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义编著的《夜无虚席(一本书读懂文学大师)》在2004年出版的《夜无虚席——与文学大师相爱》基础上修订而成,共分五辑。作家以涓涓细流般的温暖笔触,逐篇评述了众多西方作家的创作生涯,风格细密地描绘出英、美、法国、意大利、拉丁美洲等不同国别和地区的文学图景。这本充满了灵气和血性的随笔集当中,今日中国最为出色的书评家之一张永义,与你结伴漫游,在精神的夜空找寻智慧的星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夜无虚席(一本书读懂文学大师)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张永义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永义编著的《夜无虚席(一本书读懂文学大师)》在2004年出版的《夜无虚席——与文学大师相爱》基础上修订而成,共分五辑。作家以涓涓细流般的温暖笔触,逐篇评述了众多西方作家的创作生涯,风格细密地描绘出英、美、法国、意大利、拉丁美洲等不同国别和地区的文学图景。这本充满了灵气和血性的随笔集当中,今日中国最为出色的书评家之一张永义,与你结伴漫游,在精神的夜空找寻智慧的星光。 内容推荐 张永义编著的《夜无虚席(一本书读懂文学大师)》这本随笔集以涓涓细流般的温暖笔触,逐篇评述了斯特恩、福楼拜、科塔萨尔、卡尔维诺等众多西方一流作家的创作生涯。《夜无虚席(一本书读懂文学大师)》共分五辑,风格细密地描绘出英、美、法、俄、拉丁美洲等不同语种和地区的文学图景,对于二战之后的小说家和获奖作品尤为关注,无论梅勒、福尔斯、图尼埃、昆德拉这样的文坛宿将,还是翁达杰、麦克尤恩、村上春树等新生力量,连同《暗店街》、《玫瑰的名字》、《香水》、《奥斯卡和露辛达》等惊世之作,在千余幅精彩的图片和上百条书目单的映衬下,五彩斑斓,尽收眼底。附录部分则记述了作家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古典诗词的一点偏见和私爱,或褒或贬,不留情面。 目录 序言 一架讲故事的机器 第一辑 情陷法兰西 引子:最初的至爱 福楼拜:一只稀少而又漂亮的昆虫 安德烈·纪德:食与色 地狱之火——三读莫里亚克 器皿中的花朵——格诺的《地铁姑娘扎姬》 于连·格拉克的海市蜃楼 佩雷克:古怪的语言天才 热内:一个恋爱的俘虏 芒迪亚格:矫揉造作的玫瑰 流浪者之歌——读萨巴蒂埃 我们在哪里丢失了自己——读莫迪亚诺 寂静的蜂鸟——新寓言小说家图尼埃 法国文坛的双剑合璧:艾什诺兹和勒克莱齐奥 性感小猫柯莱特 谋杀杜拉斯 萨冈:一个抽薄荷烟的调皮精灵 没有人知道诺冬打算坏多久 苏菲·玛索:说谎的女人 隐情中的历史的颤音——读《天使的指印》 凋零之美——读《名人死亡词典》 永远光辉灿烂的生活——读《夜对昼如是说》 一场盛大的青春葬礼——读《盗美贼》 从龚古尔文学奖走势看法国当代小说 资料链接1990—2010年龚古尔文学奖一览表 第二辑 “美”不胜收 引子:珍贵的礼物 梭罗:幸福无涯 克莱恩:野兽之美 “小巨人”安德森 春梦无痕——亨利·米勒二十年祭 危险的游戏——读海明威《伊甸园》 断桥之恋——读怀尔德《圣路易斯桥》 一堆灰烬——美国南方作家考德威尔 一棵开花的树——凯瑟琳·安·波特剪影 奥康纳:你的滑稽使我恐惧 与纳博科夫的《洛丽塔》重逢 这个杀手不太冷——卡波特速写 诺曼·梅勒:迷失在死亡的万花筒里 索尔·贝娄:一个如饥似渴的观察家 艾萨克·辛格:盲肠、尾骨和男人的乳房 我和不朽的马拉默德有个约会 一只快乐的跳蚤——斯泰伦的启示 日光下的《斑鸠菊》——记“实验现实主义”小说家肯尼迪 一曲解千愁——多克特罗的《拉格泰姆时代》 那一笑的风情——读费德曼《华盛顿广场一笑》 我为什么没有自己的声音——读雷蒙德·卡佛 什么是贝蒂的 苏珊·桑塔格:光与影中的黑白精灵 约翰·欧文和他酿制的文学苹果酒 