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顶你上清华(第2辑)
分类
作者 于涵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于涵主编的《顶你上清华(第2辑)》这本书的主人公,都是来自祖国大江南北,以不同的招生方式进入清华不同专业学习的2012级新生。他们当中,有的在学科竞赛中摘金夺银,有的在科技创新上成果累累,有的多才多艺全面发展,有的不畏艰苦发奋求学……这些学生各具特点,但其共同之处就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体现了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通过他们的事迹,把他们“顶”出来,其实也是向大众传递清华选才理念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些同学的成长经历也能为即将面临高考选择的同学们和广大青少年提供生动的借鉴。

内容推荐

《顶你上清华(第2辑)》由于涵编著。

《顶你上清华(第2辑)》讲述了:百年清华,莘莘学子心向往之!清华新生无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有的在学科竞赛中摘金夺银;有的在科技创新领域多有建树;有的全面发展,是同学们公认的“牛人”;有的才艺俱佳,是同龄人中的“人气之星”;有的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强不息、坚持不懈,圆了几代人的梦想;有的在激烈的竞争中厚德载物、舍己为人,成为周围入的楷模……鲜花绽放的背后是长期的积累,圆梦清华的背后有精彩的故事。是什么样的经历成就了他们的优秀?他们能进入清华读书,体现了清华怎样的选才观?清华大学在2012年联合新浪教育网以及全国各地媒体推出“顶你上清华”专题活动。通过这项活动,我们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位清华新生,并由最了解他们的人——中学校长、老师、学长、家人、朋友、同学,以及尽职尽责的清华招生老师来“顶”出他们的闪光之处,“顶”出他们的精彩故事,“顶”出他们的成才秘诀,也“顶”出清华多元选拔的理念。

请您继续关注“顶你上清华——优秀新生成长故事”系列活动!

