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上下美绘白话版)》由吴承恩所著,《西游记》的主旨就是在于政治批判,那就和小说的形象和意蕴不符了。对现实政治的讽刺顶多只是这部神魔小说的附带性的内容,是信手拈来之笔,是讽喻世态人情中的涉笔成趣。一部小说如果不包含丰富的、多元的、在众多棱面上映射出众多意象的内涵,就不成其为多姿多采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品,不会万古长新。
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它主要取材于唐朝太宗时期,著名僧人唐玄奘受皇命上当时的天竺,即现在的印度,去取佛经。本书故事就是以此心怀慈善,身体又柔弱的唐僧为主要人物之一,他在神通广大、会七十二变武艺的孙悟空,偷懒、好色成性但力气满身的猪八戒以及诚厚老实、忠心耿耿的沙悟净的保护下,降妖伏魔,历经七七四十九难,成功完成皇命,取回真经。
《西游记(上下美绘白话版)》由吴承恩所著,美绘白话版《西游记》是这套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献给青少年以上读者的一部文化盛宴。《西游记》作为一部中国古典神魔小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它塑造了孙悟空这样一个理想化的神话英雄形象,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独特的创造。书中的许多人物,既是神奇的,又有强烈的现实感,这在古代神魔小说中也是极为罕见的。全书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
《西游记(上下美绘白话版)》不仅保留了原著极高的思想价值和非凡的艺术成就,而且用一种全新的表现手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它的艺术特点。全书用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配以精致生动的人物景致图画,非常值得读者细细品味、鉴赏。
古时候,天下分为四部分: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东胜神洲有个傲来国,海中有一座花果山。山顶上,有一块仙石,三丈六尺五寸高,二丈四尺围圆,上有九窍八孔。每日受天地灵气,日精月华,一天忽然迸裂,产一石卵,迎风化作一个石猴,石猴目如两道金光,直射天宫。惊动了玉皇大帝,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
二将回报道:“臣奉旨观听金光之处,正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上,有一刚出生的石猴,眼露金光。一吃了凡间食物,金光就没有了。”玉帝听后,没有放在心上。
石猴一出生就会行走跳跃,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晚上睡在石崖下,白天游走在峰洞中。
一天,天气炎热,石猴与群猴避暑,在松阴下玩耍。一群猴子去山涧中洗澡,众候顺涧水往上爬,寻到源头,原来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称道:“好水,好水!”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我们就拜他为王。”石猴挺身而出,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你看他瞑目蹲身,跳入瀑布泉中,睁眼抬头观看,里边无水无波,有座铁板桥。走上桥头,再看眼前,好像人家住处一般,桥边有花有树,还有一座石房,里边有石桌石椅、石锅石灶,石座石床、石盆石碗,样样俱全。还有一石碣,上刻:“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几个大字。石猿喜不自胜,跳出水外,众猴把他团团围住,石猴把里边的情形说了一遍。又道:“里面很宽阔,容得下千百口老小。我们都进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气。”众猴连连叫好,于是相继跳进瀑布,钻进洞里,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闹得不可开交。石猿往当中石椅上一坐,道:“你们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为你们寻了这么好的一个家,你们怎么不拜我为王?”众猴于是不约而同一起跪下,叩了头,称石猴为石猴王千岁。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去了,自称美猴王。
美猴王领率众猴尽情享乐,转眼就是几百年。这天,美猴王正与群猴大摆筵席,忽然流下泪来。众猴慌忙拜道:“大王为何烦恼?”猴王道:“虽然人间王法不管我们,但阎王老子却管着我们,总有一天会年老血衰而死。”
P2-4
读书使人明智,阅读犹如交友。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个高尚的人交流,或沁人心脾,或如沐春风,那一份清凉在现实生活中已很难再现。
每个人的人生经验往往是由两部分组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阅读给予人的便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经验能丰富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拓宽人生视野,使他(她)更容易理解他人,更富于同情心,更具有判断力。而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青少年,阅读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借助于各种方式,表达了人类社会的一些共同的基本准则,如正直、勇敢、忠诚、互助等;也表达,了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如母爱、爱情、友情、手足之情等,以及对美和理想的永恒追求。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灵,抵御世俗的种种侵染,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久负盛名的四大名著,是中国古典文学精品,是经过时间长河的考验沉淀下来的文化厚土,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中国乃至世界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毛泽东说过:“生子当如仲谋,交友如鲁达,信心如唐僧,读书就读四大名著。”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伦理、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阅读这些经典文本意味着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意味着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意味着你能够体验你今生无缘亲历的许许多多浪漫奇异、惊心动魄的生活……
作为一个现代少年,为什么要阅读这些文学经典?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化的过程,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古人、古贤、古书,都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代称,接触多了,势必使一个人的内在气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它可以让你更有内涵,你会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谓书卷气,所谓儒雅,我想并不是贬义词。
现在阅读经典文学的人少了,大部分人觉得没有时间,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没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有这些想法的人也越来越多。这里面有学生、有“高级知识分子”、有企业家、有成功人士等,但我敢断言这其中绝大部分人的内涵修养与他们所拥有的地位是不匹配的。我们看到,中国的富豪有些看起来像暴发户,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富豪大多看起来像翩翩绅士。这就是区别所在。
如果你将来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成功人士,如果你愿意自己成为一个知书达理、修养良好、内心丰富的人。那么,就请读书吧,从经典文学名著开始,通过阅读来反刍自我、提升自我。
这四部书的原著每本几十万字、上百万字,均用文言文写作,这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阅读起来稍显吃力,况且初高中学生学业功课很紧张,为了让这个年龄段的少年读者也能够有兴趣阅读经典,我们将四部巨著缩写成每部18万字的美绘白话版本。在改编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编著者要忠于原著关于人物性格的描述及故事脉络,力求奉献给青少年读者四部既忠于原著,又简便易读、好读的古典文学名著。我们始终坚信:这是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因为这对于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