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素娟编著的《心理暗示的力量》13岁前是激活幸福人生的关键,用暗示养育一个快乐、自信、懂得进取的孩子!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期望能培养出懂事明理、善于学习、自主独立、能承受挫折、自信积极、懂得感恩的孩子,都期望能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出发点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手段不能让孩子接受。暗示教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心理暗示的力量(成就孩子一生最需要的100个心理暗示) |
分类 | |
作者 | 陈素娟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素娟编著的《心理暗示的力量》13岁前是激活幸福人生的关键,用暗示养育一个快乐、自信、懂得进取的孩子!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期望能培养出懂事明理、善于学习、自主独立、能承受挫折、自信积极、懂得感恩的孩子,都期望能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出发点不好,而是我们的教育手段不能让孩子接受。暗示教育,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真知,学会做人。 内容推荐 陈素娟编著的《心理暗示的力量》融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和作者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为一体,《心理暗示的力量》分十章系统介绍了暗示法在子女教育中的应用,教你如何通过暗示,有效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习惯、增强抗挫能力、激发社交潜能、塑造优雅气质,并使孩子正确对待鼓励、批评和拒绝。内容生动活泼,论述深入浅出,是家长和教师珍贵的参考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快乐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暗示帮孩子远离消极情绪 快乐的父母才会有快乐的孩子/2 有趣的“称号”是快乐的钥匙/3 用“肯定”的话淡化孩子的自卑感/5 妈妈故意说错话让孩子少焦虑/7 正面“心像”帮助孩子战胜恐惧/9 给愤怒的孩子一个拥抱/1 朋友多了,抑郁就少了/3 引导孩子洞察自己的“心因”,消除不安/5 第二章 主动投入学习是成材之基,暗示让孩子学习更自觉 把孩子当做“优等生”,孩子就会变成优等生/19 别在孩子面前指责学校或老师/21 学习前的“仪式”,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23 孩子不想做功课,就来个以退为进/25 孩子装病,把他当病人一样“伺候”/27 “定闹铃”帮孩子改变磨蹭/29 别太关注孩子的学习,松弛有度效更佳/31 细心发现孩子的优点/33 让孩子做些简单的功课,培养信心很关键/35 标准不能低,告诉孩子“你能考重点班”/37 “中断效应”保持孩子的学习兴趣/39 多跟优秀的人接触,孩子也会优秀/41 第三章 没有批评不成教育,暗示让批评更顺耳 “喜欢你帮助别人的样子”/45 教孩子在别人身上看见自己的问题/47 用自言自语的方式说出孩子的缺点/49 先说父母的失败经验再劝诫孩子/51 假装糊涂有时更利于孩子改正错误/53 正话反说,批评更有效/55 陶行知的“四块糖”批评艺术/57 寓言故事让批评更悦耳/60 有时沉默是一种无声却更有效的批评/62 父母自我批评,可以影响孩子/64 第四章 鼓励是孩子成长的养分,暗示让鼓励更见成效 做善于发现孩子优点的父母/68 借第三者的话,强化孩子的信心/70 当着别人的面赞美孩子/72 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74 合理引导孩子“追星”/76 认同孩子,邀请孩子一起讨论/78 请求孩子的帮助也是最好的鼓励/80 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82 善用具体事例来肯定孩子/84 第五章 生硬拒绝容易伤害孩子,暗示让拒绝更委婉 让孩子“暂时休息”一下/88 提供有限的选择,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90 沉默是无声却更有效的拒绝/92 拒绝时要降低说话的声调/94 明确界限,孩子会自主接受拒绝/96 坚决不给孩子“吃独食”/98 孩子提过分要求时,善用延迟满足/1OO 第六章 好习惯让孩子受益一生,暗示让孩子自觉养成好习惯 让孩子吃点苦头/104 父母要用自己的好习惯影响孩子/106 让孩子当“家庭卫生检查员”/108 从小就给孩子一个存钱罐/109 用“家规”来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112 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114 每天固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运动/116 用“标准”帮孩子养成更好的习惯/117 偶尔“罢罢工”,帮孩子战胜惰性/119 第七章 挫折不可避免,暗示增强孩子的抗挫能力 重视初次的幸运,可以形成成功的习惯/123 凡事都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125 告诉孩子“最坏也不过如此”/127 挑战困难时,只赞美做得好的部分/129 失败时与孩子一块重温“幸运事”/131 强调“你一定可以做到”/134 “才59分啊!”