目录

人小鬼大志气高/白若琦

阳光“周朴园”/曾楚元

乐于尝试,自在随心/陈晶晶

风雨青春,不虚此行/丁雅琦

以淡然与坚持筑梦清华/高蕊馨

清华毕业,还是回西藏/贡嘎顿珠

以向上的姿态/华丰

清华是个放飞梦想的地方/蒋鹏

“这个孩子不一般”/李泽

心态,决定能走多远/刘芃宇

选择人文,是为了追求幸福感/牛子牛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秦跃豪

来自清华的成人礼/热娜·博尔汗

注重实践的建筑梦/沙烨星

“四有”女孩“玩”上清华/商宇航

志存高远,坚持理想/石垠

无限可能,无限精彩/时惜之

“建筑”通往梦想的桥梁/宋雨

水木清华,照亮天空/孙铭

古城姐妹花,相约清华园/杨静悦

站在体验的舞台看梦想/叶欣

思考青春,追梦清华/詹旭强

自信,伴我走向大舞台/张肖晖

最闪亮的标签——“我叫张旭琛”/张旭琛

认真地学痛快地玩/郑琦

卓越,因为真实/周杰沁

做自己/最重要/周小琪

学习在首位,但不是全部/白杉杉

聚焦志趣,全面发展/曹前

飞翔航空梦/常艺铧

实验室里走出的清华怪才/陈垚旭

徜徉书海,厚积薄发/高晨曦

蝴蝶迷的清华梦/韩乾

永远向前,路一直部在/李鹏煜

才情洋溢以手写心/修新羽

小人物大梦想/杨际腾

试管里培育的化学梦/张晨

因为不弃,所以坚持/丁雨亭

有梦想的人生叫远航/蒋河川

重要的不是第一,而是向上向前/刘兴邦

选择远方,风雨兼程/温发琥

彩云之路,绚丽多姿/夏彩云

对不起,这才是我/尹晗

何以提升,唯有坚持/张东成

木箱为桌,木桩为椅的自强之星/张华峰

寒门学子的自强路/张召怀

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之志/钟高勇

轮椅男孩的清华梦/矣晓沅

默默付出,一路向前/刘羽

“兴”致所在,“趣”味人生/艾雨青

爱化学,爱实验,愿与基科共成长/杜岳

精彩的人生要完整/冯迭乔

春华“秋实”所“差不多”/黄秋实

誓与老爸当校友/蒋胜千

数学,是我的信仰/王吴宇

把握清华过想要的生活/王森

有志者,事竞成/徐竞成

这个“豪”赌,我赢了/叶一豪

想到的事就要勇敢去做/余欣彤

化学江湖里的“一姐”/袁瑶

从奥运火炬手到金牌保送生/张佳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钟沛林

台湾女孩的大陆梦/谢传蕙

中国法学界就需要这样的人/陈志瑜

学习,是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段琪琛

一个理科女生的士气文心/李真毓

超“跃”自我,为梦想起跳/伍茵

永不放弃的卓越/陈思恒

“婧”女其妹,追梦不悔/安思婧

奋斗,然后清华/陈威

做我敢做,追求卓越/韩梅君

学习让我变得强大/韩启辰

奋力拼搏,自信乐观/李润泽

关注生活,文理兼修/刘田

怀念之后,奋翅飞翔/刘炫育

藏族最美的格桑花/洛桑晋美

为中国之民主法治而读书/彭雅丽

18岁开始,单纯努力/毛宇帆

梦想一直在路上/孙婉莹

梦想不需要动机/王浩

用专注搭起圆梦阶梯/吴濯杭

心纯粹,梦远大/吴英格

执着追求,梦圆清华/徐宁

关于梦想,两次追逐/颜廷越

扎实从容,圆梦清华/张士欣

“轻轻松松”的状元之路/朱炳聿

将兴趣坚持到底/祝凌霄

沉静的力量/谭思颖

贫困学子尤自强报考清华慰双亲/辛叻

回望中的路无怨无悔/黄婷

上清华,开飞机/董阅

因为飞行,所以清华/李浩然

清华,不只是一所学校/李天宇

最后一天,选择清华/乇宏枭

我是清华紫中的空军蓝/王湘祁

心若空杯,志在长空/林荣灿

拥抱清华这美丽的意外/安高乐

试读章节

雅俗共赏,全面发展

周围的朋友们说,曾楚元是个“雅俗共赏”的人。对于这个评价,他自己则解释说:“我觉得我有比较恶俗的一面,大众娱乐我也都会参与,但是如果说有些高雅的陶冶情操这种等级的交谈我大概也能崩出一两点。”说完,他漫不经心地一笑。

的确,生活中的曾楚元是个很随意的人,基本上不会因为什么事情闹不愉快,然而他平时比较喜欢精致型的生活。在他的语言里,经常有“额”“神马”“放空”等这些亲近的词汇,他的笑容里也透露着一股邻家大男孩的阳光和开朗。

曾楚元还担任学校文艺部副部长,他特别喜欢话剧表演,曾在学校排练的英语短剧《雷雨》中扮演主角周朴园。这个台下阳光,台上严肃的“周朴园”,给学校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阳光和开朗也成就了他在社会交际、社会工作方面的“老成”。他曾组织支部足球挑战赛,组织“熄灯一小时”活动宣传环保思想,高二年级经选举进入年级团总支担任组织委员。其间与总支其他成员一起举办了旨在促进新疆班与厦门学生交流的“古尔邦节”联谊大会,获得很大成功。

作为校学生会文艺部副部长,他曾经组织策划了多场赛事和晚会。“活动现场常常座无虚席,欢呼声此起彼伏。”曾楚元形容当时的场景说;在学校2011“加信杯”中文十佳歌手赛中,他带领同学与加信教育机构洽谈,打动对方,终于使学生活动首次获得外部机构——加信教育的赞助支持。歌手赛还吸引了厦门卫视和厦门电视台的关注,在《虹你开心》电视栏目上播出。

视野开阔,热心公益

在高二、高三年级曾楚元就连续参加了在厦门举办的第十四届和第十五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翻译志愿者工作。作为最年轻的志愿者,他跟随商会团体往返于会场、酒店和会议场所之间,在现场协助翻译工作,并在旅途中向客人介绍厦门风光和概况。其间曾楚元受到了所服务的伊朗商会团体和会议组织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厦门分会工作人员的赞赏。此外,这个胆大心细的男孩还参加了“香港水之友”的调查活动,奉献自己对公益事业的爱心。

立志于未来的国家经济建设,曾楚元时常阅读经济方面的书籍。在校内他曾经参加了GlobalConnection社团,与同学们用英文探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现象,例如G20峰会,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和朝韩经济发展等。“我将坚持我的理想,坚持不懈。”曾楚元说。

的确很难想象,以上这些成绩是这个不满20岁的男孩在大学前就完成的。但是这些成绩也很容易想象,因为正像曾楚元自己说的那样:“身边有很多人会鼓励、会支持,总是能挺下来。”师恩难忘,高中岁月

高三时上学期事情多了很多,下学期成绩起伏很大,于是曾楚元及时找班主任、找家长说,“说出来被引导就好了”。高三时,父母在身体方面也做了很多功课,夜宵、午饭都有很好的保障。用他自己的“嬉皮’’的话说:“然后基本上每天发泄、排泄都会在家里。”

“老师们都默默地在关心他,”他默默地说,“高三忙校庆的时候,我的各科老师都来问了一遍说最近是不是很忙,要把握好之类的话——很默契,而且平时不论什么时候去找他们都很热情、热心。生物老师很关心我,从基本的东西给我补起,她还很谦虚,有时候觉得不确定或是错了都坦率承认,还会让我们上讲台去解释题目。数学老师每次都会把成绩汇报给我妈,每次作业写不好,有问题都抓我抓得很严……”

“没有他们我肯定考不成这样。”他说。看得出,这一句他想了很久,终于说出了口。

乐观向上的他高考时考了701分,其中10分是省优秀学生加分。关于高考,他又一次用自己“轻松的语调”说:“我放空了……真的……考场上,我在设想两天后的情形,压力、后果什么都没有想。”

