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覆地翻天人”。在火热的生产实践中,涌现出了以王进喜、王启民、秦文贵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石油英模现象在社会上影响深远。本书突出反映了石油英模不畏艰难、志在奉献的高尚风骨,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本质属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崇尚榜样--60年英模事迹选编/中国石油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关晓红 |
出版社 | 石油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覆地翻天人”。在火热的生产实践中,涌现出了以王进喜、王启民、秦文贵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石油英模现象在社会上影响深远。本书突出反映了石油英模不畏艰难、志在奉献的高尚风骨,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本质属性。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收录了受到省部级以上的较高奖次表彰,而且在中国石油系统内有着重大影响的先进英模人物和在全国或石油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受到中央、社会及石油媒体广泛而深入宣传的先进英模人物,其中对“感动中国”的石油人物和历届党组表彰宣传的重大典型人物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有事迹报道,其余的只列出了名单。 本书既可作为石油企业文化宣传手册,也可作为石油员工励志读物。 目录 “感动中国”的石油人物 王进喜 王启民 秦文贵 中央组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双百”人物评选王进喜王启民秦文贵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李长春在“双百”人物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历届党组表彰宣传的重大典型人物 铁人——王进喜 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榜样——王进喜 石油工业部机关党委关于开展学习“王、马、段、薛、朱”运动的决定 新时期铁人一王启民 六部委联合举行王启民先进事迹报告会 徐光春在王启民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周永康在王启民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关于授予王启民同志“新时期铁人”,授予王为民同志“铁人式的好工 人”荣誉称号,开展向王启民、王为民学习活动的决定 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关于进一步深入学习宣传“新时期铁人”王启民的通知 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 四部委联合举行秦文贵先进事迹报告会 刘鹏在秦文贵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号召广大青年向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学习 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关于授予秦文贵同志“石油青年的楷模”荣誉称号、开展向秦文贵学习活 动的决定 科技界的榜样——侯祥麟 八部委联合举行侯祥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胡振民在侯祥麟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中共中国工程院党组、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 组、中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向侯祥麟同志学习的决定 毛泽东主席题词的石油人——陈振夏 新中国第一位石油劳模——郭孟和 大庆石油会战“五面红旗”之一——马德仁 大庆石油会战“五面红旗”之一——段兴枝 大庆石油会战“五面红旗”之一——薛国邦 大庆石油会战“五面红旗”之一——朱洪昌 石油工业杰出科学家——翁文波 最讲认真的人——周占鳌 钢铁钻工——吴全清 “五把铁锹闹革命”的带头人——薛桂芳 “活账本”——齐莉莉 高擎铁人旗帜的钻井队长——申冠 铁人式的共产党员——王光荣 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关于在石油战线开展向王光荣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典型——熊元启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向优秀政工干部熊元启同志学习的通知 铁人式的好工人——王为民 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束滨霞 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开展学习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先进事迹活动的通知 英雄女采油工——罗玉娥 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党组关于授予罗玉娥“英雄女采油工”荣誉称号的决定 党的好干部职工的贴心人——李贺 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向李贺同志学习的决定 中国石油科技楷模——苏永地 中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向“中国石油科技楷模”苏永地同志学习的决定 铁人精神的传人——李新民 大写的中国管道人——张立福 班组长的榜样——王海 加油站经理的榜样——王萍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享受全国劳动模范待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名单 石油工业部、燃料化学工业部、能源化学工业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表彰先进生产者、劳动英雄、标兵、特等劳动模范、劳动模范名单 中国石油榜样名单 中国石油榜样·好员工(2007年、2008年) 中国石油榜样·好干部(2009年) 后记 试读章节 点起了油田家属闹革命的第一个火把 1962年春,一个7级大风天。 茫茫的荒原上,卷起阵阵风沙。一位年近五十的老大娘,带着四名青年妇女,背着三个孩子,扛着五把铁锹,带着一盏煤油灯,挑着行李,踏上了垦荒者的征途,向着荒原深处进发。 她们,是大庆油田职工家属的首批垦荒者。 带队的是贫农出身的职工家属薛桂芳。她是2万多名家属当中第一个举起手来,响应大庆油田党委的号召,报名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 垦荒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在她们面前,摆着垦荒者所能遇到的一切艰辛。