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流转,十城市漫步——《东方文化周刊》专栏作家郝景芳编著的《时光里的欧洲》妙笔梳理欧洲历史文化,重现人类史上的欧罗巴传奇。去欧洲旅行,除了交通图,本书是必备的一本书。了解欧洲历史文化传统,最该读的一本书。欧洲游记里信息量最大,思路清晰且文笔卓然的一本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时光里的欧洲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郝景芳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三千年流转,十城市漫步——《东方文化周刊》专栏作家郝景芳编著的《时光里的欧洲》妙笔梳理欧洲历史文化,重现人类史上的欧罗巴传奇。去欧洲旅行,除了交通图,本书是必备的一本书。了解欧洲历史文化传统,最该读的一本书。欧洲游记里信息量最大,思路清晰且文笔卓然的一本书。 内容推荐 郝景芳编著的《时光里的欧洲》依循历史顺序,足迹连起10个欧洲城市,这些城市代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中心。雅典的文艺与民主,罗马的教会和政体,米兰关于信仰的扩散,巴黎抹不去的哥特风格,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维也纳的古典主义……自公元前800年到今天,从英、法、德到西班牙、奥地利,整个欧洲的历史与传统呼之欲出。传说与历史在《时光里的欧洲》文字间静静流淌,欧洲文明的画卷一点点展开…… 目录 自序 迈锡尼·史诗·公元前800年 欧洲神话源流 诗人与歌者 英雄时代的上古传奇 文明的衰落 荷马为我们展示的 雅典·悲剧·公元前458年 悲剧的魅力 “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希波战争里的神谕 雅典·民主·公元前387年 雅典盛衰 什么是民主 《理想国》与理想国 哲学之盛与城市之衰 罗马·共和·公元前44年 无冕之王恺撒 七百年共和 帝国的血与沙 莎翁笔下的壮美恺撒 米兰·基督·公元387年 在漩涡中皈依 关于基督,关于信仰 神学与真相 巴黎·哥特·公元1137年 岛与征服 在法兰克贴近历史 哥特艺术的阴森与超脱 中世纪有多奇特? 伦敦·宪政·公元1215年 议会是西方传统吗? 影响世界的“大宪章” 封建从中世纪开始 国王与戏剧 罗马·教会·公元1261年 双生罗马的异与同 令人惊叹的艺术之城 教皇的力量 针尖上的天使 佛罗伦萨·文艺复兴·公元1504年 艺术大师的较量 最重要的家族 胜景:文艺复兴 马德里·小说·公元1588年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骑士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的虚与实 伦敦·剑桥·公元1688年 科学发展史上的第一天才 洛克之后,才有民主 没有流血的革命 维也纳·古典·公元1791年 永诀,贵族不再 古典音乐之序曲与高峰 英雄的浪漫 巴黎·浪漫·公元1848年 大都会 沙龙的涌动和沸腾 革命与艺术家 柏林·沉默与爆发·公元1889年 铁血俾斯麦之力 德国人为什么深刻? 被误读的超人 试读章节 我愿用一切与灿烂有关的词语形容文艺复兴。这是强大的个人的历史。 文艺复兴的群体意义和社会意义是后人赋予的,但在那时,那些强力的天才关注的是个体,是宇宙的秘密和自身的意义。他们激情、骄傲、富有才华、不断探索,做事不讲规程,充满个性,对人对事桀骜不驯。他们每天都在创造,不断创造,除了创造不关注别的事情。他们将生命力扩张到最大,野性的心灵与天地同高。 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和文艺复兴第一位诗人,在他之后,彼得拉克开创人文主义先河,他赞颂个人,讲述自身的历程和个性。