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深林奇谈(神农架传说选编)/湖北民间文化丛书
分类
作者 刘守华//陈建宪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通过对神农架传说的选择分类,力图展示出神农架传说的整体面貌和独特魅力,希望读完这本书后,没来过神农架的人开始向往这片神秘的原始森林,来过神农架的人则对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认识。

古老的森林已不知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这传说正是沧海桑田的零碎记忆,人终究是这世上短暂的过客,留下的,唯有古老的神农架和这零碎的记忆……

内容推荐

在荆楚大地上,有一片神秘的原始森林,境内奇山异石、奇洞异穴、奇花异草、奇兽异鸟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它,就是古老而神秘的神农架。本书通过对神农架传说的选择分类——分为创世神话、神农传说、中草药传说,野人传说、地名传说等,力图展示出神农架传说的整体面貌和独特魅力。

目录

一、创世神话

 创世神话

黑暗老母

江沽造水

玄黄老祖

洪水泡天

盘古出世

日月升天

女娲造人

东王公与西王母

二、神农传说

 烈山神农

 神农架的由来

 神农的石狮子

 神农氏与薅草锣鼓

 四季山的传说

 烫池

 智斗飞鼠采金钗

 端阳节挂香袋

 留香寨与紫竹林

 阳锣鼓

 九龙盘

 柴胡

三、中草药传说

 黄连

 千年一枝花

 千脚踢

 何首乌(两则)

 党参姑娘

 天麻的故事

 金银花

 头顶一颗珠

 片子药

 文王一支笔

 麝香女

 猴毛七

 香菇

四、野人传说

 野人碑

 野人抢妻

 “野人家家”的故事

 野人送竹米

 猎人与野人

 红猿的后代

 野人报恩

 野人招亲

 野人洞(三则)

 野人不害人(三则)

 野人恋情

 野人夺印

 “要你修长城去!”

五、地名传说

 大九湖的传说

 扁担山

 白蛇座

 鸾英寨

 夜雾洞

 三宝洞

 送郎山的传说

张公院

石缸仙菜

佛叶树

黄芪人

血牡丹

山混子

 狮子岩

 乌龟石

 老君山的传说

大毛人与李老君

木城与土城

独角兽与林鬃羊

赤练蛇与碎骨蛇

 白鱼洞

 双石崖

 落羊河与盘羊洞

 姊妹山

六、其他传说

 张三变虎

 吹鼓手的奇遇

 狼外婆

 三座庵与椿树垭

 打猴改过

 五枚石钉

 百锦衣

 神奇的金牌

 苦荞鸟

 费真人的传说

 木城求药

 烟袋龙

 猎人伏三怪

 娃娃鱼

 换香树

 猎神张五郎

 故事出处索引

 《湖北民间文化丛书》跋

试读章节

江沽造水

江沽出世就吸气屙水,屙一点积一点,不知多少万年,积水成了汪洋大海,江沽藏在海中。为了吸气,他头上生出一根秆子,秆子顶端长出一匹叶子,这叶子活像一匹大荷叶,江沽通过荷叶吸气。时间长了,荷叶上凝结了大颗露水珠,这水珠如水晶般的纯净透亮,也有了灵气,在荷叶上滚过来滚过去,荷叶越长越大,露水珠也跟着长大,荷叶大得无边,露水珠在荷叶上,晶光闪亮。江沽心想,将来要让露水珠长起来,只是要得多少万年才能长成啊。

江沽也叫江姑,是个女的,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奇漂子,一个叫浪荡子,都生得顽皮,整天在海洋里游玩。一天他俩玩到海面上,发现了那个大荷叶,就跳到荷叶上玩,跳得荷叶乱颤,露水珠也跟着跳动滚荡。浪荡子想把露水珠抱住,但怎么也抱不住,撵到这边它滚到那边,撵到那边,它滚到这边,撵得浪荡子火起,一下子向露水珠扑去,想咬住露水珠。他一咬,觉得露水珠甘甜可口,他就一气把露水珠吞在肚子里,肚皮胀得要破,不能动弹了。奇漂子见了,连忙下海去找他盼母亲江沽,江沽一听,说:“那露水珠是准备用来长天的,不等长成,天的根源就被他吞了,这还了得!”就把浪荡子弄到海里,一气之下,把浪荡子咬断成五节,五节尸体一落海底,“哗啦”一声,海水一震,像开水锅翻腾。浪荡子的尸骨化成一座高山,这高山就是昆仑山。昆仑山把江沽、奇漂子都包在中间。他们元气未散,凝成一个像鸡蛋样的精核。精核就孕育了盘古。多少万年后盘古才出世。

