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4日,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中国军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的哈尔葛江桥阻击日本军队的侵略,史称江桥抗战。
江桥抗战引发了全国抗战高潮,为《义勇军进行曲》直接提供了素材。
因为江桥抗战,黑龙江省的中国政权支撑至1933年初,并控制着大片国土。
张港的这本《抗日第一枪:马占山和江桥抗战》以马占山为人物主线,围绕江桥战役展开情节,讲述战争过程,战争的国际背景,双方决策者、参与者的心理轨迹,全景式地展示了江桥抗战的历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抗日第一枪(马占山和江桥抗战)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张港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31年11月4日,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中国军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的哈尔葛江桥阻击日本军队的侵略,史称江桥抗战。 江桥抗战引发了全国抗战高潮,为《义勇军进行曲》直接提供了素材。 因为江桥抗战,黑龙江省的中国政权支撑至1933年初,并控制着大片国土。 张港的这本《抗日第一枪:马占山和江桥抗战》以马占山为人物主线,围绕江桥战役展开情节,讲述战争过程,战争的国际背景,双方决策者、参与者的心理轨迹,全景式地展示了江桥抗战的历史。 内容推荐 江桥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枪,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张港的这本《抗日第一枪:马占山和江桥抗战》以马占山为人物主线,围绕江桥战役展开情节,讲述战争过程,战争的国际背景,双方决策者、参与者的心理轨迹,全景式地展示了江桥抗战的历史。 书中的地名、时间、战斗过程及人物几乎完全出于史料,当时武器、服装、部队番号都经过核实。书中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有抗战英雄、日军官兵、汉奸群丑。每个形象都有独特的鲜明个性,读之如见其人,如临其面。有的可亲可敬、可歌可泣;有的可悲可叹,令人扼腕;有的则必欲杀之而后快。 《抗日第一枪:马占山和江桥抗战》突出地表现了东北人的语言特色,描绘了黑龙江省的山河风貌,勾勒出独特的风俗画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村事件 中村震太郎确实是间谍 处死中村震太郎 川岛芳子从手表下手 九一八,九一八 第二章 江桥开战 张海鹏投敌 公园暗较武 兵难调,难调兵 九十九挺机枪 伪军司令踩地雷 第三章 马占山的师爷 娄师爷夜坐大青楼 绍兴人的故事 马占山道身世 双十节的意外电报 马走上任路慢慢 第四章 马占山到省城 马主席就任 计伏小日本 “不就外交吗,玩 海青招兵 鬼子“飞鸡 林义秀也想哨两下子 第五章 大战之前大PK 马专家献马马占山 韩家麟带来李继渊 为滨本联队长送行 多门中将与他的师团 桥上一记大耳光 第六章 1931年11月4日 中国日本开战 吃日本,打日本 凤岐闯军署 张海鹏疯癫了 第七童大兴大血战 天良救国,誓死杀敌 军旗与军旗 一个“苏联人 日军战俘山田惟 炸不开的碉堡 击落日军飞机 第八章 决战三间房 鬼子吃了钢盔的亏 武士名剑砍萝卜 最冷的一夜 大搏杀 三间房失守 放弃昂昂溪 第九章 铁蹄下的省城 鬼子进城了 官医院里大屠杀 追杀黑石武城 不准冬 第十章 退守东大荒 小多门死得冤 拜泉阅兵 军嫂蹲营 李继渊是共党 日军误打朴炳珊 第十一章 战与降的搏斗 老马生日不快乐 是猪还是韩委员 谢珂舌战群妇 “把谢珂做了” 娄师爷卷铺盖 苑崇谷“出家” 第十二章 憋憋屈屈四十天 马占山上大当 谢珂也走了 贺医官开药方 老马搓麻 植松菊子忽悠马占山 谢珂海上被捕 小个子脑袋太难剃 第十三章 再举战旗 马占山跑了 赵仲仁送礼蹲大狱 回到黑河 王复生筹军粮 神秘的手榴弹 王廷兰殉难 第十四章 剑指哈尔滨 李顿调查团 