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汇率政策到底发生什么变化?在做市商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确定对人民币的汇率政策目标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应该如何选择以及应该如何确保汇率政策的稳定性?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后的思考》由彭玉镏所著,对此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供读者阅读参考。
《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后的思考》由彭玉镏所著,《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基于美国金融危机后的思考》从人民币升值的争论出发,分析人民币升值争论的过程,并通过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效用,进而从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人民币实际汇率制度和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的模型分析,认为当前人民币汇率要保持基本稳定,最后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稳定机制,在坚持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中,强化做市商的功能,并适当要求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2011年12月人民币汇率连续跌停,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正在逐步逼近均衡汇率,未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保持基本稳定,并呈现出更为显著的双向波动走势。
1 导 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汇率政策、汇率制度研究
1.2.2 关于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研究
1.2.3 关于汇率变化对贸易和通货膨胀的影响研究
1.2.4 关于汇率制度转换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人民币升值争论分析
2.1 汇改前人民币汇率争论
2.1.1 人民币汇率之争的过程
2.1.2 人民币汇率之争的剖析
2.1.3 人民币汇率之争的结果
2.2 美国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争论
2.2.1 美国金融危机时人民币汇率政策改变
2.2.2 美国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之争
3 人民币升值效用分析
3.1 人民币升值对贸易影响分析
3.1.1 人民币升值对美国逆差的影响
3.1.2 当前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3.2 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影响分析
3.2.1 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影响的机理分析
3.2.2 实证分析
4 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选择
4.1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演变
4.1.1 1978—1994年汇率政策
4.1.2 1994—2005年汇率政策
4.1.3 2005年以后的汇率政策
4.2 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回顾
4.3 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的选择
4.3.1 理论分析
4.3.2 影响因素分析
4.3.3 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选择
5 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
5.1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转换模型分析
5.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
5.2.1 汇率形成机制的内涵
5.2.2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分析
5.2.3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配套制度的改革
5.3 人民币汇率制度分析
5.3.1 宏观经济特征对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影响
5.3.2 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模型分析
6 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模型分析
6.1 汇率政策选择理论
6.1.1 汇率政策种类
6.1.2 汇率政策比较分析
6.2 理论模型分析
6.2.1 理论概述
6.2.2 理论分析
6.3 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的实证分析
6.3.1 实证分析
6.3.2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7 做市商制度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7.1 外汇市场做市商理论
7.1.1 金融市场交易机制的分类
7.1.2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7.2 人民币外汇市场做市商制度
7.2.1 我国外汇市场做市商的发展
7.2.2 引入做市商制度后的我国外汇市场交易机制
7.2.3 引入做市商制度后的我国外汇市场交易模式
7.3 做市商制度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影响
7.3.1 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7.3.2 提高外汇市场的运行效率
7.3.3 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8 中央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干预
8.1 外汇市场干预理论
8.1.1 外汇市场冲销干预与非冲销干预
8.1.2 外汇市场干预的影响渠道
8.2 人民币汇率市场干预的回顾
8.2.1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实践
8.2.2 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有效性
8.3 引入做市商制度后的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
8.3.1 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机制改革
8.3.2 做市商制度下外汇市场干预模型分析
8.3.3 我国外汇市场干预的选择
9 结 论
9.1 坚持人民币汇率机制的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
9.2 加快外汇市场建设,提供防范汇率风险市场工具
9.3 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9.4 完善外汇市场干预机制
9.5 创造有利于中央银行外汇市场干预的良好制度条件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