浪荡子尸体化山,从此有了金石和泥土。

玄黄老祖

据说浪荡子的尸骨化成昆仑山,奇漂子化成一座青龙山,昆仑山是公山,青龙山是母山,两山相感,如夫妻一般。两山之间有个地眼。一天,黑色的元气从地眼里冒出来,一会儿冒一股赤气,一会儿冒一股白气,一会儿青气、黑气一齐冒了出来,五色瑞气结成一团,在昆仑山上一滚,变成了一个神人,这神人就叫玄黄老祖。他准备在昆仑山寻找一个洞府,安下身来,然后再创造天地。

玄黄在昆仑山上找到一个洪朦洞住了下来,洪朦洞前有一块黄石头,这黄石头如黄金一般闪亮,像个莲台座位,玄黄经常在黄石上打坐。玄黄又收了个弟子叫泥引子。一天,师徒二人只见地眼里放出光芒来,青气、赤气结成一团,一跃而起,落在昆仑山的“滑塘坑”里,像一颗巨大的珍珠活蹦乱跳。玄黄老祖忙叫泥引子去把珠宝捡来,泥引子去了,只见滑塘坑边早已站着一个身长五尺的怪物。泥引子问他是什么人,那怪物说:“我叫末叶子,我是来取这颗珍珠的。”于是末叶子捡起珍珠就要往嘴里放。泥引子说:“我量你不敢吞掉。”末叶子就一口硬把那颗珍珠吞掉了。这时泥引子拉住末叶子要去见玄黄老祖。末叶子说:“什么玄黄老祖?去就去,有什么了不得!”

泥引子扯住末叶子去见玄黄老祖,老祖一见,拿起一把开天宝剑把末叶子尸分五块,把那颗珍珠取了出来。当那颗珍珠从末叶子肚里蹦出来时,一道青光无限扩大,像一个罩子罩在上空,立即现出青天,此时天就诞生了。玄黄高兴地对泥引子说:“合该天地如此形成,我也大功告成了。”

玄黄又去观看被分尸五块的末叶子,他对着尸体吹了五口仙气,五块尸体化成五个人,这五个人分别叫金、木、水、火、土。玄黄就派他们去镇守五方,成了五方神。

玄黄老祖和泥引子在昆仑山修建城台楼阁,种出各种奇花异草,从此昆仑山成了仙山。玄黄成了创造天地的鼻祖,后来才有“天地玄黄”的典故。  洪水泡天

自从玄黄老祖在昆仑山立下天地根基,建立仙山之后,海洋里的各种动物修炼成神,纷纷搬到尾仑山上居住。在山上修了十二城池,开辟了三千七百多个洞府,龙蛇、飞鸟也在山上盘踞,成了各路神仙的帮手。山上的神仙个个有本事,个个都想做昆仑山的主神。

滑塘坑,又叫不周山。一天,玄黄老祖召集各洞神仙讲教,这时四十八老母也来了,听着听着,四十八老母互相争吵起来,竟动起干戈,闹得天昏地暗,龙飞凤舞,把昆仑山的擎天柱撞断了,昆仑山西北角崩了半边。各路神仙、龙蛇飞鸟一齐掉到海洋里,互相厮打,各显神通,从水里打到空中,从空中打到水里。搅得天塌地陷,洪水滔天,昆仑山全泡在洪水里,许多神仙只得在水里躲藏。八千年后昆仑山才露出山尖来。

当时昆仑山须弥洞里住着昊天圣母,这吴天圣母是金石长成的,她经过三番洪水泡天的洗炼才长成人形。一天,她站在须弥洞前,观看五条黑龙与一条黄龙搏斗,从海里打上天空,从天空打到海里,冲起万丈波涛,先是五条黑龙打不过黄龙,后来五条黑龙一伙子擒住黄龙不放,结果黄龙受伤。吴天圣母见了黄龙受伤,心下不忍,把她的定天珠拿在手中,见五条黑龙紧追黄龙的时候,昊天圣母把定天珠朝五条黑龙打去,万道金光一闪,五条黑龙往西方败逃了。当时黄龙非常感激昊天圣母救它性命,就在须弥洞前生下三个龙蛋,这三个龙蛋明晶放光,非常可爱,昊天圣母一口就吞下了三个龙蛋,不觉怀了孕,三十年后,昊天圣母生下了三个孩子。—个叫定光,去管天;—个叫后土,去管大地:一个叫幽冥,去管地府。

