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读的微型小说》的作家都是目前世界各国微型小说创作的实力派人物,作品展示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风情、民俗,有可读性,有收藏性。
《花妖》为其中一册,由钟子美所著。他是目前华人文学界极个别以写科普微型小说为主的作家,读钟子美的作品,你会惊叹微型小说还有这样的题材与写法。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花妖/我最爱读的微型小说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凌鼎年//蔡晓妮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最爱读的微型小说》的作家都是目前世界各国微型小说创作的实力派人物,作品展示了不同国家与地区的风情、民俗,有可读性,有收藏性。 《花妖》为其中一册,由钟子美所著。他是目前华人文学界极个别以写科普微型小说为主的作家,读钟子美的作品,你会惊叹微型小说还有这样的题材与写法。 内容推荐 《花妖》结集的这五十多篇作品,有写核战争的,有写星际大战的,有写星际移民的,有写飞碟的,有写外星人的,有写机器人的,有写透明人的,有写水母人的,有写野人的,有写海底文明的,有写人类基因的,有写克隆技术的,有写特异功能的,有写意念杀人的,有写爱情空葬的,有写植物之魂的,有写电脑植入人脑的,有写去外星寻找净土的,等等。有对生态的忧虑,有对环保的疾呼,有对滥用资源的反思,有对开发宇宙的憧憬,有对战争狂人的谴责,有对伪气功伪科学的抨击,有对现代文明的向往,有对克隆技术的喜忧,有对高科技低情感的担心,有对新移风易俗的设想,有对人类未来的畅想。总之,天上地下,太空海底,过去、未来,题材翻新,五花八门,往往想人之未想,思人之未思,那天马行空般阔大无比的想象力颇得几分屈原《天问》的神韵。《花妖》作者钟子美一拿起笔,仿佛老僧人定,魂离开躯壳,开始自由翱翔,或超越时空,或超越地域,可谓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让人叹为观止。 目录 科幻微型小说 主宰 沟通 妒火 荒城 冬眠 紫晶 诗国 冷血 毒瘤 新星 白光 鸟语 文明 梨香 老人 黑点 奇石 智囊 图腾 夜店 飞天 叛徒 铁律 自绝 花痴 贱民 海缘 峰会 掌相 冬妮 偷渡 兰苑 空葬 宗师 树魂 翱翔 乡关 意杀 大话 后悔 黑暗 死城 陆沉 留音 沉碟 世家 天审 浮生 秋师 生离 来生 花妖 归程 金婚 比弈 末日 查农 秘笈 酒云 清芬 伤逝 偶然 眼神 偶像 推背 随想 王者 玫瑰协会事件 现实微型小说 老三麻辣火锅 曼谷阴阳花 流死 项链与孤灯 砍鸭手 海上岩洞 假牙 钻石 好心人 评论摘要 试读章节 妒火 “妒火首先从无知的土壤烧起,”佩才先生想道,一面望着不规则形办公桌上焦黄的白莲,不住地摇头,“这火,遇到知识的煽动,很快便猎猎然而成燎原之势。这火,烧了人类三万年,也害了人类三万年……” 高悬在土星上空的“大城”号人造卫星,是一个庞大的人类情感研究中心。几百位科学家整天忙忙碌碌,但大部分人却被内心的妒火苦苦煎熬着,全银河系数一数二的情感专家佩才先生太突出了,在他们之间,简直是鹤立鸡群。五年来,他一口气发明了消灭恨、怨、怒的药剂,使人类向前飞跃了一大步。据说,他又在试制灭绝愁种的新药了。 大眼大鼻的林鲲最嫉妒佩才先生,而林鲲本人又最无能,他有生以来只发明过一种消除忧郁的药,然而疗效只能维持十年八年,不能断根。他知道,假若佩才先生的断愁药发明成功,忧郁也将随之消失,届时他的药就派不上用场了。林鲲的小动作可多了,今天,他放一种药水,把佩才先生喜爱的白莲毒得焦黄不堪。 佩才先生瞧着半死不活的白莲,继续在想妒火,不住地摇头…… 第二天一早,佩才先生回到自己的办公桌旁,不禁给莲花的雪白海洋吓了一跳。办公桌前前后后,放满了几百朵芳馨初开的白莲。更使他吃惊的是,桌面上堆满了微型电脑白金存储片,第一份便是林鲲的研究论文,上面还夹了一张字条: “佩才先生:此篇是拙作忧郁病根治法,请务必修改指正。林鲲拜上。” 第二份是以妒忌著称的玛丽小姐的,也是谦逊有加,请佩才先生指点她的研究。 佩才先生惊喜地抬头四望,原来板着面孔的各位科学家都笑容可掬地对他点头,致以遥远的敬意。此时,金钢玻璃萤光屏上亮起今日工作安排程序: 消除畏惧研究:佩才(波兰斯基让出并推荐) 消除羞涩研究:佩才(李连冠让出并推荐) 消除忧郁研究:佩才(林鲲让出并推荐) 消除自大研究:佩才(玛丽让出并推荐) 一共四十大项研究,全部让出给佩才先生。 四周又是遥远有礼的致敬。原本连天的妒火一下子消失无踪。 “天!”佩才先生不住地抹着汗涔涔的前额,“我昨天偷偷给他们喝的嫉妒消除剂果然奏效。可是,万万料不到,妒火寂灭的世界比妒火高燃的世界还要可怕,足以累死全宇宙的能人!