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易中天文集(第9卷费城风云)(精)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易中天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费城风云》——著名学者易中天品读美国历史的首部力作!

在1787年费城会议上起草的《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的宪法,其中包含着一个精巧的设计。正是这个设计,创造了“一种既民主又共和的体制,并充分地体现了宪政与法治的精神,从而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内容推荐

自央视“百家讲坛”热播以来,易中天便一跃成为电视传媒观众眼中的“明星学者”,其畅销作品如《品三国》系列,“品读中国”书系、《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及续篇《中国智慧》、《国的惆怅》、《帝国的终结》等,深受全国广大读者的欢迎。

《易中天文集》除了全部收入上述经典作品之外,还将易中天在学术耕耘领域重要的代表作《〈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和《破门而入》一举囊括。此外,以《高高的树上》为代表的文学创作,以《书生傻气》、《公民心事》为代表的现实关注,全方位地展现了易中天为人为文的神采全貌。本书是《易中天文集》第九卷《费城风云》。

《易中天文集》第九卷《费城风云》——著名学者易中天品读美国历史的首部力作!

目录

敲开“他山之石”

费城风云

 引言 阴云与曙光

 第一章 事出有因

一 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

二 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

三 费城不是梁山泊

四 光荣与权力

 第二章 疑云重重

一 始作俑者

二 麻烦与问题

三 摸石头过河

四 该出手时就出手

 第三章 针锋相对

一 修约还是制宪

二 谁来批准宪法

三 合众国向何处去

四 蛋糕应该怎么分

 第四章 剑拔弩张

一 逼上梁山

二 大邦和小邦

三 唇枪舌剑

四 上帝也帮不了忙

 第五章 柳暗花明

一 解铃不是系铃人

二 决不让步

三 半路里杀出个程咬金

四 伟大的妥协

 第六章 严防死守

一 总统是个难题

二 防官如防贼

三 千头万绪

四 连环扣与防火墙

 第七章 祸起萧墙

一 根本的共识

二 拒绝签字

三 最后的劝说

四 两种反对派

 第八章 尘埃落定

一 旗开得胜

二 千呼万唤始出来

三 活着的宪法

四 余音与余波

 余论 原则与妥协

附录一 制宪会议进程与辩论纪要

附录二 制宪会议代表名单

 后记

隔岸观火

 伊拉克是谁的滑铁卢——读刘亚洲析伊战

一 好莱坞警匪片

二 杀鸡为什么用牛刀

三 人权也是国力

 看法官告政府——读“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一 被告麦迪逊

二 法官马歇尔

三 原告马伯里

四 赢家合众国

 秤砣是个大问题——读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一 秤砣不是老百姓

二 美国人的办法

三 中国人的经验

四 大法官与大皇帝

五 有些账需要算清

 有话你就直说——读薛涌《直话直说的政治》

一 牛仔总统愣头青

二 败絮其外,金玉其中

三 遥控器也是大问题

试读章节

在我们这些见惯了庄严肃穆场面的中国人看来,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是一点都不神圣的。会议室里没有高高在上的主席台,没有可以让代表们并排坐在一起的巨型长桌和圆桌,只有一些小型的方桌和靠背椅。桌子的大小,大约只够四个人围在一起吃快餐。这些方桌看上去七零八落,散乱地摆放在会议室里,代表们则三五成群地围而坐之。如果不是因为有一套主席专用的桌椅,你会觉得整个会场更像一个沙龙、酒吧或咖啡厅。坐在这里的代表们也似乎并不是来制定宪法,而是来喝下午茶。

这倒也并不奇怪。因为这时的所谓“美利坚合众国”,其实还在草创时期;而所谓“美国人”,则不过是刚刚从大英帝国那里独立出来的那片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他们自由散漫,憎恶霸权,向往无拘无束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迫不得已,他们是连国家和政府都不想要的。他们任命的那些代表,则分属十三个地方性的政治实体。这些代表,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政治实体之间,就像沙龙里的茶客一样,各自独立,互不相属,原本只有一种松散的联系。他们聚在一起召开会议,同样是出于迫不得已。如果他们对会议不满,则随时都可以退场,没有人可以阻拦。所以,这种茶座式的会场,对于这样一种会议,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要理解这一点,还必须从美国的建国史说起。

多少读过一点美国史的人都知道,在《独立宣言》发表之前,北美大地上并没有什么国家,只有一些殖民地,其中有一些属于大英帝国,叫“英属殖民地”。不过,英国国王虽然宣称对它们享有主权,实际上却由殖民地人民自己管理,即“主权王有,治权民有”。在1607年到1732年之间,这样的英属殖民地一共有十六个。后来有三个殖民地被兼并,就只有十三个了。按照从北到南的顺序排列,它们是:新罕布什尔、马萨诸塞、罗德岛、康涅狄格、纽约、新泽西、宾夕法尼亚、特拉华、马里兰、弗吉尼亚、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佐治亚。所谓美利坚合众国,起先就是由这十三个殖民地联合而成的。

