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第四次金融大爆炸/经济学家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王德培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第一次,英国炸出了伦敦金融城,不到两平方公里的面积上为英国贡献了3%的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次,美国炸出了鼎鼎大名的华尔街……

第三次金融大爆炸在日本却以《广场协议》表现出来,后果是日本近7000亿美元顺差的灰飞烟灭,陷入10多年的迷失而独自舔伤……

《第四次金融大爆炸》由王德培所著,从次贷危机形成的深层原因说起,回顾剖析了历史上三次金融大爆炸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创新性地预测指出,未来的第四次金融大爆炸将在中国发生。

内容推荐

《第四次金融大爆炸》由王德培所著,从次贷危机形成的深层原因说起,回顾剖析了历史上三次金融大爆炸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创新性地预测指出,未来的第四次金融大爆炸将在中国发生。

《第四次金融大爆炸》的作者从各个角度分析了这一预测的可靠性,并对这次金融大爆炸的可能产生的地点、将造成的影响以及中国在不远的将来如何应对这一机遇做出了详尽入微的分析和预测。作者睿智地指出。中国一定要避免像日本那样被金融大爆炸“炸伤”,要抓住“大爆炸”机遇,将中国发展成为继英国伦敦金融城和美国华尔街之后的又一全球金融中心。

目录

上 篇

金融大爆炸的宿命

第一章

“十年一轮”金融危机终究难以避免3

为什么轮到美国 4

次贷危机究竟是怎样炼成的 7

金融危机之价格的逻辑9

金融危机之创新还是“骗局” 12

金融危机之国家经济模式 15

谁将率先走出危机20

第二章

三次金融大爆炸:大发展还是大平仓24

何谓三次金融大爆炸24

金融大发展的“第一层油脂” 29

金融的演化:突破与变异32

金融主题词:“价格”与“蒸发”42

过剩终究要平仓43

第三章

文明的宿命47

金融大爆炸与金融文明 47

金融文明产生的因素分析51

金融文明的四大价值来源54

金融文明与金融“原罪”66

后危机时代:救市还是调整 70

中 篇

中国将引领第四次金融大爆炸

第四章

半推半就的历史缘分83

金融危机的分岔口 84

人民币总量傲视全球93

股市IPO世界第一98

商品泛资产化玄机102

“金融中心”泛滥? 105

私募股权投资——从时尚到趋势115

金融替代大行其道119

一段难以回避的“缘” 121

第五章

第四次金融大爆炸的新特征、新变局125

有控制的大爆发125

货币战争还是货币战国 127

全球经济格局大洗牌134

资本经济“多轨制”开启 142

中国式金融大蒸发 146

“金融中心”沦为伪命题? 153

第六章

需要警惕的可能陷阱163

汇改为何“先声夺人” 163

“金融原罪”与创新趋势167

垄断的信贷证券、破碎的资本金融 171

金融“制空权”还是“自损权” 180

市场过度还是政府过度 188

下 篇

金融大爆炸主战场:场外市场?

第七章

场内市场日渐呆滞化? 199

传统信贷维稳化? 199

创业板异化? 208

A股边缘化? 212

货币调控“失灵”? 219

中国资本金融的“断头路”? 223

第八章

场外市场风生水起229

资本市场私募基金时代来临229

地方搭台,资本唱戏232

投资理财,风起云涌239

套保即“套人”?PE即“骗人”? 242

场外金融崛起隐含市场深化密码 251

第九章

企业:向左走?向右走? 259

企业面临前后夹击259

“逼良为娼”的无奈264

企业战略的两难268

玩转“投资魔方”282

破解“谁在经营”288

试读章节

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金融产品的价格危机,无论是证券市场的股价狂跌,还是房地产金融的房价暴跌,以及外汇市场上的货币汇兑价格大幅波动,概莫如此。金融价格危机比一般消费品价格危机、资源品价格危机更复杂,人类至今仍处于对其摸索阶段,不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还是美国的次贷危机都显示出不同以往各种经济危机的特征,其演化逻辑、适用的方法策略都有很大不同。

金融价格危机的背后逻辑依赖于金融产品自身本质特点,其市场运作、价值内涵、哲学理念都与传统的经济文明形态完全不同。

首先,金融市场并没有严格的供给和需求,这和一般商品市场区别明显。一般商品市场厂商生产商品如电视机等作为单纯的供给,它不会再到市场上买回电视机形成需求,消费者购买电视机也不会再卖出去形成供给,这样市场上就会形成均衡价格。但在金融市场上,由于金融产品如股票没有任何生理或心理效用,所以买方随时能变成卖方,供给和需求在一秒钟内完成转换,导致价格发生突变,股价从涨停瞬间到跌停。这是金融产品变化的特点,其直接后果就是暴涨暴跌,离散度很大,价格的变动是突变的,不像一般商品价格变动具有连续性。单个金融交易品种的价格大幅波动在市场形成共振时就造成了金融价格危机。

其次,金融市场是虚拟经济市场,金融产品只有价格而没有价值,任何股票都不含有劳动价值(它所代表的股份不是其价值,与净资产等并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按照经典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在金融市场上,由于没有价值,价格波动显然没有主心骨,波动的落差就非常大。比如中国石油在2007年11月5日开盘当天达到每股48元时,很多分析师认为该股股价会到每股100元;但当中国石油破发后,很多人认为该股要到每股10元,甚至更低。半年不到,同一只股票的“均衡值”估计竟然相差10倍,所以在缺少价值的虚拟经济中,金融价格离散度大是常态特征。

再次,现代经济、现代金融与现代物理学的哲学基础是相一致的,其基本理念都是测不准原理,即金融市场所谓的均衡价格、股价头部、股价底部等都是不可测的,与所谓的基本面并没有多少必然的联系(这里并非指上市公司造假数据)。传统的根据市盈率判断股价高低的方法总是失效,实证分析表明,市盈率高时股价通常继续上涨,市盈率低时股价反而下跌,比如当前市盈率已经相对较低了,但市场观望气氛仍然浓厚。传统的工业文明思路理解不了现代金融运行,缘木求鱼的操作更加大了金融市场的离散系数。测不准的现代金融实质和主观上的刻意求解均衡价格导致市场波动加大,从而使金融价格危机具备了逻辑基础。

根据金融价格危机的本性特征,可以研判金融价格危机的爆发过程。由于金融价格的离散度大,且没有价值标准,金融价格危机的爆发是突变的,几乎没有前兆,这与传统经济危机爆发时的“投资下降——信用危机——经济停滞——失业上升”这一过程明显不同。如果说传统危机是燃烧,金融价格危机则是爆炸。金融价格危机可以在短时间内造成账面财富的大幅缩水,但是恢复也相对较快,它的产生、发展和终结与实体经济并无多大直接联系。

既然离散度大是金融市场的本性,那么人为地消除离散度只会带来更大的离散,这种调控思路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所以面对无法消除的暴涨暴跌,上策就是利用离散度,根据不同情形选择不同策略。在国际金融市场,金融大鳄(国家和投机机构)不断变通规则,美其名日“金融创新”,实则是不断改变定价机制,释放多空信号,放大操作概念。在此过程中仍有一些基本储备品种并没有变,发达国家任意做大金融衍生产品规模的同时,大肆储备黄金。据统计,截至2007年12月,黄金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比重,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欧洲其余国家分别高达77.9%、66.2%、56.2%、14.3%、26.1%,而中国为10%不到。黄金作为货币已有几千年,所以守着黄金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金融市场波动。

P9-1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4: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