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了报仇看电影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韩松落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韩松落,师范院校毕业,曾是电视台主持人、夜总会主持及歌手、养路工、工会干部、电台主持人、图书编辑、报纸编辑……1997年开始发表随笔及小说,作品见于《散文》《人民文学》《天涯》等处。本书收录的就是他的电影随笔,共计114篇。

所谓“电影随笔”,是介于影评和生活随笔及时评之间的边缘文体,以电影为素材和话题的因由,着重考察我们的生活在影像中的映射,以及影像对我们生活的渗透。

内容推荐

电影是真实的虚构

生活是虚构的真实

现实中无法兑现的诺言,无法实现的梦

让我们一起去电影里找寻结果

本书由韩松落的电影随笔结集而成。所谓“电影随笔”,是介于影评和生活随笔及时评之间的边缘文体,以电影为素材和话题的因由,着重考察我们的生活在影像中的映射,以及影像对我们生活的渗透。

本书共分为四辑。《人生的质感》,借助电影观察人生;《熊不是泰迪熊》,借助电影窥探时事;《滋养灵魂的风景》,探查与电影直接有关的人与事;《私房话》,表达个人与电影的亲密接触。

目录

为了报仇看电影

像刘德华一样正常

北野武的花

璩美凤版《密阳》

张爱玲的匮乏使我恻然

欲望的密码

再见,隔膜

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

矫正叛逆者的两种武器

漫长的旅程

蜡像馆往事

色彩狂人

缺胜于丰

钓鱼钓到白鲸

爱被启迪未必是福

她说不的时候

过期的阿修罗

与谁同笑

阉人的起义

和你在一起

被动的美德

蚂蚁们的仪式

都爱老男人

职业美感

人生的质感

刹时光芒

时间机器使用指南

完整的人

逼良为优

爱自己身边的人更重要

要怪就怪这是圆舞

一件坏事等于十件坏事

对他说,听他说

俗世的网

愈救赎愈作恶

愈扭曲愈快乐

《穆赫兰道》后遗症

希亚马兰是否应当坚持?

全都拍下来!

蛇蝎美女

我变成这样,都是你害的

情感方程式

人海孤鸿

人似海底针

脱节不是一种罪过

所谓“皮格马利翁效应”

倾国倾城的只是机遇

琼瑶未必当真

熊不是泰迪熊

熊不是泰迪熊

你竟惋惜一篮樱桃

那双俯瞰的眼睛

一级一级走进有光的所在

等待链霉素

完美世界

让我记住你的姓名

一种生物性的隐喻

俗套的重要性

下一个孩子只好裸奔

遭遇量身定做

不替周慧敏叫屈

成为神话

城市传说

到哪里找那么老的家?

僵尸出现在一九六八年

假扮女护士

不伦之恋

不可饶恕

看够了没有?

例外状态

疯人院里的悖论

裸露在狼群

茫茫群山

看不见的人,不存在的人

公主胖了

简?爱一定会美

花将焉附?

王彩玲们的使命

庞然大物

太阳底下皆山寨

安倍晴明的庭院

滋养灵魂的风景

小倩

她的重要性

不是妖姬,是地母

野草闲花

玉女号哗变

寻找蔡琴

欲比死更冷

身份的焦虑

去往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游轮

滋养灵魂的风景

重逢刘蓝溪

霸王花

最后的浪漫

须兰会怎样去做?