他的自传是自奥古斯丁之后一千余年里第一本自传。薄伽丘是彼得拉克的好朋友,他将人文主义讲给佛罗伦萨的家族,这种思想在新兴的统治家族之间迅速传播,获得巨大共鸣,成为下一代年轻人教育的范本。 早期的文艺复兴大师们无不兼具才华和个人特色。他们毫不介意竞争,也不吝啬于展现自己。他们时常迸发惊人之语,完全按照内心做事。他们在宫廷开怀畅饮,不在乎他人的目光,最后的作品也常显出宴饮般的欢愉。 在百花圣母大教堂建筑的过程中,共和国曾经举办雕刻比赛,以以撒献祭的故事为题,悬赏胜者,以决定教堂新铜门雕刻的委托。两个重要竞争对手是吉贝尔蒂和布鲁内列斯基,布鲁内列斯基的雕刻自然,却不够紧凑,然而吉贝尔蒂胜在了构图——他没有按照惯例表现亚伯拉罕杀以撒的恭顺,而是将以撒雕刻成一个昂首挺胸的男孩,似乎主动迎向上帝的命运,戏剧性强,人物生动优美。吉贝尔蒂于是一举获得胜利,得到了铜门雕刻的委托权。 吉贝尔蒂不负众望,完成极美的杰作,在雕了最初的两扇青铜门之后,又雕了两扇金色铜门。这两扇金色大门是雕刻史上不可磨灭的经典,后来被米开朗琪罗称为“天堂之门”。它开创了文艺复兴雕刻的典范,人物细腻飘逸,姿态轻柔,像要凌空而去,充满灵巧和动感,不再像中世纪浮雕中人物的静态单一。两扇门分成十幅小画,表现了旧约中的十个故事,它的原作已被收藏,副本至今仍是大教堂洗礼堂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倔强骄傲的布鲁内列斯基输给年轻的吉贝尔蒂,一气之下从此放弃了雕刻,专心于建筑,这本是负气任性的决定,但对于才华横溢的文艺复兴天才来说,却开创一片崭新的局面。当百花圣母教堂开始建筑主体的时候,布鲁内列斯基承担了大穹顶的建筑工作。在当时无人懂得穹顶的建造方法,古罗马的技术早已失传,尽管万神殿穹顶依然屹立,但没有人知道是如何建造的。布鲁内列斯基凭借自己的天才摸索出了结果,他所设计建造的大教堂穹顶成为当世最大的奇迹。这一壮举至今鼓舞人心,它用创造向古代致敬。这是文艺复兴的真谛。在它之后,罗马的圣彼得大穹顶才成为可能。 吉贝尔蒂有一个聪明的学生,名叫多纳泰罗,他是文艺复兴雕塑的创始者。吉贝尔蒂的工作集中于浮雕,而多纳泰罗的青铜《大卫》才是第一件真人大小的全身雕塑。这件《大卫》收藏在巴杰罗美术馆,轻巧匀称,姿态优雅,这是10个世纪之后第一件裸体雕塑,可以说是第一件复兴了古希腊传统的作品,是文艺复兴的起始。他的大型雕塑《加塔梅拉达骑马》在圣安东尼广场,也与中世纪传统不同,非常有气势。 百花圣母教堂的建造名家云集。小塔由乔托建造,他是13世纪的天才,比15世纪的文艺复兴天才们早两个世纪,是他们当之无愧的先驱。乔托的壁画是文艺复兴壁画的始祖,中世纪绘画只有线条和雷同的大眼睛,是乔托给每个人血肉和阴影。 布鲁列内斯基除了建造大穹顶,还发明了科学透视法。这是远不次于前者的丰功伟绩。有了透视法,画中的世界才有了深度和厚度。马萨乔的壁画《三位一体》是第一件完全使用科学透视法完成的作品,从此绘画成为了完整的世界,让人可以踏步其间。安杰利科的壁画《受胎告知》中,庭院有极强的纵深感。他的学生利皮给画面增添了生动的个性,中世纪的宗教画只有圣人简单的造型,但利皮的《三王来拜》中,不仅三位博士的面容更生动,而且加入了丰富的乡野风景和世俗民众。利皮的学生是大名鼎鼎的波提切利,他是早期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画家,第一次将绘画提升到日常生活画面之上,不仅真实,而且纯美。波提切利是美第奇府上的座上宾,他每天在美第奇府饮酒轻歌,画出的女孩妩媚柔情,轻纱宛若无物。米开朗琪罗的老师吉兰达约则注重细节,他的风格朴实,《祖孙像》中的细节栩栩如生。 所有这些大师开创了绘画的世纪。这是名副其实的开创,因为尽管古希腊罗马的建筑和雕塑令人震撼,但留下的绘画不多,而更不存在透视法所开创的立体画法。文艺复兴绘画家创造了自己的天地,在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他们将天地万物纳入画布,既有叙事,又有血肉,给有限的画布无限大的想象空间。