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其以文字般若示人生之苦短,明本具之佛性。大师通过对参禅、话禅,来讲述做人的道理。《印光法师话禅与净土》付以导读及注释,俾令行者阅是书而得明人身之难得,领会佛法之道。《印光法师话禅与净土》辑录了印光法师文钞中关于禅与净土不同法门修行的开示,对于现代末法众生修行佛法,了脱人生生死大事,应当是最契机的引导。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印光法师话禅与净土/印祖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印光法师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大师其以文字般若示人生之苦短,明本具之佛性。大师通过对参禅、话禅,来讲述做人的道理。《印光法师话禅与净土》付以导读及注释,俾令行者阅是书而得明人身之难得,领会佛法之道。《印光法师话禅与净土》辑录了印光法师文钞中关于禅与净土不同法门修行的开示,对于现代末法众生修行佛法,了脱人生生死大事,应当是最契机的引导。 目录 总序/1 一、释一代时教 (一)人命无常,生死事大 1.生灭因果,皆不久长/1 2.生死大病,由心而起/1 3.因果轮回,诚可哀悯/2 4.人生世间,直同幻化/2 5.超升最难,堕落最易/3 6.熟处过熟,生处过生/4 7.三途一报百千劫,复生人天了无期/4 8.即尘劳为解脱/5 9.西方无苦,但受诸乐/6 10.求生西方,还复本有真性/7 11.信彼极乐,即我本有家乡/8 12.求生西方,不可怕死/9 13.闻净土法门,实莫大之幸/9 14.唯佛与佛,乃能究尽/11 15.直下信去,极乐嘉宾/12 (二)佛教大意 1.诸祖皆以净土密修显化/14 2.儒、佛之关系/18 3.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20 4.大藏经概说/21 5.拣择取舍,一门深入/23 6.诸宗一如/24 7.佛法修持之要,不过禅净二门/25 8.达摩再世亦当以修净而为训导/27 9.即净而禅/28 10.唯仗自力与心佛一如/30 11.诸祖密修净土之大旨/31 12.勿将禅、净以圆融见称/33 13.切戒未得谓得,未证谓证/35 14.修净之最要一关/36 15.不可以寻常教理批判净土/37 16.念佛一法,取舍皆是/39 17.信愿念佛,求生西方/40 18.念佛除业,生死均得大利/42 19.三法契合,了生脱死/43 20.仗佛慈力,横超三界/43 二、明禅宗大意 (一)真参实悟 1.禅宗不可学口头禅/45 2.依他作解,塞自悟门/45 3.悟道与证道/47 4.禅宗揽一切法指归向上/48 5.论证实相/50 6.释二空理/53 7.论悟证/54 8.论行起解绝义/55 (二)显正摧邪 1.真禅/57 2.受持读诵为佛门始终正行/59 3.示随自意三昧/62 4.示看一念落处/65 5.参究本来面目/68 6.示魔境、胜境之分别/70 7.禅净、有无之辨/75 8.驳妄称悟道之魔子/77 9.拨无因果之害/88 (三)禅经论释 1.《金刚经》次诂序/89 2.《金刚经功德颂》序/93 3.《金刚经》石刻序/94 4.《金刚经》线说铸板流通序/96 5.《般若融心论》重刻序/103 6.《金刚经》劝持发隐/105 7.《金刚经》及净土法门释疑/107 8.释《金刚经》“四句偈”/116 9.《心经添足》重刊流通序/117 10.《心经浅解》序/119 11.石印异僧守松草书《心经》跋/121 12.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122 13.复周孟由问《心经》“色不异空”四句书/125 【附录一】《拣魔辨异录》重刻序/127 【附录二】《拣魔辨异录》石印序/131 【附录三】草堂清等转生行状/133 【附录四】永明《禅净四料简》释义/136 三、示净宗大意 (一)净宗缘起 1.净土法门缘起《华严》/141 2.《净土五经》略释/144 3.《阿弥陀经》为净土根本法门/146 4.受持《阿弥陀经》之功德利益/147 (二)略释信愿行 1.厌娑婆苦,欣极乐乐/148 2.深入净宗法界/150 3.三法圆彰,方名念佛/151 4.为弥陀真子,作海会良朋/152 5.以果地觉为因地心/152 6.净土一门唯佛与佛,乃能究尽/153 7.不可以凡夫知见推测佛境/155 8.劝老实念佛/156 9.盲聋喑哑亦可念佛作佛/158 10.佛为大医王,善治众生病/159 11.发决定心方能感佛/160 12.信愿最为要紧/161 13.种种功德皆须回向生西/163 14.五逆十恶者念佛亦得往生/164 15.佛视众生,犹如一子/165 16.念佛不可定执一法/166 17.摄耳谛听为念佛要法/169 18.都摄六根,净念相继/170 19.四众弟子修学要则/172 20.念佛人须具备者/172 21.调制魔境及心火之法/173 22.净宗特奥之秘法/174 23.修行人第一大关/175 24.念佛当存随缘往生心,绝不可灭寿取证/176 25.回向净土/177 (三)明念佛之力用 1.对治念佛不能恳切/178 2.对治烦恼习气/179 3.对治色欲/180 4.对治财色等烦恼/181 5.对治贪欲/182 6.对治嗔心/183 7.对治贪嗔痴/183 8.对治性情暴戾/185 9.念佛息妄/185 10.烦恼由心而起/186 11.将“死”字挂于额颅上/187 12.即纠缠为摆脱/188 13.释迦、弥陀,宏慈大悲/189 14.五逆十恶亦可带业往生/189 15.做愚夫愚妇工夫/190 16.带业往生者不可以凡夫定名/191 17.欲求离苦得乐,当及时努力念佛/192 18.寿命无量,一生成办/193 四、勉契修净土 (一)赞净土超胜——无上甚深深妙禅 1.一乘无上之大教/195 2.究竟畅佛本怀/197 3.干稳万当,万不漏一/200 4.以如来万德洪名为缘/202 5.不同小可因缘/203 6.法法圆通,随感必应/204 7.但肯依教修持,皆可仗佛慈力/206 8.十方世界,最为超胜/207 (二)一切总持,归宗净土 1.净土法门,彻上彻下/208 2.念佛一法,彻上彻下/210 3.净土法门,普被三根/211 4.等觉逆恶,同趋并驾/214 5.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215 6.净为律、教、禅、密之归宿/217 7.《归宗精舍同修净业序》(节录)/219 后记/2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