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赢的答案(纪念版)(精)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作者 (美)杰克·韦尔奇//苏茜·韦尔奇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继《杰克韦尔奇自传》、《赢》大获成功后,通用电气的这位前总裁兼CEO再度执笔《赢的答案》,他高屋建瓴,又一次以自己独到的见地、犀利的思想和流畅坦诚的文风征服了读者。

杰克·韦尔奇从大量读者来信中精选了74个具有广泛代表意义的问题,一一作答。无论对于不谙世事的毕业生还是经验老到的职场精英,无论是春风得意的企业领袖还是筚路蓝缕的创业者,本书都能使您获益匪浅。

内容推荐

2005年,被誉为“全球第一CEO”的通用电气公司前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出版了一部畅销全球的著作《赢》。在《赢》中,韦尔奇总结了其在通用电气21年的管理经验,与广大读者分享了其作为成功管理者的心得和智慧。

生活在无限地延续着,关于工作的对话也在不断继续。《赢》出版后,韦尔奇持续收到了成千上万封读者来信。在信中,人们针对企业经营、事业发展向韦尔奇提出了各种问题。《赢》引发的巨大反响使韦尔奇看到,人们极其渴望谈论工作。这促使韦尔奇进一步深入分析过去提出的观点,探索《赢》没有谈及的诸如自主创业、家族企业经营等新问题。

在《赢的答案(纪念版)》中,韦尔奇延续和深化了《赢》中开始的坦率的对话,精心选择了读者提出的74个问题,亦即人们在工作与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74个难题,并一一做出解答。这些问题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既有关于领导力的,如“如何做一个勇敢的变革推动者”;也有关于管理的原则与实践的,如“如何衡量公司经营的稳健性”;还有关于个人事业发展的,如“你是否适合自己创业”等。《赢的答案(纪念版)》凝聚了韦尔奇对商务生活新的思考,每一个致力于公司成长和自我发展的人都将从中受益。

目录

前言 《赢》之后的新问题

关于全球竞争

积极进取的新世界

1 创新无止境

2 开辟中国市场

3 去中国还是俄罗斯?

4 创造有意义的就业机会

5 相信欧洲

6 外包不是问题所在

7 抢占先机,走出国门

8 任用本地人才,发挥主场优势

关于领导力

当一个好上司

9 优秀的领导者是天降英才还是靠后天培养?

10 领导者的思维方式

11 上司“苛刻”是好事

12 维护公司的价值标准

13 让破坏价值观的人走开

14 勇敢地做一个变革推动者

15 与变革抵制者较量

16 从上至下打造诚信

17 危险的升迁陷阱

18 激励下属的方法

19 让下属认可你的升职

20 打破权利文化

21 新工作不一定要用旧班底

22 怎样应对比你能干的下属

关于管理的原则与实践

怎样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23 网罗最优秀的人才

24 杜绝虚伪

25 坦率直言

26 当差别化管理遭遇“水土不服”

27 战略无关公司大小

28 聘用咨询师有用吗?

29 勇于放弃

30 你的公司稳健性如何?

31 人力资源部的真正职责

32 IT部门应向谁汇报工作?

33 如何避免员工对企业裁员的不满

34 摆脱“扯皮式”预算

35 不要闭门造车

36 解读矩阵式管理

37 你是否在滥用直觉?

38 销售人员最应具备的素质是什么?

39 要向员工公开账簿吗?

40 防止公司飓风

41 是什么让女性远离高管职位?

42 高昂的离职金

关于事业

生活、自由以及对事业有成的渴望

43 我的前途在哪里?

44 选择一条正确的路

45 坦诚是你最大的卖点

46 MBA学历真的管用吗?

47 给毕业生的忠告

48 毕业后选择大公司还是自己创业?

49 成功从自信开始

50 导师,近在咫尺

51 选择好公司还是好上司?

52 被并购后,要接受现实

53 你是真的怀才不遇吗?

54 你适合自己创业吗?

55 绩效高了,奖金为何少了?

56 为什么没人聘用我?

57 是去是留,当机立断

58 政界的潜规则

59 审时度势,早作打算

60 你讨厌上司吗?

61 重拾旧业从拿浮动薪水开始

62 经理人培训有用吗?