蝴蝶的纪念日

遥看《窗外》

六张《画皮》

琼瑶的第五个主人公

草原上的小屋

那一年,它有声音了

又来了!复仇者

所有的故事都是爱情故事

过气童星

像希区柯克

俗世的黄昏

白这个颜色

谁不是门外汉

私房话

当时已惘然

一棵开满白花的树

情迷葡萄园

我十三岁的第二十天

试读章节

为了报仇看电影

有的时候,看电影,为的是报仇,向庸常的生活报仇。

用天赋本钱报仇,是最扬眉吐气的一种。《灰姑娘》的故事固然已经谙熟在心,《水晶鞋与玫瑰花》的电影却还是要看的。我们眼巴巴地等着灰姑娘拣完豆子去参加舞会,比自己参加舞会还热心,因为知道她铁定是全场最美的一个。她终于进了舞厅,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我们的血也“嗖”一下涌上头顶。等的就是这一刻。舞会确是从前的少女让更多人知晓自己的美,用自己的美向生活报仇的最好仪式。巴西电视剧《女奴》情节异常紧张,但庄园里的全体女人为伊佐拉制作舞衣那一段却拖沓无比,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她在舞会上一定会艳惊四座,所以一定要延宕这快感的来临。看奥黛丽o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茱莉亚o罗伯茨主演的《风月俏佳人》,为的也无非就是这个,等的就是她们换下旧时衣裳,令全场屏息的那一刻。

用后天修炼来的本事向生活报仇,也照旧大快人心。邵氏武侠片里,全片的精华就是王羽、狄龙或者姜大卫,重出江湖,哐啷啷一声,拔出那把高人赠予的宝刀或者宝剑,准备展示苦练来的武功的那一瞬间。武侠片成立的基础,就是报仇情结。它不一定非要有一个报仇的故事核,但可以用这种修成盖世奇功、吐尽恶气的方式,替我们向庸常的生活报仇。具备这种效果的,也不一定是武侠片,《下一站,天后》里,金大喜历尽波折终于上台唱歌那一瞬,一样令人痛快无比。

庸常的生活里,如果还有期待,期待的就是那一刻。看“007”系列,冷艳美女的诱惑也好,克格勃的追杀也罢,都不够惊心动魄。最激动人心的是,007貌似毫不在意地说出:“我是詹姆斯o邦德。”苦守寒窑十八年,等的就是这句话。

也不一定是电影,报仇的机会多着呢。2005年《超级女声》那样火爆,大约就是迎合了群众意欲扬眉吐气的心理。大家花钱花时间,为的就是推选出一个人来,用天赋的本钱也好,后天修炼的本事也好,向生活报仇。向生活的波澜不惊、缺少奇迹、灰暗无光报仇。最具资格的当然是张靓颖,她站到舞台上开口唱歌,震惊全场。我们等的就是那一刻。后来几年的都不好看,就因为它掺杂了别的东西,丧失了观众心理上的支持。而《美国偶像》、《英国达人》一直好看,就是因为始终不敢丢掉它所依赖的心理基础,始终坚持以精细的工业化的方式,选个代表替群众出口恶气。

渴望扬眉吐气是人的本能,侄儿喜欢《丑小鸭》,他至少要他爸爸妈妈给他把这个故事讲过五百遍,就等着听丑小鸭发现自己已经变天鹅的那一瞬间。五百次了,还照旧欢呼雀跃。

我也喜欢。路过彩票站,有人塞给我一张宣传单,下岗女工准备买耗子药与全家同归于尽,临时起意用这钱买了彩票,中了一千万。管它是不是真的,这个故事我喜欢。

像刘德华一样正常

一直很佩服一种人,在不正常的环境里,保持正常生活的人。

英国电影《艾琳娜的手掌》中的女主人公,即是这样一种人。五十岁的老太太,为了给生病的孙子凑到去澳洲接受免费治疗所需的路费,万不得已到风月场所下海。即便如此,她仍打扮得体体面面前去上班,仍竭尽全力使得周围的环境柔和起来。她在那没有窗户、阴暗狭窄的“工作间”里,挂上从家里带来的一张小小的风景画,在桌子上放上家人的合影。这样不正常的环境里,她仍在细处着眼,仍然贯彻着自己的生活方针,为自己布置起一个小小的气场,在那个气场里当家做主,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电影《狗镇》中由妮可o基德曼饰演的女主人公,也是如此。流落异乡小镇,为小镇居民做苦役,在屡遭虐待蹂躏的苦境下,她仍设法攒了钱,在小镇商店里买了陶瓷小人回来,一个一个地买,直到攒够一套。这积攒的过程,是保留希望与热爱的过程。小镇居民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后来他们惩罚她时,就去打碎她的陶瓷小人。他们大概十分嫉恨她,竟将自己的世界保存得如此完整、丝毫不为所动,让他们的凶狠都成了徒劳。