把它们联合起来并不容易。首先,这些殖民地虽然都以盎格鲁—撒克逊人为主,也都号称英属,但相互之间却并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什么瓜葛。每一个殖民地都是以个案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其政治权力直接来自英国国王的特许。比如弗吉尼亚,就是因为英王詹姆斯一世1606年4月10日颁发的特许状(又称“弗吉尼亚特许状”),由弗吉尼亚公司建立的。这一类,叫“公司殖民地”,除弗吉尼亚外,还有马萨诸塞。1620年,在荷兰的部分英国分离派教徒,乘五月花号轮船,计划到弗吉尼亚去安家。可是,他们在海上漂泊了六十六天后,到达的不是弗吉尼亚,而是马萨诸塞。这些苦难而勇敢的人在船上盟誓,要制定对殖民地人民最合适最方便的法律、规则和条例。这个《五月花公约》,就成了第一个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文件;而马萨诸塞,则成为美国独立思想和运动的发源地。

第二类叫“领主殖民地”,是英国国王封给某个或某些领主的。而且,就像当年周天子分封诸侯一样,这类殖民地也可以再分封。比如以英国王后玛丽命名的马里兰,就是封给第一代巴尔的摩勋爵乔治·卡尔弗特的,而巴尔的摩勋爵又分封了六十个庄园。又比如宾夕法尼亚,是因为英王查理二世欠贵族威廉·宾一万六千八百英镑的债,就把北美一大片土地封给宾的儿子小威廉·宾,取名宾夕法尼亚。这类殖民地,数量最多。

第三类叫“自治殖民地”,也叫“契约殖民地”。它们既不属于国王,也不属于领主,是自由移民自己根据他们之间的契约建立起来的,比如罗德岛和康涅狄格就是。1636年,一些持不同见解的人在罗杰·威廉斯的带领下,脱离马萨诸塞湾公司,来到罗德岛,按照居民之间自己的约法,建立了一个自治区。后来又和英国签订“宪章”,取得自治。1639年,康涅狄格河畔的一些城镇(哈特福德、温莎、韦瑟斯菲尔德)的居民联合起来签订“基本盟约”,建立了第二个“契约殖民地”,而且也和英国签订“宪章”,取得了自治。

很清楚,这三类殖民地的情况是很不相同的。即便同一类殖民地,南方和北方也大相径庭。如果既不同类,又一南一北,那差别就更大了。比如马萨诸塞和康涅狄格都是靠盟誓或契约来管理的,南卡罗来纳却会把所有的诉讼程序都交给一位“宪兵司令”,佐治亚则连地里种什么庄稼都要由官方说了算。实际上独立战争之前,这十三个殖民地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南北之间更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显然,这些殖民地各有各的情况,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想法,并不那么容易就能联合起来。何况大英帝国对他们也一直实行“垂直领导”,并没有在当地设立过统一管理的政府机构。也就是说,他们不像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那些诸侯一样,上面还有一个“天下共主”。或者说,虽然有,但远在天边。所以,这些殖民地之间是互不相关的,也是可以互不买账的。1787年的制宪会议开得很艰难,这是原因之一。

这就为他们的联合设置了障碍,也为他们走向共和奠定了基础。但在一开始,他们的联合却是因为迫不得已。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要从英国独立出来,这些原本“不搭界”的殖民地人民很可能会关起门来各人自己过日子,继续老死不相往来。但是英国人促成了他们的联合。177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五个法令,规定受殖民地人民指控的英国官员只能在英国受审,英国军队可以强行进入殖民地民宅,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地位,等等,等等。

这当然让人无法忍受。对于那些具有独立思想和民主意识,视自由为生命的人来说,就更是忍无可忍。要知道,许多人之所以远离家乡,来到这蛮荒大陆上做一个乡巴佬,就是为了独立和自由。想想马萨诸塞就知道。1620年,最早的一批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轮船来到这里时,他们一共是一百零二人。但仅仅一个冬天的寒风,就带走了五十八条生命。可是,第二年春天,当五月花号轮船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船长惊诧地发现,居然没有一个人肯和他一起回到“文明”的英国去,而宁愿留在这里作垂死挣扎。这可真是“不自由,毋宁死”。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尽管马萨诸塞并不是北美大地上第一个殖民地(第一个是弗吉尼亚),美国人还要是把乘五月花号轮船来到这里那些人视为自己的精神先驱。同样,1787年制宪会议在5月30日选举全体委员会时,四十九岁的纳撒尼尔·戈汉姆以很高的票数当选主席,也很可能因为他是马萨诸塞人。P6-9

