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塞瓦兰人的历史》由德尼·维拉斯所著,德尼·维拉斯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大约在1630年维拉斯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新教徒家庭,他在少年时代学习法律,成年后变卖家产,游历了整个欧洲。1665年维拉斯来到英国,积极参与英国的政治斗争并于1674年被迫离开英国。1675-1685年,维拉斯在巴黎专心著述,写成了《塞瓦兰人的历史》一、二两章。本书是了解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必读著作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塞瓦兰人的历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德尼·维拉斯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这本《塞瓦兰人的历史》由德尼·维拉斯所著,德尼·维拉斯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大约在1630年维拉斯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新教徒家庭,他在少年时代学习法律,成年后变卖家产,游历了整个欧洲。1665年维拉斯来到英国,积极参与英国的政治斗争并于1674年被迫离开英国。1675-1685年,维拉斯在巴黎专心著述,写成了《塞瓦兰人的历史》一、二两章。本书是了解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必读著作之一。 内容推荐 这本《塞瓦兰人的历史》由德尼·维拉斯所著,是17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作者在作品中虚构了一个存在于“南方大陆”上的国家——塞瓦兰,并对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风土人情及其建立以后的历史进行了详尽的描述。17世纪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早期,这一时期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大多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出来。《塞瓦兰人的历史》是了解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必读著作之一,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公有制、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等在本书中都有体现。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塞瓦兰人的立法者、第一任太阳王总督塞瓦利 阿斯的历史以及他的继承者们的历史 塞瓦利阿斯对太阳神的祈祷词 柯美达斯,第二任太阳王总督 布隆塔斯,第三任太阳王总督 杜米斯塔斯,第四任太阳王总督 塞瓦利斯塔斯,第五任太阳王总督 凯马斯,第六任太阳王总督 金普萨斯,第七任太阳王总督 米那斯,第八任太阳王总督 今日塞瓦兰人的法律和风俗习惯 关于塞瓦兰人的教育 第四章 塞瓦兰人的特殊风俗习惯 塞瓦兰人的司法方式 塞瓦兰人的自卫队 太阳王总督的宫廷 关于太阳神殿和塞瓦兰人宗教的描述 今日塞瓦兰人的宗教 第五章 阿伊诺梅和迪奥尼斯塔尔的故事 科登巴西翁节,即庆祝伟大上帝的节日 赞颂伟大上帝的祈祷词 爱里姆巴西翁节,即太阳神节 塞瓦利西翁节 奥斯帕列尼邦,即结婚节 斯特里卡西翁节 内马罗奇斯顿节 塞瓦兰人的语言 巴尔西梅的故事 附录 十七世纪法国的一位空想主义者(维·彼·活尔金) 德尼·维拉斯小传 试读章节 从童年时代起,旅行便成了我最大的爱好。这种天性的嗜好与年俱增,我觉得,自己想到别国游览的愿望一天比一天强烈。我怀着异常的兴趣阅读各种游记、各种描述异国风物的书籍以及举凡有关新发现的报导。我的双亲要我将来当法官,而且没有那么多资金供我长期旅行,这都成为实现我的愿望的巨大障碍。然而,我觉得,任何障碍都不可能阻止命里注定的事情的发生。我刚满十五岁便应征入伍到了意大利。由于职务在身,我在那里逗留了将近两年,然后才回国。