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海上战争公元前1190年至今)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作者 (英)伊恩·迪基//(美)马丁·多尔蒂//菲莉丝·杰斯蒂斯//(英)克里斯托尔·约根森//(美)罗布·赖斯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伊恩·迪基等编著的《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海上战争公元前1190年至今)》主要围古典战舰时代、火炮时代、风帆时代、十九世纪和现代时期五个方面,讲述了公元前1190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对从事海盗的海上民族的大捷,终于当今航空母舰和最新的计算机机化的武器技术的运用,涵盖了过去3000年里海上战争。

内容推荐

伊恩·迪基等编著的《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海上战争公元前1190年至今)》分析了从古代时期到当今时代的海上战争的战术、战法和武器,《图解世界战争战法(海上战争公元前1190年至今)》内容始于公元前1190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三世对从事海盗的海上民族的大捷,终于当今航空母舰和最新的计算机机化的武器技术的运用,涵盖了过去3000年里海上战争的每一项重大事态的发展。

第一章研究了古代的几次重林海上战役,包括希腊对波斯的萨拉米斯大捷(公元前480年)和屋大维大败马克·安东尼的亚克兴战役(公元前31年)单层甲板划桨大帆船作为原始的作战舰船长长达2000余年的事实,得到详细的分析。第二章考虑了新的作战舰船的出现,如北欧方帆船在斯勒伊斯等战役中的运用,并专门分析了闲山岛战役(1592年)中对火炮的运用以及格拉沃利讷海战(1588年)中对西班牙无敌舰队使用火船的惊人之举。第三章研究了从17世纪初期到19世纪晚斯 风帆时代,分析了唐斯(1639年)、梅德伟(1667年)和基伯隆湾(1759年)等著名的海上遭遇战。本章结尾部分还讨论了俄瑞之间的松德海战(1790年),展现了大帆船在欧洲海战中的最后一次亮相。第四章概述了从哥本哈根海战(1801年)和特拉法加海战(1805年)中作战帆船的最后使用到莫比尔湾海战(1864年)中蒸汽动力铁甲军舰的出场的巨大转弯。最后一章讨论了装甲战舰的出现及其在对马海战(1905年)和日德兰海战(1916年)中的运用,以及航空母舰在马塔潘角(1941年)和中途岛(1942年)海战中的革命性出场。

目录

第一章

古典战舰时代

第二章

火炮时代

第三章

风帆时代

第四章

十九世纪

第五章

现代时期

参考书目举要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古典战舰时代

军事领域内的一条普遍真理是,战役往往是沿着交通线而展开的。在蒸汽动力广泛运用以前,各条水路——无论是海洋还是内河——是人们优先用来运送军队、物资和建筑材料的通道。因此,在罗马帝国垮台后,在海上力量出现了真空,这就使得北欧海盗的军队能够在任何一个他们意欲入侵的地方登陆上岸。他们不仅把海洋作为他们的快速通道,而且还沿着内河深入到内陆腹地,甚至在885年还一度围攻了巴黎。

公元前12世纪后期,埃及被各色各样的外国侵略者所袭扰。法老拉美西斯三世统治下的各个城镇以及那些肥沃领土,受到他周围所有人的贪婪觊觎。他只得将精力放在帝国的某一个部分,而放手让敌人进入其他地区。

南方是努比亚的库希特人,他们可能是埃及人最熟悉的敌人,因为在两大民族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贸易往来。尼罗河水系提供了航行,灌溉了埃及的土地,从而形成了一条从南方领土直达埃及王国心脏地带的快速通道。在尼罗河第二大瀑布(大瀑布是指遍布礁石、急流的浅滩)以南,尼罗河也灌溉了努比亚人的土地,使得他们的财富不断增长,从而成为埃及权贵的有力竞争对手。在尼罗河第二大瀑布地区,拉美西斯拥有15座建造复杂的要塞,每一座都有多达300人的正规部队驻守。此外,在尼罗河第一大瀑布还有一座海军基地,以抵御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努比亚人的侵扰。在那个时候,这些防御措施可谓充足够用,但几个世纪以后,库希特人将会突破这些防御,进而征服埃及。

埃及的西面是利比亚人。他们在习俗上与埃及人似乎格格不入,因而暗藏着威胁。为了寻找可以定居的肥沃土地,利比亚各个不同的部落组成庞大队伍周而复始地不断袭扰埃及。但是他们对骑术和冶金术都知之不多,因此,拉美西斯即位第五年后,在哈特索战役中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利比亚人。在长矛兵的支援下,成排的弓箭兵径直冲向利比亚部落军队,与此同时,战车和标枪兵则进攻敌人的两个侧翼。在利比亚人溃败之后,埃及又被足足追赶了80公里(50英里)。这场大捷完全归功于处于优势地位的埃及军事技术和组织。

在拉美西斯王国北部的尼罗河三角洲以西,他建筑了一条防御带,以抵御利比亚人和神秘莫测的海上民族的入侵。50年前,正是在这里,拉美西斯的先辈麦伦普塔赫打败了利比亚人与海上民族结成的同盟。这条防御带,对于海上民族从地中海方向实施的侵略,或对于利比亚人从西方循着沿海通道进行的袭击,起到了早期预警作用。

在埃及的东面,是早已开化了的赫梯人。埃及和他们可以互通信息并互派大使。不过,赫梯人颇为赢弱,无法打败他们自己面临的敌人,包括海上民族。拉美西斯三世与海匕民族:尼罗河战役海上民族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在古埃及文献中,这些入侵者被称为“海上的外国人”。海上民族很可能源于希腊以及地中海各个岛屿。在埃及人的描述中,他们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分支。第一个分支被埃及人称为谢尔登人,他们头戴有角头盔,非常接近于希腊的亚该亚人在特洛伊战役期间所戴的那种头盔。虽然人们实际上难以确定特洛伊围攻战的具体时间,但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次战役的结束时间距离拉美西斯三世登基不远。第二个分支头戴娱乐性的头饰,这些东西可能是用羽毛茎秆做成的。这些人被称为佩勒赛特人,他们更为人熟知的名字是腓利斯丁人,而巴勒斯坦之名正是由此而来。公元前12世纪,在佩勒赛特人的男男女女和羊群所组成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浪潮中,他们推翻了曾经辉煌一时的赫梯帝国。

可能的情况是,在分崩离析的赫梯帝国的南部地区,谢尔登人与佩勒赛特人走到了一起。在海上民族的舰船浩浩荡荡开进尼罗河三角洲之时,这两大部族的主力部队穿过西奈半岛来到埃及。这样的行动,速度不会很快,也不可能秘密进行,因而法老拉美西斯三世有足够的时间对敌人的实力作m判断,并作好还击准备。

拉美西斯有好几支部队可资调遣:在三角洲东部地区,有两支军队用来对付利比亚人;在王国的中央地区,可能是在底比斯附近,有另一支部队作为预备队部署在那里;在南方,有一支部队用来对付努比亚人。士兵都是被强征人伍的,全国人口每10人中有1人必须服兵役。埃及人口按照大约10万人的单位进行组织。据估计,通过这种做法,每年可以征到1万名新兵。我们并不知道具体的服役年限,但是我们确实掌握了拉美西斯四世统治时期被派往南方执行远征任务的一支部队的详细情况:该部队有8362人,包括非战斗人员。如果这只是南方军团的其中一支部队,那么我们可以作出如下谨慎的假设:有三分之二的部队留在后方,而一个军团大约有2.5万人,服役年限大约为10年。步兵被组织成250人的分队,战车驾乘士兵则按每50人编队。宪兵随队而行。P3-6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6: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