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读者了解生物科技的发展状况,领略生命的奥秘。编者冯若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编撰了这本《破译DNA密码》。全书分为:“遗传学的历史”、“DNA的分子结构”、“DNA密码”、“重组DNA”、“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科技的诞生”、“战胜遗传病”、“用基因来改变农业”、“用DNA寻找人类的起源”、“:DNA,当代的福尔摩斯”等几个部分。这些都综合了生物学发展中的优秀研究成果,介绍了生物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突出成就,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生命的秘密,完整呈现了半个世纪以来“基因革命”的惊人发展——科学技术、生物学、医学、农业等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不知的关于生命的知识。科学的体例、简明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新颖开放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为读者打造一个丰富的阅读空间,引领读者步人生物科学的神秘殿堂,解开生命的奥秘。
DNA是所有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直接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冯若所著的《破译DNA密码》从遗传学的历史、DNA的分子结构、DNA密码、重组DNA、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科技的诞生、战胜遗传病、用基因来改变农业、用DNA寻找人类的起源等几个方面出发,阐释了生物学发展中的优秀科研成果,介绍了生物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突出成就,展现了基因与DNA的丰富世界。科学的体例、简明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新颖开放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破译DNA密码》为读者打造一个多彩的阅读空间,引领读者步人生物科学的神秘殿堂,解开生命的奥秘。
第一节 遗传现象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遗传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一条狗的后代只能是狗,而不可能是猫、牛等其他动物。但相对于动物非常简单的事隋,对于高级动物——人来说却变得十分复杂。因为人的后代除了是人之外,还存在着是个什么人的问题。身体特征的遗传是很明显的事情,孩子通常都会具有父母的某些特征。两个身材都很高大的人,他们的孩子通常也不会太矮小:中国篮球第一中锋姚明令对手生畏的高度显然得益于他同为篮球运动员的父母。除了身体的特征之外,其他方面会不会遗传呢?比如说一个人的智力、风度或者其他更多方面。从历史上看,这种遗传好像并不存在,否则刘备的儿子就不会是“乐不思蜀”的“阿斗”,而应该是一位英雄。而爱因斯坦的儿子也应该是洞察世界奥秘的伟人,而不会“泯然众人矣”!当然,名人的后代或许更容易成功,不过这更多地源于他有一个好爸爸(好妈妈)。法官的儿子更容易成为法官,是因为他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法律的教育,也有更多的机会成为“法律人”,’而并不是他一出生就掌握了裁决人类纠纷的技巧。
从人类历史上人们可以发现,有一种东西似乎是遗传的,那就是疾病。对某些家族而言,遗传病几乎是这个家族所有人一生的梦魇,有些家族几乎几代人都死于同一种疾病。遗传病同人的出身似乎没有关系,不过好像越高贵的家族越受人们的关注。在中国历史上,就有两个著名的受遗传病困扰的王朝,它们分别是晋朝(包括西晋和东晋)和北齐的皇室。
困扰晋朝皇室的遗传病是痴呆症,在晋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痴呆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一次,他在皇家园林华林园听到青蛙的叫声后,竟然惊奇地问太监,青蛙是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太监哭笑不得,只得答道:“在官家的土地上叫是为官家叫,在私家的土地上叫是为私家叫。”在听说发生饥荒,有很多百姓饿死的情况后,他大惊说:“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粥?”在这样的皇帝统治下,国家的状况就可想而知了。在晋惠帝时期,发生了“八王之乱”,统治阶级为了争夺权势互相残杀,各民族人民不甘压迫纷纷揭竿而起,结果中原地区约80%的民众都死于战乱之中。到了晋朝第十六代皇帝司马德宗的时候,司马家族的痴呆症更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史载司马德宗不仅话说不清楚,连冷暧也分辨不清。司马德宗死后不久,晋朝就灭亡了。
与困扰晋朝皇室的痴呆相比,困扰北齐的疾病更加可怕,那就是精神病。北齐的创建者高洋就是一个典型的精神病患者,他每天都穿着花花绿绿的衣服,肆无忌惮地喝酒玩乐,而且一喝醉就要杀人。一天他在喝醉后突然想起他的宠妃曾经和他人有染,竟然当众将宠妃肢解,并用宠妃的骨骼做了一把琴。北齐的末代皇帝高纬的精神病尤其严重,他先是莫名其妙地把北齐最有才华的将领斛律光杀掉,当敌国听说斛律光死后举国来袭时他又忙于打猎,直到局势危急的时候才不得不上战场。在阵前,高纬的精神病再度发作,当北齐军队在敌军拒守的城池上好不容易打开一个缺口,马上要发动进攻的时候,高纬却异想天开地要等他的妃子来一起看北齐军队进攻的场面,因而命令军队暂停进攻,结果缺口马上就被敌军堵上了。在这之后,高纬的精神病又连续发作,最终使北齐走向了灭亡。
