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主要经典,而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学派,因而“四书五经”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四书五经(共4册超值典藏版)》(作者李志敏)选取权威版本,精心点校而成,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所有内容均有注释和译文。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四书五经(共4册超值典藏版)/经典国学系列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李志敏 |
出版社 | 福建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主要经典,而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学派,因而“四书五经”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四书五经(共4册超值典藏版)》(作者李志敏)选取权威版本,精心点校而成,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所有内容均有注释和译文。 内容推荐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四书五经”被历代统治者奉为金科玉律,迫使儒家学者只能通过笺注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经学史上的一大景观。在这些经书及其诠释之中鲜明地体现着儒学的精神实质。 《四书五经(共4册超值典藏版)》选取权威版本,精心点校而成,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所有内容均有注释和译文。 《四书五经(共4册超值典藏版)》的作者是李志敏。 目录 前言 卷一 大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学而 为政 八佾 里仁 公冶长 雍也 述而 泰伯 子罕 乡党 先进 颜渊 子路 宪问 卫灵公 季氏 卷二 阳货 微子 子张 尧日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上 梁惠王章句下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下 滕文公章句上 滕文公章句下 离娄章句上 离娄章句下 万章章句上 万章章句下 告子章句上 告子章句下 尽心章句上 卷三 尽心章句下 尚书 虞书 尧典 舜典 夏书 益稷 禹贡 甘誓 商书 汤誓 高宗肜日 周书 牧誓 梓材 文侯之命 费誓 秦誓 周易 上经 乾卦第一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讼卦第六 师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谦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临卦第十九 观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贲卦第二十二 剥卦第二十三 复卦第二十四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卦第二十七 大过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下经 成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遁卦第三十三 大壮卦第三十四 晋卦第三十五 明夷卦第三十六 家人卦第三十七 暌卦第三十八 蹇卦第三十九 解卦第四十 损卦第四十一一 益卦第四十二 夫卦第四十三 □卦第四十四 萃卦第四十五 升卦第四十六 困卦第四十七 井卦第四十八 革卦第四十九 鼎卦第五十 震卦第五十一 艮卦第五十二 渐卦第五十三 归妹卦第五十四 丰卦第五十五 旅卦第五十六 巽卦第五十七 兑卦第五十八 涣卦第五十九 节卦第六十 中孚卦第六十一 小过卦第六十二 既济卦第六十三 未济卦第六十四 诗经 国风 周南 关雎 桃夭 汉广 召南 采蘩 行露 小星 邶风 燕燕 简兮 静女 卫风 淇奥 硕人 氓 王风 黍离 君子于役 采葛 大车 郑风 将仲子 出其东门 齐风 鸡鸣 东方之日 东方未明 魏风 葛屦 卷四 伐檀 硕鼠 唐风 蟋蟀 采苓 秦风 车邻 蒹葭 无衣 曹风 候人 下泉 豳风 七月 伐柯 小雅 鹿鸣 采薇 何草不黄 大雅 大明 公刘 荡 礼记 曲礼上 曲礼下 明堂位 少仪 左传 隐公 隐公元年 隐公三年 桓公 桓公十年 桓公十五年 庄公 庄公四年 庄公八年 闵公 闵公元年 闵公二年 僖公 僖公二年 僖公十三年 僖公二十二年 僖公三十二年 文公 文公二年 文公十六年 宣公 宣公二年 宣公十五年 成公 成公十五年 成公十七年 襄公 襄公五年 襄公十五年 襄公三十一年 昭公 昭公六年 昭公八年 昭公十九年 昭公二十八年 昭公三十年 昭公三十二年 定公 定公六年 定公十四年 哀公 哀公元年 哀公七年 哀公二十二年 哀公二十四年 试读章节 【原文】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日“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闸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匀请命。”对日:“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文伯复命,赵文子日:“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注释】 士文伯:即士□。辱在寡君:朝见寡君。完:修缮。高其闸:加高大门。闸,闳,皆指门。完:借为院。共命:供给所求。命,所求。诛求无时:索求贡献无一定的时候。诛,责。见时:进见的时间。输币:送交财物礼品。卑庳:低矮。无观台榭:没有可供观望的台榭。库厩:仓库马棚。以时:按时。平易:平整使之平坦。圬人:泥工。圬:涂抹墙壁。甸:即甸师,官名。庭燎:大火把。宾从有代:宾客的随从有人代为值班。巾车脂辖:巾车,主管车子的官员。脂辖:为车轴上油。辖,安在车轴末端的挡铁,以不使车轮脱落。此指车轴。隶人牧圉:隶人,掌客馆的洒扫。牧,养牛者。圉,养马者。公不留宾:文公不使宾客滞留,来到就接见。巡:安抚。铜□之宫:晋离宫,在今山西泌县南。舍于隶人:居于隶人之舍。赢:接受、接待。 【译文】 襄公去世的那个月,子产陪同郑简公来到晋国,晋平公以鲁国有丧事为由,没有接见他们。子产便派人把宾馆周围的垣墙全部拆毁,然后把车马也赶到里面。士匐为此前去指责子产说:“我国因为政治刑罚施行得不好,所以盗贼很多,无奈各国诸侯和卿大夫又经常屈尊来朝见寡君,因此我们为了安全,让人修缮外宾下榻的宾馆,加高大门,增厚围墙,以使宾客高枕无忧。现在您把围墙拆毁,虽然您的随从加强戒备,但其他国家的宾客怎么办?因为我国是诸侯盟主,所以才修建了有高大垣墙的馆舍,以接待各国的宾客。如果把垣墙都拆毁了,还拿什么来满足大家安全上的要求呢?寡君特地派我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子产说:“因为我国领土狭小,又夹在大国之间,大国向我们索取贡品没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我们不敢安居,搜尽了全部财富前来朝见。