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庭保健灸疗/家庭中医保健丛书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梅雨霖//梅薇薇//袁宏军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按照中医的观点,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外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侵袭,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困扰,免不了会变生疾病。得了疾病怎么办?本书主要针对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慢性病、虚损性疾病以及保健与康复的需要,介绍了早已在我国民间流传的艾灸疗法,以及利用电器和日光的自然辅助疗法等。这些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可现用现查,特别适合人们在家中使用。本书旨在唤醒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充分发挥出病人自身及家庭的双重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与探索,端正对待疾病的心理,有效地提升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内容推荐

该书主要针对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慢性病、虚损性疾病的康复与保健的需要,介绍了早已在我国民间流传的艾灸疗法,以及利用电器和日光的自然辅助疗法等,并配有简明的经络和穴位图。这些疗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可现用现查,特别适合人们在家中使用。运用和掌握这些疗法,可以让人们逐渐摆脱疾病的困扰,达到自我康复、自我保健、健康长寿的目的。

目录

灸疗基本知识

一、灸疗的相关知识简介

 灸疗及其起源

 灸疗的治病原理

 灸疗的具体作用

 灸疗的基本方法

 灸疗的常用材料

 灸疗的适应证

 灸疗的禁忌证

 灸疗的补泻原则

 施灸的一般原则

 施灸的注意事项

 晕灸的处理

 有没有无痛施灸的办法

 灸疗的发展

二、灸疗的相关穴位简介

 灸疗的物质基础和具体部位的循行路径及功能、性质简介

 手部反射区简介

 足部反射区简介

 本书所涉穴位的位置索引

 临床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灸疗经穴

疾病防治灸疗

一、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

 咳嗽

 哮喘

 痰中带血丝

 肺结核

二、消化系统疾病

 呃逆(膈肌痉挛)

 呕吐

 胃病

 腹泻

 慢性结肠炎

 痢疾

 腹痛

 黄疸

 肝硬化

 阑尾炎

 疝气

 黑便

 便秘

 痔疮

 脱肛

 营养不良

 身体瘦弱

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遗尿

 尿闭

 泌尿系统结石

 乳糜尿

 慢性肾炎

 肿满

 痛经

 月经不调

 闭经

 崩漏

 盆腔炎

 赤白带下

 子宫脱出

 不孕

 胎位不正

 难产

 产后腹痛

 产后乳少

 乳房胀痛

 乳房偏小

 阴道痛及小便失禁

 阴道息肉

 阴道长期渗血

 阴道分泌物多且有气味

 中老年阴道萎缩

 阳痿

 遗精

 血精

 阴茎或阴道痒痛

 阴囊湿痒

四、心脑血管及循环系统疾

 心脏病

 高血压

 中风

 中风后遗症

 高血脂

 贫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丝虫病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五、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疾病

 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头痛眩晕

 神经衰弱

 失眠

 健忘

 精神恍惚

 精神不振或心慌胆战

 虚汗、盗汗

 癫痫

 面神经麻痹

 坐骨神经痛

六、眼科疾病

 眼睛干涩

 眼睛红肿

 麦粒肿

 视物模糊

 视力不好

 突然失明

 青光眼

七、耳鼻喉科疾病

 中耳炎

 听力下降

 耳鸣

 耳聋

 鼻出血

 鼻炎、鼻窦炎

 牙痛

 咽喉肿痛

八、皮肤科疾病

 癣疹

 赘疣

 鸡眼

 脚气

九、骨关节及软组织疾病

 骨结核(流痰)

 落枕

 颈椎综合征

 肩周炎

 腰腿痛

 风湿病

 腱鞘炎

 腱鞘囊肿

 腓肠肌痉挛

 扭挫伤

十、痈疖类疾病

 痈疖疔疮

 腮腺炎

 乳痈

 颈淋巴结核

 冻疮(伤)

