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认识定力开始,让读者了解定力对身心的利益、定力的内涵以及如何建立培养定力的正确观念,培养定力所需的基本条件与积极学习定力应树立的心态,让其充分准备好培养定力的条件,减少修习的障碍,再介绍培养定力的方法。
定力,除了可以在禅坐中获得之外,书中更介绍了在生活中培养定力的方法,让读者调动各种感官在行走、睡眠中来自然增长定力。书中最后有培养定力的问题与解答,解除读者在修定上的一般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如何培养定力/洪启嵩禅释养生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洪启嵩 |
出版社 | 陕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从认识定力开始,让读者了解定力对身心的利益、定力的内涵以及如何建立培养定力的正确观念,培养定力所需的基本条件与积极学习定力应树立的心态,让其充分准备好培养定力的条件,减少修习的障碍,再介绍培养定力的方法。 定力,除了可以在禅坐中获得之外,书中更介绍了在生活中培养定力的方法,让读者调动各种感官在行走、睡眠中来自然增长定力。书中最后有培养定力的问题与解答,解除读者在修定上的一般问题。 内容推荐 坐禅,可以使人类在身体与心灵上,都发展出最极致、圆满的境界。在过去的经验当中,禅定往往是投注无比身心精力,透过长期专注修持者的专利品;他们宛如人类生命中的贵族一般,拥有无比珍贵的生命发展技术的专利,却往往无法普及于大众。“洪启嵩禅释养生”这套丛书就是为了使过去人类伟大的生命贵族们所成就的身心境界,迅速而普遍地落实到所有的生命,使每个人的身心都得到进化与升华。 本书为该套系列丛书之一。本书内容涵盖:培养定力的要诀,培养定力的正确心态,培养定力时身体、心理、呼吸的准备,培养定力的方法,修学定力的地图,由感官增加定力,在行走中增加定力,在睡眠中增加定力,培养定力问题与解答。 目录 出版缘起 作者序 前言 1 为什么要培养定力 培养定力的利益 “止”让身心统一、安宁 禅定产生的身心现象 2 定力的内涵 各类修学禅定的目的 佛教禅定的定义 佛教禅定的内涵与目的 观念 1 培养定力的要诀 培养定力的基本条件 2 积极的态度 乐意学习各种禅定 精进的学习 尊重所学习的禅定 巧妙学习的智慧 一心专修禅定 准备 1 时间与地点 持之以恒的练习 合宜的环境 2 姿势 坐姿的要点 下座的要点 3 心理的准备 九种准备条件 生起四种决心 4 调和的呼吸 调和的呼吸现象 调适呼吸的方法 方法 1 专注对象的安心方法——系缘守境止 专注于身体的某一部位一 专注于身内的脉轮或窍穴 专注于外境 2 压制心不散乱的方法——制心止 3 体悟真谛的安心法——体真止 4 培养定力的地图(九住心)——九种摄心的过程 内住:让心自然安住 等(续)住:让心相续安住 安住:能摄心自在安住 近住:没有意念,转住于内心 调顺:调顺心而安住 寂静:止息心而安住 最极寂静:妄念寂灭而安住 专注一趣:心性合一而安住 等持:心已安住于正定 生活中培养定力的方法 1 由视觉增加定力 练习的方法 2 由听觉增加定力 练习的方法 3 由嗅觉增加定力 练习的方法 4 由味觉增加定力 练习的方法 以味觉证得解脱的范例 5 由触觉增加定力 练习的方法 6 在行走中增加定力 练习的方法 7 在睡眠中增加定力 梦中悟道的范例 培养定力问题与解答 试读章节 培养定力可以获得很多的利益,因此,想要增长自己的定力,当然也要让自己具备充分的条件,才能真正迅速有效地培养出定力来。尤其现代人培养定力的条件比古人差了许多,因此,如果能够让自己拥有良好的基本条件,站立在良好的基石上,定可以迅速地增长我们的定力。 所以在修定前若能具备更多良好的辅助条件,帮助我们修定,不仅能除去练习中可能产生的障碍,而且透过这些辅助条件,可以使我们身心更快地得到转换,发挥生命最大的潜力。 培养定力酌基本条件 具备正确的观念 想要培养定力,首先要能具备正确的观念,从内心真诚地体会这些正确的见解,而且观察到自己的身心与宇宙现象的真实性都是不断变化的,在相互变化中,也没有真实的主体性存在,在时间与空间上都不产生执著。然后依据这正确见解来指导我们的身心修持定力,如此产生正确的观察与正确的修持,进而能够让身心不再妄动,达到最放松、最安定自然的状况。 所以,没有以正确的知见作为基石,一切都是枉然,错误的努力,是得不到圆满的结果的。 