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能分辨生死的兀鹫,一双照相机般的眼睛,一个只传染别人而自己不发病的奇人,一片万年前沉没的文明古陆,一个如流星般消失在历史深处的中亚帝国……
《神圣后裔》是著名科幻作家郑军的短篇作品集,收录有作者十五年间创作的二十几个短篇。作品构思奇特,想象大胆,情节离奇,语言风趣。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神圣后裔/中国新锐作家方阵原创科幻奇幻读本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郑军 |
出版社 | 吉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只能分辨生死的兀鹫,一双照相机般的眼睛,一个只传染别人而自己不发病的奇人,一片万年前沉没的文明古陆,一个如流星般消失在历史深处的中亚帝国…… 《神圣后裔》是著名科幻作家郑军的短篇作品集,收录有作者十五年间创作的二十几个短篇。作品构思奇特,想象大胆,情节离奇,语言风趣。 内容推荐 打开这本《神圣后裔》,你就能看到神奇的故事。《神圣后裔》是著名科幻作家郑军的短篇作品集,收录有作者十五年间创作的二十几个短篇。作品构思奇特,想象大胆,情节离奇,语言风趣。带它在身边,随时拿出来填补闲暇,不仅可以令你获得阅读享受,还能帮助你开阔眼界,拓展想象空间。 目录 暗杀 白魔 百里眼 濒死体验 超级间谍 虫飞蚁走也惊魂 大地的素描 国家机密 护身符 回归自然 极夜的故事 军备竞赛 恐怖的原型 零号病人 “猫杀” 青色 人口危机 神秘冰穹文档顶端 神圣后裔 说谎的权利 死帖 特大新闻 烟尘纪公园 下面有东西 试读章节 一封恐吓信摆在胡家的桌子上。信是用报纸上剪下的铅字拼成的。信中称,胡文盛泄露天机,必遭天惩,从此不得四处算账,更不得将天机教授于旁人,字的下面是用血画成的子弹! 这不是胡文盛第一次收到恐吓信了。有时候是门口被人泼了污血,有时候是晾在外面的白床单被人用红漆写了字,有时候恐吓信被绑在斩去头的死鸡身上扔进来,内容和这个大同小异,都是叫他不要再卖弄那套高位速算法。 “老公,这要不要报官?”喜妹没见过啥世面,已经吓坏了。胡文盛摇摇头,他不是不想报官,只是报了也没有什么用。警察不会为这几封信忙来忙去。“咱平时没和谁结仇,说不定是谁闹着玩呢。” 扔掉恐吓信,胡文盛照例接待了几个徒弟。他们有的是本镇子弟,有的是外来的徒工,年轻好学,找到胡文盛就是来学他的速算法。 “今天咱们学除法,你们谁来出道题?”胡文盛开口道。 一个名叫乔盼青的徒工马上举手,用外乡口音提问:“胡先生,47465除以3645等于多少?” “13.022。” “那,49875除以9382呢?” “5.316。” “咦,胡先生怎么不掐手指头?”乔盼青诧异地问。 胡文盛得意地说:“当着外人速算,掐个指头更有声势啊,书段子里诸葛亮不就总是掐指一算嘛。其实我早就不用指头帮忙了。不过你们刚学高位速算法,还得跟我从掐指练起。” 胡文盛这里教得开心,喜妹那里一边做饭一边担心。好容易把徒弟们送走了,喜妹又哀求老公:“算了吧,你要想算数解闷,关起门来自己玩就是了,咱小门小户,得罪不起人。” 老婆越这么说,胡文盛的男子气概越要反弹:“这里是有王法的,再说我又没打把式卖艺,能得罪江湖人。我帮人算账都不要钱,收徒弟只要几斤粘面子,我能得罪谁?” 要是天天只来恐吓信,胡文盛怕早就收摊子了。自从“算疯子”这个名字传出去后,来了不少慕名学习的人。