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进化/青少年科普图书馆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华春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进化使生物几亿年来而免于灭绝;进化使生物体结构更加复杂高级;进化使各种生物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进化使所有生物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进化》从不同层次的概念入手,主要阐述了进化的分类、原因、各类生物的进化历程以及与人类、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旨在让青少年更加深刻地了解进化和认识到进化的重要性,是广大青少年的最佳科普读物。本书由华春编著。

内容推荐

放眼看看我们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瞧,天空中飞翔着自由的鸟儿,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呜叫的知了,青青芳草地上行走的小狗狗,江河里游来游去的鱼儿,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生命,让我们的世界如此生机勃勃。而我们人类又是这一切的主宰。青少年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世间万物是从何而来的吗?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进化》从各方面对生命如何起源,如何进化成现在我们看到的动物与植物作了详细说明,且配有相关插图,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了解生命起源与进化方面的知识。

来吧,让我们共同打开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进化》,一起去探索生命起源与进化的奥秘吧!本书由华春编著。

目录

第一章 善其事先利其器——进化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沧海桑田——地球的简单演变

1.诞生和童年

2.少年时期

3.古生代时期

4.中生代时期

5.新生代时期

 第二节 由简到繁——细胞的简单演化

1.从无机物到有机物

2.细胞膜的出现

3.从异养到自养

4.从厌氧细胞到喜氧细胞

5.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

6.三足鼎立

 第三节 震动历史——达尔文的进化论

1.“不务正业”的学生

2.传奇的经历

3.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达尔文的晚年

第二章 斑斓新世界——植物的进化

 第一节 历史小回望——总体历程的简单梳理

1.菌藻植物时代

2.裸蕨植物时代

3.蕨类植物时代

4.裸子植物时代

5.被子植物时代

 第二节 植物元老——菌藻植物

1.菌类植物

2.藻类植物

 第三节 走向高级——裸蕨植物

1.裸蕨植物的登陆

2.裸蕨植物的特征

3.裸蕨植物的分类

4.桥梁植物

 第四节 更上一层楼——蕨类植物

1.前世今生

2.生存环境

3.蕨类植物的特征

4.分门别类

5.蕨类植物的分布

6.蕨类植物与人类

 第五节 趋向顶峰——裸子植物

1.进化阶梯

2.鼎盛时期

3.类别与分布

4.裸子植物的特征

5.裸子植物的用途

 第六节 植物我为王——被子植物

1.植物界的至尊

2.被子植物的种类

3.习性与形态

4.被子植物的特征

5.被子植物的“兵力分布”

6.被子植物与人类

第三章 攻占海陆空——动物的进化

 第一节 历史小回望——总体历程的简单梳理

1.脊椎动物的颔

2.首次登陆

3.向内陆前进

4.哺乳动物与鸟类时代

5.进化的类型

 第二节 海军陆战队——两栖动物

1.扑朔迷离的起源

2.五花八门的形态

3.两栖动物家族

 第三节 扑腹前进——爬行动物

1.中生代的“老大”

2.“集体玩失踪”的恐龙

3.爬行动物家族

4.怎样识别爬行动物

5.爬行动物的身体构造

 第四节 动物进化的集大成——哺乳动物

1.进化地位的巅峰

2.哺乳地物的适应性

3.身体结构特征

4.哺乳动物分类

5.分布与踪迹

 第五节 地球精灵——人

1.永恒的哲学话题

2.人类的进化阶梯

第四章 知识小霸王——进化有问必答

 第一节 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吗

1.始祖鸟引起的争论

2.孔子鸟

3.中华鸟

4.原始祖鸟龙

 第二节 人类到底起源于非洲还是亚洲

1.设想

2.非洲是人类的诞生地?

3.亚洲是人类的诞生地?

4.非洲东边和西边的故事

 第三节 现代人的起源进化是个独立系统?

1.两个问题

2.两种理论

3.世界母亲?

 第四节 现代人还在进化吗?何以见得?

1.人类身体形态的变化

2.工具是人类肢体和感觉器官的延伸

3.人工智能是人脑的延伸

4.人的思维与思想在进化

 第五节 冷血动物为什么能长期不吃却不死?

1.变温动物与恒温动物

2.节约热量与挥霍热量

3.恒温是为了充足体力?

4.保持营养和散发多余的热量

 第六节 人为什么没有尾巴?到底是“用进”还是“废退”?

1.达尔文的苦恼

2.用进废退?

3.自然选择!

第五章 “进化”的进化——进化前沿及未来展望

 第一节 历史总滚滚——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现代进化论流觞

2.现代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进化前沿——人类基因组计划

1.三大科学计划之一

2.基因组计划

3.研究现状及成果

4.展望人类基因级计划

 第三节 事关重大——人类发展前景展望

1.世界末日?

