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易容所著的《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的主题“传媒符号学”则是有意从“技术学派”与“符号学派”这看似毫不相关的两种路径入手,发掘其内在勾连,以期说明从“媒介环境”分析到“传媒符号语境”研究是一种重要的视角转换:“媒介环境”诉诸技术工具,而“传媒符号语境”诉诸“表意形式”。本书所用的“传媒”既指“传”的过程,也指作为载体的介质和传播机构。因此,本书的主题就是“符号学视野下的传播与媒体研究”。
胡易容所著的《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主题是传播与媒体研究的符号学范式。《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上篇以麦克卢汉为原点,剖析了“媒介技术学派”的路径及其与符号学的内在关联;下篇从符号学角度探讨传播与媒体研究,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态势并初步探索传媒符号学的理论起点。在新的传媒语境与学科背景下,传播学正在发生新一轮符号学转向——“传媒符号学”正在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理论范式。
引论:传媒研究的理论路径
第一节 学术研究的类
第二节 传播学流派的二分法
第三节 传播学理论范式三分法
第四节 从“元理论”看传播学的流派与理论范式
上篇 麦克卢汉与媒介环境学派
第一章 围观麦克卢汉
第一节 麦克卢汉研究的起落
第二节 国内的麦克卢汉研究
第二章 麦克卢汉式批判
第一节 “媒介讯息论”的文化危机意识
第二节 “媒介冷、热论”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三节 “媒介文明论”的民主忧思
第三章 延伸麦克卢汉:从技术环境到符号语境
第一节 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技术哲学渊源
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师友——英尼斯
第三节 媒介环境学派及其符号学命题
下篇 传媒符号学初探
第四章 传媒符号学的起点
第一节 从“信号传递”到“符号传播”
第二节 从“物态媒介”到“社会性传媒”
第三节 从内容分析到文本研究
第四节 从信息指令到元传播
第五章 传媒研究的符号学化
第一节 文献观察:中国大陆传媒符号学的兴起
第二节 “交流学”:北美传播符号学的独特分支
第三节 译文《交流学百年进路》
第六章 传媒符号学应用研究(一):新闻、广告、网络传播
第一节 全媒体背景下的广告创意突围策略
第二节 品牌势能与符号资源战
第三节 以符号分节 理论为“新新闻主义”正名
第四节 在全文本法则中建构新闻经典
第五节 新传媒语境下的语义涌现——以“山寨”为例
第七章 传媒符号学应用研究(二):艺术与当代视觉文化
第一节 当代艺术的“元”解读
第二节 流行文化研究:“变态美”的流行与符号标出动力
第三节 视觉设计艺术(一):招贴赏析与符号文本的层次
第四节 视觉设计艺术(二):招贴的“符号温度”与受众卷入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