以身送信 程旅长降了 松浦之战 第十五章 走出兴安岭 误中丑女计 殉国第一将 马占山又死了 泪杀战江 遇上索伦人 问卦钟灵寺 第十六章 黑土红红 乌钦之歌 奇炮手 捉妖 新汉奸打死老汉奸 第十七章 围攻省城 拿下昂昂溪 拜泉、克山失陷 军妓的爱情 桑少尉还牙 一言难尽徐宝珍 张竞渡省城就义 第十八章 海满抗战 谢珂到海拉尔 九二七举义 饺子论 日本人首次使用化学武器 三得三失三斩将 大兴安岭转移路 退入苏联 第十九章 西伯利亚的日子 师哲结交马占山 异域艳遇 苏炳文遇险 回祖国之路 第二十章 抗日路漫漫 庐山请战 天津大麻烦 毛泽东看望马占山 刘师长命献马司令 难建的忠烈祠 马占山病故 试读章节 中村震太郎确实是间谍 日本人发动战争总是要找借口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的借口,首先就是这年6月发生的所谓“中村事件”。 1928年东北易帜,奉军改称东北军,张学良对军队进行缩编。一部分老兵到现在吉林省西部与内。蒙古大兴安岭一带屯垦,屯垦部队称为兴安屯垦军。虽说是屯垦,但这些人多是见过阵势的老兵,而且主要是炮兵,兴安屯垦军其实是东北军的一支重要储备力量。张学良是有打算的,名义上对外说是裁了军,却暗暗保留了一支能打仗的部队。事实真是这样,后来的江桥战役,就多亏了这支屯垦军。兴安屯垦军编制相当一个旅,统带(旅长)苑崇谷兼一团团长,二团团长张毓龙,三团团长关玉衡代理。 日本人心里最明白,想要占领东北,屯垦军是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于是,日本间谍就瞄上了屯垦军。 1931年春,日本老牌间谍中村震太郎大尉到兴安岭作最后一次侦察,为进兵东北作最后准备。 中村震太郎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这年34岁,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情报科情报员。 5月下旬,中村到达哈尔滨日本特务机关百武机关。百武机关头子甘粕正彦为中村踅摸来了一个俄罗斯向导,这人叫米罗阔夫,是白俄暗杀组织成员。 中村震太郎一行到达齐齐哈尔朝日旅馆住下。这时,黑龙江省省城齐齐哈尔已经有了不少日本间谍,这家日本人开的朝日旅馆就是Et本间谍秘密机关,店老板铃木悬太郎就是日本特务头子。中村他们在这里等一个人,这人叫井杉延太郎。井杉延太郎是退役骑兵曹长,这小子30多岁,身体特棒,马骑得好,剑术精到,。这回他是中村大尉的保镖。 6月6日,一切准备就绪。中村震太郎、白俄杀手米罗阔夫、日本特务井杉延太郎、联络官蒙古人留存宝四个人,从齐齐哈尔出发,经昂昂溪,西行向海拉尔,准备7月上旬到达屯垦军驻扎地附近的洮南。 中村震太郎与哈尔滨特务片仓衷约定在洮南会合,双方说好,如果10天不见消息,那就是遇到了麻烦;如过20天中村不到,那就是出了大事。 1931年6月26日清晨,红红的太阳从山坡升起,白雾轻纱一般罩着兴安岭的群山,世界平和而安宁,屯垦三团一营三连正在出早操。 哨兵忽然看见,山中的沙鸡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平常沙鸡起飞都是很舒展的,只有遇到异常惊扰才是这样飞的。突然飞鸟,必有惊扰。连长宁文龙命令停止早操,立即带着一个班的战士前去林中搜索。不一会儿发现四个人牵三匹马鬼头鬼脑地向林子外张望。战士包抄过去,枪口逼住了这四个闯入军事禁区的人。 四人中为首那个,中等身材,大方脸,络腮胡子,一脸横肉,身穿灰色棉袄棉裤,外罩俄式皮夹克,头戴三耳火车头式皮帽,脑瓜顶上套个风镜。这人正是后来引发九一八事变的中村震太郎。 中村震太郎满脸堆笑地用流利的汉语对宁文龙说:“弟兄,我们是日本农业学会的,到贵国进行土壤学调查。”说着,顺手从皮包中掏出一包烟递过来,然后交出了护照。宁文龙仔细地看护照后,抬头看着眼前这人,隐隐感到了一股杀气,觉得这个人不像是什么科学家,倒像是训练有素的日本武士。宁文龙客气地说:“实在对不住各位。你们没有进入兴安屯垦区的文件,我们也没有得到允许你们进入的命令,你们得先跟我们走一趟。” “大大的混蛋!”中村听到这话,脸色骤变,粗野地骂道,“我们是大日本科学家。快快地放我们过去!”说罢,下意识地把手伸向了腰间。 这时节,中日关系异常紧张,张学良三令五申,对日本人一定要克制,避免引起冲突。宁连长气得咬牙切齿,但还是忍住了,说:“既然是科学家,没有必要这样紧张嘛。核实身份是必需的。我们也不愿意对科学家采取强制措施。”