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病毒》的文章,深刻揭示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作者梅桑榆告诉我们,现实社会中各色人物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原型,诸多事件都是历史的重演,种种现象都是历史的延续,种种弊端都能从历史中找到根源。
作者以敏锐独到的眼光发现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洞析表象背后的本质,或以幽默调侃的笔调叙述历史故事,或以犀利如刀之笔剖析千年痼疾,思路开阔,有胆有识,观点新颖,发人深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历史的病毒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梅桑榆 |
出版社 | 中国法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的病毒》的文章,深刻揭示了历史对现实的影响。作者梅桑榆告诉我们,现实社会中各色人物都能从历史中找到原型,诸多事件都是历史的重演,种种现象都是历史的延续,种种弊端都能从历史中找到根源。 作者以敏锐独到的眼光发现历史与现实的关联,洞析表象背后的本质,或以幽默调侃的笔调叙述历史故事,或以犀利如刀之笔剖析千年痼疾,思路开阔,有胆有识,观点新颖,发人深省。 内容推荐 这本小书命名为《历史的病毒》,是因为书中文章,皆以史实为由头,反映历史的痼疾对现实的影响,或与现实的关联。这些痼疾好似病毒,至今仍潜伏在一些人的大脑之中,其潜在的破坏力或小或大,说其小,它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言行,说其大,它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的进步。这些历史的病毒,需要用现代文明的杀毒软件经常查杀,否则它便会经常发作,对当今社会起到不可小觑的破坏作用。 《历史的病毒》这本小书只是一部读史随笔,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贯穿全书的人物和情节,所辑文章,都是独立成章的短篇,呈现给读者的只是一些历史的碎片。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作者梅桑榆以为,以史为鉴,不仅可以让我们知兴替,历史这面镜鉴,还可以映照出古已有之,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的种种痼疾弊端。 目录 自序 从天堂看下界 被拍的代价 受欺罔之乐 皇帝也要搞浮夸 竞媚之风缘何起? 他们并未下文件 聚敛的由头 皇帝的通病 皇帝的“三习一弊” 帝王与忠孝 李世民的自知之明 明成祖的“阳谋” 皇帝眼中的文人 帝王的“克隆”术 皇帝眼中的奸佞 帝王走眼的恶果 皇帝们爱不爱国? 江山是个“大家当” 从明堂到暗室 只能巴望“好皇帝” 帝王中的愚民大师 帝王中的作伪大师 统一人民思想的高招 说真话的代价 谁是篡改历史的元凶? “诽谤”原是好词汇 谲谏——无奈的幽默 玩弄皇帝的绝招 “凶险”骊山 “天下第一山”的浮沉 司马光的口与心 “不合时宜”的苏轼 智者为何要装拙? 幽默的资格 做戏的妙用 项伯式报恩 歌颂家的好运 揣摩大师 投机家的伎俩 拍马也有碰壁时 蒙蔽李世民 干载之下有遗风 “乌纱公司”经营性质考 内定选官法 发现式用人 扇子的“寓意” 只剩下奴才绕膝 迷人的画皮 面对馈赠谁能不动心 莫让亲情遮慧眼 两句民谚寓真理 名片如镜 奉承的妙法 诗文拍马滋味长 中国古代史官的气节与厄难 时穷节乃见 一个归隐者的自白 “帝王文化”之害 试读章节 被人拍马屁的感觉如何美妙,旁观者自然不能亲身体会,但只要有幸瞻仰一下被拍者的尊容,便可知其大概:拍马者妙语一出,被拍者就像被点了“快活穴”,嘴为之咧,牙为之呲,眉为之飞,色为之舞;颇有城府的人,即使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恐怕也要像夏天吃冰西瓜,凉丝丝、甜蜜蜜;像冬天吃四川火锅,热乎乎、麻辣辣。