麦克默特里和一个游牧民族的史诗 梦游者的上岸——读哈金《等待》 麦田守望者的爱情——读《红尘难舍》 以谋杀的名义 午夜、丁香和女男爵 梭罗克斯:喜爱新鲜空气的人 荒诞派戏剧大师阿尔比 从三个约翰到两个迈克尔——美国文坛变迁侧记 资料链接1990—2010年普利策文学奖获奖小说一览表 第三辑 大不列颠正在倒塌 引子:交织的光线 无人之境,感伤之旅——读斯特恩《多情客游记》 通往“迷宫”的众生之路——巴特勒百年祭 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读奥威尔《一九八四》 一场盛大的假面舞会——读福尔斯《巫术师》 漂往西方的洋水仙——读奈保尔《大河湾》 愤怒青年的痛苦与反叛——读西利托《周末晨昏》 倾斜的友情和死亡阶梯——读麦克尤恩《阿姆斯特丹》 来吧!撒旦!——读彼得·詹姆斯《炼金术士》 亲爱的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和阿特伍德对读 草地上的折叠椅——作为小说家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明亮的悲哀咏叹调——读玛格丽特·劳伦斯《石头天使》 身着狮皮的翁达杰 “爱的祭司”纳拉扬 智慧的练习本——读罗易《卑微的神灵》 乔伊斯的传人——爱尔兰小说家罗迪·道伊尔 玻璃教堂的沉没——读彼得·凯里《奥斯卡和露辛达》 资料链接布克文学奖 曼布克国际文学奖 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 第四辑 半岛与大陆 引子:燃烧的激情 米兰·昆德拉:作家永远是一匹害群之马 梦的拼贴画——重读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 秋水伊人黛莱达 兰佩杜萨与《豹》 莫拉维亚:意大利当代的巴尔扎克 传奇和寓言的三部曲——读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走近符号学家埃科 克罗兹:打倒英雄 里斯本之恋——读萨拉马戈《修道院纪事》 每个女人都是一个月亮——读乌纳穆诺《图拉姨妈》 死亡的梦境和痛苦的黄金——读乌纳穆诺《我要睁着双眼 死去》 马雷查尔的百年苦旅 孤独的猎手——我们如此热爱科塔萨尔 柔情如水、红唇似火的普伊格 因凡特:语言的炼金术士 穆蒂斯:一个冒险家的文学旅行 语言像腹泻似的缠上了我——纪念胡安·鲁尔福 破碎的纸月亮——三读富恩特斯 德尔·帕索的疯言呓语 令人着迷的萨因斯 钻石与燧石——阿格达斯启示录 率真的巴尔加斯·略萨 听风倾诉的奥内蒂 雪在烧——智利作家斯卡尔梅达 做你感情里最后一个天使——读弗朗茨《曾是天堂的地方》 爱情的敌人——拉丁美洲小说经典回眸 五彩世界的文学阳光——解析20世纪西班牙语小说排行榜 资料链接塞万提斯奖 罗慕洛·加列戈斯国际文学奖 近25年最佳100部西班牙语小说 第五辑 东写西读 身体的隐喻 爱情和疾病 爱情的布景 唱片与菜谱 液体,液体 三个女人,两种爱情 镜中水仙——点击同性恋小说名著 又残酷,又温柔——八位作家之死 阴柔的暴力之花——外国侦探小说撷英 旧书摊杂忆——我的街头阅读生涯 玫瑰与石榴——聆听诗人里尔克和瓦雷里 带着镣铐跳舞——犹太诗人保罗·策兰写真 青春山路上的无尽挽歌——“浪漫派骑士”黑塞 褐色阴影下的动荡鸟群——反战文学巨擘雷马克 漂泊的苦魂——“戏剧之王”布莱希特 死者青春常在——纪念西格斯百年诞辰 “女巫”沃尔夫 格拉斯本色 深呼吸——读聚斯金德《香水》 俄罗斯文学的三个马车夫 等待和寻找——《青鸟》与(《青鱼》对读 两片美丽的“红叶”:尾崎红叶和槌口一叶 我们是自己的魔鬼——读远藤周作 闪电和雨丝的对话:村上龙和村上春树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想藏书49本 1945年以来百部世界小说经典及点评 修订本后记 灯照离席 试读章节 在我的法国文学藏书当中,福楼拜所占据的位置总会让巴尔扎克、司汤达和左拉暗暗地嫉妒。