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研究路径
走出本土化的两难困境
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方法论初探
事实再现的文学路径——建构社会与行为科学中的人文方法
中国人的关系模式
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终结
社会系统、关系运作与权力的弭生产
关系动力学
关系、面子与权威的研究
本土的人际传播研究:“关系”的视角与理论方向
中国人的脸面观——一种本土研究策略的探讨
在中国官僚作风及其技术的背后——偏正结构与脸面运作
中国社会信任与信用的研究
信任与风险社会——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
诚信、信任与信用:概念的澄清与历史的演进
社会信用:人性假设与制度安排
变迁中的中国人与中国社会
“土政策”的功能分析——中国地方与组织领导的权力游戏
社会心理承受力与社会价值选择
中国人的关系向度及其在互联网中的可能性表达
后记
社会科学的中国化与本土化自20世纪30年代伊始,已成为中国社会科学家研究中国社会的自觉,后又在中国内地以外的华人地区有重要的发展。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关注和研究均显得缺失。《关系与中国社会》是作者翟学伟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研究的种种思考与具体研究。总体上体现为一种探索性。内容涉及如何从事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研究,中国人的行动包含哪些要素和机制,中国人的关系、人情和面子有哪些特点及其彼此的关系如何、中国人的人性假定与制度是什么关系以及以上所有方面在中国现代化中的变迁如何等等。《关系与中国社会》既是作者的学术成果,也是作者的学术心路。
翟学伟编写的《关系与中国社会》是紫金社会学论丛之一,收录关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研究论文16篇,内容涉及: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研究路径;中国人的关系模式;关系、面子与权威的研究;中国社会信任与信用的研究;变迁中的中国人与中国社会5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