与“已经59分啦!”/136 “成功不等于100分,更不等于59分”/138 与孩子分享自己的失败和解决之道/140 孩子快丧失自信时,提醒他以前的成绩/142 第八章 孩子成长需要好人缘,暗示激活孩子的社交潜能 随时鼓励孩子大声说话、把话说清楚/145 善用角色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交往/147 父母要用自己的行动挖掘孩子的社交潜能 /149 学会“闪亮登场”,首因效应帮孩子建立好人缘/151 “我在听”,而不是“听我说”/153 幽默的孩子更自信/155 孩子“怯场”时,鼓励他玩手边的东西/157 找出对方隐蔽的身份,减轻孩子的身份压力 /159 第九章 男孩就应是“头羊”,暗示塑造未来的领头人 穷养男孩,培养吃苦耐劳、有责任感的孩子/163 规划要趁早,目标要分解/165 爸爸要成为男孩最好的榜样/167 父母少“越位”和“包办”/169 父母“卖关子”,让男孩摆脱思维依赖/171 妈妈会“示弱”,儿子才会更坚强/174 让儿子当回“老师”/176 游戏满足男孩的英雄情绪/178 安排男孩做一些耗时的活儿/180 给男孩制订“绅士法则”/182 发现男孩特有的学习优势/184 告诉男孩,爱更要给予/186 遇见他人遗落的东西,也不能随便“捡”/189 用“忽视”引导男孩,避免出口成“脏”/191 第十章 女孩都是人间的天使,暗示让女孩气质更优雅 要把“女人天生是弱者”的思想连根拔除/195 低成本也能培养优雅“小淑女”/197 常去书店和图书馆,爱阅读的女孩更优雅/199 给女孩营造一个艺术的氛围/201 好妈妈要善于把女性的柔美传染给女儿/203 在游戏中培养女孩的爱心和气质/205 和女孩一起读报、看新闻、听评论/207 经常告诉女孩“我爱你”,并热情回应她的爱/209 得体装扮女孩,熏陶她的审美情趣/211 参考文献/214 试读章节 快乐的父母才会有快乐的孩子 快乐是开启心灵的钥匙,性乐的孩子永远健康快乐。智慧的父母一定拥有制造快乐的能力,在生话中孩子受刭父母快乐的暗示,也会用高钗的“快乐智慧”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快乐的元素。 让自己的孩子快乐,是我们每个做父母的心愿,也是父母赐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父母把生命给予孩子,同时也有责任把孩子培养成健康快乐的个体。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其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起着极大的暗示作用。父母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就容易形成不良的情绪反应,而这种情绪自然也对孩子产生消极的暗示,长此以往,我们做父母的就会扼杀孩子的童真和快乐。 大强最近一段时间l心情很郁闷。当了多年副科长,轮也轮到自己提升了。结果却被刚参加工作几年的小张抢了先,虽然小张有大学文凭,但大强心里就是不服气。回到家,大强看哪儿都不顺眼。儿子小强放学回来,一推门,笑着大喊:“爸爸,我回来了!”大强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劈头就骂:“兔崽子。嚷嚷什么,给我老实点儿!又回来晚了,跑哪儿疯玩儿去了?”小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撅着嘴回到自己房间。 父母因为生活工作上的挫折导致情绪不好,就将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父母的消极情绪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消极暗示。受到这种气氛的暗示,孩子就会把一切过错归咎到自己身上,认为这一切的糟糕都是自己造成的,从而自我贬低,对外界环境产生怀疑、逃避心理,形成自卑退缩的人格,甚至丧失感知快乐的能力。 冰心是家中的长女,也是父母膝下唯一的女儿。从小,冰心就被父母当做掌上明珠般疼爱。冰心的父亲谢葆璋是一位海军军官,虽说是行伍出身,却有着宽厚乐观的性格和心胸。在家里,他是传播快乐的好父亲。有一次,冰心穿的鞋子有点紧,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父亲见了,埋怨妻子说:“怎么给她穿小鞋了!”冰心母亲开玩笑道:“你会做,就给她做。”谢葆璋还真的拿起剪刀像模像样地剪鞋样,母女俩在旁边开心地大笑起来。 冰心父亲快乐灵活的处事态度给小冰心很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她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永葆一颗快乐向上的心。这可能就是冰心在历经磨难之后依然能够长寿的内在原因吧。 