在纳博科夫眼中,以上三位传统作家都是面目可憎的庸才。从生平来看,福楼拜可能是当时欧洲最懒散堕落的文人了,父亲给他留下了50万法郎,因此不必为了生计而发愁。“我八点起身,吃早饭,抽烟,游泳,吃中饭,抽烟,晒太阳,吃晚饭,再抽烟,再睡觉,为了起来后再吃饭,再抽烟。”你看福楼拜在巴黎过得多么惬意,简直就像一只树洞里的熊。虽然,福楼拜也曾经抱怨说,苦难的生活就像“松鼠在笼子里打转”。 青年时代的福楼拜除了几场艳遇和间歇性的疾病,唯一值得提起的是1849年的中东之行,他终于能够暂时地摆脱母亲的“监视”,和朋友杜刚一起探险打猎、进土耳其浴室、跟女人们鬼混。结果染上了梅毒。在给母亲的书信中,福楼拜谈到他对婚姻的恐惧心理,此后的岁月,他始终保持独身。所以,我们不难在(《包法利夫人》当中发现一个万分冷漠的福楼拜,他把通奸的题材写得充满美感而又令人窒息,“像手指节上绑着铅球在弹琴”,这是福楼拜对情妇鲁依丝所讲到的写书的滋味。 我个人不太喜欢福楼拜的两部历史小说——((萨朗波》和((圣安东的诱惑》,相反,对《情感教育))似乎有一种偏爱。1970年普法战争的爆发使得福楼拜的这部“法国语言最美的小说”(古尔蒙《风格问题》)饱受贬斥和忽略。但是在福楼拜溘然长逝之后,人们才清醒地看到,(《情感教育》的失败之处仅仅是白璧微瑕,就整部作品而言,则是无比辉煌的,萦绕着刻骨铭心的青春回忆,正如邦维尔所言,这是一本“没有小说化的小说,和城市本身一样的忧郁、迷蒙、神秘”。福楼拜的伟大在于他塑造了爱玛、夏尔·包法利、弗雷德里克。莫罗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更在于他忠实地描述了永镇等法国外省的风俗。另外,福楼拜严肃的创作态度也让人肃然起敬,他是那种不肯重复自己的作家,他无情地解剖着自我,对整个上流社会不留一丝情面。他活着的时候,受尽了世人的嘲讽,居维里埃一弗勒里就曾经预言说:“包法利夫人倘能活到老,前景很可能是个做花粉生意的女贩子。”最终,福楼拜死于癫痫病发作(1880),一年之后,另一位患有癫痫的文学天才陀思妥耶夫斯基也离开了人间。这两位同龄的作家都是外科医生的儿子,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刻,分别留下了百科辞典般繁杂的遗著《布瓦尔和佩库歇》和阴郁的家族编年史《卡拉马佐夫兄弟》,堪称大师的绝响。 此番阅读《情感教育》已经是第四次了,可能是对王文融翻译过的莫迪亚诺的小说《暗铺街》还记忆犹新,因而,在我用目光抚摸着李健吾、冯汉津、席继权等人的新旧译本的同时,对王先生的译笔还是钦佩有加。不过,很快我的注意力就转移到了《布瓦尔和佩库歇》上来,福楼拜查阅了1500部书籍来撰写这本未完成的长篇小说,西利尔‘康诺利还将其收入了《现代主义运动——1881-1950年英、法、美现代主义代表作一百种》之中。亨利·詹姆斯甚至把福楼拜比成“一只稀少而又漂亮的在翅膀上保持着不同色彩的昆虫”(《小说的艺术》)。遗憾的是,我们通常只看到《包法利夫人》“鲜艳的红色”,而把((布瓦尔和佩库歇》这条昆虫的尾巴给忽略掉了。 对于福楼拜的重新阅读,就像躺在客厅的旧沙发里慢慢地回忆年轻时的恋人,既感慵懒,又觉无限幸福。在观看了名画《圣安东的诱惑》之后,福楼拜写信告诉朋友,“女人,我不以身受,而以目赏”。我想,对比福楼拜年轻时的放荡,这是一种艺术的升华。多少个失眠的夜晚,无数次地走进福楼拜的作品,就像《情感教育》的结尾,主人公弗雷德里克所说,“这是我们最美好的经历”。 P5-6 序言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美国作家尤金·奥尼尔的两句话,头一句是:在一出真正悲剧里的幸福,要比在迄今所有具有幸福结局的剧本中的全部幸福还要多;另一句是:所有艺术作品都是幸福的,其他的一切都是不幸的。那一天,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全局可以赐予局部以第二次生命。