2.争论

3.人类的寿命

4.结束语

试读章节

细胞大家都听过,它是由细胞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的,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言以蔽之,没有细胞就没有生命。由此,我们要研究生物的进化就得必须了解细胞的一些知识。细胞的演化是生物进化的大背景,细胞的演化史伴随着生物的进化史。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它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从地球生命的产生到人类的出现和发展,细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这漫长的大约35亿年中,生物进化史既是系统发育的历史,又是不断适应环境、扩大生存空间的过程。下面我们本着简单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讲讲细胞演化的历史。

1.从无机物到有机物

生命的起源一般认为是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演化而来的。

上一节我们讲到了地球原始大气,地球原始大气富含甲烷、氨、二氧化碳、水汽等,这些气体在外界高能,诸如紫外线、闪电、高温的作用下,首先合成氨基酸、脂肪酸等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这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进一步结合成更复杂的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有机物质,然后在合适的条件下经过进一步演化,终于产生了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的、结构非常复杂的多分子体系。至此为止,原始生命诞生了!

当非细胞形态的原始生命在地球上出现时,由于大气中仍然缺氧,因此,它们一定是厌氧和异养类型。从上一节我们知道,地球约形成于距今46亿年前,从澳大利亚发现的距今35亿年的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表明,生命的起源亦即化学演化过程,应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约11亿年。生命的产生是地球演化史上的一次最大的飞跃,具有重大意义,使得地球历史从化学演化阶段推向生物演化阶段。

2.细胞膜的出现

据科学推测,最初的生命应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为了保证有机体与外界正常的物质交换,原始生命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细胞膜,出现了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功能单元和生殖单元,细胞的产生是生命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的飞跃。当前,地球上发现最早具细胞结构的可靠化石是瓦拉翁纳群中的丝状细菌化石。

3.从异养到自养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异养型原核生物细菌,经过不断地分化和发展,终于又出现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从无机物合成有机养料的自养型原核生物一蓝藻。蓝藻和细菌作为早期生物界的合成者和分解者,组成物质循环的两个基本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从异养到自养是早期生物演化的另一次重大的飞跃。

4.从厌氧细胞到喜氧细胞

蓝藻是最早出现的放氧生物,使得地球上原始大气中氧气浓度不断增加,形成含氧大气层,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蓝藻对后面的喜氧生物功不可没。在高空出现的臭氧层,吸收了太阳的紫外辐射,改变了整个生态环境,为喜氧生物提供了有利的生活环境。于是,生物便由厌氧转入喜氧,提高了能量代谢的效能。在加拿大甘弗林组中,发现了完好的距今约20亿年的细菌和蓝藻化石。

5.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

从原核到真核是生物演化从简单到复杂的转折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最早具细胞的生物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没有细胞器,结构简单。真核细胞具有核膜,整个细胞分化为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三部分,细胞核内具有染色体,成为遗传中心,细胞质内进行蛋白质合成,成为代谢中心。由于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增强了变异性,使得真核生物能够向高级体制发展。现已发现了距今约13亿年的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贝克泉组的白云岩中的原核蓝藻和真核绿藻。绿藻还发现于距今约10亿年的澳大利亚的苦泉组。绿藻是最早具有真核的生物。

6.三足鼎立

随着真核生物的出现,动、植物开始“分道扬镳”。动物的出现,形成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三足鼎立的三极格局。

绿色植物,即真核植物和原核蓝藻通过叶绿素光合作用制造食物,是自然界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自然界的分解者。动物,是自然界的消费者。它们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地史上最早的动物化石是距今6~7亿年的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动物群,其中以腔肠动物的似水母类、海鳃类、环节动物和少量节肢动物为主。还有一部分分类位置未定的疑难化石,很可能代表地史上曾经“昙花一现”的类群。从动物的分化水平看,伊迪卡拉动物群已是较后期的类型,不是动物的原始代表。这标志着后生动物在元古宙早已出现,并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分化演变过程。

早古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称为“海洋藻类时代”和“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起始于距今6亿年,延续了约1.7亿年。

而这个时候植物仍以海生藻类为主,但很难保存为完好的化石。由于植物进化速度远较动物缓慢。早古生代植物界一直停留在藻类阶段。藻类的大量繁育不仅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而且通过叶绿素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为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发展,准备了有利的生活环境。至此为止,细胞的演变到了明细的分化阶段,以植物和动物为两个大板块。

P18-24

序言

莽莽苍苍的山川大地,茫茫无际的宇宙星空,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神奇变化的大千世界中。面对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古往今来曾引发多少人的惊诧和探索。它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更是充满了幻想和好奇的青少年渴望了解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团结出版社按照国家确定的学生科普知识标准,编辑出版了《青少年科普图书馆》大型丛书,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值得支持和推广的出版工程。

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工作,是加快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中共十七大提出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加快国家发展,要抓紧时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把科教兴国战略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着眼于长远,努力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大量优秀的科普读物的出版发行正是科学的教育和普及的基础性工作,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文化基础工程。

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工作,同时也是我们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共十七大强调“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是“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的重要内容,特别提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有关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多年来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法制建设和发展的轨道。为持续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第三周的公休日定为全国科普日。自2003年以来,为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送书下乡工程。2009年2月,中国科协等单位五年内在全国城乡建千所科普图书室的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多年来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坚持不懈的送书下乡活动,推动了科普工作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边远地区和广大青少年中的开展,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适应国家建设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发展的需要,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像《青少年科普图书馆》丛书这样一类科普读物的大量出版,符合广大青少年探究自然科学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相信一定会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迎和喜爱。希望有更多更好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出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6: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