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允林编著的《长空情——一名空军歼击机优秀飞行员的经历》是记叙性著作,着重叙述我国空军歼击机创建、试飞、装备,发展的艰难过程。是一部优秀的爱国主义教材,也是一部军事科学的普及读本,可以激励广大读者,特是青少年,听党的话,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准,提高素质涵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长空情--一名空军歼击机优秀飞行员的经历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米允林 |
出版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米允林编著的《长空情——一名空军歼击机优秀飞行员的经历》是记叙性著作,着重叙述我国空军歼击机创建、试飞、装备,发展的艰难过程。是一部优秀的爱国主义教材,也是一部军事科学的普及读本,可以激励广大读者,特是青少年,听党的话,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准,提高素质涵养,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贡献。 内容推荐 《长空情——一名空军歼击机优秀飞行员的经历》作者米允林是我国前期空军歼击机飞行员中仅存的几位之一。作者在书中回忆了自已从一个农民的孩子成长为空军团副参谋长的曲折过程,同时记录了作者参加我国空军,从航空预备学校、航校到部队歼六战机的科研试飞、训练、作战,不断创造奇迹的艰难历程。在书中,作者还叙述了自己的家庭、婚恋及转业后负责筹建四川绵阳机场的情况。《长空情——一名空军歼击机优秀飞行员的经历》文字生动流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可读性强。这是一部难能可贵的军事科学普及读物,也是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优秀爱国主义教材。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故乡情 第二章 我的父亲和母亲 第三章 选飞历程 第四章 预校生活 第五章 下放当兵锻炼巧 第六章 奔赴福建前线 第七章 返校新考验 第八章 跳伞训练 第九章 徐州滑翔训练 第十章 千缍百炼 第十一章 河北涿县学航理 第十二章 保定学驾初教机 第十三章 关心“文化大革命” 第十四章 定兴学驾高教机 第十五章 凌云壮志 第十六章 生死考验 第十七章 苦乐姻缘 第十八章 雄鹰展翅 第十九章 比翼双飞 第二十章 忠魂悲歌 第二十一章 入闽轮战 第二十二章 西湖疗养 第二十三章 全面整顿 第二十四章 蓝天炮声 第二十五章 地方工作又一春 第二十六章 筹建绵阳机场 第二十七章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试读章节 (一) 1961年5月的一天,我和同学们正在忙于初中升高中的全面复习。每天反复复习及背诵数学、物理、化学、语文、历史、地理、政治、俄语、生物,共计九门功课。同时还穿插部分尚未学完的课程。每个星期还必须安排半天或一天的劳动。 当时教育部门提出的口号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那时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贫穷的农村,连交基本学杂费和住校的伙食费都十分困难。但学校也有办法,就是让各学科教研室的老师把毕业和升学考试须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用大字报的形式,写出来挂在毕业班的走廊上,便于毕业班学生对照课本复习。 学校规定,除了统一上课外,凡自行复习时间,可以自由出入教室,对照大字报上的复习提纲和复习题,进行自行复习。我们穷人家的孩子都懂得,上城里学校读书能早日跳出农门,奋斗个好的前途。 大家三个一伙儿,五个一群走出教室,去对照大字报复习。一天,突然发现教务处老师在学生食堂外,挂出一幅大标语:积极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参加空军选飞。学校的广播也响了起来:“同学们请注意,根据县武装部的通知,空军部队在我校应届毕业生中招收一批飞行学员,希望大家积极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参军。有志者请到校医务室报名。” 整个学校立即沸腾起来,各个年级的男女同学,纷纷涌向校医务室。有真去报名的,有打探消息,看热闹的,真是人潮如涌。四川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看热闹。学校医务室,在女生大院进门左边的一个独门小院内,院内栽有两棵桂花树。