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史话》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百年来发生在澳门的历史事件、澳门的经济发展情况、澳门的文化与社会发展情况、澳门与中国内地的历史渊源、澳门的回归等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近百年澳门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是一本较好的了解澳门历史与现状的入门书籍。本书由邓开颂、陆晓敏、扬仁飞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澳门史话/近代区域文化系列/中国史话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邓开颂//陆晓敏//杨仁飞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澳门史话》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百年来发生在澳门的历史事件、澳门的经济发展情况、澳门的文化与社会发展情况、澳门与中国内地的历史渊源、澳门的回归等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近百年澳门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是一本较好的了解澳门历史与现状的入门书籍。本书由邓开颂、陆晓敏、扬仁飞著。 内容推荐 《澳门史话》从澳门的得名写起,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近百年来发生在澳门的历史事件、澳门的经济发展情况、澳门的文化与社会发展情况、澳门与中国内地的历史渊源、澳门的回归等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近百年澳门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澳门史话》可作为一本较好的了解澳门历史与现状的入门书籍。 本书由邓开颂、陆晓敏、扬仁飞著。 目录 一 澳门问题的由来 1 澳门的得名 2 历代建制与最早的居民 3 “佛郎机”东来 4 葡人入居 5 明清政府对澳门的管理 6 明清大吏巡视澳门 7 林则徐澳门禁烟 8 鸦片战争与澳门 9 阿玛勒侵权扩张 10 义士复仇 11 基马拉士殖民梦 12 “永居管理”澳门 13 “二辰丸”交涉 14 勘界谈判 15 “五二九”事件与澳门工运 16 澳门的政治机构 二 澳门经济 1 罪恶的鸦片走私 2 猖獗一时的苦力贸易 3 填海造地 4 都市初起 5 港口与灯塔 6 战后复兴 7 当代澳门经济 8 澳门中华总商会 三 澳门文化与社会 1 印光任、张汝霖著《澳门纪略》 2 妈阁古庙 3 贾梅士与贾梅士博物院 4 “东方梵蒂冈”与大三巴牌坊 5 马礼逊与基督新教的传入 6 风情画家钱纳利 7 幸运博彩 8 妓寨的变迁 9 赛马、跑狗和大赛车 10 镜湖医院 四 澳门与中国内地 1 郑观应与澳门 2 康有为、梁启超与澳门 3 孙中山与澳门 4 救亡高潮 5 孤岛岁月 五 澳门回归之路 1 收复澳门的回顾 2 新中国对澳门的政策 3 中葡联合声明的签 4 澳门基本法的制定 5 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在明清政府对澳门的全面管治中,政府要员巡视澳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数百年来多位封疆大吏巡阅了澳门,及时传达了中国政府对在澳葡人的政策及处理了重大问题,同时也显示了中国政府对澳门主权的拥有。 追溯历史,明清大吏巡阅澳门最早是从明朝末年开始的。1613年两广总督张鸣岗鉴于澳门葡萄牙人骄悍不法,派遣海道副使俞安性、香山县知县但启元巡视澳门,与澳葡官员交涉,并勒令葡人自行举报违禁私蓄的“倭奴”(当时指日本浪人及与日本海盗有关系的一些中国商人)。