结果贵君竟然没有时间接见我们,而且又没有得到贵国的指示,不知什么时候才得以朝见。这样我们既不敢献纳贡品,又不敢把它暴露在外。如果直接交到贵国府库,就成为贵国的东西了,但又没有经过陈列庭院的仪式,我们不敢随便缴纳。如果让贡品暴露在外,又怕日晒雨淋造成腐烂或被虫蛀坏,以加重我国的罪过。据我所知,从前晋文公作为诸侯盟主的时候,他的公室又小又矮,也没有观台楼阁,但却建筑了高大的宾馆接待诸侯。那宾馆就像现在国君的寝宫一样,仓库和马棚都修建得很好,司空按时修建平整道路,泥瓦匠也按时粉刷墙壁,诸侯的宾客来了,负责接待的官员便在庭院中设置火炬照明,仆人日夜巡视馆舍以防盗贼,车马也有停放的地方,还有专人替代宾客的随从以供役使,负责管理车辆的官员给车轴上油,隶人、牧人和圉人各自完成自己份内的事情。朝中文武百官也都拿出他们的珍贵物品招待宾客。文公也从不无故使宾客滞留,而是随到随见,这样宾主都不会耽误事情。忧宾客之忧,乐宾客之乐,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也亲自前来安抚,教导宾客不知道的,关心宾客所缺少的。使各国宾客犹如回到家里一样,不但不担心有什么灾祸,甚至不必担心盗寇,也不必担心贡品会遭到日晒雨淋。如今铜□宫广阔数里,诸侯下榻的馆舍就像奴隶居住的地方。大门狭窄连车马都进不去,周围又有垣墙阻隔,无法越过。而盗贼又公然横行,对天气的阴晴变化又没有任何预防措施。宾客不知何时才能朝见,也不知道国君什么时候才发布接见的命令。如果不拆毁围墙,就没有地方安置贡品,将来势必要加重我们的罪过。请问贵国,你们究竟让我们把这些东西放到什么地方。虽然贵君遇到了鲁国的丧事,但鲁君的去世,我们也感到很悲伤啊。如果能早点献上贡品,我们愿意把垣墙修好再回去,这也是贵君的莫大恩惠,难道我们还怕这一点辛苦吗?”文伯回去复命。赵武说:“确如子产如说。实在是我们缺少德行,用容纳奴隶的住所接待诸侯,这是我们的过错啊。”于是便派士文伯前去道歉。P597-599 序言 “四书五经”是中国儒家的主要经典,而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学派,因而“四书五经”也就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经典,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大学》原为《礼记》第42篇。《大学》着重阐述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关系,主要讲的是为政在人之道,是一篇如何平治天下的政治论文。 《中庸》原是《礼记》的第3l篇。《中庸》讲的是儒家的处世哲学。“中庸”二字,大致相当于“适度而得体”,朱熹解释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章句》)。儒家认为对人、对事应该遵照这样的原则,掌握最佳状态,恰到好处。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其作者是孔门弟子与再传弟子。“门人相互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公孙丑所作。《孟子》原为7篇,东汉赵岐作注,把每篇分为上、下二篇,今本《孟子》便成了14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和政治、法律、哲学、伦理、教育等思想。 《周易》原是一部占筮之书,爻象和爻辞之间的对应安排,本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人们为了揭开其间的“奥秘”,从“易传”开始,逐渐将《易经》哲理化,虽未形成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但却形成了一套深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极大地发展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对中国人的政治、伦理、艺术、科学和文化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尚书》最早只叫《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成为儒家经典后才称《书经》,而《尚书》之名仍然沿用至今。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献资料汇编,其中保存了虞、夏、商、周各代的诰文、誓词和大事记等。由于年代久远,加之秦汉间兵火浩劫,篇什散佚甚多,今仅存58篇。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诗歌305首。《诗经》的内容包括《国风》、《雅》、《颂》三个部分。《国风》分为十五《国风》,共160首诗。《雅》分为《大雅》、《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商颂》5篇、《鲁颂》4篇。 《礼记》是一部资料汇编性质的书。《礼记》的主旨是儒家的礼治主义。儒家认为远古时代“天下为公”,十分美好,后来天下被君主私家占有,弊端百出,为维护社会秩序,便定出各种礼法来约束人们的行为。春秋时代,天下大乱,“礼坏乐崩”,为扭转危局,便需“克己复礼”。礼治主义是儒家最突出的政治主张。其中精华与糟粕杂糅,需作认真分辨。 《左传》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间鲁国和其他诸侯国以及周王室的重要事件。 《左传》的作者,司马迁、班固都说是孔子同时代入左丘明,唐代以后学者对此多有异议,亦未成定论。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四书五经”被历代统治者奉为金科玉律,迫使儒家学者只能通过笺注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成为经学史上的一大景观。在这些经书及其诠释之中鲜明地体现着儒学的精神实质。最主要的就是“内圣外王”的理想和“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从哲学角度来看,儒家高度重视从宇宙本体说明入的存在,以确立人的地位和价值,充满了人文主义的理性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2l世纪,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距将会相对减小;两种文化将会出现一种更大规模、更深程度的历史性交融,形成多形态、多模式的具有“杂交优势”的世界新文化。中国新文化应该是这种世界新文化中十分灿烂的一枝奇葩,它将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光华四溢的人类共性。那么,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就必须知晓中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而要了解古代文化,那就必须对《四书五经》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本书选取权威版本,精心点校而成,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所有内容均有注释和译文。由于注释者水平有限,错误疏忽在所难免,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