序言

本卷收录的,是关于美国的一些文字,主要是《费城风云》。另一部分,是与美国有关的读书笔记,以前也零星发表过,现在合为《隔岸观火》,算是《费城风云》的补充。《费城风云》原名《艰难的一跃》,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在2004年8月出版,初版一万册。出版后,发现不太好卖。因为读者不知道这“艰难的一跃”,说的是什么事情。于是,山东画报出版社便将原来的副标题《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改为书名,分别在2005年11月和2006年2月,又出了两个版本。到2008年4月,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的图文版,书名则改为《费城风云》。为此,总编辑刘瑞琳女士和责任编辑曹凌志君,费了不少的心思和心血。结果,它成了我所有著作中最漂亮的一本。

当然,收入本卷的,只是文字部分。

这本书在2004年出版后,有不少朋友问我,怎么会去写美国宪法?的确,按照常规和常理,我并没有资格写它。因为第一,我不是学法律的;第二,我不是学历史的;第三,当时我还没去过美国;第四,又不懂英文。这怎么能写,又怎么会想到去写?

最早的想法,是要为弄清中国的政治制度史,找一个参照系。所以,我也曾想过要写希腊城邦制度。但是古代希腊,离我们实在是太遥远了,很难让广大读者产生兴趣。美国,却是全世界都关注的,尤其是伊战以后。

现在看来,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真是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2003年3月20日,联军开始“斩首行动”。4月9日,就攻进了巴格达。第二天,也就是4月10日,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宣布,伊拉克已不存在运作中的政府。5月2日,当时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宣布联军大获全胜。从动手,到全胜,满打满算,前后不过一两个月。推翻萨达姆政权,则只用了不到二十天,无乃过速乎?

于是,世界一片议论纷纷,或谴责或叫好。我想到的,却是这样一个问题:美国这个国家,实在是太牛了。是的,你可以不喜欢它,可以批判它、反对它、声讨它、咒骂它,这是你的自由。但,无论是谁,也无论是现在或者将来,恐怕都不能小看它。

问题是,这个国家,却原本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它既非“百年老店”,有什么“可居奇货”,可以“倚老卖老”;更非“千年大国”,有什么“悠久传统”,可以“厚积薄发”。在当今世界所有大国中,它的历史是最短的,基础是最差的,起步是最晚的,底蕴是最薄的。怎么不过二百多年工夫,就成了首屈一指,甚至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了呢?这是我们每个有着强国梦,决心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不能不思考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我很想把这块石头敲开来,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

结果,还当真发现了一些耐人寻味的事情。事实上,美国这个国家,很是有些与众不同。比方说,它不是“打出来的”,而是“谈出来的”。而且,是先谈判,再立法,最后才建国。这在世界国家史上,可是一个“特例”,甚至是一个“异类”。

当然,美国人的建国,也经历了一场战争,这就是著名的“独立战争”。但问题是,刚刚把仗打完,所有人便都一哄而散。整个国家,又回到战争前十三个邦(State)各自为政自行其是的状态,全然忘记了还有一个什么“美利坚合众国”。直到四年后的1787年,独立各邦的代表,才被迫重新坐到一起,讨论起草一个宪法。又过了两年,即1789年,宪法才被通过。第一届联邦政府和第一届总统华盛顿,也才开始工作。直到这时,一个在我们看来“像模像样”的国家,才算是真正建立起来了。

然而美国的建国日,却定在十三年前,即1776年的7月4日。这是他们发表《独立宣言》的日子。《独立宣言》确立的,是“自由独立”的“美国理想”。而在美国人看来,这就是建国了。于是,美国的建国过程竟然是这样:先有关于国家的一个理想和一种精神,然后有宪法,最后有政府和总统,你说是不是有点怪异?

那么,独立宣言、联邦宪法和国家机构,这三个环节,哪一个最重要?我认为是宪法。因为如果只有独立宣言,美国就永远只是一个理想或理念,不是一个国家;而如果只有政府和总统,则美国未必是美国,没准还会是伊拉克。事实上,直到现在,把美国各州(State)统一起来的,是联邦宪法;规范着联邦政府、美国总统和全体国民的,也是联邦宪法。二百多年来,美国宪法没有动过一个字,只有二十七条修正案;而所有违宪的或有违宪嫌疑的行为,则都受到了惩罚或付出了代价。显然,没有联邦宪法,就没有美利坚合众国。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正是一部宪法缔造了一个国家。

于是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美国的秘密不在别处,就在联邦宪法那里。联邦宪法的制定过程,也就是美国的建国过程。弄清这个过程,不但能够满足我的好奇心,恐怕也能满足不少人的好奇心,以及“知己知彼”的需要。至少,它可以让我们知道,哪些是可以学的和能够学的,哪些是不可学的和学不来的。不管可学不可学,弄明白了,总不是坏事。写《隔岸观火》诸篇,也是这个意思。

书成之后,曾赋诗一首云──

泰西道路数千年,建国何如美利坚。

一统诸方由法治,三分鼎器护人权。

联邦制遂公民愿,修正案全立宪篇。

从此不存专政想,共和旗举入云天。

2010年11月29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3 8: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