四个人听到“强制措施”,登时一愣,可是看看一支支枪,再看看宁连长无怒而威的表情,只好老老实实跟着走了。 三团团长关玉衡到防区巡视去了,留下一营营长陆鸿勋代理团务。营长陆鸿勋在黄埔军校当过教官,一看这几个人的打扮就看出问题了:已经6月了,这几位还穿着棉衣,一定是从北边深山里来的,根本不是调查土壤的,就交团附(副职,相当于副团长)董平舆审查。 董平舆见到眼前的三匹马,立刻认出,这不是东北军的马,也不是蒙古牧民的马,好像是串种日本洋马。 到了团部,董团附故意问:“你们是农学家,搞土壤的,请教一下,我们这里的土壤算是什么类型的?”董平舆虽然是军人,但毕竟是屯垦军,对土壤还是略知一二的。他是想要让这些“科学家”出出洋相,就盯住为首的中村。中村支支吾吾递眼色给井杉延太郎,井杉忙凑上来说:“是黑土,黑土,大大的黑土,满洲全是很好的黑土。” 虽然东北平原有大片的黑土地,但是兴安屯垦军的驻地却多是灰碱土。董平舆心中更有数了,但并没有戳穿,因为证据还没有到手。只是冲着“土壤学家”笑笑说:“看来,你们对我们东北的调查还远远不够哟。” 董平舆感到问题严重,这肯定是日本人的间谍。事关重大,便派人火速将在外巡营的团长关玉衡叫回。P1-3 序言 家居塞外三千里的古城齐齐哈尔,推窗便是那条清清嫩水。 20年前“纪念江桥抗战60周年研讨会”上,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夏家骏说:这样的战争,应该写成一部长篇。从此,写一部关于江桥抗战的长篇的构想,便在长游于嫩水中萌生了。我开始搜寻这场战争的来龙去脉、边边角角。我的嫩江变成了秋风易水,即便风和日丽,也有杀声盈耳。 九一八后,日军迅速占领辽宁、吉林大部分地区,而在齐齐哈尔嫩江桥一带,东北军5个地方旅,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战役,史称江桥抗战。 江桥阻击战是中日军队之间一次大规模战斗,是中日战争中极少的敌众我寡战役,以杀伤计,日伪伤亡并不少于我军。此役,日军投入一个师团加两个旅团以上主力,计3万余人,中国军队只有5个地方旅的15个团部分部队,武器装备、战斗力差异尚不计算。江桥阻击战前,蒋介石、张学良强调对“日军忍让”,黑龙江省军是抗命作战,并没有得到中央支持。这样的战斗,且壮且悲。 江桥阻击战失利后,黑龙江省军主动进攻,意图收复哈尔滨、齐齐哈尔这样的大城市,这在日后的抗战中是绝无仅有的。之后,日军增兵至三四个师团。富拉尔基(现在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争夺战,三进三出,日军指挥官三次被毙伤。 许多书上说“九一八后,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然而,因为江桥抗战,黑龙江省中国政权一直支撑至1933年初,并控制着黑龙江省大片国土,向世界宣示,中国人在抵抗。 许多优秀共产党员参加了江桥抗战,甚至牺牲;江桥抗战还为日后的八路军培育出几员名将;韩国首任总理也参加过江桥抗战。江桥抗战部队是东北抗日义勇军最强大的一支,引发了全国抗战高潮,为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直接提供了素材。后来一部分黑龙江官兵加入抗联,一部分参加了长城抗战;徐州会战、绥远抗战、滇西会战也都有江桥将士参与。 转身其中,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一幕,让我心如潮水,不能平静,于是写下这部历史小说。 历史小说首先是历史。书中地名、时间、战斗过程及人物几乎完全出于史料、考察,对当时武器、服装、部队番号都经过核实、考证。最喜欢《三国演义》与唐浩明的《曾国藩》,写作时努力学习两部名著的写法,至于写得如何,就得读者说话了。 孟母择邻,邻居能够决定人生。搬迁是多么难的事,可是不迁不行,不迁入类就有可能少了孟子。孟母有幸,可以择邻。而中国、日本这是两个永远不可能动迁的邻居:处好了,大家共同发展;处不好,就是兵戎相见。战争是文学永远的话题,中日战争更是永远的话题。但愿这本书,能够让读者对认识80年前的事与今后的事,有所思考。 因为事件发生在黑龙江,叙述中使用了许多黑龙江方言。 民航快递北京分公司张一鸣参与了校对,同事李超、王基斌提出许多修改意见,中国青年出版社王钦仁先生为出版付出许多努力,在此一并感谢。 张港 2011年8月15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