多少人拼搏努力过的高三已经过去,他还记得班主任在考前送的纸鹤和削过的铅笔,忙到凌晨五点。也记得尽职尽责的语文老师,“每次找语文老师·印象都很深刻,很有收获”,领军面试他就又开始找语文老师辅导,然后后面是提升作文水平。“她很耐心而且很尽职,为了辅导我们的学习甚至会经常吃不到饭。”  尽管学业紧张,在高三上半学期事情多了很多,下学期成绩起伏很大,但是他说:“说实话这不算苦。”

在三年的高中生涯中,他“尝试了不同的方向”。

高一时,他试过竞赛,进了学生会和团委,班级活动也没少参加;高二时,学生会和团委活动非常多,自己还演出了一部剧,每天都要策划,跑腿儿看场子,所以基本上与学习相互结合;高三上半学期又有领军、校庆,所以真正完全苦拼就是在高三下半学期。“也不是说我很牛,不学就能考这样。我高一、高二的效率比较高吧,而且也经常学到很晚。但是,因为有活动所以感觉不到苦。”

谈起清华,曾楚元说对它最多的印象是在6月份优秀新生夏令营时建立的。当时觉得清华是所“地位很高的学府啊”“因为实用性的缘故社会上普遍评价高”。来到这里之后,现在的他说:“我觉得还是老师和学生最能体现一个大学的特色,所以接触以后真的觉得清华的校风、校训都是很好地被落实着。清华人很团结,很像一个整体,它可以放大,可以缩小。每个人都会真心地做出贡献,真的很难得。”

现在,长大了的曾楚元已经进入了清华这个一流学府,也许今后的日子里,他将用自己的方式“真心地”为之贡献一次。P6-8

序言

我的清华我的梦

哥哥、姐姐和我从小就梦想上清华,一部分原因来自父母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仰慕清华实干兴邦的传统及其在全国高校中的地位。1979年高考,哥哥估分偏低,与清华失之交臂。惋惜之余,父母把希望寄托在姐姐和我的身上,那一年,我从河南省驻马店镇小学毕业。1982年高考,姐姐又发挥失常;这样,圆全家人的清华梦就成为了刚刚初中毕业的我义不容辞地责任1

1984年秋季,我在河南省实验中学读高三,幸运地获得全国数学联赛河南赛区第一名!很快,我接到了中国数学泰斗陈省身先生领衔的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免试录取通知书;随后,北大和清华的保送邀请又接踵而至,由我随意选择任何一个院系。这样突如其来的幸福太强烈、太震撼了!难道一家人的梦想就这样成真?父亲、母亲和我在一起考虑了整整一晚上清华各专业的优势和劣势,我选择了刚刚恢复重建的生物系。

28年前的北京金秋,我走进了美丽而又广博的清华园。此后的四年,我成长的苦恼、奋斗的艰辛、梦想成真的喜悦,以及观念思想由少不经事的波澜起伏到走向成熟的淡定,都与清华息息相关。清正洁雅,华美大气,清华精神深深地融人我的骨髓。时至今日,如果再让我重新走一遍青春,我仍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清华大学,而不是本科教育多年排名美国第一的普林斯顿大学。

1997年,即将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的我意外地接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盛情邀请,希望我任职分子生物学系的助理教授。我没有犹豫,来到了如诗如画的普林斯顿小镇。在那里,事业一帆风顺,我一度成为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在那个风景秀丽、底蕴深邃的大学城,我似乎明白了为何爱因斯坦人生的最后22年选择在普林斯顿度过,而不是美国西海岸的加州理工或东北部的麻省理工。然而在那段美好的日子里,我依旧常常牵挂生我养我的母亲,也牵挂着给我理想和力量的清华。

2006年春季,我回国开会。在清华,再次遇到我的老师,也是清华生物系重建的总设计师赵南明先生,年近七旬的赵老师叮嘱我:一公,希望你回到清华,接过生命科学发展的接力棒。2008年春节一过,我遵师嘱,全职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清华园。我参加了学生的马拉松爱好者协会,每年必定出席学生主办的文艺汇演,在与同学们一起锻炼身体、共同享受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重温二十多年前的感觉;我全力以赴地讲课、认认真真地研究;在这里,我时时感受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2012年,在教育部主持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的生物学名列全国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也圆了以赵老师为代表的一代恩师的梦想。

每到本科招生的时候,我都会回到哺育我长大的河南省,鼓励那些像我当年那样胸怀梦想的优秀学生报考清华大学。在清华,你不仅仅获得科学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你会获得清华精神的熏陶,这是一种可以给你力量、给你信仰、坚强支撑你一辈子的美好精神。她很难用语言描述,但你时时刻刻会感受到她的存在、温暖和动力。

清华,我儿时的梦想,我们一家人的梦想,伴随我走到今天,走向未来。我的清华我的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