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善始善终的人,身上常有这种素质。比如莫文蔚,在那样一个圈子里,保持爱情形态的完整;比如陈松伶,当年刚步入娱乐圈的时候,还是学生,她时常带书到片场去,在拍戏的间隙,拿出书来读,曾经很是被嘲笑,但她若不是被那些读过的书护着,以她十五岁与家人失和的经历,以她的身世飘零,她至少也应当是第二个蓝洁瑛,然而没有。她读书,书是她的护身符。

又比如刘德华,身为演员,却始终保持正常的饮食和作息,所以他虽是HBV携带者,却始终没有发病,并能成为乙肝防治宣传大使,为一亿HBV携带者作最好的形象代言。救了他的,是他的生活。

正常的生活形态,是保护,也是拯救。斯蒂芬o金的小说《玫瑰疯狂者》,最感人之处就在这里。书中的女主人公,丈夫有严重暴力倾向,她的家庭生活要务之一,就是接受殴打。逃出丈夫的控制后,她艰难地谋到了一份职业,在动荡之中,仍设法保持自己生活形态的健康完整。她租了一间小房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买了一幅廉价的风景画挂在墙上。在小说里,最后是那幅画救了她,但又何尝不是在暗示,是她的生活救了她?

所以,旧时的戏班子里,严格规定学员作息,不留残妆过夜,就是要确立一种自律的生活方式。人可以是戏子,但不能活得像个戏子,昼夜颠倒,晨昏不分,嘴角挂着妖艳的笑,唇上留着昨夜的唇膏。

让一个人成为戏子的,不是这身份本身,而是他的生活方式。

P3-6

序言

淡呀淡呀淡的光

韩松落

自从出书的事定了,我就在不停地向人解释《为了报仇看电影》是本什么样的书,并且一再声明:“不是影评,是电影随笔。”

一定要避开“影评”的归类,是因为身为普通人,最知道普通人对影评的畏惧。影评,多少带点正襟危坐的意思,何况,电影公司收买影评人的价目表在论坛和微博上广泛流传后,这种畏惧里又带上了点不屑。顺便说下,我恨这张来历不明的价目表,因为一天之内接到几个电话向我求证,如果我坦言没被人收买过,似乎说明了我并没被收买的价值,如果我含糊地说声“也有人跟我提过”,那么,到底是位列几等呢?总之都是为难。

当然,最主要的是,我想象中的影评,应当是李洋、崔卫平老师那样的。即便以举重若轻为风格,也得写成迈克的水准,才有资格自称“影评”。

而我感兴趣的,只是看电影时候的愉悦以及电影里和我生活有关的部分,从房子的装修,到影中人的衣服,还有那些可以充当谈资的周边八卦,下笔的时候,自然也都着眼在这些方面。甘雨说我的书是“用感性的笔触,既评论电影,又不落俗套地只是关注电影本身,他更关注历史、文化风俗、人性等电影‘衍生物’,写出了电影这个能陪伴我们孤独和快乐的夜晚的艺术品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其实还是有点拔高。我的观看点,就是一个非影评人的观看点。当然,这样也好。电影,本就是一束淡呀淡呀淡的光,人生的乐趣,也都在于那些“不相干的人和事”。

至于“为了报仇”——是因为我喜欢的作家残雪有本书叫《为了报仇写小说》,而我的某篇文章,山寨了这个题目作为标题,现在又成了书名。“为了报仇”,噱头十足,而且念来十分响亮。

这本书里的大部分篇目,曾以专栏形式,在《新京报》和《燕赵都市报》刊载,在这里,要特别向编辑邓玲玲老师和宋燕、王坤老师致谢。是她们的宽容,让这个专栏持续,并最终促成了这本书。

半年前,回家路上,在首都机场候机,接到粲然电话,谈定了书稿的事。半年后,再次在首都机场落地时,陈笑黎发来短信,告诉我封面已定。在云端的一起一落之间,散碎的文章,变成了这本让我欢喜的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