这些大师的作品有一多半保存在乌菲兹美术馆,在那里,可以清楚地顺着时间顺序看到绘画艺术的飞跃,从千篇一律的中世纪教堂画,到极具个性的文艺复兴油画,就像穿过山谷,到达花草盛开的密林。最著名的藏品是波提切利的《春》和《维纳斯的诞生》,中世纪之后初次将古希腊异教传说纳入绘画,不仅题材充满奇异风情,而且画面本身的春意盎然也是时代的映照。波提切利的《受胎告知》中,大天使的飘带如同透明,用颜料的永恒画出轻盈的瞬间。除了乌菲兹美术馆,收藏《大卫》原作的学院美术馆和以雕塑为主的巴杰罗美术馆也同样值得参观。 所有这一切,所有这些美丽的绘画、雕塑与建筑,都集中在佛罗伦萨小小的城市中心,它那么小,以至于不必坐车,步行一天就能走完,而它又那么大,以至于逗留一个月也未必能够走完。 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共和国。它骄傲于它的共和,正如西塞罗骄傲于古罗马的共和。 纵观文艺复兴整个历史,政治与艺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在整个13世纪到16世纪,亚平宁半岛上小国林立,与佛罗伦萨相似的共和国包括锡耶纳、威尼斯,与它不同的国度有君主统治的那不勒斯和米兰、教会统治的罗马教皇国。看每一个地区的绘画内容和绘画风格,就能看出那里的政治特点。罗马和南部意大利是宗教区,艺术多由教会赞助,题材多是圣徒和圣经,多为教堂内部装饰的壁画。意大利中部是共和的城邦,艺术有市政府和豪富的家族支持,题材有城市的历史、家族肖像和光荣,虽为单幅作品,但通常庄严瑰丽。君主国绘画集中于君主的肖像和宫廷装饰。而离开意大利,到欧洲北部的尼德兰地区,我们会看到许多细腻动人的小画,因为尼德兰是商贸区域,绘画多为普通商人家中的挂饰,因而轻巧便携,所画题材充满了鲜活的市井生活细节:饮食、花草、动物、酒馆里的人们。 文艺复兴诞生在意大利,并非没有缘由。意大利贸易最先开始发达,城邦林立,小王国各自为政,互相斗争,它的政治更不稳定,变化和动荡更多,这不是太平治世,但它给强大的心灵以机会。意大利的斗争中充满小暴君,然而他们个性强大,热爱艺术。 这是一个远离我们的时代,无论是物质环境,还是心灵的状态。这个时代的小暴君正邪难分,精明而冒险,不愿受压制,愿做命运的赌徒。这个时代的生活动荡而享乐,人们沉醉于富足的酒宴,将生活当作一场盛宴。他们追求政治开明,同时也使用阴谋。这个时代的人们永不满足于重复,更不跟随他人,时刻在改变,在斗争中付出灵魂。司汤达曾经这样评价:“以我们今日冷冰冰的体验去要求震撼意大利人心灵如同急风骤雨那种形象,那是无济于事的。咆哮的雄狮从林中一跃而起,驯化的恶劣状态它是绝不接受的。” 也许只有这样,才有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骄傲的天才们,每一个都开创了某种艺术的先河。在15世纪那短短100年间开创的风格和技艺,超过此前此后上千年积累。那是一个每个人都充满活力和创造的年华,豪华者的投入,才华者的自由,意气风发,艺术实验。那些天才是为了自己的志趣而创作,不像后来很多时代中的沽名钓誉。“他们的尊贵,只是归功于他们自己的创作,与许多贵族不一样。”19世纪的画家德拉克洛瓦这样评价,“他们热爱艺术,终生从事艺术事业;他们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想钻营自己的地位,也不追逐虚晃的名誉。” 达·芬奇留下大量笔记,在笔记中研究风云,研究光影,研究植物,研究人体的结构。他说绘画是镜子,是伟大的科学。他说不多才多艺的画家是不可取的。他像一个出离世界的流浪者,只流浪在自己的梦想世界。他骄傲,从不做不屑于去做的事。他留下无数未完成的计划,许多没有画成的画。他从不在乎别人的话,任由心意驱使。 米开朗琪罗留下许多冰冷而伟大的诗。他的诗歌献给爱人,献给上帝,更献给充满苦痛的命运。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他曾几度想到死亡,在工作中忍受痛苦、耻辱和灵魂的迷茫。他将灵魂画进壁画,刻进雕塑。越到晚年,他雕塑的人体就越强硬、越宏大、越痛苦。