快乐是一种能力,在任何境况下都能保持一种快乐的情绪,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强大的内心力量。如果父母的内心足够强大,拥有足够的智慧,就会对孩子形成积极的暗示,从而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当孩子的大脑习惯于想快乐的事时,他们的神经系统便会习惯性地令自己处于一种快乐的身心状态,这样,才能感知到周围世界的美好,继而带着健康的心态去营造自己成功的人生。 暗示教育课堂 对父母来说,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有感受快乐的能力。父母拥有这种能力,才能影响到孩子,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让他更快乐。 为人父母,凡事要拿得起,放得下。不纠结在一些小事上,即使遇到挫折磨难,也不怨天尤人,不自怨自艾,能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在思维模式和处事态度上得到积极的暗示,一定会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强求完美,不苛求自己。 学会自嘲,养成幽默风趣的说话习惯。比如爸爸长了啤酒肚,爸爸要开心地对孩子说:“瞧,我的肚子像不像大袋鼠!”孩子在语言风格上得到积极的暗示,学会用幽默智慧为自己的人生增添快乐的元素。 多参加户外活动。喜欢户外运动的父母一定是健康快乐的。每到周末,我们可以选择爬山、游泳、打球、远足、快走等活动。不仅能增强体质,缓解压力,令我们笑口常开,更重要的还能给孩子积极的暗示: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快乐的资本。 做一对快乐的父母,还需要修炼身心,读书看报、结交新友、奉献爱心、培养多种兴趣,用自己的一点一滴、一言—行暗示孩子,让他们拥有真正的快乐。有趣的“称号”是快乐的钥匙 有赵的“称号”给予孩子和极的暗示,给了孩子一把开启性乐的钥匙,让 他带着爱和辛望快乐成长。 孩子的到来给我们增添了很多的乐趣,和孩子的交流中,我们用很多昵称 称呼孩子。同样,我们也可以善用有趣称号给孩子一把快乐的钥匙。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四岁了。喜欢看动画片,尤其喜欢看《猫和老鼠》。孩子平时胆子很小,白天都不敢一个人上厕所。妈妈为了帮助孩子变得胆大勇敢一些,就对孩子说:“宝宝,你喜欢《猫和老鼠》里面的小老鼠杰瑞吗?” “喜欢啊!” “你为什么喜欢杰瑞?” “杰瑞不怕猫,它很勇敢。” “对啊,它不仅勇敢,还很快乐、聪明,遇到困难总是能想出办法来解决。妈妈希望你变得像杰瑞一样勇敢、快乐、聪明,妈妈以后可以称呼你‘杰瑞’吗?” “好啊,好啊!” 以后,妈妈经常叫他“杰瑞”。果然不多久,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也能自己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了。 妈妈利用孩子感兴趣的动画片中的形象称呼孩子。这样的称呼给了他积极的暗示,孩子渐渐变得像“杰瑞”一样的勇敢、乐观,不怕困难。 对孩子任何一种称呼,不管是大名、小名,还是各种各样的称号,都包含着我们无限的爱,承载着美好的期望。或许我们没有感觉到称呼的改变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但是要知道负面的称呼给孩子负面的心理暗示;积极、有趣的称呼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让孩子内心感受到爱的力量,在爱的支持下,孩子才有能力去经营自己成功快乐的人生。 罗丹是法国著名的雕塑家,他的作品有《思想者》、《雨果》等。罗丹小时候功课不是很好,但他酷爱美术,父亲不赞同他学美术,然而母亲非常支持他。母亲知道他崇拜米开朗基罗,就仿照米开朗基罗的名字给他起了别名“米基”。罗丹深深地敬爱他的母亲,他非常喜欢这个名字。母亲和“米基”给了他无穷的力量,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欧洲承前启后的雕塑家。 从罗丹的例子我们看到:一个有意义的称呼能给孩子正面积极的心理暗示,把爱和期望化成成长的动力,为他们开创快乐人生加油、打气。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不应该只是把孩子当做自己开心的“玩具”,高兴了就“宝贝儿”、“心肝儿”的又亲又抱,孩子犯错了就大喊大叫,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我们应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物中找出一些有趣的称呼,孩子接受到积极的暗示,就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P2-P4 序言 曾经在一次家长会上,我让家长们做了一个0理游戏:价值拍卖。 假如您手里有5000元钱,它代表了一个人一生的时间和精力。您可以根据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随意竞买下列东西。每样东西都有底价,每次出价都以500元为单位,价高者得到东西,有出价5000元的,立即成交。