无独有偶,西方国家的君主也受到遗传病的困扰。他们的遗传病大多与精神无关,主要是身体上的,比如肆虐英国皇室的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导致人流血不止的疾病。人的血液中存在凝血因子,人受伤以后,血液在凝血因子的作用下一会儿就会停止出血。但如果凝血因子过少的话,人一旦受伤后血就会不断地流,这样往往会导致死亡。而血友病就是,一种导致病人凝血因子远远低于正常人的病症。
英国皇室的血友病是从维多利亚女王开始的。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英国在她的统治下成为了“日不落帝国”,但不幸的是,她却给她的家族带来了灾难。维多利亚女王的儿子利奥波德亲王是血友病患者,利奥波德亲王的儿女都非常健康,但他的外孙鲁珀特却不幸成为了血友病的受害者,21岁时即英年早逝。维多利亚女王的次女艾丽斯公主和幼女比阿特丽丝公主都非常健康,但她们的出嫁却把血友病传播到其他的家族。艾丽斯公主嫁到了德国,生了2个儿子和6个女儿,她的次子威廉是血友病患者,3岁时从高处摔下受伤后因流血不止而死。艾丽斯公主的三女伊莲妮娜嫁给了德国的海因里希亲王,育有3个儿子,其中长子瓦尔德马和幼子海因里希是血友病患者,分别在56岁和4岁时去世。艾丽斯公主的四女阿莉克丝嫁给了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育有1男4女,她唯一的儿子阿列克谢就是血友病患者。比阿特丽丝公主嫁给亨利郡王,育有3男1女,次子利奥波德和幼子莫里斯是血友病患者,分别在33岁和21岁时去世。女儿维多利亚嫁给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育有7个子女。长子阿方索和幼子冈萨洛是血友病患者,分别在31岁和20岁时去世。从维多利亚家族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维多利亚家族继续生存繁衍下去,血友病也会一直陪伴着这个家族。
P3-5
19世纪中期,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1865年,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1944年,美国人埃弗里发现了DNA。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绘制出DNA双螺旋结构图。1972年,美国科学家保罗·伯格成功地重组了第一批DNA分子。1985年,英国遗传学家杰佛瑞斯教授发明了利用DNA对人体进行鉴别的方法。随着生物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DNA与碱基对序列技术的深入研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这些成果为我们开启了崭新的科学视野:根据DNA断定两代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将DNA研究的目标放在确定导致人类生病的基因起源方面,以便更好地认识、治疗和预防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疾病;运用DNA指纹技术侦破案件;利用以DNA为主的方法来研究史前史;对特定基因的DNA片段进行重组,以达到改变生物基因类型和获得特定基因产物的目的。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人类基因组图谱的草图绘制完成:在具备这种深奥的新知识后,人类即将获得更多的治病方法。可以说,人类的疾病都直接或间接与基因相关,在基因水平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既可达到病因诊断的准确性,又能使诊断和治疗工作简便快速。当然,基因科学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喜悦,它也给人类带来了忧虑与隐患——所有的转基因食品是否都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克隆技术能否正当应用等。人类只有在保证社会健康发展、保护自然环境、有利于人类生存的前提下,将生物科技应用于有利于人类的方面,才能趋利避害,使其服务于人类。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生物科技的发展状况,领略生命的奥秘。编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编撰了这本《破译DNA密码》。全书分为:“遗传学的历史”、“DNA的分子结构”、“DNA密码”、“重组DNA”、“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科技的诞生”、“战胜遗传病”、“用基因来改变农业”、“用DNA寻找人类的起源”、“:DNA,当代的福尔摩斯”等几个部分。这些都综合了生物学发展中的优秀研究成果,介绍了生物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突出成就,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生命的秘密,完整呈现了半个世纪以来“基因革命”的惊人发展——科学技术、生物学、医学、农业等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这些都是我们每一个人不可不知的关于生命的知识。科学的体例、简明的文字、精美的图片、新颖开放的版式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为读者打造一个丰富的阅读空间,引领读者步人生物科学的神秘殿堂,解开生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