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巴金卷上下)(精)
分类
作者 陈思和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巴金是为数不多的真挚,激烈,为正义而苦痛着的作家。他的《家》《春》《秋》三部曲是新文学史上拥有最多读者的名著。巴金不掩藏自己的欢乐,也不掩饰自己的痛苦,他的文字作为面向旧世界的一声声呐喊,绝望而热烈。本书收录作者各时期不同体裁、风格的主要作品,力求全面反映其创作成就、艺术风貌和思想历程。

内容推荐

巴金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一生所著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文章深受读者喜欢,其文章主要采取了议论与抒情方式相结全。使文章充满了灵气。

本书为巴金经典作品集,包括《怀念萧珊》、《寒夜》、《赵丹同志》、《怀念胡风》、《探索》、《说真话》、《再论说真话》、《病中》、《小狗包弟》、《我的噩梦》、《十年一梦》、《纪念》、《“文革”博物馆》等。

目录

上卷

凡例

前言

初版后记

下卷

寒夜

后记

《随想录》选录

怀念萧珊

怀念老舍同志

怀念烈文

赵丹同志

怀念鲁迅先生

我的哥哥李尧林

怀念一位教育家

怀念胡风

探索

再谈探索

探索之三

探索之四

说真话

再论说真话

三论讲真话

说真话之四

病中(一)

病中(二)

病中(三)

病中(四)

病中(五)

小狗包弟

十年一梦

我的噩梦

纪念

“样板戏”

“文革”博物馆

二十年前

西湖

思路

答卫缙云

怀念叶非英兄

“人言可畏”

知识分子

一封回信

关于《复活》

“创作自由”

“再认识托尔斯泰”?

再说“创作自由”

我和文学

编后记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总目

试读章节

风刮得很紧,雪片像扯破了的棉絮一样在空中飞舞,没有目的地四处飘落。左右两边墙脚各有一条白色的路,好像给中间满是水泥的石板路镶了两道宽边。

街上有行人和两人抬的轿子。他们斗不过风雪,显出了畏缩的样子。雪片愈落愈多,白茫茫地布满在天空中,向四处落下,落在伞上,落在轿顶上,落在轿夫的笠上,落在行人的脸上。

风玩弄着伞,把它吹得向四面偏倒,有一两次甚至吹得它离开了行人的手。风在空中怒吼,声音凄厉,跟雪地上的脚步声混合在一起,成了一种古怪的音乐,这音乐刺痛行人的耳朵,好像在警告他们:风雪会长久地管治着世界,明媚的春天不会回来了。

已经到了傍晚,路旁的灯火还没有燃起来。街上的一切逐渐消失在灰暗的暮色里。路上尽是水和泥。空气寒冷。一个希望鼓舞着在僻静的街上走得很吃力的行人——那就是温暖、明亮的家。

“三弟,走快点,”说话的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一手拿伞,一手提着棉袍的下幅,还掉过头看后面,圆圆的脸冻得通红,鼻子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

在后面走的弟弟是一个有同样身材、穿同样服装的青年。他的年纪稍微轻一点,脸也瘦些,但是一双眼睛非常明亮。

“不要紧,就快到了。……二哥,今天练习的成绩算你最好,英文说得自然,流利。你扮李医生,很不错,”他用热烈的语调说,马上加快了脚步,水泥又溅到他的裤脚上面。

“这没有什么,不过我的胆子大一点,”哥哥高觉民带笑地说,便停了脚步,让弟弟高觉慧走到他旁边。“你的胆子太小了,你扮‘黑狗’简直不像。你昨天不是把那几句话背得很熟吗?怎么上台去就背不出来了。要不是朱先生提醒你,恐怕你还背不完嘞!”哥哥温和地说着,没有一点责备的口气。

觉慧脸红了。他着急地说:“不晓得什么缘故,我一上讲台心就慌了。好像有好多人的眼光在看我,我恨不得把所有的话一字不遗漏地说出来……”一阵风把他手里的伞吹得旋转起来,他连忙闭上嘴,用力捏紧伞柄。这一阵风马上就过去了。路中间已经堆积了落下来未融化的雪,望过去,白皑皑的,上面留着重重叠叠的新旧脚迹,常常是一步踏在一步上面,新的掩盖了旧的。