但是,更困难的,还是怎样冲破束缚职工家属投入生产劳动的习惯势力。 她们踏上征途之前,有些好心肠的人就劝薛桂芳:“哪有职工家属开荒种地的?何况你,儿子姑娘都有工作,老头子也挣钱。该享福了,干啥不行,偏要受那个苦?” 薛桂芳有她自己的主意。她细声慢语地回答:“这个话看你对谁说。咱再早是受苦人,从小劳动惯了。你别看我这么大年纪,多久也忘不了旧社会受的苦,日子好了也不能守在家里。听党的话去开荒,就是为给社会主义出把力。” 这五名妇女没有在这种束缚她们的习惯势力面前退却。 这一天,她们在漫天的风沙中,迈着艰难的步伐,在荒原中走出了一条路。 傍晚时分,她们到达了就要开垦的处女地。这里只有石油钻井工人前些时候留下的四根柱子和一堆羊草。她们几个人搭起一个临时安身的棚子,用羊草铺好了地铺。就这样安家落户了。 第二天清早,她们一人拿起一把铁锹,在荒原上,一锹一锹地翻起了黑油油的泥土。千年沉睡的土地,在她们手下慢慢苏醒了。 头三天,她们每人手上都打了血泡,结了紫疤。她们开了五亩地。 薛桂芳垦荒的消息,像一声春雷,在石油工人家属中间传开了。 跟着又来了十八个家属,她们还借来了一副木犁。 大伙儿一股热劲儿,用锹挖地,用人拉犁,没有人在困难面前低头。 一天天过去了,一些在新社会糖水里泡大的青年人,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艰苦,她们手上打了血泡,浑身累得酸疼,加上有孩子牵累,背地里偷偷嘀咕起来。有些人后悔了,有些人干脆想走回头路,回家讨个清闲。 原来对家属垦荒抱怀疑态度的人,这时也趁机嚷嚷开了:“我早就料到不行吧!”“家属嘛,在家抱抱孩子,侍候侍候丈夫就行了。”“得了,我一个月拿这么多钱还养活不了你?趁早还是回来吧!”有的干脆把自己的妻子接回去了。 这样,三个两个地纷纷离开了垦荒队。不到几天,人就走了一大半。剩下的十来个人,思想也不稳定,连她们自己也怀疑家属开荒种地这条路能不能走通了。 这些日子,薛桂芳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剩下的人眼看着她,等她下决心,拿主意。 “我就不相信这条路走不通。剩下我一个老婆子也要干到底!”她把手上的伤疤给大家看:“这个伤疤,是我小时候给地主干活被折磨的。有一天,我实在饿了,从地主的狗食盆里捞起一口小米饭吃,被地主婆发现了。她一棒子打在我头上,把我打倒了,手碰在刀上,留下了这块伤疤。我到死也忘不了它。没有共产党和毛主席,哪有我今天?一想到旧社会受的这些罪,我什么苦都不怕了。” 薛桂芳的话,深深打动了青年垦荒队员的心。她们表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薛妈妈这些话,永远不能忘了老一辈受的阶级苦,我们要像薛妈妈一样,干到底!” 她们在荒原上坚持下来了。这一年,好不容易开了32亩荒地,收了3000多斤粮食。对那些看不起家属参加生产劳动的人来说,这一点地,这一些粮食,的确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可贵的是,她们点起了油田家属闹革命的第一个火把。 大庆油田党委抓住薛桂芳领导的垦荒队这个刚露头的新事物,在全油田职工和家属中大力表扬它,宣传它,推广它,从各方面支持它,使这支革命的火把很快就像燎原的烈火一样扩散开来。整个油田,一个一个家属生产队建立起来了,一个一个工农村建立起来了。 目前,像薛桂芳她们这样的家属生产队,在大庆油田已有400多个。1965年打了4000多万斤粮食,收了3000多万斤蔬菜,还生产了大量肉、蛋等副食品。她们自己办了托儿所、食堂、缝补组和加工各种食品的作坊,办了半工半读的学校。全矿区有劳动能力的家属,已有95%参加了集体生产劳动。她们现在想的是集体,爱的是劳动,讲的是勤俭,干的是革命。正如油田职工赞扬她们时说的:“咱们的家属,顶起了半边天。” P145-146 序言 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石油工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60年历程。以1949年9月25日玉门油矿和平解放为标志,新中国石油工业诞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石油工业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历届领导班子的率领下,百万石油人以翻天覆地、气吞河山的英雄气概,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英雄战歌,挺进荒原,奋战沙海,进军海洋,开拓海外,创造出彪炳千秋的业绩,载入共和国辉煌的史册。 经过60年的艰苦创业和持续发展,到2009年,我国的原油产量达到1.89亿吨、位居世界第4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位列世界500强第13位、世界十大石油公司第5位,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这些年来,中国石油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战略,践行“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认真履行经济、政治、社会三大责任,各项业务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正朝着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迈进。 石油工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形成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培育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以此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激励一代又一代石油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分忧,涌现出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等石油工人的杰出代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重组改制以来,中国石油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石油文化,培育员工共同的价值观,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文化软实力正在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组织编辑出版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丛书——《辉煌见证——60年新闻作品选编》、《金色记忆——60年文学作品选编》、《崇高榜样——60年英模事迹选编》、《经典瞬间——60年影像资料选编》。编者从60年来大量的石油新闻报道、文学作品、人物纪实及影像资料中辑录一斑,虽为管窥,但寓意深远。这套系列丛书,是对石油工业发展成果及文化结晶的集中展示,也是对石油战线宝贵精神财富的一次很好梳理和总结。 从《第一野战军装甲部队穿过戈壁战胜严寒解放玉门油矿》这篇报道开始,石油新闻就以见证者和记录者的身份与新中国的石油事业不离不弃,我国许多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与石油行业结下深厚的情缘,写下了很多意义深远的作品;石油行业内部也较早形成了自己的新闻队伍,并不断发展壮大。