 睾丸炎

 老烂脚

十一、其他杂症

 下巴易脱臼

 腋臭

 腹腔内积块

 阳气不足

 青少年鸡胸、龟背

 防癌抗癌

十二、部分儿科疾病

 小儿夜啼

 小儿口腔溃疡

 百日咳

 小儿肺炎

 小儿营养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腹泻

 小儿疝气

 小儿鞘膜积液

 小儿遗尿

 小儿脱肛

 慢惊风

十三、意外急救

 休克

 疯狗咬伤

 蛇、蝎、蜈蚣或蜘蛛咬伤

后记

试读章节

1.灸疗最主要的材料

灸疗最主要的材料是艾绒,艾绒由艾叶加工而成。艾,即艾蒿,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多野生于地埂、路旁及树林边缘。艾蒿叶片两面密生白色的绒毛,揉之成团而不成粉。

制作艾绒的方法:在每年的5~7月间,捋取艾叶,晒干或阴干后,放到石臼内反复舂捣研压,使之碎如棉絮状,筛去灰尘、粗梗和杂质即得。成品呈淡黄色,有浓厚的芳香气。

制好的艾绒可放在塑料袋中保存,越陈越好。古语“十年之病,求七年之艾”,就是强调陈艾的重要。一般习惯上,3年以上的艾绒都可以称之为陈艾。有的书中称陈艾为熟艾。

为什么陈艾更好呢?因为新艾含挥发油多,燃烧快,火力强,烧着后烟大,艾灰也很容易脱落,渗透力较差,对皮肤的刺激相对较大;而陈艾则含挥发油少,燃烧较慢,火力温和、均匀持久,烧着后烟又小,艾灰也不容易脱落,渗透力更强,对皮肤的刺激相对较小。

临床使用时,取一小撮艾绒用手挤捏或用艾炷器压制成艾炷,越紧越好;也可卷成艾卷,同样越紧越好,即可用于施灸。

2.灸疗的其他常用材料

(1)姜片。取厨房中常用的鲜姜横切成片,厚0.1~0.3厘米,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呕吐、泄泻、腹痛、遗精、早泄、面瘫和关节酸痛等症。

(2)蒜片。取新鲜独头紫皮蒜横切成片,厚0.1~0.3厘米,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疮疖、腹中积块、肺结核和蛇蝎毒虫咬伤等症。

(3)葱饼。取小葱或大葱洗净,晾干,捣成糊,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虚脱、尿闭、腹痛、疝气和乳腺炎等症。

(4)韭菜饼。取韭菜洗净,晾干,捣成糊,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疮疡等症。

(5)面饼。取面粉适量,加冷开水调匀,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粗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恶疮和溃疡等症。

(6)豆豉饼。取淡豆豉研末,加少量黄酒调匀,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发背顽疮、恶疮肿硬或久不收口等症。

(7)胡椒饼。取白胡椒研末,加入少量面粉和凉开水调匀,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局部麻木等症。

(8)黄土饼。取干净黄土(地层越深越好)加凉开水调匀,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粗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湿疹和背痈等症。

(9)薤饼。取薤叶洗净,晾干,捣成糊,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恶疮等症。

(10)苦瓠饼。取鲜苦瓠洗净,晾干,刮去表层的毛,切成厚0.5厘米的薄片,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疮疡和痈疽等。

(11)鸡蛋饼。取鸡蛋煮熟,纵切开,去除蛋黄,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痈疽初起等。

(12)头垢饼。取蒜1瓣儿或半瓣儿,加头垢(人头皮上的汗泥)捣成糊,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痔疮等。

(13)纸饼。取白纸叠成数层,放入冷开水中浸湿,中间撒入少许雄黄,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痰喘、咳嗽和咯脓血等。  (14)核桃饼。取核桃壳洗净后晾干,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风湿骨痛等症。

(15)酱饼。取干面酱约5克,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脱肛等症。

(16)陈皮饼。取陈皮研为细末,加生姜汁调匀(或用鲜橘皮捣烂)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疮疡等症。

(17)蚯蚓饼。取蚯蚓放人冷开水中吐净泥沙,滤干水捣成糊,捏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疮疡等。另有蚯蚓泥饼,是用韭菜地中的蚯蚓泥,加水或酒和匀,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淋巴结肿大和肛门肿痛等症。