盘古出世

自从江沽咬死了浪荡子,尸分五块,落在水中,长起一座昆仑山,也把江沽包在了中间。江沽被层层包围,如包在鸡蛋壳中,一万八千年后江沽转化为盘古,盘古从地心里钻了出来,身子一抖,就有—万八千丈高,睁开眼睛一看,四面是海洋,黑气沉沉,在海洋里四处摸索,—摸摸到太荒山上,这太荒山就是昆仑山。

P4-7

序言

在荆楚大地上,有这样一片神秘的原始森林:它地势高而险,从山脚到山顶一日可见四季美景,珍奇的中草药漫山遍野地生长,珍贵的动物在此繁衍生息,还有传说中的野人出没。它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与亿万年来形成的亘古地貌,孕育了众多自然景观。境内奇山异石、奇洞异穴、奇花异草、奇兽异鸟无处不在,无所不有。这片神秘的原始森林就是神农架。

自然环境的原始性并不代表神农架在文化上就是落后的。它东有楚文化,南有巴蜀文化,西有秦汉文化,北有商文化,几种文化在这片神奇的山林汇合,最终形成了独特的神农架文化。它不仅有着原始文化的遗留,而且具备极为明显的山林特征。

说到神农架的文化,不得不提到神话史诗《黑暗传》。《黑暗传》可谓神农架文化的一朵奇葩,正是由于神农架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才使得这样一部宏大磅礴的神话史诗得以幸存下来,而且至今仍在民众中传唱。《黑暗传》是著名的反映上古文化的广义神话史诗,它描述了由天地混沌黑暗,到世界形成、人类起源,再到社会发展的艰难历程,融汇了盘古、女娲、西王母、神农氏等许多历史神话人物事件,可谓古文化的“活化石”。由于《黑暗传》的篇幅和体裁限制,本书所选的是曹良坤讲述、胡崇峻搜集整理的《创世神话》,将《黑暗传》用故事的方式讲述出来。

神农架据说是中华始祖神农氏搭架采药、治病救人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神农氏与薅草锣鼓》就是老百姓将当地田间地头常见的薅草锣鼓在神农氏身上的附会。从传说的文本中不难看出,当地老百姓对这个传说中的祖先充满了感激爱戴之情,用丰富的想象讲述了神农尝百草的艰辛及其对百姓的关怀。

神农架这座天然宝库中蕴藏着异常丰富的中草药资源,有“中草药王国”之称。据不完全统计,神农架林区现有中草药两千多种,其中不少都是珍贵的品种。老百姓给它们起了许多美丽的名字,如“头顶一颗珠”、“江边一碗水”、“文王一支笔”、“七叶一枝花”等,而且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则动人的故事。百姓们把中草药的特性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展开了奇妙的想象,创造了许许多多动人的中草药传说,寄托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说到神农架的神秘,必然离不开“野人”的话题,野人传说已经成为神农架传说的特色之一。虽然野人的存在还一直备受争议,但在神农架,几乎每个家庭都能听到不同版本的野人传说。在当地的野人传说中,野人虽然高大威猛,但大多数却是通人性的。神农架的百姓对野人虽然也有恐惧心理,但他们更多的是把野人看作山中一种通人性、不害人的动物。野人传说非但没有血腥和恐怖,反而让人感到了一丝温情。神农架野人传说描绘了野人与人类较为和谐的一种生存状态。

与很多地方的传说一样,神农架也有很多关于地名的传说。这里风景壮美、地貌奇特,老百姓根据自然景物的特征,充分发挥想象,编织出一个个优美动人的传说。其中“白蛇座”就非常奇妙,这个景点的传说既与在神农架出现的罕见的物种——白蛇有关,又糅合了《白蛇传》的部分情节;虽借用了一般流传的《白蛇传》,但却出现了白蛇青蛇争夫的迥然不同的情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本书通过对神农架传说的选择分类,力图展示出神农架传说的整体面貌和独特魅力,希望读完这本书后,没来过神农架的人开始向往这片神秘的原始森林,来过神农架的人则对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认识。

古老的森林已不知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这传说正是沧海桑田的零碎记忆,人终究是这世上短暂的过客,留下的,唯有古老的神农架和这零碎的记忆……

