在大白天。他说,在正中午的时候,他从那片废墟前经过,看到山顶上的烽火台前有一位骑着白马的古代将军,在用手遮阳向远方嘹望,然后催动战马飘下山丘,隐入废墟之中不见了。说话人言之确凿,我只能理解为古时守边将士忠魂不死。 P10-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