(18)药饼。种类很多,植物类:香附、木香、厚朴、丹参、蓖麻子、桃树叶(皮)、莨菪、槟榔、麻黄、徐长卿、附子(白附子)、巴豆、商陆、甘遂、葶苈、皂角和苍术等;矿物类:白矾、乳香、没药和自然铜等;动物类:蟾蜍、蛴螬和虻虫等。总之一切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19)盐末或盐饼。盐末一般是直接撒在肚脐内,上放艾炷施灸;盐饼则是用盐、面粉及少量凉开水调和,做成厚0.3~0.5厘米的薄饼,中间用针扎几个小孔即可。主要用于治疗腹痛、吐泻、痢疾、痛经、淋病、中风脱症和四肢冰冷等症。P9-11

序言

还记得2005年底,北京市的卫生普查结果居然得了两个“冠军”:一个是高血压冠军;另一个是高血脂冠军。北京市非常重视,曾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单位多听最新保健知识讲座。北京市的做法真的非常英明!

大家也许都知道,科学界有条规律:哺乳动物的寿命一般等于其成熟期的5~7倍。按这么测算,我们人类的正常寿命至少应该有100~140岁,而现在我国死亡率最高的人群是30~50岁的人;此外,按照人类生长的规律,应该是自然老死的人占多数、病死的人占少数,而现在的实际情况正好相反——病死的人占多数,而自然老死的人占很少一部分。为什么会这样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人不懂得保健,而且也不重视保健。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介绍,世界人口中,男性人口以圣马力诺的寿命最长,平均可活到80岁;澳洲、冰岛、日本、瑞典及瑞士的男性平均寿命都达到了79岁;加拿大、摩纳哥及新西兰等地的男性平均寿命为78岁;英、法、德国的男性平均寿命为77岁;美国、古巴的男性平均寿命为75岁;中国的男性平均寿命为71岁。在女性人口中,以日本女性最长寿,平均寿命86岁;摩纳哥妇女平均寿命为85岁;西班牙、澳洲、法国、意大利及瑞士等地的妇女平均寿命为84岁;英国妇女平均寿命为81岁;美国妇女平均寿命为80岁;中国妇女平均寿命为74岁。

瞧一瞧,比起我们的东邻日本,我们中国的男女寿命已经整整差了8~12岁。8~12岁,这差不多又是半代人了。

日本人有什么奥秘呢?说来并不复杂。日本的先进经验就是以社区为单位,每一个月讲一次保健课。公民如果没有来听的,那就必须补课。我国目前还没听说有这个制度。但对于我国公民来说,这无疑应该是一个宝贵的启示。

联合国曾经提出过一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而很多人正是死于无知。

曾有不少人在纽约参加过张学良将军的100岁寿辰。100岁的张学良眼不花,耳不聋,令到场的人很吃惊。当时有人询问他:“少帅,您怎么能活得这么好呢?”张将军的回答非常风趣:“不是我活得太长,而是多数人都活得太短了!”这话可真值得我们大多数人去深思、再思、三思!

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去保健呢?国际卫生界曾在维多利亚开会发出过宣言,这个宣言提出了三句话:第一是平衡饮食,第二是有氧运动,第三是心理状态。让我们牢记住这三句话,并都以这三句话为标尺,不断刷新着我们的生存纪录,努力活好每一天,争取活出精彩人生!

不过,“争取”可绝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话或一个愿望,一定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按照中医的观点,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外有风、寒、暑、湿、燥、火“六淫”的侵袭,内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困扰,免不了会变生疾病。得了疾病怎么办?上医院固然是首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于总人口,我国目前的医生、医院和病床绝对数毕竟太少,看病并不方便;其次,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供求规律的制约,看病贵的现象也在所难免;再次,人们在迈向老龄化的过程中,看病频率在不断增加,这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都会带来精神和经济两方面的沉重压力。因此,很多人都把看病归八苦事、累事、难事之列。