后记

湖北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是中国南北交通的枢纽。早在七八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的活动。西周时期湖北地区曾有许多方国,后来其中的楚国兼并群雄,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问鼎中原,威震华夏,历八百年兴衰,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湖北民间文化的底蕴非常丰厚,除了以江汉平原为主体的荆楚文化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还与周边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秦楚文化、巴楚文化、夏楚文化、吴楚文化等亚文化圈。湖北民间文化传统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既保存了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同时也具备多元文化的风格。

湖北的民间文化资源很早引起了学界的注意,许多文化工作者上山下乡,辛勤采录这些民间瑰宝。早在1930年代,北京大学的《歌谣周刊》就曾发表过黄朴搜集的19首武汉蔡甸区的歌谣。1950年代,大批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采录了许多歌谣与民间故事,如《湖北文艺》刊载的苏区革命歌谣,扬子江采录的《洪湖渔歌》等。1955年,中南人民文艺出版社出版民间故事集《种桃老人》。宋祖立、吕庆庚、夏昭明等搜集整理的民间长诗《双合莲》和孙敬文等搜集整理的《钟九闹漕》,于1955年和1957年先后推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民歌运动中,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学院和中南民族学院等校中文系师生纷纷投入采风活动,出版了《土家族歌谣选》、《哭嫁歌》、《一人唱歌万人和》等民间诗歌集。

1979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恢复工作后,民间文艺事业进入新的时期。1981年12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湖北分会正式成立。80年代初期,省民协在全省各地区举办民间文学骨干培训班,培训了300多名生活在基层、热爱民间文化又懂专业知识的队伍。在这个时期,省民协组织编写了三套丛书:一是《湖北民间文学资料汇编》14种;二是“长江民间文学丛书”——《巧媳妇》、《杜老幺》、《千古风流》、《山川佳话》、《桃花洞》等;三是按歌谣、谚语、故事、传说、寓言、笑话等体裁分门别类编印的“研究资料选辑”。省民协召开的“全国机智人物故事研讨会”、刘不朽采录的《鄂西情歌》和胡崇峻采录的长诗《神农架<黑暗传>》等,在全国引起了热烈反响。

1980年代中期以后,根据国家安排,湖北民间文化工作者将主要精力投人《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编撰工作。据1991年粗略统计,湖北省在普查中共采录故事2万4千余篇,歌谣15万多首,谚语60多万条。编印成书的故事资料本43种,、歌谣资料本34种,谚语资料本38种,其中正式出版的有25种。湖北三个集成的省卷本均已完稿出版,受到人们的好评。在民间文学普查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民歌手和故事讲述家。如五峰县的刘德培,宜昌的刘德方,咸宁的仙人爹,长阳县土家族的女故事家孙家香等。还出现了伍家沟故事村、吕家河民歌村、青林寺谜语村等民间文化资源特别丰厚的村庄。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民间文化保护与研究工作揭开了新纪元。2004年中国加入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民间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工作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湖北省的民间文化采录与保护工作围绕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展开。到目前为止,湖北省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一批为98项,第二批为66项,第三批为106项。2009年9月,由湖北省牵头申报的中国端午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首个人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传统节日。这些非物质文化代表作的发掘,表明湖北的确是—个民间文化资源非常丰厚的大省。

我们的这套丛书,正是在湖北丰富的民间文化蕴藏中精选出来的。值得说明的是:由于许许多多热爱民间文化的各界人士.尤其是省民协培养的大批骨干,像辛勤的蜜蜂一样,长期在深山老林、田间地头、高山平原、河湖港汉不懈地工作,才把湖北民间文化的精华从老百姓的口头传承转向书面记载,其中许多著名采录工作者,如龚发达、王作栋、李征康、胡崇峻、郑伯成等,还有一些不计名利默默工作的组织者,如江云、李继尧、韩致中、傅广典等,以及长期从事湖北民间文化研究的学者,如刘守华、李惠芳等,可以说他们都是湖北民间文化事业的功臣。我们今天在欣赏这些美好的民间文学作品时,理应向他们,还有那些创作和传承这些作品的人们致敬!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慧眼识真金,决定将这些来自民间的口头文学作品精心挑选一批来出版,这不但传承了民族的文化遗产,还能丰富我们今天的生活,给我们以教育和娱乐,使我们再次享受祖先的精神创造,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博士点是全国五个民间文学博士点之一,也是文化部表彰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先进集体之一,教研室师生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一任务,从湖北1980年代以来编印和出版的大量民间文学资料中,精选出了这些作品。希望能够达到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丰富读者精神生活的目的。当然,由于时间和资料的限制,遗珠之憾可能在所难免,敬希读者批评指正。

陈建宪

2010年3月7日子华师桂予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3: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