就像一段旋律对于一个音符,一句诗对于一个字,一部伟大的小说对于一个细节,整个想象世界对于某个艺术作品,前者使得后者获得了生命,获得了它不该有的荣誉。这使我想起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句话:象征是唯一能使人摆脱束缚,表达完美的东西。我觉得一个好的全局可以使局部变成某种象征,从而使人们在某个瞬间摆脱过去,感受到完美。 之所以要说上面的一段话,是因为本书的作者张永义孜孜不倦地追求一个小说的世界,并且以他的执著引导我看到了艺术在现实面前的力量就像船始终浮在水的上面一样。一个人只能拥有一个生命,可是文学可以使人体验到所有的生命,一个人如果能在自己的大脑里建立起自己的图书馆,那么他就可以在很多时刻悠闲地品尝文学的美味,就像一个花花公子的回忆里有很多美貌的女人那样,可以让他无端地微笑起来。作为朋友,我经常有幸听到张永义在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里讲述上百个作家的作品和逸事,作为一个年轻人有这样的朋友就像有了一架讲故事的机器。我要说的是,他读过的小说太多了,足以向你描述一个小说的世界,作为一个读者,他可以当很多读者的老师。一个作家糜烂的私生活在他的讲述里,变得无可厚非,就像爱说谎的福克纳因为写出了((喧哗与骚动》而轻易得到谅解一样。张永义用文学吸引了大家的视线.使人们忽略了作家身上那些文学以外的东西,比如风流。 福楼拜在作品中说:要让一个东西有意思,只需久久地望着它。加西亚.马尔克斯说科塔萨尔曾经凝视过巴黎动物园里的美西螈,他甚至转述了科塔萨尔的一句话:“我留下来观看了它一个钟头,出来后,什么也干不了了。”这两位作家都想告诉人们,专注于一个事物,可以使人的心灵变得无比丰富。就像余华反复说过的那样:人只要认识了自己,也就认识了世界。张永义家里的四千多本外国小说让很多人的眼睛都红了起来,他日复一日地沉浸在这些书里,使他心中的那个小说的世界逐渐拥有了城市与河流、黑夜与阳光,终于把他变成一个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人。我想长此以往.他也许会像科塔萨尔那样“什么也干不了了”吧。 我想我已经描述了张永义的特点,他是一个通过阅读在内心建立起一个小说世界的读者,也是一个用凝视的方法注视那个世界的观察者。我想这个特点隐隐地与人类的一个共同特点相互重合了,那就是以一个局外人的眼光观察自我的习惯。这种习惯使我们能够以一种怜悯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人生,从而获得一个宽广的胸怀。不过,正如黑夜使我们开始回忆白昼,寂静使我们开始怀念繁华一样.逃离人生的苦痛之后,我们最想做的就是重返那个世界。书评这种文体也许就是一条最温暖的归路,而在这条路上走得是否从容就取决于旅伴了。张永义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旅伴,他的书评就像一个幽默的绅士,意味着古老的文明和浓浓的人情味。 墨西哥作家帕斯曾说:要理解一首诗的含义,首先是倾听这首诗。这本评论集集中地体现了张永义倾听的素质,而这本评论集是否体现了这种素质,还需要读者仔细地倾听作者的讲述。这里我想重提那个有趣的故事,一个流鼻血的人为了止血而仰起脸看天,路上的行人看到他后,也停下脚步,抬头看天。他们问他:你在看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很适合今天所有的读者,那么多入在写书,而作为读者,“你在看什么”? 还是回到我这里来吧,作为一个序者,我有责任回答这个问题,答案是:你看到的将是背景和背影,一个小说世界的背景和一个正在远去的小说世界的背影。或许如我在开头所说的,为了在某个瞬间摆脱过去,感受完美,我们有必要凭借这本评论集的指引,变成一个细节进入一个世界,变成一个字进入一句诗,变成一个音符进入一段旋律。 