如何去解开生活中的这个难题?我们不能不折服于华夏祖先们的精睿智慧。祖国医学早就提出了鲜明的治病原则:一是预防为主。“上工治未病”(高明的医生注重预防)。二是整体观念。强调“天人感应”,认为人的身体是个缩微了的小宇宙,而宇宙则是扩大了的人体,相互间存在着许多密切的联系和对应关系。三是注重辩证关系。尤其是善于把握病因和个人体质方面所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诊疗讲究望闻问切,用药讲究君臣佐使;有时多病一方,有时又一病多方,完全因人因病而异。四是重视心理因素,即调动病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正是家庭中医保健的基础,也是中医保健的全部内核。

笔者强调“家庭中医保健”的概念,旨在唤醒公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充分发挥出病人自身及家庭的双重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对疾病的认知与探索,端正对待疾病的心理,有效地提升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正所谓:中医保健,从大处着眼;自我灸疗,从小处着手;自己防病、医院治病、家庭互动、永葆康宁。

明白了家庭中医保健的真实内涵,我们就可以从祖国医学宝库中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安全方法,远离现代药品中的毒副作用,真正掌握好防病治病的主动权,享受高质量的人生。我想,这应该是大家的共同愿望!

谈到自我医疗,有些人难免会发出疑问:“这能行吗?我可从来没学过医呀!”我的回答是“肯定行!”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四:一是不懂可以学。现在的中医学全日制本科也不过5年,如果我们业余留心自学,总学时又何止5年?纵使成不了专家,自我保健还是可以的。二是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最关注。学习保健知识,以自己为治疗对象,更可以专注于自己最感兴趣和身体现实最需要的保健知识。而世界上的事情只要全力以赴,往往也就可能最容易取得突破和奇迹。三是自己对自己最了解。掌握了相关的医学知识后,往往也更容易准确地判断出自身症状的细微变化,有利于拿准病情、对症下药、获得最佳效果。四是自己懂医,诊疗小病、老病、慢性病更加方便、经济。因为小病常常有,不一定能随时随地去医院;老病、慢性病去医院效果也不一定很突出,经济上还常常难以负担。而本套丛书正是通过通俗的语言和一些便于操作的方法,让一些没学过医的人学会在家中自我保健的方法,成为自己的保健医生。

这套丛书的资料来源,除我自己的临床实践之外,主要来源于家父的手抄笔记及平时与同行或病友的交流记录;江西九江市庐山区人民医院的蔡明主任与傅宝英护士长也热情奉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其中介绍的所有方法,编写时都经过认真的筛选整理,既注重它的知识性、易操作性,更注重疗效的安全确切,同时兼顾到“简(简单实用)、便(制作、操作方便)、廉(花费低廉)、效(效果较好、无毒副作用)”等基本原则。但随着时代与医疗科技的进步,书中介绍的方法也难免有局限之处,请读者朋友在实际应用时加以斟酌,必要时先向身边的行家咨询请教,再进行操作。

作为这套“家庭中医保健丛书”之一的《家庭保健灸疗》,主要针对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慢性病、虚损性疾病以及保健与康复的需要,介绍了早已在我国民间流传的艾灸疗法,以及利用电器和日光的自然辅助治疗法等,并配有简明的经络和穴位图。这些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安全,可现用现查,特别适合人们在家中使用。运用和掌握这种疗法,可以让人们逐渐摆脱疾病的困扰,达到自我康复、自我保健、健康长寿的目的。本书的病情分类虽然主要依据现代医学的疾病分类方法,但考虑到一般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为方便读者朋友查阅,特将常见疾病按感观为主来加以归纳分类,严格说来不尽合理,但也只能姑且从权了。

正像任何事物都免不了有其局限性一样,灸疗作为一种普及性的医疗保健的方法,自然也不可能万应万灵。本书只着眼于慢性病的家庭保健和疗救,一切急性损伤或危重疾病千万不可把灸疗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对20岁以下的青少年,原则上禁灸;对经产孕期妇女、老人、体质虚弱者施灸,一定要慎之又慎!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觉得书中的方法管用,请推荐给您的朋友;如果您还有更好的妙法,或觉得书中的方法值得商榷,请联系笔者(电子邮箱:mylzy6666@sohu.com)。

关注自己的健康,是人生最明智的投资和选择。中医保健正是融防与治为一体的科学而且经济的最值得推崇的保健方法,是未来医疗保健的方向。让我们把保健知识请进家中,把身心健康长铭心里。希望这套“家庭中医保健丛书”能给您开启一条正确的保健思路,更希望您能从中悟得几招,冲刺生命极限,更多地享受快乐人生!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部宋敏博士、庐山区人民医院陈良寿主任医师、老中医药专家刘文波先生在百忙中为本书审稿,人民出版社的周果钧老师为本书的出版付出了许多心血,谨此一并致谢。

祝愿普天下好人们每天都健康愉快!