关于私营企业

怎样为家族企业工作

63 家族企业是否需要接班人计划?

64 如何应对家族企业的任人唯亲?

65 如何实现收购后的平稳过渡?

66 从外面请帮手突破困局

关于输与赢

为什么说企业是向善的

67 SOX的效应

68 办公室政治

69 该给孩子提些什么建议?

70 商场不是战场,非得你死我活

71 只有认输,你才会输

72 有关沃尔玛的争论

73 大多数企业不该成为安然事件的受害者

74 赢的真谛

试读章节

勇敢地做一个变革推动者

我没有多少管理经验。8个月之前,我被提升为一个学习和开发部门的领导。这个部门里一共有7个人,他们的年龄都比我大,在这个公司的工作年限都比我长。对了,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自然资源公司。他们的责任心很差,经常因为一些个人的小事请假,工作效率很低。但公司里实行的是弹性工作制,在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能拒绝他们没完没了的请假?

——南非开普敦读者

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你有多大勇气?因为你必须在部门里进行一场艰难的变革活动。之所以艰难,是因为你必须对部门进行彻底改造,并且,即使部门完成了改造工作,你也必须让个别人离开。

虽然你没有提到,但是我能想得到,你的组织里缺少三个极其重要的组织要素:一个能够激励士气的使命、一套鲜明的价值观、一套严格的评估体系。

使命是为了清楚地阐明之所以成立这个部门的首要目的,可以让你的下属有一种自豪感和紧迫感;价值观描述的是人们必须怎样做才能实现上述使命。(顺便说一句,价值观的另外一个表述方式就是“行为”。)比如,在你所在的学习和开发部门,部门的价值观就应该包括“将所有的日常工作与市场的变化联系起来”,或“向公司的每一个角落传播最佳实践的方法”。不管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它都必须具体、真实。最后,公正、严格的评估体系(开始的时候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评估)可以让人们了解自己的绩效情况和价值观的遵循情况。顺便说一句,评估体系必须能够把评估对象的绩效拉开档次,否则没有任何意义。换句话说,它必须能够作为一个依据,以此对那些落实新的使命和价值观的员工进行表扬、加薪和提升,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员工,则采取相反的措施。

我们上面描述的变革活动可以给一个组织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它需要时间和钢铁般的意志才能获得成功,对于像你们那么小的部门也是如此。但是,一旦你确定了使命、价值观和评估体系,并不懈地进行宣传,下属就会清楚怎样才能获得成功。这样,下属就不会因为自己的私事频繁地向你请假了。为什么?只要让他们清楚,请假是可以的——只要你的绩效和价值观为你“做主”。最后,你就会看到,下属的责任心和工作效率将大幅提高。但是,往往有个别人不愿意改变原来的行事方法,即使你百般鼓励、悉心指导也无济于事。对于这样的下属,不要再作无谓的等待,告诉他们,让他们离开这个组织,去找一个能够接受他们的价值观的地方。他们不属于你这个组织。

现在,我们明白了,你所供职的组织是一个拥有自己的文化和惯例的大公司。我们经常收到人们的来信,向我们描述同样的苦恼——“我什么也改变不了,因为这里不欢迎新事物”,或者说,“上司不支持我”。  我们同情他们,但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是的,你可能是受到了众人的排挤,但是根据我们的经验,对于一个组织,尤其是对于这个组织的老板来说,他们很少会拒绝一个能够提高绩效和工作效率的方案。很少有人会开除一个公司指标完成得很好的团队成员,他们可能会忌妒,但是,他们并不傻。

不过,即使公司认为你的方案“不合常规”,也不要放弃。要审时度势地处理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清楚实施这一变革方案的利害关系。让上司知道你的想法,同时,更要让你的下属清楚你的想法。最后,一定要坚持不懈。总有个别人要抵制变革,这很正常——他们经常如此。但是,随着变革的成效逐步显现,新方案的科学性将不言自明。要知道,事实胜于雄辩。P59-62

序言

《赢》之后的新问题

2005年4月,我们出版了一本名为《赢》的书。此前,我们花了三年时间在世界各地走访,在这三年中,我们和数十万人探讨工作、职业和生活的挑战,他们提出了很多深刻、深入,往往又是很迫切的问题。当时,我们出版《赢》的初衷再简单不过——就是为了整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希望它既能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一些基础的企业经营原则,又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实践指导。在成书的过程中,我们尽量将这三年来无数精彩的对话收录其中。

我们原以为《赢》已经收录了一切应该收录的内容——但事实却是这一目的远未达到!