拍卖物分别有:孩子将来的地位、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有爱心的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您的权威、健康快乐的孩子、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自信上进的孩子。结果,很大一部分家长选择了“健康快乐的孩子”、“自信上进的孩子”。 其实,我们每一位家长心中,培养一个懂事明理、善于学习、自主独立、能承受挫折、自信积极、懂得感恩的孩子,成为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应该是我们的基本期望。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心理学中有这样的说法,女孩跟着母亲学做女人,男孩跟着父亲学做男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从我们身上学到为人的道理和处世的哲学。国外有一家教育机构的研究表明:孩子90%以上的素质是由父母决定的。父母自身的素质和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未来,甚至一生。 现在,很多父母都很关注孩子的养成教育,认为好的习惯就要从小养成。这些都是开明智慧的父母,他们懂得只有父母改变,孩子才能改变的道理。 我们爱孩子,很多时候是打着“爱”的旗号来控制孩子的行为。把自己定位为权威,强制孩子听从自己的指令,或者指责孩子的过错,给孩子讲大道理,以为这就是爱,希望孩子因此会改变。可是,我们发现,孩子越来越逆反,甚至开始反抗。于是,我们开始焦虑、担心、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能把孩子培养成才呢?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暗示”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式。 0~13岁时孩子处在成长的关键期,可塑性极强,也很容易接受暗示,父母有意无意的言行都会给孩子很强的l心理暗示。暗示就是通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了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的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中,暗示就是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心理倾向,支配个体的行为或思想。它最大特点就在一个“暗”字,就是在孩子没有觉察到的情况下受到影响。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环境、语气等方法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我们的观点和建议,从我们身上得到积极正面的影响和激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使得教育更加含蓄自然,在无形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所以,我们要给他们乐观、勇敢、自信、进取等积极的暗示,孩子就会学到这些优良品质,并受益终生。 但是。消极的暗示能够腐蚀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和退缩行为,甚至还会误导弦子产生错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有时,即使是正面积极的暗示,也要考虑到孩子不同的性别、年龄、个性特点和周围的环境,这样的暗示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对于培养孩子的性格品质、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学习成长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心理暗示是表情和眼神、委婉的话语、具有示范作用的动作等,还包括讲故事、做游戏、角色和情感体验等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暗示启发孩子;当然,父母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榜样和暗示,帮助孩子树立行为的标杆,在不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时,让他们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 每一位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一个眼神、一个拥抱、一句夸奖、一抹微笑、一个动作……都会如春雨一样滋润孩子渴望爱的心田,如春风一般催开孩子心中成长快乐的花朵。 但愿本书能对你和你的弦子有所裨益。 编著者 2012年1月 书评(媒体评论)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家)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