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于2011年11月8日至11日在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贺州举行。会务组共收到参会学术论文68篇。
《田野中的原生态文化(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文集)》是从本次论坛参会论文中按照主题需要而挑选出来的部分论文。在编辑过程中,只对部分论文的标点符号和语句表达作了一定的修饰,以保持作者论文的原貌。本书由李晓明、曾羽主编。
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上的致辞
原生态民族文化论
水磨的生态价值与和谐文化价值——以怒江州丙中洛乡茶腊水磨为例
原生态民族法文化中的数字与象征符号
“原生态”是族群在某一历史时期依据生境而构建的文化方式——以苗族丧葬风俗歌《焚巾曲》为例
水资源对区域共生族群文化认同的构建——以南岭走廊中段的老虎冲河为例
客家民俗文化的生存样态研究——以贺州客家民俗“祖联、堂号”为例
黔东南苗族家庭“神龛”的“原生态文化”考察及研究
从黔东南苗族具有普识意义的文化遗存看人类学意义上的
“原生态文化”——黔东南苗族“姨表不婚”婚制个案研究
论苗族古村落路、桥生命文化的发生
小广侗族原生态集体婚俗考察
传统民俗文化空间的再造,——对黔中安顺旧州“打清醮”的考察
布依族“舅权”习俗的当代价值
民俗是原生态民族文化保存的土壤——黎平三龙中罗村侗族文化个案考察
从贺州客家宗祠看客家人的认同意识
黔东南苗歌调式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青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原生态文化视域下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基本原则
区域性民俗体育“原生态”传承及其路径选择
留住远去的乡音:族群口传歌谣的原生态保护——以广西东部族群为例
高椅古民居生态人类学考察
广西富川古明城闹元宵习俗初探
贺州沙田华光大帝庙会的文化内涵
麻阳盘瓠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文化认同视野下的族群关系研究——以贺州客家擂茶习俗为例
试论南岭过山瑶“盘王节”的保护与传承——以贺州黄洞瑶族乡黄洞村的“盘王节”为例
祖地之神乡民之皈——从“汪公”信仰观屯堡人的族群认同及文化逻辑
建筑语言、人类语言与神性语言交流的族群文化认同——以侗族干栏建筑为中心的考察
刀耕火种、夯土房、竹水管今昔——从土瑶生产生活状况的变迁看文化的力量
论旅游开发对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的影响
旅游后发区民族村寨原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以贵州雷山朗德上寨为例
论濒危语言的抢救、保护与传承——以居都仡佬语为例
讲标人的语言生活和语言态度
贺州土瑶《过山榜》考释兼证土瑶源流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