这天,南京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唐正东教授也慕名前来。他仔细检查了胡文盛的高位速算法,证明这完全不是江湖把戏。唐正东肃然起敬道:“胡先生,不知你研究这个速算法,有没有建立它的公理体系?” 胡文盛摇摇头,他从没听说过这个词。 “那,它的数学模型是什么?” 胡文盛笑了。“您是留过洋的,我才高小毕业,这就是我随便琢磨出的土方法,没有那么多讲究。” 胡文盛给这位大学者讲了自己建立高位速算法的过程。他是镇里第一批接受西式教育的孩子。有一次他问老师,为什么用笔算加减乘除只能从低位往高位里算:反过来不行吗?老师抢白地说,西式教材就是这么讲的。人家坚船利炮都造得出来。算个数还不比咱中国人明白吗? 这让胡文盛很不服气,他非要搞出个从高位算起的方法,一来二去,折腾十几年居然让他悟出来了,而且计算速度远超传统笔算,更不是打算盘能够比得上的。 “太好了!”唐正东一拍大腿。“有你胡先生,真是我中华之幸啊!” 胡文盛张大嘴巴不知道说啥好。他只是小镇里一名国小老师,和国家民族这些大事沾不上边。唐正东发现这个乡里人老实巴交,还不知道自己搞出了多大名堂。正东道:“胡先生,不管是飞机大炮,还是国防工程,把它们造出来之前,都先要在图纸上把规格尺寸算出来。现在我国还没有用于计算的机器,就是靠人力一笔一笔都去演算。你想想,你这个妙法可以为国家作多大贡献啊!我回去后马上呈报院方,请你去培训一百名速算师,立刻投入国防工程建设。” 四 胡文盛将唐正东礼送出城。受此一激,心潮澎湃,转身去了小酒馆,就着报效国家的理想自斟自饮起来。 晚上,胡文盛喜滋滋唱着小曲往家转,徒工乔盼青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拉着他就往镇外走,请他马上避难,杀手立刻就到!“那些恐吓信都是我发的,但我不是要吓唬你,是向你报警,让你别再推广高位速算法。真有人要杀你!” 这一喜一惊,让胡文盛更加糊涂了。乔盼青说了一串流利的日语,然后又转成中文道:“我是日本人,是头山满①大人训练的特工,专门收集中国各方面的情报。上面知道你发明了高位速算法,派我来侦查底细。现在上面认定你这个方法十分有效,如果民国政府将它用于制造军械,设计武器,将对我国极为不利。只要有政府人士与你接触,就要杀掉你。” 经过唐正东刚才一番指点,胡文盛对自己发明的价值已经有点开窍了。但他对于自己成为中日两国争端的一个要点还是缺乏心理准备。乔盼青还在那里解释:“但是我也受过现代教育。我拜您为师学习了这么多天,相信高位速算法是应用数学领域划时代的创举,如果用于建筑、交通、管理,将会极大造福人类社会,绝不能让它失传。” 就在这时,一辆马车飞奔而来,撞向胡文盛。早有心理准备的乔盼青用力将胡文盛推进路边的水沟里。马车拖着乔盼青狂奔了几十米才停住。车上跳下一人,从车下拉开已经昏迷的乔盼青。此时已有闲人围拢过来,那人眼看无法再向胡文盛下手,驾车狂奔而去。 胡文盛跑到近前,乔盼青已经说不出话来,送到镇上卫生所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用这种方法摆脱了自己两难的位置。P2-5 序言 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集子,收录了我从1997年到现在创作的二十多个短篇,算是给我的个人科幻创作做次小总结。 实践未动、理论先行。《科幻世界》1997年10月号上发表过我的杂文,谈科幻创作感想。其实当时我只写了点习作,尚未有一篇问世。我在那篇文章里把“外星人”、“机器人”和“时间旅行”称为“老三样”,它们都是陈旧的题材,大家为什么不试点新东西呢? 