照例,我们举行了新书出版的巡回推广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捕捉那些激动人心的场面。可是,虽然电视也上了,广播里也宣传了,而且我们还走访了美国和欧洲的37所商学院,在全球许多城市的100多个商业团体中进行了推广,但我们却很快发现,在推广活动中,很多读者拿到《赢》之后,不是对它赞不绝口(“嗯,很好,不错”),而是问题多多(“嘿,等一下,关于……”)。

通过《赢》,我们再一次看到,人们极其渴望谈论工作,他们想要更深刻地了解工作的内涵,深入探讨关于工作的细微含义,想把工作做得更好。即使在巡回推广活动结束之后,仍有大量的问题接踵而来。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收到了好几千个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既有宏观的,如“沃尔玛在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也有微观的,如“我怎么克服当众说话的恐惧”,“我升任经理后,怎么来管理先前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事”。密歇根州的一位IT主管问我欧盟的前景如何,新泽西州的一个CEO(首席执行官)要求我给他列出在招聘销售人员时对方应具备的最重要的素质。数百人问我怎样才能事业有成,数十人问我怎样与苛刻的上司和睦相处,两个人问我怎样向年长的员工直言自己的看法。还有很多在家族企业工作的人向我们抱怨掌权的姑姑、叔叔或堂兄弟的领导能力是多么低下,或者向我倾吐对任人唯亲的不满。前不久,一个痛苦不堪的南非大学毕业生给我写信,求教怎样才能获得自信。她说她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不知道该如何从零开始。英国一位因为业绩不佳被解雇的记者问我怎样才能找回自信……

一些来信读起来轻松有趣,比如,印度尼西亚的一位企业主管问我们,怎样才能让她的部下不再用“这是我的直觉”来为自己的错误决定辩解。而另外一些信件则很严肃,比如,一位密尔沃基的工程师来信说:“孙子们不小了,我得给他们提一些有关人生目标的建议了,可是,下一步该做的重要事情是什么?”

确实,自从《赢》出版之后,我们解答了很多读者提出的问题。这让我们经常想起2002年访问阿姆斯特丹的时候,一位荷兰企业家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每天都有新问题。”

果然被她言中了!

一年前,我们发现,我们已经与《赢》引发的那个内容丰富的谈话缱绻难分、欲罢不能了,我们在情不自禁地延续着那个谈话。对于两个以与人接触和交谈为乐事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不只如此,我们简直对此着了迷。在世界各地,我们与人们的每一次交流,都让我们更加了解这些行业迥异的人最为关心的事情——不论他们是年轻人、老人,还是其他中间年龄段的人。我们了解到,非洲的大多数人关心的是自己创业,人们想方设法创立自己的公司,设计自己的成功之路——他们梦想从得过且过的生活方式中走出来。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里,人们普遍对那些困扰人们思维的陈旧行为方式表示困惑,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多类似于“编制预算的时候怎样才能剔除那些没有价值的因素”、“怎样才能提高公司人力资源部的效率”。

《赢》引发的持续谈话促使我们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我们过去提出的观点,探索一些《赢》没有谈及的有关企业经营、事业发展的问题。这两个方面都是一种认识上的拓展活动。最后,通过《赢》出版之后与全球读者的交流,我们可以不断向大家讲述一个先前没有充分阐明的观点——企业是社会的强大引擎,它们为社会创造就业机会、缴纳税款、增加经济发展的机遇。在这些方面,没有任何一种组织可以与企业相比。诚然,政府扮演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文明社会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服务,但是,企业能够为家庭提供收入,为个人提供发展机会,为社会提供丰富的产品,所以可以说,企业是世界繁荣的基础。