“我恨不得把全篇的话一字不遗漏地背了出来,”觉慧把刚才中断了的话接着说下去,“可是一开口,什么话都忘掉了,连平日记得最熟的几句,这时候也记不起来。一定要等朱先生提一两个字,我才可以说下去。不晓得将来正式上演的时候是不是还是这样。要是那时候也是跟现在一样地说不出,那才丢脸嘞!”孩子似的天真的脸上现出了严肃的表情。脚步踏在雪地上,软软的,发出轻松的叫声。

“三弟,你不要怕,”觉民安慰道,“再练习两三次,你就会记得很熟的。你只管放胆地去做。……老实说,朱先生把《宝岛》改编成剧本,就编得不好,演出来恐怕不会有什么好成绩。”

觉慧不作声了。他感激哥哥的友爱。他在想要怎样才能够把那一幕戏演得好,博得来宾和同学们的称赞,讨得哥哥的欢喜。他这样想着,过了好些时候,他觉得自己渐渐地进入了一个奇异的境界。忽然他眼前的一切全改变了。在前面就是那个称为“彭保大将”的旅馆,他的老朋友毕尔就住在那里。他,有着江湖气质的“黑狗”,在失去了两根手指、经历了许多变故以后,终于找到了毕尔的踪迹,他心里交织着复仇的欢喜和莫名的恐怖。他盘算着,怎样去见毕尔,对他说些什么话,又如何责备他弃信背盟隐匿宝藏,失了江湖上的信义。这样想着,平时记熟了的剧本中的英语便自然地涌到脑子里来了。他醒悟似地欢叫起来:“二哥,我懂得了!”  觉民惊讶地看他一眼,问道:“什么事情?你这样高兴!”

“二哥,我现在才晓得演戏的奥妙了,”觉慧带着幼稚的得意的笑容说,“我想着,仿佛我自己就是‘黑狗’一样,于是话自然地流露了出来,并不要我费力思索。”

“对的,演戏正是要这样,”觉民微笑地说,“你既然明白了这一层,你一定会成功的。……现在雪很小了,把伞收起来罢。刮着这样的风,打伞很吃力。”他便抖落了伞上的雪,收了伞。觉慧也把伞收起了。两个人并排走着,伞架在肩上,身子靠得很近。

雪已经住了,风也渐渐地减轻了它的威势。墙头和屋顶上都积了很厚的雪,在灰暗的暮色里闪闪地发亮。几家灯烛辉煌的店铺夹杂在黑漆大门的公馆中间,点缀了这条寂寞的街道,在这寒冷的冬日的傍晚,多少散布了一点温暖与光明。

“三弟,你觉得冷吗?”觉民忽然关心地问。

“不,我很暖和,在路上谈着话,一点也不觉得冷。”

“那么,你为什么发抖?”

“因为我很激动。我激动的时候都是这样,我总是发抖,我的心跳得厉害。我想到演戏的事情,我就紧张。老实说,我很希望成功。二哥,你不笑我幼稚吗?”觉慧说着,掉过头去望了觉民一眼。

“三弟,”觉民同情地对觉慧说,“不,一点也不。我也是这样。我也很希望成功。我们都是一样。所以在课堂上先生的称赞,即使是一句简单的话,不论哪一个听到也会高兴。”P5-7

序言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加自觉地发挥和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软实力”,自然便成为国家和民族新的文化发展战略的着眼点。缘于此,上海市作家协会和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共同发起编纂的《海上文学百家文库》,也自当要从建设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基础性文化工程着眼,充分发挥历史的文化积淀和展现深厚的学术渊源,广采博辑,探幽烛微,以期起到应有的咨询鉴赏和导向传承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上海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来梳理开掘上海近二百年以来的历史文脉和文学矿藏,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启迪作用。《文库》以131卷的文本规模,精选汇集了19世纪初期至20世纪中叶在上海地区出现的约270位作家和他们的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经久的艺术魅力的约6000万字的代表作品,集中展现了上海文学的深厚底蕴和辉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极为珍惜的宝贵财富,对于我们当前有待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文学事业也将是一种很好的推动和激励。