幸好还没有把药推广到银河系去呢!” 原来佩才先生并没有研究切断愁根的疗法,他暗中研制的是消灭妒火的灵丹妙药。 荒城 泰国大城的荒城公园,到了公元三九九二年,即佛历四五三五年,已经是地球上最著名的公园。它以荒城——修葺过的废墟而闻名。那座大卧佛和古寺塔自然也包括其中。 何大为过去常来这里领略荒城的特殊风韵,今天他又来了,痴痴呆呆的,一无知觉。他已经有一个月没来了,今天不知道什么牵引他来。身旁有五六个“游客”,也是眼光呆滞,麻木不仁。 就在一个月之前,作为地球总司令的何大为在太空广播站发表了向天狼星宣战的演说。他的演说精彩绝伦,把天狼星人讥弄得体无完肤。当时有人说,他的演说词将一如骆宾王声讨武则天的檄文,流传千古。谁又能料到,地球人虽有精良的太空攻守武器,却如此不堪一击。天狼星人没有损伤人类的一根毫毛,也没有毁坏地球上的一砖一瓦,他们以全新的科技,把地球人的大脑无痛苦地分割成不计其数的、互不关联的废墟,一无用处的荒城。二百亿人无一幸免,都成了会活动的植物人,名副其实的行尸走肉。不费吹灰之力,天狼星人把地球人摧毁了。 何大为在卧佛边的草地上坐下来,呆呆地望着青青的小草。那是青青的百足草,一个月没人刈割,它们的百足把绿色染上了卧佛的肩膀;而卧佛前面的古老砖道上,更成了绿的世界,盎然有生气,又有古趣,比荒城公园原来的设计还要美。温柔的绿色使何大为呆板的目光也温柔起来。他盘腿坐在那里,竟然能放松片刻。 他不知道坐了多久。 青青的百足草在爬,在爬……两条本不相通的甬道被绿色侵吞、淹没而融和在一起了。 青青的百足草在爬。 青绿色在爬。 “远芳……晴翠……” “远芳侵……晴翠接……”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何大为忽然高喊起来,同时,却听到身旁有女声的合诵:“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他双眼睁开一看,身旁盘腿坐着的竟是他心爱的妻子维拉潘。维拉潘在地球向天狼星宣战之前,刚从天狼星访问回来。她也在同一时间看到恢复了意识的何大为。两人兴奋地相拥在一起,饮泣着,口中喃喃念着: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对!以绿色的休养生息把脑海的废墟连接起来!关键在于绿色的抚摸与随后自身的放松。 人类因此得救,也因此得到一个教训:最坚强的,往往是最脆弱的;最脆弱的也不是没有希望的。后来有天外的传说,天狼星人并无意摧毁人类,只是觉得人类太自负了一点,需要小小的教训。不久,又有另一种传说:二百亿地球人中其实有一个人脑海未受攻击而始终清醒着,一个女人。 P7-10 序言 近年,中国大陆的微型小说出版呈现了一个令人鼓舞的势头,接连出版了《微型小说鉴赏辞典》《中国新文学大系·微型小说卷》《中国当代小小说大系》《21世纪微型小说排行榜》等一系列有分量且权威的选本,并且微型小说个人集子的出版也出现井喷的态势,2009年5月《青少年素质读本·中国小小说50强》在江西高校出版社推出;2010年5月始,《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100本)在吉林出版集团与光明日报出版社陆续推出;2010年7月在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青少年必读的当代小小说丛书》;据了解,另一套《中国微型小说作家档案书系》(100本)也在出版之中。这样密集的出版,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微型小说、小小说有读者市场;二、微型小说、小小说有出版价值。 2010年2月份时,中国作家协会通过决议,把小小说、微型小说纳入鲁迅文学奖的评选范畴。众所周知,鲁迅文学奖是目前中国文学的最高奖,这标志着微型小说、小小说从民间进入官方视野,踏入了中国文学神圣的殿堂,这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使人们对微型小说、小小说有了新的认识与新的评价,客观上也促进了微型小说、小小说的出版。 但事情有一利必有一弊,一窝蜂出版对微型小说、小小说到底是利大于弊,是一次大规模的普及与推广,还是资源的一次性挖掘,这可能是把“双刃剑”。但微型小说正在走向红火,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0年2月初,江苏省第7次作家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文友马季与我聊起,说北京有家公司准备投资出版一套微型小说选本,有意与我合作。不久,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蔡晓妮来找我,说北京金色少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准备投资出版一套微型小说丛书,邀我出任主编,我没有问是否与马季说的是一回事,对我来说,只要是微型小说的事,我都会积极参与,于是欣然答应。 