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报告
转折调整务实行动——从哥本哈根高预期减排到坎昆务实调整
气候变化热点议题
IPCC评估报告的编写规则和评估流程以及主要结论介绍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新动向及其对于谈判的可能影响
减缓行动的中长期目标
《巴厘行动计划》下发展中国家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国内减缓行动
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机制现状、动态及展望
清洁发展机制:发展现状与未来改革
REDD+谈判议题的进展和走向
主要国家或集团气候政策新进展
美国气候与能源立法进展及其影响
欧盟气候政策新进展
BASIC集团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小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及对谈判的影响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及成效
“十一五”节能目标及绩效评估
实现40%~45%目标的途径和政策思考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与进展
低碳建筑领域的相关政策和行动
大力增加森林碳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NGO与气候变化
低碳世博与城市发展
研究专论
中国对碳关税问题过度担忧了吗?
低碳经济试点省市低碳发展现状评估
适应气候变化的分析框架及政策含义
二氧化碳累积排放相关研究进展
附录
附录Ⅰ 哥本哈根协议
附录Ⅱ 世界部分国家人口数据(2008年)
附录Ⅲ 世界部分国家经济数据(2008年)
附录Ⅳ 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能源与碳排放数据(2009年)
附录Ⅴ 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指标
2009年底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尽管哥本哈根会议没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气候协定,但对推动国际气候进程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为了使2010年底墨西哥坎昆气候变化会议取得积极进展,2010年10月在中国天津额外增加了一次技术层面的气候变化谈判会议。坎昆会议能够有实质性突破吗?本书组织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分析以及直接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资深专家撰稿,介绍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分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及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关注和理解坎昆会议各种可能的国际气候政策选择,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
本书包括总报告及四个专题篇。总报告旨在分析从哥本哈根走向坎昆之路,从总体上把握当前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和挑战。第一专题篇聚焦气候变化领域的热点议题,分别就气候变化的科学评估,减缓行动的中长期目标,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MRV),资金,清洁发展机制(CDM)改革,减少毁林排放(REDD)等问题的近期谈判形势、面临的挑战和未来走势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二专题篇集中反映主要国家和国家集团气候政策新进展,分别就美国气候相关立法、欧盟气候政策的目标和主要措施、“基础四国”(BASIC)集团的作用和地位以及中小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和利益诉求进行了探讨。第三专题篇聚焦中国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具体行动,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十一五”规划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到2020年减缓行动目标的实现途径、适应战略和政策、低碳建筑、森林碳汇、非政府组织(NGO)与公众参与、上海世博会促进低碳城市发展等问题。第四专题篇为研究专论,选取碳关税、低碳城市指标体系、适应气候变化评价方法、人均累积碳排放等热点问题,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本书最后还收录了《哥本哈根协议》,各国人口、经济、能源和排放等主要数据,以及中国各地区完成“十一五”规划节能目标进展情况等,供读者参考。
本书由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政策分析以及直接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资深专家撰稿,全面介绍哥本哈根会议以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最新进展,深入分析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力图为读者全景式地展示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关键问题的最新进展和发展方向、坎昆会议各种可能的国际气候政策选择,以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本书对于希望了解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动态、政策和行动的政府官员、企业管理人员、新闻媒体和非政府组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