梅雨霖

2010年7月于北京

后记

一场“文化大革命”的飓风,把我从刚刚踏入不久的中学校园中刮出,实实在在地甩落在祖辈生息的家乡——江西湖口县马影乡的一处偏僻山村,背负着刺骨的政治歧视,从此开始了单调而又艰辛的“修理地球”生活。

那时所有的文化生活几乎全被取缔,既没有玩的器具,更没有看的书籍。好在我父亲和两位伯父都是家传的中医,父亲的伤科和伯父的内科在当地都卓有名气,不甘寂寞的我于是就开始啃起了枯燥的医学书籍。从古老的《黄帝内经》,到当时流行的《赤脚医生手册》,几乎全读了个遍。加上父亲的指教和伯父的点拨,我也就顺理成章地继承衣钵,在当地充任起医生的角色来,渐渐地居然有了些名气和口碑,一度还创办起回春中医药研究所。由于当时农村的现实情况,要求从业医生必须妇、儿、内、外科全部接诊,我也就被逼迫着来了个广泛涉猎。现在看来,这对提高个人的学术功底还是非常有益的。

由于做医生的经历以及由此而伴生的直面千家万户的方便,我洞察了许多常人不一定有机会接触的社会和人生图画;所亲眼目睹的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和因为无知而造成的生命悲剧,更是深深烙刻在我的心中,惹我深思、引我探讨,催促着我总想设法努力去为社会做点什么。

恢复高考以后,我终于获得了重新学习的机会,虽然父母双亡后拖着个12岁的弟弟,我付出了其他人难以想象的极为艰辛的代价。参加工作以后,我参加、分管的都是文教卫生工作,后来又相继担任了中卫联盟北京医药技术推广中心专家委员、中华华佗医药研究会研究员及北京中医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九江学院等多所大专院校的教授或客座教授等职务,,始终在文教卫生部门打转,一边看病、教学,一边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医学研究,为身边的父老乡亲行些方便。这一切,都为我最感兴趣的大众保健课题创造了条件。

现在我们的科学已经非常发达,但医疗保健仍然是个热点和焦点话题。说是热点,是因为这个问题人人都关心、代代都重视;说是焦点,则是因为近年也确有不少害群之马利用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心而利令智昏,大行坑蒙诈骗之术,把医疗的仁慈之术变成了陷阱之区,给神圣的医疗道德泼上了铜臭的脏水。要彻底改变这些局面,除了寄望于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外,更需要每一位医疗消费者提高自我素质:一方面多学些医疗保健知识,擦亮慧眼;另一方面身体力行地锻炼预防,强健自己的体魄。这也正是我之所以发愿编写这套“家庭中医保健丛书”的初衷。

这套“家庭中医保健丛书”初定5本,分别是:《家庭保健按摩》、《家庭保健食疗》、《家庭用药指迷》、《家庭保健灸疗》、《家庭保健敷疗》。前3本已于2009年6月配合国家第一个“全民健身日”而郑重推出,2010年出版的则是后两本。我们的想法是按照“易懂、易行、廉价、有效”的简便原则,全面普及一些科学传统且行之有效的中医保健知识,系统介绍一些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实用的防病治病方法与“药”剂,以期最大限度地走进千家万户,造福亿万父老乡亲。

特别说明的是,本套书中有些内容来自于别的资料,由于积累资料的时间跨度较长,有的又是相互传播,所以无法一一查找到原作者,敬请原作者原谅,并欢迎随时与本人联系。

真诚地祝愿普天下的华夏同胞健康、幸福!祝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早日荣膺长寿之邦!

梅雨霖

2010年7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1: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