《辉煌见证——60年新闻作品选编》以及《经典瞬间——60年影像资料选编》选出的新闻作品和影像资料,真实地记录了中国石油发展的历史脉络,是蕴涵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高扬大庆旗帜的精彩篇章。 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吸引着以李季、李若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的诗人、作家。他们的石油题材作品成为石油精神的载体,为石油文化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石油行业内部也培养了一批诗人、作家和大量的文学爱好者、创作者。由于他们的辛勤创作,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石油文学,创造了一个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讴歌了百万覆地翻天人的壮美情怀。《金色记忆——60年文学作品选编》收集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大都源于石油人的艰苦生活、卓绝实践,艺术地反映了石油文化的主旋律。 “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覆地翻天人”。在火热的生产实践中,涌现出了以王进喜、王启民、秦文贵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石油英模现象在社会上影响深远。《崇高榜样——60年英模事迹选编》,突出反映了石油英模不畏艰难、志在奉献的高尚风骨,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本质属性。 以与时俱进的石油文化教育人、引导人,以历久弥新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鼓舞人、激励人,石油工业历来重视对文化和精神的孕育、培养和发展,这也正是我们组织编撰出版这套丛书的初衷和目的。 希望这套彰显几代石油人历史功绩的“中国石油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丛书”,进一步激励广大石油人在新的征程中不断开拓进取、拼搏奉献,再创新业绩、续写新辉煌!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 2009年12月 后记 在中国石油与共和国一路走来的六十年征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天动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先进典型,他们用青春和生命,用智慧和汗水,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为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谱写了艰苦创业的壮丽篇章。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企业的光荣,是广大石油员工的杰出代表。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组织编辑了《崇高榜样——60年英模事迹选编》。谨以此书献给为油拼搏,为石油工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石油英模们;献给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战天斗地、不怕困难、勇挑重担,与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百万石油人,并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们在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力求最大限度地把在全国和石油战线广为宣传,并产生较大影响的石油英雄模范人物都收集进来,以期通过英模事迹,展现中国石油百万员工的精神风采,进而折射出中国石油长期以来重视员工队伍建设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为了做到本书收录的先进英模人物更具代表性,在收录时主要考虑了两个要素:一是受到省部级以上的较高奖次表彰,而且在中国石油系统有着重大影响;二是在全国或石油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受到中央、社会及石油媒体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当时表彰所授荣誉称号和表彰范围背景,我们将书的结构分作五个部分。前两部分对每位英模人物介绍较细,并有事迹文章。由于书的容量所限,后三部分只出现了名单,而没有收进事迹材料。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编选过程中,我们从集团公司档案馆、全国总工会档案馆、国家档案馆,到各石油石化企事业单位资料室以及相关人员,想方设法收集、查阅了大量资料,历时半载。但由于时间跨度较大,机构多次变革,企业重组、调整以及相关人员变动较多,加之我们编辑组的同志水平有限,疏漏和错谬之处难免,敬请批评指正。 在本书编选过程中,始终得到集团公司领导和本书编委会成员的重视和关心。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蒋洁敏欣然作序,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福成亲自领导此项工作,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思想政治工作部主任关晓红具体主持文稿的收集、选择和编辑工作。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其他领导和有关同志、中国石油报社的领导和有关同志、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工会及企业文化宣传部门的同志,指导或协助本书编辑人员做了大量资料收集和材料审订工作。在此,谨向所有关心、支持、帮助本书顺利完成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中国石油历来重视对先进典型的培养、选树和宣传工作。从原石油工业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到今天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历届党组对这方面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这是石油英模繁花盛开的基本保证。在集团公司党组领导下,我们要继续做好这项工作,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浓郁气氛,让更多的先进模范人物涌现出来。在新老英模榜样带动下,全体石油员工团结起来,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而努力奋斗,为祖国献石油,这也是编选本书的目的所在。 编者 2010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