那里共有五间平房,两间做医务室,另三间,分别为医务室主任和他夫人的卧室及另外两名女老师的宿舍。 县里派来了8名体检人员。所以,五间房都当做临时初检办公室。学校一名体育老师和总务处一名老师,在小院内摆了一张长课桌,负责登记报名。校医忙于协调安排参加体检的同学。院内挤满了报名的同学,有的女生,鼓足了勇气,用尽全力挤到桌前,找到女体育老师,羞涩地问道,“我从报纸上看到,空军已招收过两批女飞行员,不知道今年还招不招女飞行员,我做梦都想当女飞行员。”没等报名老师解释完毕,排在后面等待报名的男同学就抢先嚷嚷开了,“快走,捣什么乱,今年空军不招女飞行员。继续做你的美梦吧。”引来了大家一阵哈哈大笑。我排在队伍后面,不由也跟着小声笑了起来。 一群想报名当女飞行员的女同学,羞答答挤出人群,不好意思地离开了小院。其实,我心中也在打鼓,自己瘦成这个样子,1.6米余的个子,体重才40多公斤,人家空军会要我吗?但是又想,管他呢,碰下运气吧。我犹豫了一下,仍大胆地挤到桌前,对医生说,我叫米允林,17岁,61级5班。负责报名的女体育老师,用不大相信的眼光上下打量了我一下,在报名册上很快写上了我的名字、班级和年龄,让我到医务室门口等候。 除了测视力,吹肺活量,量身高、体重,测手握力。两问大门敞开之外,其余三间门口均挂有白布床单,看不见里面的活动。每出来一个人,等待检查的同学,就想打听一下怎么检查和体检结果。大约等了半个小时,终于点名轮到我进去。进门后,身着白大褂的医生,对照报名册,校对了人名,上下十分仔细地把我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让我站到门口的一侧,交给我一个圆形带把的竹片,让我轮流挡住一只眼睛,测视我双眼视力。我顺利地看完了视力表上的最下面一排裸视1.5的字母。接着是查肺活量。我先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马上将嘴贴紧吹气口,拼尽全力鼓气向里吹,只见测气的浮筒慢慢地上升,眼看刻度接近3000毫升,我弯下腰,涨红了脸,尽力吹出所剩余之气,可浮筒仍停止不动,就到此为止了。接着又给我测试两只手的握力,量身高、体重,与平常体检不同的是,在量身高的同时,还需放下一块木板让你坐下,再量出坐高,看是否符合飞行员的要求。测下来的结果:我身高1.62米,体重43公斤。 那几年,全国正遭受自然灾害,人人都吃不饱,大人孩子都饿得面黄肌瘦,还有不少人因严重营养不良而导致全身浮肿,甚至死亡。我想自己这样瘦小的人去当飞行员肯定没有希望。检查完外面的内容,转到另一间屋进行五官科的检查,对眼、耳、鼻喉、口腔进行全面检查,看有没有沙眼,然后再看一个印得像大米粒一样大小的视力表,不用遮眼,只要按医生的指点,直接认读。接着又拿出一个五颜六色的小本子,随便翻几页,让你认读。 听前面检查完的同学介绍,这项检查测试你是否有色盲。这些都是自己从出生以来首次经历的体检项目。 检查完五官科,转入另一间检查内科和外科。检查我内科的,是一位年近50岁的女医生,她测完我的血压和脉搏,又让我躺在一张床上,用听诊器对我的胸、背反复听,然后又让我反复吸气、呼气,用手掌反复按压我的腹部。边检查边询问我和家庭成员的病史,我都回答是好的。到了外科,让我们几个男生脱掉全身衣服,只穿内裤,一起听令,对着3个男医生做广播体操,做了几节,然后面对着医生直线走来走去,考察每个人肢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最后一项是面对医生,解开内裤,检查生殖系统是否正常。然后转身弯腰,检查肛门是否有其他疾病。 整个检查用了半个多小时。不过有的同学只看了视力就结束了。有的先检查五官科或外科,检查了一科就不用再检查其他科了。只有我和少数同学,检查完了全部内容。临走,一位老一点的男医生,关切地提醒我说:回去以后,要注意身体,还要参加地区复查。当做完这一切,我回到教室继续复习功课。快要到吃饭的时侯了。参加了体检和没参加的男女同学都好奇地围着我,打听检查的结果,班上20多个女同学带着羡慕的目光,不时偷偷地注视着我,似乎从来不认识一样。参加了体检的男同学,大多带着疑惑的目光,暗暗地审视我,似乎在问,像他这个瘦样子,能考上飞行员吗?甚至有人说,我家就在遂宁航校边上,见过航校的飞行员,一个个都是身强力壮、高大魁梧、满面红光,不可能像他这个样子。 其实,我心里根本没抱什么希望。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不用斤斤计较。眼前的事是认真复习功课,争取考出好成绩。考上高中或师范学校,争取多读点书,增长知识,为争取个好前途而打基础。当不了飞行员,将来当个陆军或工人都好,总比当农民强。 P21-23 序言 1949年11月11日,中国空军正式宣告成立。年仅38岁的原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刘亚楼(1911—1965)担任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毛泽东主席给空军的题词是“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保卫祖国,准备战胜侵略者”。 