那种被拍的感觉可谓飘飘然,陶陶然,晕晕然,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即使是聪明一世的人物,一旦被拍马者点了“快活穴”,也会糊涂一时,甚至糊涂成一塌儿。 有“清代中兴名臣”之誉的曾国藩先生,功勋彪炳,著作等身,且著有相面识人的大著《冰鉴》。该阁下统兵作战期间,有一位客人前来拜访,此人道骨仙风,衣着古朴,谈古论今,目光高远,言辞精辟。曾先生以为遇到了卧龙、凤雏一类的高人,对其颇为倾心。与其谈及当世人物,这位客人曰:“胡润之(林翼)办事精明,人不能欺;左季高(宗棠)执法如山,人不敢欺;公虚怀若谷,爱才如命,而又待人以诚,感人以德,非(胡、左)二公可同日语,令人不忍欺。”一句话点中了老曾的“快活穴”,令他心花怒放。老曾将此人留在军营中,当作上宾款待,此后交给他一笔巨款,托他代购军火。不料此人携款离去之后,竟杏如黄鹤,再不复返。气得英明一世的老曾跺脚咬牙曰:“唉,好一个令人不忍欺,好一个令人不忍欺!” 曾文正公被拍的代价,不过是损失了一些金钱,有些作为一国之主的皇帝阁下,因被拍而付出的代价,则无法以金钱来计算。 明世宗朱厚熄昏聩而且迷信,一生只关心两件事:一是“大礼仪”,二是信道求仙。所谓“大礼仪”,就是为他爹正名,将其牌位移入太庙,尊其为“睿宗”。拍马大师严嵩先生,借主持祭告显陵(世宗生父墓)之机,向世宗绘声绘色地报告曰:“臣恭上宝册及奉安神床,皆应时雨霁。又石产枣阳(今属湖北省),群鹳集绕。碑入汉江,河流骤涨。请命辅臣撰文刻石,以纪天眷。”老朱一听给他爹上坟时,天地间竟会出现如此吉兆,不禁龙心大悦,立即提拔严嵩为吏部左侍郎,使其一跃而为副部级,不久又升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之职。老严见自己的一派胡言居然点中了主子的“快活穴”,并得以突击提拔,便再接再厉,故弄玄虚说,老朱为他爹正名之举,符合天意,空中都出现了庆云,请接受群臣的朝贺。并煞有介事地写下两篇马屁文章:《庆云赋》与《大礼告成颂》。老朱被严嵩一拍再拍,不仅快活得忘乎所以,而且快活得不知好歹,竟下令将这两篇文章收入史馆,作为历史文献珍藏。并一再提拔严嵩,直至任命其为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结果严嵩任内阁首辅二十一年,一手遮天,重用朋党,排斥异己,贪污受贿,横作威福,致使政府更加腐败,国力更加衰弱,向灭亡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朱厚熄先生因被拍而付出的代价虽然巨大,只是对朱家王朝而言,该阁下本人倒是在龙椅上安坐了四十六年,总算没“现世现报”。与老朱相比,唐玄宗李隆基先生可就惨啦。老李高坐龙椅的前半期,倒是可以用“英明伟大”四字誉之。但后来他老人家竟日益昏庸,变得见拍则喜,结果渐渐被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一帮拍界巨星所包围,直被拍得飘飘然、晕乎乎、昏沉沉,整日只知沉湎于淫乐而不理国事。以致李、杨二人先后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排斥异已,广收贿赂,横征暴敛……致使朝政日益腐败。仅仅是朝政腐败,他阁下也许不至于很快在龙椅上表演倒栽葱的节目。靠认杨贵妃作干娘,并以在老李面前花言巧语、装痴装杲,称自己的大肚皮中“更无余物,止(只)有赤心”等语而点中了老李的“快活穴”,被老李视为“纯诚”,并称其为“万里长城”的安禄山那厮,在干上拥有重兵的三镇节度使之后,居然起兵反叛。而在“渔阳鼙鼓动地来”之后,李隆基先生不得不一溜烟逃到四川成都,在逃命途中,他不仅无可奈何地杀了他的大舅子杨国忠,缢死他的心肝宝贝杨贵妃,而且丢掉了帝位。直到安史之乱平息之后,他才返回长安,不久便抑郁而死。而在他老人家的英明领导下,曾经历过所谓“开元盛世”的唐朝,也从此走向衰落。