因此,2005年9月,我们接受了纽约时报集团(New York Times Syndicate)的邀请,每周为他们撰写一则栏目问答。后来,从英国到日本,从南非到墨西哥、斯里兰卡、保加利亚,全球多个国家的40家报纸都陆续转载了这一专栏。在美国,每期星期五出版的《商业周刊》杂志的封底都刊有这个栏目。

除了收录了在问答栏目里回答过的一些问题之外,您现在手里拿的这本书还收录了在巡回推广活动中和在最近的演讲及课堂讨论中人们提出的问题。(现在我们俩都是老师,杰克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管理学院代课,苏茜在巴布森学院的女性领导力中心执教。)大致来说,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问题和《赢》提出的看法相关,只是有一点改变——或者说是更深入了一层。例如,很多人告诉我们,他们同意《赢》提出的这一观点:坦率直言对企业经营(和日常生活)益处多多,可是他们不知道怎样在各种具体环境里做到直言不讳,尤其是在崇尚礼节的亚洲文化氛围里。无独有偶的是,数百位读者给我们写信,谈论他们对《赢》里有关员工差别管理的看法。在《赢》里,我们根据员工之间的差异性,将员工分为20%的优秀员工、70%的普通员工、10%的较差员工。来信的读者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将这一划分原则应用于小公司、增长型企业、正在衰落的公司、家族企业、瑞典公司以及任何读者所在的公司。(实际上这一原则在各种企业都可能适用,在本书中你就可以看到。)

第二类问题涉及的主题是《赢》所不曾提到的。这些问题主要围绕着自主创业精神和家族企业的经营。有些关于工作和事业的问题因为太特殊,所以没有收录在内。我们很喜欢的一个问题是一位秘书提出来的。她在获得MBA(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当晚发现公司仍旧没有调整她的职位。这种非常普遍的“刻板印象”问题,《赢》却遗漏了。我们在这本书里将它收录了进来。正是全球读者的积极提问,我们才有幸把一些重要话题涵盖在本书内,比如,什么能够真正激励人们?突然被提升为先前同事的主管会面临什么挑战?此外,我们还收录了评估总经理绩效最有效的三个标准。

本书收录的最后一类问题和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关。因为书稿的交付时间较长,所以书籍一般不对重大新闻进行剖析,《赢》也不例外。但专栏允许我们评论时事,而且我们的作品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本书中引起争论最多的问题(其实,说“解答”更为准确)是:为什么当前的女CEO数量寥寥、沃尔玛在社会上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对安然事件的看法如何。有关第一个问题,我们收到了不计其数的e-mail(电子邮件)。大多数读者的看法都很有见地。他们赞同我们的看法,认为女性的职业发展并不一定因为性别原因(即要生孩子)受到了负面影响。但是,当看到我们认为沃尔玛会对世界起到积极作用的观点之后,读者的反应就不那么客气了。一点不假,在这些如雪片般的来信中,65%的读者支持这位零售业巨头,为其经常受到媒体打压而鸣不平。而在其他来信中,读者对我们的观点大加谴责,认为沃尔玛纯粹是社会的破坏者。最后一个问题尤其让我们懊恼,我们在安然问题上的观点(我们认为安然公司是法人渎职的一个罕见案例)遭遇了一片声讨声。世界各地的数十位读者发来e-mail,反对我们的这一看法。

这里,顺便提一句这本书的结构。它可不是根据以上的三类问题来编排的!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最感兴趣的问题,我们按照探讨的主题进行了结构安排。虽然大家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各具特点,但是,它们在主题方面也存在相同之处。所以,我们将收到的有关全球竞争的最好、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放在了一起,将针对怎样在家族企业工作的问题放在了一起,将领导力的问题放在了一起。用这种方法,我们将本书分为6个部分,涵盖的范围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

《赢的答案》精心选择了读者提出的74个问题。本来还可以收录更多问题,但是,过去的事实告诉我们,竭力在一本书内囊括所有关于工作的问题是不明智的。接下来的这些问题涉及几十个重要话题,也许每个话题你都会感兴趣。

但是,这些问题及其解答并不能解决你所有的疑惑。

生活在无限地延续着,关于工作的对话也将不断地继续下去。事实确实如此。国家的经济浮浮沉沉,竞争的加剧势不可当,创业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所以,各种新问题会不断涌现。

我们希望能听到所有这些问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23: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