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内容涵盖了大部分的美术项目,包括中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版画、插图、壁画、漆画、农民画、素描、速写、印染、陶瓷、玉器、象牙金银器、漆器、雕器、建筑艺术、书法及篆刻等20大类。从国家级的艺术精品到民间美术,从大型景观艺术到毫厘之争的丝绣创作,从求新求变的油画到坚持传统的少数民族制陶,无所不包。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籍装帧》卷以书籍出版的年代为序,共收入376位占籍装帧艺术家的711件作品。所收作品的创作年代自1911年到1998年。
书籍装帧既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新兴的设计艺术学科。中国有着悠久的书籍装帧历史与优良的文化传统,加之造纸与印刷术的发明,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历来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色。
装帧艺术依据于书籍的内容,又凝聚着设计者的智慧与才能。就美学属性而言,一件优秀的装帧设计,可以同样具有相对独立的艺术生命,拥有独立的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它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是书籍美学灵魂的展现。
中国现代书籍装帧艺术起于清末民初,尤其是受到“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推进以及西方科学技术的影响,在鲁迅先生的积极倡导F装帧艺术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20世纪30年代前後,一批艺术家、作家、出版家投入到书籍装帧设计中来,使之充满了勃勃生机。抗战时期,由厂物质材料匮乏及生产条件的限制,书籍装帧虽然显得粗犷简朴,但却散发出浓郁的乡土芬芳和激昂的战斗气息。
1949年以後,出版事业的飞跃发展和印刷技术、工艺的进步,为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呈现出多种形式、多种风格交相辉映的局面。“文革”时期,书籍装帧艺术遭受劫难,70年代後期开始复苏。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装帧艺术的发展。随着现代设计观念、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中国书籍装帧艺术更加突出了鲜明的个性,并朝着锐意求新的方向发展。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籍装帧》为《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的其中一册,《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书籍装帧》卷以书籍出版的年代为序,共收入376位占籍装帧艺术家的711件作品。所收作品的创作年代自1911年到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