惨哉惨哉! 读者阁下从上述故事已经可以看出,被人拍马屁固然舒服无比,但无论阿谀谄媚之精神上的拍,还是投其所好之物质上的拍,拍马者都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满口谀词者明为誉人,实为利己;投其所好者的那一点付出,也实为攫取巨额“利润”;总而言之,拍马者乃是为了骑马焉!因此,一旦拍马者是骗子或野心家,那被拍者在虚荣心得到满足之后,就要付出代价,甚至是极其惨重的代价!P4-6 序言 中国是世界上史学最发达、史籍最丰富的国家。人们对于卷帙浩繁的史籍有一俗称,曰:“故纸堆”;而对于研究历史,又有一不乏贬意之说,曰:“钻故纸堆”;更有刻薄者称其是“钻散发着霉味的故纸堆”。以前,我阅读的重点不在历史,对故纸堆中的东西兴趣不大。近年来,因撰写历史方面的著作,不得不一头扎进故纸堆中,而钻进去之后才发现,史书有如巨大无比的宝山,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采掘不尽的宝藏。 史籍既如宝山,当然就会吸引众多的淘宝人。这些年来,不知多少作家、编剧,以及各路写手,从宝山中探取宝藏,重新打造,或曰“艺术加工”,炮制出无数的小说、纪实、影视剧以及非文学艺术类的长篇短制,就连向来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史学家,也是又上讲坛又撰大著,把历史乔装打扮一番,使其通俗化、戏剧化,以博得读者的青睐。在这些淘宝者的共同努力下,使本就精彩纷呈的历史,更加魅力四射,从而掀起大众读史的热潮,且久盛不衰。 我不是小说家、编剧,故虽入山淘宝,其目的却并非将所得宝物重新锻造加工,或曰添油加醋,对历史正说、戏说、歪说,或是故意颠倒黑白,美其名曰“颠覆”,以吸引大众的眼球;我也不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无上讲坛、开讲座之机遇,故无意于考据、揭密、解读,以吸引听众或增强大著的卖点。历史波谲云诡的变化,历史事件曲折跌宕的情节,以及历史人物的特殊经历、传奇人生,固然很能引起我阅读的兴趣,但这些事件和人物所具有的“现实感”,更能引起我的注意和思考,激发我的写作热情。我所说的“现实感”,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现实意义”。这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虽然与我相隔百年千载,但却让我觉得似曾相识,自然而然地使我联想到现在的社会与人生。因此,这本历史随笔,所涉史实,多与现实有关。 我将这本小书命名为《历史的病毒》,是因为书中文章,皆以史实为由头,反映历史的痼疾对现实的影响,或与现实的关联。这些痼疾好似病毒,至今仍潜伏在一些人的大脑之中,其潜在的破坏力或小或大,说其小,它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言行,说其大,它会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的进步。这些历史的病毒,需要用现代文明的杀毒软件经常查杀,否则它便会经常发作,对当今社会起到不可小觑的破坏作用。 这本小书只是一部读史随笔,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贯穿全书的人物和情节,所辑文章,都是独立成章的短篇,呈现给读者的只是一些历史的碎片。它使我想起儿时玩过的游戏:拣一块破碎的玻璃片,用它将阳光折射到某个小朋友所在的房间里,或是直接照到他的脸上,令其感到惊讶或对光源的注意。这些文章,或许能够起到那玻璃片所能起到的作用。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以为,以史为鉴,不仅可以让我们知兴替,历史这面镜鉴,还可以映照出古已有之,当今社会依然存在的种种痼疾弊端。 梅桑榆 2012年1月2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