刚到家乡不久,便又奉命随一支比以前更大的队伍开赴加泰罗尼亚。我在那里打了三年仗;如果不是父亲意外身故,要我回去继承遗产,如果不是母亲的请求——她遭到如此重大的不幸,没有我在身边便不可能得到安慰——我是不会放弃军职的。这种种因素使我不得不回到故乡,而母亲的一再敦促又令我放下刀剑,去换上法官的长袍。于是乎我专攻法律,四五年间进步不小,竟获得了博士的学衔。我被任命为本地最高法院的律师,这职位是飞黄腾达必经的一级阶梯。我被任命以后,致力于练习演说。开始我自己虚构论题,随后便选择真正的题目进行出色的辩论。我不遗余力地去做,一切事情都完成得不错,因而博得少许声名。我乐于从事这样的练习,年轻人喜欢在这种练习中表现自己的智慧和口才而不计较报酬。但当我接触到法院的实际时,我发现它如此棘手、如此枯燥无味,以致我不久便对此感到十分厌恶。我天性喜欢舒适和快乐的生活,加之性情豪爽、正直,对于担任这样的职务并不相宜,因此我十分迫切地想放弃这个职务。正当我考虑如何摆脱的时候,我母亲去世了。母亲的身故使我有可能独立自主并支配自己的财产。况且,我悲伤极了,睹物思人,一切都令我十分难受。我便不假思索地决定长期离开故乡。我着手料理自己的事务以便实行这个计划。我卖掉全部财产,只留一块土地,以便在必要时作隐退之用。我把这块土地交给一个可靠的朋友,他只要接到我的消息,、总会向我详细报告情况的。 随后,我开始游历,几乎走遍了法兰西王国的所有省份。我在著名的巴黎城住了下来。我觉得那儿的生活富于吸引力,我不知不觉地逗留了将近两年,没有离开过。后来,当我有机会去德国时,我当初的游历愿望又重新激发起来,我不能再在巴黎住下去了。于是我游历了整个德国,参观过皇帝的宫殿,也看过帝国诸侯的宫廷。我从那里到了瑞典和丹麦,以后又到了荷兰,在那里结束了我的整个欧洲之游。我在荷兰休息到1655年,便从那儿乘船往东印度去。 我着手这次艰苦的旅行,是为了满足天生的好奇心,满足一直萦绕我心头的强烈愿望:即要去看一看听说有许多奇妙事物的一个国度。我的一位朋友的再三鼓动也是促成我此行的原因。他在巴达维亚置有产业,也要乘船到那里去。此外,还得坦白承认:希望从中获得好处,这也促使我作出这一决定。这些因素对我的思想产生强烈的影响,我为这次旅行准备就绪之后,便和我的朋友登r金龙号”海船,这条船最近造成,装备全新。这条船的吨位约为六百,配备三十二尊大炮,共载船员和旅客四百人,还有大量金钱,我那位叫万德尼的朋友就占有其中很大一部分。 1655年4月12日,我们从特塞尔起航,趁着凉快的东风,正如我们希望的那样,船轻快稳当地驶过英法海峡,一直进入公海。我们由此继续航行,直至加那利群岛;有时感到风向无定,变化多端,但我们没有遇到风暴。我们从加那利群岛储备了一些我们可以找到的而且又是必要的物品。然后就向佛得角群岛前进。我们远远便看见这些岛屿,而且毫无困难地驶近它们,没有发生任何特殊的意外事故。诚然,我们见到好些海怪、飞鱼,也见到新星座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然而,这类东西相当平常,书上也作过描述,好些年前就失去了新鲜的魅力,因而我认为不必去谈它了。我不想以无谓的叙述去多占本书的篇幅,那只会使读者,也会使我不耐烦的。因此,只要说一说我们平安无事地继续航行,直至南纬三度的地方,其时正是1655年8月2日,也就可以了。在此之前,大海一直对我们十分友善,这时才开始让我们感到它变化无常的威力。下午三时左右,本来是晴和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接着暴风雨来临:狂风大作,大雨夹着冰雹倾盆而下。眼看这一风暴降临,水手们吓得脸色发白,神情颓丧。虽然他们来得及系好船帆,结牢大炮,把一切安排就绪,但预料到面临的是可怕的飓风,他们被风暴的威力吓倒了。大海开始翻腾起来,风向无定;在不到两个小时之内,罗盘的指针竟东南西北地乱转一气。我们的船颠簸得非常厉害,一会儿左倾,一会儿右倾,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沉;一股风推我们向前,另一股风又将我们向后吹。桅杆横桁和缆索都被折断、撕碎。暴风雨是如此的凶猛,以致大部分船员都感到不适,几乎听不到指挥的声音,更不用说服从指挥调动了。这时候,旅客们都被关在底舱里。我和我的朋友躺在主桅旁边,神情极度沮丧。两人都懊悔不迭:他后悔不该受发财致富的贪欲驱使,我后悔不该受发疯般的好奇心支配。我们都很想回到荷兰,我们非常失望的是:既不能重回这个国家,也看不到任何陆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任何国家都是好的。P11-1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