从他雕塑的被束缚的奴隶,能看到动人心魄的精神想要超越肉体的挣扎。 1504年,两个人相遇了。他们不是朋友,也从来没有交情。然而从他们留下的草稿中,我们却能看到某种相似的灵魂的斗争。 P150-154 序言 2010年暑假,我们按照历史顺序,走过一串城市,它们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文明中心。一路走下来,穿过大半个欧洲,三千年时光。这本小书就是讲讲它们的历史故事。 这次旅行的缘起是双重的,既是兴趣和梦想,也缘于经济与现实。2010年周杰在德国做交换生,为期一年。中途暑假我要去找他玩,我们在头脑中琢磨了很久,要怎么样把握这难得的机会,最后想到,不如走一次欧洲历史。作这样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因为我们是两个穷学生,旅行的费用来自父母的支持和一点一点节省的奖学金,靠这些经费不可能任意选择目的地,很多深度游览的地方都需要驾车,而在不能自驾的情况下,想要旅行得充分,就要选择廉价航空多、公共交通发达的地方,这些地方是各个首都——文明古都。我们一路坐廉航,比火车通票还便宜。这是梦想与现实的奇特结合:我们梦想要去的.也是我们仅有能去的。那些更浪漫的小镇和山水之旅,只能等以后再有机会。 之所以行走欧洲历史,是因为欧洲历史可以行走。欧洲的文明与中华文明不大相同,除了罗马帝国,欧洲没有统一过,因而没有固定的文明中心。中华文明却不同,中国历史的前半程只在长安与洛阳两个城市间轮转,后半程到了北京,只有中问插过一小段临安,即今天的杭州,最多还能算上汴梁,也就是开封+但这也是插曲。纵然经济发达的地区有过很多,文明中心不外乎就这么几个。但欧洲的文明却是实实在在在许多个国度轮转过,从最早发源的地中海,到亚平宁半岛,到基督帝国,到最先突破中世纪的西欧,到海上帝国.再到日耳曼的崛起,历史是在许多个民族、许多块区域间交替上升。在每一段历史中,都有天才出现,天才往往会在同一个时间集中出现在同一个区域,如同地图上点亮一盏灯塔。这样的历史有清晰的脉络,有大跨度的转移,从南到北,从古典到宗教,每个时段有一个城市成为中心。我们想找出的就是这灯塔的路线。一个一个城市走过,一段一段历史就浮现出来。这让旅行的味道变得浓郁。 路上的过程,应该说一点都不容易。因为要省钱,酒店和机票是要提早很多天订下来的,这样才能订到特殊的折扣,但坏处是不退不换,途中发现酒店的位置不好,也只能千里迢迢坐着地铁每天赶回郊外。飞机坐的是廉航,舒适程度倒没什么不足,只是不能托运,也不能带任何大行李,只能带一个限制严格的小小登机箱,整整四十天旅途中的一切用品都要塞进去,于是只好减省了所有能减省的物品。每天有定额的预算,完全不够下饭馆,超市买东西路边吃是最经常的方式,偶尔下馆子,吃完之后的心疼程度大于胃口的享受。饥饿是贯穿始终的记忆。为了省地铁钱,城市不大就完全靠走,在罗马从城北穿到城南,在巴黎从城东走到城西。有时候一走就走到天黑。门票也是不小的开销,最终必须权衡,一路上留下许多没能进入的空白。 对没能造访的地方,遗憾是有的,但也不算是太遗憾。那些梦想中的城市,能到达就已经满意了,能看到那些以前只在书里在画里见到的地方,已经很感激,进不进去倒是次要。站在一些传奇建筑外,会有一种不真实的错觉:我真的在这里吗,我真的看到它了吗。这种感觉就足以让心里渴望的坑填满。古人讲王子猷乘兴而至,兴尽而归,我们在羞涩的现实面前,也上演了许多次这样的而至而归。 走访历史是时间和空间的双重旅行。 旅行是关于另一种人生的寻找。小孩子不喜欢旅行,他们喜欢出去玩,但不认为街心公园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公园有什么差别。一棵树和另一棵树能有什么差别呢,即使是成年人,很多时候也不觉得它们之间有差别。对他处的向往是随着对生活的向往而逐渐加深的,即便只是单纯地喜欢某处的山峰大海,也蕴含着喜欢一种清静的意境。普通景致不会在心里留下强烈的印象,只有当风景与一种人生发生联系,才在人内心画下刻度。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