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杉杉主编的《二十几岁就定位》是一部知音年轻人奋斗前行的励志书。
给迷茫中前行的20几岁的年轻人一点指引;给还在美好幻想里的20几岁的年轻人一些警示和激励;给虚度时光,犹豫不前的20几岁的年轻人一些开导;给经受挫败的20几岁的年轻人一些鼓励和指点;为20几岁的你找准定位,拥有快乐、充实、无悔的人生。
时间不等人,岁月不饶人,不要以为自己很年轻,不要再发出叹息:“如果当时我知道这些就好了。”不是所有遗憾都会给你时间和机会去弥补。20几岁定好位,愈早抓住并运用年轻的资本,你就会愈早走在同龄人的前面,你的人生就会愈靠近幸福!
《二十几岁就定位》由吴杉杉主编。
《二十几岁就定位》是一部年轻人闯荡人生的神奇宝典!
20几岁虽然年轻,却至关重要,要作出有关婚姻、事业、生活等方面足以影响一生的决定,有的人旱已展翅高飞,有所成就,有的人却浪费青春,茫然失措一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不是造化弄人,也不是命运作怪,而是由于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的 那些取得辉煌成就的人,往往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够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而那些在生活中碌碌无为的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要么畏畏缩缩、胸无大志,要么懵懂茫然,总之没有为自己找到准确的人生定位。
对于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对现实、目标、行动、金钱、人际关系、工作、家庭认识得越早,定位越明确,就越能够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主宰自己的命运。
理想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有很多20几岁的年轻人,志存高远,有着较高的人生目标,并且也能为之去奋斗。但是,在奋斗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实现目标的道路是十分漫长的,加上中间又出现了一个个意想不到的困难,使他们产生了疑惑和恐惧的心理,觉得当初的理想只不过是空中楼阁,毫无现实意义可言,于是就选择了退却和放弃,甚至在受伤之后去嘲笑当初的年少轻狂和年轻气盛。
人生的奋斗历程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理想的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20几岁的年轻人在漫长的奋斗过程中常常会觉得目标过于遥远而力不从心,无法坚持。这时空洞的口号和华而不实的语言已经起不到任何的鼓舞作用,那么就不如换一种方式去实现伟大的人生目标。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行为艺术家对此提出了一个“小目标成功学”的理论。他认为,有些人总想一步登天,一下子功成名就。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一个人目前的能力是有限的,大的事业需要经过长久的磨炼才能成功。因此,不妨把大的目标“化整为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通过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来实现大目标。
山田本一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他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获得了世界冠军。后来,当记者问他是怎样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的时候,他回答说,凭智慧战胜对手,夺取最终的胜利。记者听了,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因为,马拉松比赛并没有包含太多的智力因素,而主要取决于运动员的耐力和体力较量,爆发力、速度和技巧虽然能表现出一个人反应灵敏等因素,却无法和智慧挂钩。
十年之后,山田本一出了一本自传。人们在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才明白了他所说的“凭智慧取胜”绝非是搪塞的回答,而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山田本一在书中如是写道:“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将比赛路线仔细地勘察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一家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公寓……这样一直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以百米冲刺的劲头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路程就这样被我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而轻松地跑完。起初,我并不是这样做的,而是把目标一下子定在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就觉得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了。”
理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短时间内试图实现一个长远的目标是不现实的,我们只能选择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追求目标和爬楼梯一样,如果不用楼梯,是很难从一楼走到十楼的,如果你急不可待,想一下子蹦上去,那么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蹦得越高,摔得就越痛。只有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下去,才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踏踏实实地走着,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都会让人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感觉”则会强化和提高一个人的自信心,并且推动他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有一个人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一家公司工作,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员工。他做的第一份工作是整理文件,这和他的理想有着明显的差距,但是他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把这些看似简单的事做到尽善尽美。不久,他就成为了办公室里有史以来最好的文件整理者。公司的领导知道之后,就交给了他更重要的任务,他一如既往地尽心尽力去完成。他的付出没有白费,最终他等来了一个高薪的职位。
他说:“我有两个理想,一个是当前的理想,一个是未来的理想。我从没有放弃过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从来没有忽视过眼下的工作。因为我知道,如果没有对未来的追求,我的生活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但是,如果完不成今天的工作,那么明天的理想就会失去实现的基础,一切美好的事物只不过是空中楼阁罢了。现实是变幻多端的,我的具体理想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在我的前脚没有站稳之前,绝对不会莽撞地迈出自己的后脚。”
荀子在《劝学篇》中这样说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他告诫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重量的积累,其实,在实现人生理想的道路上也需要一定数量小目标的积累才能实现人生大的理想。大的成功是由小目标所累积的,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在达成无数的小目标之后,才实现了他们伟大的梦想。
P46-48
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民间谚语也说“三十不发,四十不富”,这些说法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已经远远跟不上现代社会的潮流了。趁着大好的青春年华,20几岁的年轻入就应该对社会、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给自己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要知道,机遇青睐有准备的人,准备越早,抓住机遇取得成功的时间也就越早,那么也便能尽早迎接美好的未来。
在20岁以前,大多数人的人生际遇基本都是相似的:在父母的安排和照料下,七八岁时走进校门,进入小学、中学学习,然后顺利升入大学、其他职业学校,或是拜师学艺,沿着平稳的人生轨迹走向工作岗位。尽管在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有着这个年龄段共有的特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可塑性强。
的确,你年轻,你青春逼人,你还只有20几岁,可这并不能拿来当做你肆意挥霍的资本。你觉得时间还有很多,你觉得还有很多机会去尝试、去重新开始,但是你别忘了,当你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在原地打转时,你的同龄人早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靠近。当你还在为不知道做什么苦恼时,你的同龄人早已经做出了成绩,跻身于令你羡慕的人群当中了。其实,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不是造化弄人,也不是命运作怪,而是由于不同的生活态度决定的。那些取得辉煌成就的人,往往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够对自已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而那些在生活中碌碌无为的人,他们在年轻的时候,要么畏畏缩缩、胸无大志,要么懵懂茫然,总之没有为自己找到准确的人生定位。
对于一个20几岁的年轻人来说,对现实、目标、行动、金钱、人际关系、工作、家庭认识得越早,定位越明确,就越能够真正把握自己的人生,主宰自己的命运。
20几岁,正是扬帆远航的时候,你可以热情激荡地在寻找梦想的海洋里任意航行,身上也不会有太多的压力。这时候,没有人要求你必须做出什么样的成绩,也没有人要求你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就行了。
所以,这个时期的年轻人,应该珍惜人生的黄金岁月,早一点从不切实际的美梦中走出来,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将来的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让幸福离你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