蔡晓妮是江苏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我收到过她寄赠的《香港微型小说选》,她是责任编辑,书出得很大气、精美,她还参与了多次微型小说界的活动,并且自己也写微型小说,应该讲,她对微型小说是有感情的,所以我信任蔡晓妮,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很愉快。 北京金色少年传媒文化有限公司很有魄力,准备大手笔出版100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微型小说集子,我与蔡晓妮商量后,觉得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发挥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就是我们与海外华文微型小说作家广泛而深厚的人脉关系。 只要梳理一下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国出版界的出版情况,就可以看出,这20年来,我国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集子,但海外的微型小说作家的个人集子在我国出版还属起步阶段,海外的微型小说选本出版过多本,海外作家的个人微型小说集子,在我记忆中,唯20世纪80年代翻译、出版过日本星·新一与日本川端康成的集子,中间有很长的一段空白带,直到2008年12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新加坡黄孟文、泰国司马攻、马来西亚朵拉的三本海外作家的个人微型小说集子,还是我策划与组稿的。 多年来,我一直在为推进海内外微型小说界的双向交流作努力,一直在寻找一出版平台,以便让更多的中国读者读到海外微型小说作家的作品,让海外的读者读到中国大陆微型小说作家的作品。机遇来自于缘分。江苏文艺出版社愿意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当然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我与蔡晓妮达成一个共识:我们这套丛书,以出版海外微型小说作家的集子为主,这样,既避免了与国内同行的选题撞车与无序竞争,又发挥了我们的优势,还给国内的读者推介了他们以前较为陌生的作品,有一种阅读的新鲜感,最重要的是,我们为海内外双向交流做了实事。 说起来我认识的海外微型小说作家是比较多的,但在组稿过程中,发现海外作家的创作量往往不能与中国大陆作家相比,在中国大陆,创作过100篇以上微型小说的作家可以找出几百个,但海外微型小说创作超过50篇的就凤毛麟角了。近年,中国大陆出版的微型小说个人集子,一般都超过20万字,要收80~100篇作品,按这标准,海外能拿得出20万字微型小说的作家不多,更麻烦的是不少海外老作家因年龄关系,至今不会电脑,无法提供电子版。为了整套书的统一,我们按目前出版界较为流行的一辑16本的做法,先组了16本,先集中推出,以飨读者。 这16位作家,吕顺是澳大利亚籍华人,他20世纪90年代移民到墨尔本,多年来出任澳洲多家中文报纸副刊与杂志的主编,并任澳洲维州华文作协秘书长、澳洲华人作协会会长、名誉会会长等,他的中短篇小说、散文几管齐下,其作品在澳洲、中国的内地和台湾等地征文比赛中多次获奖,近年对微型小说创作情有独钟,写澳洲移民的境遇与心路历程,给中国读者打开了另一扇窗户。 现居住于英国的黎紫书,原本是马来西亚的女作家,其微型小说作品是最早介绍到中国大陆的海外作家之一,评论家对她的作品无不赞誉叠加。黎紫书的微型小说作品有自己的美学特质,那种人道主义精神,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愫都渗透于其作品中。 马来西亚的女作家朵拉是海外作家中写微型小说作品最多的一位,也是在中国大陆发表微型小说作品最多的一位海外华人作家,我曾给她的集子写过序,也给她的作品写过评论,她的观察力,她的想象力,她的以小见大,她的敏感细腻,有诸多可借鉴之处。 泰国的郑若瑟,我认识他有十五六年了,是个生意成功的珠宝商,偏爱好爬格子,永远是那样神定气闲,写得不急不躁,作品源源不断,如今已是泰国华文作家协会的副会长,他是泰国写微型小说最多的一位,儒商的微型小说作品,不可不读。 泰国的女作家梦凌,我先认识他先生子帆,我给梦凌写评论时还不知她是女作家。其诗人丈夫子帆英年早逝后,梦凌接替子帆编起了泰国《中华日报》的副刊,一编好多年。梦凌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也是位有个性的作家——认识一个作家,读她的作品是最佳捷径。 