后来我才发现,早在八十年代初,前辈科幻作家就有类似的感慨。当时他们把“外星人”、“机器人”、“克隆人”称为“三种人”。过了二十年,“三种人”的老套路还保留下两种,可见题材更新换代之慢。 又过了几年,美国科幻频道改名为“幻想频道”。老板出来解释说,之所以改名就是怕大家一听“科幻”这个词,便以为这个频道里只播放机器人或者外星人大乱战的片子。可见就是在美国,科幻题材俗套化也早为人诟病。 科幻题材被前人写干净了,我们这代人再没什么好写的了。这种感慨不光今天有,旱在七八十年代,就有中国科幻作家说过这样的话。它从来都不正确。如果你眼睛里只有科幻,那就只能用前人的题材炒冷饭。然而文学是现实的反映,如果你眼睛里有现实,那么新题材简直写不过来。 当然,科幻要写的并非一般社会现实,而是科技前沿。每代科学家都在研究新东西,科研课题成千上万,怎么能没有可写的新鲜事呢?只不过科幻迷往往不是科学迷,他们因循在科幻作品的小圈子里,并不了解科技前沿发生了什么。要知道,无论“三种人”还是“老三样”,最初可都是目光敏锐的作家从科技前沿带进来的题材。 打个比方,我们以粮食为原料加工出面包和饼干,这里面有巨大的飞跃。如果以面包和饼干为原料,我们能创造什么呢?它们已经是加工环节的尽头了。从先前的文学作品里找素材,和对面包饼干这些成品进行再加工一样无趣。 好吧,知道了题材创新的道理,我就得付诸实践。这个短篇集如果说有什么特色,就在于题材不重复。你肯定看不到“三种人”或者“老三样”,代替它们的是许多新题材。比如在1999年,我还没听说过“蒸汽朋克”这个概念时,就写出了《国家机密》,而且居然和“蒸汽朋克”代表作《差分引擎》使用了同样的题材。像《白魔》里面的“冰山撞大陆”、超级间谍里面的“遗觉像”,都是从未有人尝试的新题材,至少我从来没见过。 科技前沿或者科技史,都是科幻题材的宝库。比如《下面有东西》取材于前苏联的科技史实,《神秘冰穹》写了中国人正在做的伟大研究。如果谁还要说科幻没什么新题材可写,我劝他好好探索这两座宝库。 素材好,还要有好的主题才行。在《护身符》中,我表达了对人类一体的向往。刘兴诗和杨实诚两位前辈都公开表扬过这篇小说,不过年轻读者很少有人对它感兴趣。在《回归自然》中,我表达了自己的一贯看法——“回归自然”的理想在科技时代只是个笑话,可以想一想,写一写,就是别真去做。 主题和题材都具备,并不等于便是好作品,文字不漂亮的小说就像没装修的清水房。对于没写过诗歌散文的我来说,文字确实很难看,一开始就是我创作上的短板。印象里第一次有人夸奖我的文字,还是《大地的素描》这篇作品。当时凌晨对我说,你这篇小说的文字比以前漂亮多了。我理解的意思就是“你终于入门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很鼓舞。 2006年,《今古传奇·故事版》的朋友约我写科幻故事。这个不经意的约稿带给我创作水平的又一次提高。当年我还写了篇短文,叫《人到四十学故事》,纪念这次提升。如果要讲叙事能力,故事作者才算最高水平。一篇三四千字的故事要把人物、背景、主要情节都交待清楚,还要营造气氛,调整节奏,一点废话都不能有。 从那以后,我再没写过五千字以上的短篇。甚至回头去看以前完成的长篇,都觉得文字实在哆嗦得狠,恨不能把它们删掉三分之一才过瘾。在此我也向初学者传授这个经验——写小说最好从故事开始。我已经走了弯路,请大家收下我用学费买到的教训吧。 好了,不罗守耀了,因为没有比作品本身更好的总结了。 郑军 2011年10月2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