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可以失败,做人不能失败
人的一生归结起来,无外乎两件事情:一件是做人,另一件便是做事,两者密不可分,共向构建了我们精彩的人生。做人主要是指潜心修炼人们的人格和人品,另一方面则是指恰当地处理好人际关系;而做事主要包括自身的工作、处事及专业能力。一个人是否会做事、做人,决定了其能否获得成功,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那么,究竟做人和做事,哪个更重要呢?答案是做人。虽然做事是人们立身成人之道,人们的能力与价值通常也是通过做事体现出来的,一个人如果缺少了做事的能力,那么做人也便失去了内涵。但是,按照人性本源与社会道德,如果一个人没有做人的基本道德,那么他所做的事情也将不会有任何实质性意义。他们只会弄虚作假、唯利是图,以赚取高额利润为目的,这种做事的非常手段所带来的可怕后果,更是不言而喻。做人是做事的根本,只有先学会了做人,才能将所做之事带入正轨,从而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存活于世,就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价值也得通过他人来体现,所以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是一个人基本的生存能力。一些人每天勤勤恳恳地做事,却无法和家人、朋友、同事等进行良好的沟通,自然也不能得到他人的赏识,更不会被社会所承认,这便是不会做人,或者说是做人的失败所在。而有些人虽然能力一般,但擅长与人打交道,由此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认可。
北宋名将狄青和猛士刘易之间有一段这样的故事:有一年,狄青要出守边塞,他的好朋友韩将军向他推荐了一名猛士,这名猛士叫刘易。刘易熟知兵法,善打恶仗,对狄青守卫的那段边境的情况非常熟悉,狄青带他一起到边境去十分必要。但是刘易有个不良嗜好,就是特别爱吃苦荬菜,一顿饭吃不到苦荚菜就会呼天喊地,骂不绝口,甚至还会动手打人,士兵、将领都有点怕他。
刘易和狄青一起到边塞后,忙于军务,每天早起晚睡,从内地带的苦荬菜很快就吃完了,而边塞又见不到这种野菜。这天,士兵送来的莱里缺少了苦荚莱,刘易便把盛饭菜的器皿扔到地上,并在军营中大闹不止。士兵将此事情报告给狄青,狄青听了非常生气。
就这种情况而言,刘易这样的人是绝不能留在戍边军队中的,但刘易又确实与众不同。狄青考虑,与这种性格刚烈的人发生正面冲突,不仅破坏了自己与韩将军的朋友关系,而且会影响刘易的情绪;如果放任不管,势必会动摇其他士兵的军心,影响戍边大业。
于是,狄青出面好言安抚刘易,并立即派人回内地去取苦荚菜。一部分将领见这种情况,非常不服气,说狄将军骁勇善战,屡建奇功,而刘易何德何能,却要狄将军派人去给他弄苦荚菜吃。特别气盛的将领还想去与刘易比一比武艺,杀一杀刘易的威风。狄将军急忙劝阻众将说:“刘易原来不是我的部下,如果你们与他计较,争强斗胜,传出去势必会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我们现在要加强团结,绝不能争一时之短长。”
当这些话传到刘易的耳中时,他非常感动。狄将军派人专程去弄苦荚菜,刘易觉得自己获得了同情和理解;狄将军劝阻将领勿争强斗胜,刘易觉得他是真正顾全大局,宽宏大量。在这种情况下,自己不该再给非常忙碌的狄将军添麻烦。
过了几天,刘易懊悔地去找狄青,说:“狄将军,您治军严整,我在韩将军手下时就有耳闻。这次我因这么点小事就大闹,您不仅不责怪我,还原谅了我,我一定会报答您。”从此,刘易再也没为苦荚菜闹过事,并且逢人便夸狄将军的宽阔胸怀。
有句古话说得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告诫人们不要过于逞强。争强好胜、得理不饶人,往往容易激怒对方。表面上看,你似乎比别人强,而实际上是缺少智慧,把对方推到了与你完全对立的位置上。这样,你做事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而善于处世的人,他们常常更多地体谅别人,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给人留有余地,不与别人计较一时之短长,这样就可以团结大多数的人,在大家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目标。狄青在这方面的智慧体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仅收服了刘易,而且收服了其他将领、士兵。以狄青的处世方法,不管是谁,都会被他宽容的胸怀所折服。
不少人都对“做人”一词不屑一顾,认为人长大了自然就能学会做人,其实不然,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先成功后做人”的事例。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