早在上个世纪初,上海作为一个面向世界的文化都会,对全国文化人才逐步形成了一种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势,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所谓“海派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实际上是近百年来全国四面八方文学人才云集上海、共同参与的结果。正像鲁迅先生当年所说的那样,“所谓‘京派’与‘海派’,本不指作者的籍贯而言,所指的乃是一群人所聚的地域,故‘京派’非皆北平人,‘海派’非皆上海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352页)。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共识,所以我们在编选这部《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时,主要不以作者的出生地域为界,而是视其是否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参与了上海文学事业的共建共荣,并获得重要的文学成就为取舍。

上海作为我国开埠早并兼有海洋性文化特征的世界大都会,在西方的各种学术思潮和理论流派的交流和渗透下,在文化、文学方面自然也得了风气之先,使得上海的传统文化和保守思潮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洗礼,而各种新锐的学术思想、文化新潮和创作流派,则纷至沓来,一发而不可收,从而奠定了上海文化和文学开放性、现代性的基础。时至今日,文化艺术的多元互补、兼收并蓄已经成为人类思维方式和审美要求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不可逆转的世界文化的大整合、大跨越的历史潮流面前,我们必须以更加自觉的文化心态与创新精神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人类的美好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海上文学百家文库》规模宏大,卷帙浩繁,在编选过程中除了直接参与本书编辑工作的编委和有关人员的通力合作,还得到人选作者的家属和海内外文化界人士的热情关注和支持,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信息和资料,特此铭记,以表谢忱。

2010年3月

后记

巴金(1904-2005)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文学大师之一。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旧式大家庭。“五四”期间开始接受新文化思潮的影响,并选择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无政府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青年时期就树立了反专制反强权、建立人人平等的革命乌托邦理想。1923年与哥哥一起离开成都老家,外出求学,先后在上海,南京等地读书,伺时也积极参与无政府主义运动,编译书刊杂志,鼓吹革命思想。1927年初去法国巴黎留学,积极投入了当时营救两位被美国政府判处死刑的工人领袖的活动。不久那两位工人领袖被处死,巴金在愤怒中创作了中篇小说《灭亡》,寄回国内出版。1929年初从法国回到上海,开始了文学写作的生涯。先后创作了中篇小说《新生》、《死去的太阳》、《爱情的三部曲》、《雪》、《砂丁》、《海底梦》等,短篇小说集《复仇》、《光明》、《电椅》、《将军》、《沉默》等,以及长篇小说《激流》之一、二部《家》和《春》。这期间他奔波福建、广东、北京等地,1934年去日本,创作了短篇小说集《神·鬼·人》。1935年回上海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确立了明确的工作岗位。1937年抗战爆发,他又奔波于广州、桂林、上海孤岛、重庆等地,创作了长篇小说《激流》第三部《秋》、《火》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等作品。抗战胜利后式定居上海,完成了在重庆就开始创作的长篇小说《寒夜》。1949年以后,先后担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上海文联、作协主席,《文艺月报》(后改名《上海文学》)、《收获》杂志主编。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晚年经历了“文革”浩劫后,痛定思痛,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再思录》等随笔集,反思“文革”,触及灵魂的拷问,为后世留下一份珍贵的思想遗产。

巴金漫长的一生中,长篇小说《家》、《寒夜》和随笔集《随想录》都是在上海完成的。这三部作品,代表了巴金最主要的文学成就,也代表了上海的现代文学最高成就之一。长篇小说《家》,起先连载于1931年4月18日到1932年5月22日期间的上海《时报》,名为《激流》;1933年开明书店出版单行本,书名为《激流》之一《家》。以后作家作过多次修订。195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排新版。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巴金全集》,收人《全集》第1卷。本书根据全集本收人。

长篇小说《寒夜》完成于1946年,起先连载于《环球》和《文艺复兴》杂志,1947年3月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单行本,1955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重排新版,1983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出版。1989年收入《巴金全集》第8卷。本书根据全集本收人。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的一部思想巨著,从。1978年12月1日开始动笔写总序和第一篇,到1986年8月20日完成最后一篇,共150篇,连载于香港《大公报》。另加上若干篇序跋和附录,分别编为《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相继由香港三联书店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出版。1987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合订本。1991年收入《巴金全集》第16卷。本书所选的随想录的各篇,均是根据全集本收入。

陈思和

2009年1月1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