年轻的中国空军在1950年12月至1953年7月的抗美援朝作战中,先后有10个歼击航空师、21个团参战,共击落侵朝美军和参与侵朝战争的其他国家空军飞机330架。我志愿军空军有18人荣获战斗英雄称号,其中李汉首开击落敌机的纪录;王海、赵宝桐各击落敌机9架,是战果最多的飞行员;刘玉堤一次空战中击落美军F—84型飞机4架,创一次战斗击落敌机最高纪录;张积慧、韩德彩分别击落美国“空军英雄”乔治·阿戴维斯和美国空军“双料王牌飞行员”哈罗德·爱德华·费席尔所架的战机。但我军由此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因各种原因损失飞机800余架。 抗美援朝作战结束后,在长期的国土防空作战中,我英勇的歼击航空兵部队又再创辉煌,再立新功。几十年如一日,不论白天黑夜,不畏严寒酷暑,坚守战斗岗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注视空中动向,苦练杀敌本领,潜心钻研技术战术,打了不少漂亮的歼灭战,赢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1956年6月23日夜,某部团长鲁珉,驾驶无机载雷达设备的米格—17型飞机,击落国民党空军B—17轰炸机一架,开创了在夜间防空作战中击落敌机的先例。1964年11月15日,某部中队长徐开通驾驶歼6型飞机,在雷州半岛的170C10多米高空,首开击落美军高空无人驾驶飞机1架的纪录。1967年4月24日,某部中队长宋义民驾驶歼5型飞机,在广西地区击落当时属于世界先进飞机的F—4B超音速战斗机一架,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典型战例;还有像杜凤瑞,1958年10月10日,在福建龙田地区上空击落两架敌机;航空兵英雄中队,在保卫祖国领空的历次战斗中,创下击落敌机13架,而自己毫无伤亡的战绩。还有众多的英雄部队和英雄人物,在国土防空作战和科研试飞,征服太空的航天事业中,创下了丰功伟绩。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志士同仁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半个多世纪以来,年青的中国空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依靠前苏联空军的援助,在陆军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军敢打敢拼的光荣传统,边打边建,在血与火的空中拼搏中,逐步成长壮大,迈进了世界先进空军的行列。实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的宏大理想。 向英雄学习,走英雄的道路,创英雄的业绩,是每一个优秀空军歼击机飞行员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和人生目标。 我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正当国家遭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1961年8月,我有幸选飞入伍,加入到空军歼击机飞行员的序列。从预校的下放当兵锻炼、跳伞、滑翔,到航校的理论学习,初级机、高教机的学习,到歼击部队的技术战术训练。入闽轮战,从学员、部队的飞行员、中队长、团射击主任、副参谋长到1984年3月停飞转业到地方工作,经历壮志凌云,前赴后继,生死考验,吟唱了一曲忠魂悲歌,当年同期入伍的800余人,飞到我这个年纪的歼击机飞行员不到20人。还有不少战友牺牲在飞行的道路上。我终于有幸闯过来了,从军23年,有苦有乐,有惊有险,有怨有恨,但无悔。 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公民,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捍卫祖国领空的飞行事业,是我一生的骄傲和自豪。我应该感谢党和人民的军队,是她把我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引向了人民空军这所大学校,接受众多老前辈和师长们对我的教育和培养,接过老一代飞行员的驾驶杆,驾驶新一代的战鹰,为祖国蓝天巡航。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1984年,我和同为军人的妻子,双双转业到地方工作。她继续从事医务工作。我有幸从事了家乡机场建设的工作。从事这一工作,再次唤起了我对长空的一片深情,对美好的家乡,中国著名的科技城——绵阳的无限热爱。由此想把它写出来,记下那个时代的回忆,供后来者参考,同时又是对那些献身祖国航空事业而牺牲战友的怀念。 米允林 2013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