后记 此书本应速朽。我真的没有想到,十年以前所写下的这些浅陋无知的阅读随笔,随处弥漫着少年人的单纯和褊狭,居然还能够再度面世。或许,正因为师友们的宽容和好意,以及一番“不悔少作”的劝说,才使我放缓心情坐下来,翻开这本落满岁月灰尘的旧作。眼下,窗外梧叶飘黄,只有一片羞愧的月色轻轻笼罩。 流水无尽,浮云悠悠。十年之间有太多的人与事悄悄地更改。且不谈我个人所经历的那些微不足道的悲欢离合,即便书中涉及的作家和作品,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有人获奖,例如勒克莱齐奥和巴尔加斯‘略萨相继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有人一如既往地勤恳创作,其新近作品陆续在国内翻译出版,例如莫迪亚诺的(《夜半撞车》和《青春咖啡馆》,麦克尤恩的《星期六》和《在切瑟尔海滩上》,翁达杰的《遥望》;有些作家愈发炙手可热,有些作品忽然重获青睐,还有的人和书,被悄无声息地遗忘;更多的人已经谢世,逝者的名单越拉越长:格拉克、贝娄、梅勒、斯泰伦、厄普代克、福尔斯、西利托、萨拉马戈……百川归海,天地不仁。总让人怀想亨利·戴维·梭罗的临终遗言: 一次只有一个世界。 然而,先锋小说家吕新持有不同的看法: 阅读会让你脱胎换骨,并同时拥有两个世界。 《夜无虚席——与文学大师相爱》出版以来,收到的读者回声当中既有热情的鼓励,也有中肯的批评。在此,我只想表明自己非但不看重这些过去的文字,也认为没有什么存在的价值,更不喜欢《夜无虚席》这个俗艳的名字以及书中那些花花绿绿的插图。年轻气盛往往意味着狂妄无知,什么都敢触碰,什么都写不好。而今,回头细看时总不免羞愧自责。我情愿自己从未写过它们,想要作一次彻底的告别。望着灯下那些渐行渐远的大师身影,触景伤情,不禁想起周美成的慢词《兰陵王》: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此番修订再版,遵照出版方的要求,我还是保留了原书的整体面貌,只在前四辑的标题后面撰写了简短的导读。此外,增补了少量的文字,更新了推荐阅读书目,还提供了西方多种文学奖、作品排行榜的一览表,并且改正了个别的失当之处。 最后,我想郑重感谢徐家康先生和译林出版社的编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我的朋友许志翔、阎逸和柏邦妮,感谢著名学者柳鸣九先生的热情鼓励的话语。最让我深受感动的是:自己多年来所喜爱的诗人杨炼和小说家吕新分别为本书写了推荐文字,他们的创作不仅深深地影响着我,也终将成为这个浮躁的时代少数能够呈现经典意义的作品。我愿沿着他们走过的道路跋涉向前……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量之大、涉猎之广是使人很感惊奇的,特别是对20世纪的欧美文学,他的知识面显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专业水平。 ——学者柳鸣九 《夜无虚席》里满是肖像。他以心灵为画笔,以敏感为颜料,以品位为光线,以思想为构图,把一位位文学大师,描绘在一盏孤灯周围的宁静中。我能感到,他的呼吸、他的激情,充溢了这些“神圣可敬的灰尘”(福楼拜语)。他的享受浸染着读者,使他们也璀璨、丰盈起来,去那夜的无限纵深中占一席之地。领受《夜无虚席》,就是领受你自己身上人类的诗意。 ——诗人杨炼 二十多岁的时候,张永义开始邂逅西方现代文学,这件事已结出它的果实。此后,它还将会继续影响,甚至左右他的一生。 ——作家吕新 张永义是我佩服和敬重的写字人。他给我的感觉是:温和、礼貌、特别周全,诚恳地表达意见,好笑容,还有对身处的生活的守护,对外在的世界没有欲望,内心向着一个深邃的洞穴探索。 ——作家、编剧柏邦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