新加坡的修祥明,原本是山东青岛市湛山疗养院的特一级厨师,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后来去了新加坡生活,据说活得很滋润。他的《天上有只鹰》《小站歌声》等曾收人过几十种选本,给他带来很大的知名度。当他有了国内生活与海外生活的比较后,有了中国大陆与外国的不同价值观、不同视角后,他的作品也就有别于中国作家与纯粹的海外作家,读他的作品,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 这第一辑中,收录了陶然、东瑞、秀实和钟子美4位中国香港作家的集子。陶然是《香港文学》的主编,他出生于印尼,20世纪70年代移居香港。他出版的集子多种多样,光微型小说集我就收到过他赠送的《表错情》与《美人关》。陶然的作品题材面宽,可读性强,哲理性深,还有探索性,读他的微型小说,必有收获。 东瑞与陶然一样原本也是印尼华裔,如今是中国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他出版的个人集子竟有116种之多,尽管有交错,有再版,但东瑞的勤奋可见一斑。东瑞的作品以学生题材为主,中国的内地与香港的学生、校园有何异同,细心的读者自可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好好读一读吧。 秀实属于中国香港作家,写诗,写散文,写小说,也编诗刊,编小说刊物,出版过诗集,出版过散文集,也出版过微型小说集,还常常受邀去学校讲课,去出任评委,我主编的微型小说集子选过他的作品。他以诗人的多愁善感,散文家的真情实感,小说集的虚构能力,经营着他的微型小说作品,自有特色。 钟子美是我的老朋友,认识他时,他还在泰国主编《新中原报》副刊。他的微型小说我给他四字评价“独树一帜”,他是目前华人文学界极个别以写科普微型小说为主的作家,我很欣赏他的作品,佩服他匪夷所思的想象力,可惜像这样的微型小说作家太少太少了。读钟子美的作品,你会惊叹微型小说还有这样的题材与写法。 这第一辑,中国大陆有6本,除本人的集子外,有白小易、陈武、韩英、陈永林与秦德龙,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白小易是我国出道最早的微型小说作家,他的《客厅里的爆炸》,至今脍炙人口,成为微型小说作品的经典。白小易是微型小说界的隐士,几乎不参加微型小说界的任何活动,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味道,颇带几分神秘感,那么我们还是读他的作品吧。 陈武在小说界知名度很高,其作品经常在《人民文学》《钟山》《花城》《当代》《十月》《作家》《天涯》《长城》等大刊物上发表,其实,他也出版过微型小说集子,1994年我主编的《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十家精品集》就有陈武的一本《六月雪》,读读非微型小说作家写的微型小说作品,别有风味,应该会受读者欢迎的。 韩英被誉为“从政、写作两栖的作家”,他曾是广东佛山市委副书记、人大主任,出版过数十本集子,他的不少素材是一般作家难以了解、难以具备的,作为一个体制内的当官作家的视角,必有其独到之处,我相信读者会大感兴趣的。 陈永林起步于打工,有过艰辛的回忆.但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向了成功,俗话说“英雄莫问出身”,如今他已被任命为《微型小说选刊》副社长了。陈永林的创作极为勤奋,其作品遍地开花,发稿量在我国的微型小说作家中数一数二。他擅长写农村题材与情爱小说,据说有无数的“粉丝”。 秦德龙的官场小说曾经在《微型小说选刊》开过专栏,引起过不小的反响。这几年,秦德龙越写后劲越足,题材面也越写越宽,构思方法也不断变换,颇有探索精神,大有渐人佳境、得心应手的味道。 16位作家的16本集子,一本一世界,一书一菩提,有海外风光,有异域情调,有现实社会的人与事,有科幻世界的事与人,有现实主义写法,有浪漫主义笔调,有黑色幽默,有魔幻手法,多种多样,杂色斑斓,对喜欢写作的读者来说,是一道丰盛而又营养的大餐。 有人说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中国的微型小说要走出国门,要走向世界,但我们也要把海外的微型小说作品介绍给中国的读者,只有双向交流,才能互促互进,共同提高。双向交流是个大课题,需要有人去做,这套书就是我们的一次尝试,一次努力。 这套丛书是目前中国大陆第一套大型的冠以“世界”的华文微型小说作家个人作品集丛书,不管这套丛书最后出版多少本,我们认为在世界华文微型小说史上,在中国出版界都是要记上一笔的。 2010年8月3日于太仓先飞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