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上下)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刘凤云//董建中//刘文鹏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刘凤云,董建中等编著的这本《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上下)》就如何超越传统的政治史研究,重构清代政治史的认识体系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书中在关注了制度自身建设与发展脉络的同时,将制度传递的政治信息加入了研究的范畴;在尝试借助行政学话语讨论官僚体系的状态及国家行政方式的同时,也从政策、措施及法律法规等角度探讨了国家权力对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伸张能力;而政治文化对权力世界的关怀已然构成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此外,通过区域研究的路径将社会史的研究对象植人政治史的框架下,以历史叙事再现历史的场景,在反思历史中追求对历史事件的重新建构也构成本书的一个特点。

内容推荐

2010年8月9日至11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办了“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及中国两岸三地的近60名专家学者,就如何超越传统的政治史研究、重构清代政治史的认识体系进行了探讨,并从满人主体性与对满汉文化交融状态的考察出发,理陸回应了“清代的国家与民族认同”等“新清史”的重要话题。

《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上下)》即是此次会议的论文辑集,分为7个部分,一共44篇文章,不仅打开一个全新的政治史研究的视野,激发了学界对“回归政治史”的强烈企盼;而且对问题意识的构建、对学术思维的磨砺,以及在学术理念与方法的突破上,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上下)》由刘凤云,董建中等编著。

目录

上册

序言

第一部分 对“新清史”的再认识:清朝的国家与民族认同

关于“新清史”的几个问题

清朝满人的“中国认同——对美国“新清史”的一种回应

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

清代的帝王庙祭与国家政治文化认同

作为民族认同符号的黄帝——被创造的传统?

对从民族到国家历程的理论反思——兼论“满洲”的意义

汉族空间与民族处所

超越“汉化论”与“满洲特性论”:清史研究能否走出第三条道路?

被译介的“新清史——以“族”为中心的讨论

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

第二部分 政治制度与权力结构:国家的秩序化管理

清前期“属州”考

“年选”考述

清太祖时期设部事实考

晚清《外务部大臣年表》订误

制度执行与资源环境基础——光绪时期盛京围场捕牲定制的困境

清代外藩蒙古捐纳

清代科道“风闻奏事”权力的弱化及其政治影响

试论雍正朝的开户政策

第三部分 国家与社会:权力控制

从北京庙会看清朝的统治政策

“私欲”与“冤抑”共存:对清代京控的再思考

清初社会传闻与皇权干预

晚清的卫生行政与近代身体的形成——以卫生防疫为中心

下册

第四部分 官僚与政府:国家行政模式

康熙帝“养民蠲租”与宽大政治述论

政治理念与政府行为之间:乾隆朝钱塘江海塘修筑的政治史解读

两江总督与江南河务——兼论18世纪行政官僚向技术官僚的转变

第五部分 思想与文化:理想政治的建构与政治文化的投影

大臣之道——王船山史论、经解对政治实践之思考

法天之宫:清儒考证明堂的政治文化史意涵

凌廷堪的正统观

清末中国吸纳经济学路径考——以梁启超为中心

书写中国——明治时期日本“支那史”、东洋史教科书的中国叙述

神秘的语言和沟通——19世纪四川袍哥的隐语、身份认同与政治文化

“汉奸”考辩

忘国?入国籍?国际婚姻、国家认同与文化汇流:清末民初的中西联姻问题

第六部分 区域研究的路径

“不清不明”与“无明不清”——明清易代的区域社会史解释

太平天国时期浙江包村惨案研究

从山地到沙龙——茶叶种植与中国政府

“苗例”:清王朝湖南新开苗疆地区的法律制度安排与运作实践

第七部分 历史叙事与反思历史

褒扬王朝之死难者:19世纪中国的悼念活动

康熙皇帝首次南巡与文武价值观念之间的对立

清代史学家为何接受李岩的故事?

晚清山东的攘夷运动

金川之役的另类解读

英国两次派遣访华使团的举动

西方史料所记载的赵昌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5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