澳门葡人知道明政府抗倭立场坚定,为保住自己的利益,就向明政府交出日本人123名。俞安性等人“待以不杀,令归本国”,押送他们上了开往日本的商船。与此同时俞安性等惩罚了人口贩子,针对葡人多年来的不法行为制定了《海道禁约》,其中包括严禁葡人蓄养倭奴、禁拐卖人口、禁兵船骗饷、禁接买私货、禁擅建房屋等内容。翌年,两广总督张鸣岗,巡按御史周应期修订、补充、批准此禁约,并勒石立碑,在澳门议事亭(今澳门市政厅地方)树立;勒令葡人遵守。 明朝大吏到澳门巡视的尚不多,但在清朝后,清廷十分重视派高级官吏巡阅澳门,实施对澳门的管理。 早在1864年3月,康熙皇帝为了解开海禁的情况以及调查在各海口开放贸易适宜事项,曾派遣工部尚书杜臻、内阁学士石柱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巡视。两位大臣在两广总督吴兴祚、广东巡抚李士祯陪同下,曾在澳门巡视两天。他们登临大炮台、西望洋炮台视察,当时葡人“率其部人奏番乐以迎之……已而迎者益众,竞相放鸟枪,其声拉杂,将至馆,两台炮声大作,山谷为动”。两人在巡阅之后曾著《粤闽巡视记略》一书。康熙帝从中了解到澳门葡人希望早开海禁的愿望及葡人愿遵从中国法律及统治的有关情况。这次巡阅对当年康熙决定开放江南四大海关进行对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总督吴兴祚曾赋诗描写这次巡视的盛况:“烟锁双城峙炮台,神威八面一时开,声惊百里撼山岳,始信鲸鲵不敢来。”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到澳门巡视的官员不少。例如,1716年康熙帝派内臣李秉忠到澳门采购西洋物品。1717年广州将军管源忠与广东巡抚法海先后巡视澳门海口,加强海防巡查。1724年两广总督孔毓殉奉命到澳门巡查,认为对澳门葡人不可不严加防范。他向雍正帝建议将澳葡25艘商船编号给票,并一概不许其他外国人到澳门居住。1729年广东观风整俗使亦到澳门巡视,作了大量的调查,可惜其文稿今已失传。1745年分巡广南韶连道的薛韞到澳门,海防同知印光任陪同入城,着眼于澳门的海防。1784年广州知府张道源入澳并在妈阁庙题诗刻石,开一时之风气。张道源来澳主要是为处理澳葡官员强拆民居、殴伤中国居民的事而来的。 嘉庆、道光两朝,清廷多次派钦差大臣来处理澳门问题及严禁鸦片在澳门的制作加工、贩卖及储藏。 1808年两广总督吴熊光为镇压海盗事到澳门,澳葡曾提出不许中国盐船停泊内港及放宽贸易限制等之条件来协助清廷剿匪,吴熊光处置不当,致使事态扩大,并使英军闯入黄埔而被撤职。嘉庆帝急谕驱逐英军出澳门,调派永保为广东巡抚,命百龄为钦差专理此事。事后百龄改任为两广总督,并与新任广东巡抚韩峙一道到澳门稽查英军入侵的来龙去脉,对澳门周围加强军事力量。1811年和1818年,两广总督松筠及阮元分别为查禁鸦片到澳门。1821年阮元下令逮捕了澳门鸦片商叶恒树,迫使鸦片走私从澳门转移到伶仃洋。 1836年两广署布政使李恩泽、按察司李振翥为了解英人在澳门活动情形,制止英人在澳门陈兵之事而巡查澳门。 明清时期巡查澳门级别最高的官吏是钦差大臣林则徐。他于1839年9月3日与两广总督邓廷桢一起到澳门禁烟,受到葡人数百年来接待明清大吏所不曾有过的尊崇。 自明朝中叶以来至1840年前,明清大吏巡视澳门已成惯例,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葡人迎送仪式:“凡天朝官如澳,判事官(澳葡自治机构中专门与中国官员打交道的官员,又称理事官)以降阶迎于三巴门外(或关闸口),三巴炮台燃大炮,蕃兵肃队,一人鸣鼓,一人飚旗,队长为帕首,靴襻状,舞枪前导,及送亦如之。人谒则左右列坐。如登炮台则蕃兵毕陈,吹角演阵,犒之牛酒。其燃炮率以三或五、七发,致敬也。”明清大吏巡视澳门是澳门政治生活中的一桩大事,中葡人士皆十分重视。P16-19 序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奎元 2011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