和谐适当的生活 为了培养定力,在生活条件上,应尽量自我要求生活简单和谐化,不要太复杂或过于奢华,这样较容易帮助我们阻断导致身心混乱的各种因缘。 但是,有些人如果为了培养定力,就认为自己的生活应该极为简单化,甚至不看彩色电视,而改换黑白电视或不看电视等这种做法,又似乎矫枉过正,就如同过现代人的生活,却不使用吸尘器而用扫帚来扫地一般。所以生活在现代都市丛林中的人们,应该让生活适当和谐。 生活的条件也是安适就好,服装也是适当合宜即可。如果我们每天早晨起床,都要像伊美黛一般面对三千双鞋,可能不知道要如何外出了,所以合宜的生活是重要的。 饮食亦不要过于饥饿或太饱,现代人大都过于肥胖,适当地运动,让身体保持健康,都是培养定力所必需的。 居住的条件也是适当合宜就好,因为若为了培养定力,一定要选择居住在安静、鸟语花香的舒适环境,恐怕也不太容易,而尽量让自己的环境清净是我们都可做到的,所以我们可依自己目前的能力与条件,来安置自己培养定力的空间。 此外,当我们要培养定力时,不管多么忙碌,在这段时间,尽量要放下一切,专心在修习上。 超越外在的诱惑 当我们在培养定力的初期过程中,由于定力尚不稳定,所以要尽量减少被外在的环境或物质所引诱的机会,否则心易随境转,使心无法达到安定澄明,影响定力的培养。像去购物时,有非买不可的冲动就不恰当,买东西的智慧也需要定力的,所以对于外在的诱惑都可以此为原则。 除此之外,我们可以尽量降低各种欲望的强烈追求,超越声音、味觉等各方面的执著与诱惑。 另外,不要贪着触感,要穿某种质料的衣服而保有品位,但是要恰当而不执著。 因为,超越这些外在的诱惑,可以减少定力的动摇,进而更快速增长我们的定力。 超越负面的心念 超越自己的负面心念,也可以让我们培养、增长定力。我们要超越自己负面的心念,转化贪心为慈悲,消弭主体与客体的分别对待,而产生同体的大慈悲心。像观世音菩萨就是最佳的典范,无我的心念背后,就不会产生相续负面的心念,只是一心想帮助别人,就自然具备广大的慈悲心。 转化嗔心升华为智慧,像常常愤怒的人,其实心识的反应是很敏捷的,所以透过容易愤怒的特性,将其转化为敏锐的观察,而升华为智慧。 如果个性较嗜睡、愚痴执著,则可以升华此个性,让我们在愚痴的睡梦中转化为光明的睡梦,进而达到一如梦醒的境界。 舍弃悔恨、犹疑不定的心,使心安住,并且把怀疑的心转成对真理的追求与研究。 我们转化各种负面的心念为正面的心念,最重要的就是将浮动的心放下,不要执著,再避开主客的对立立场,进而让心念转向光明面。那么,以光明正面的心念来培养定力,一定能迅速增长成就。 发起广大的愿力 我们要在自己的体性上自在安立,才能在培养定力的功夫上不断研磨。体性上安立是除了具备正确观念之外,还要加上大悲心,我们所具备的正确见解之中,一定要含容摄持着大悲心,要发起广大的心愿,才能够快速增长定力。 这就譬如种植一棵榕树在盆景里,每天很宝贝地看护着,小心翼翼地按时浇水、施肥,无微不至。纵使很辛勤地照顾着,种了五百年、一千年,所种植的榕树还是只有这么大。可是如果将这棵榕树种植在大地上,树就自然长成棵大树。所以,如果我们心地广大犹如虚空,以整个大地、整个宇宙为安住的处所,心越大则成果愈大。 当我们学习定力愈加增长时,也更加感受到学习禅定的利益与喜悦,这时我们要发起广大的心愿与愿力,希望自己所亲爱的人以及其他人也能像自己一般,得到真实的喜乐。 这发起远大的心胸与愿景,才是培养定力的大战咯。至于战术就是我们培养定力的方法了。有了整个的大战略再来很好地修习,这样的结果才是最圆满的。 所以我们要发起广大愿力,才能迅速增长定力,否则,进步到某一程度时,就发觉很难再进步。当我们发现自己刚开始有很大的进步,后来就有些停滞不前,这时可以检讨一下自己的心胸是否广大,愿力是否坚定。 如果能体会契入、笃行实践这些要诀,就能帮助我们成就广大的定力。 P34-42 序言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修习禅定者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任何禅修者,唯有透过基本专注力的训练,然后逐渐养成定力,修禅才有成功的可能。而任何人透过定力的培养,也必然能使自己的人生,更加顺畅、成功,不只能使自己更加健康、长寿、青春而延缓老化,使自己的学业、事业更为成功,家庭中的父母、夫妻、亲子关系更为和谐欢乐,而且能使人际关系也更为圆满。 修学定力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也有帮助,慢慢地你会发现:我们轻举妄动的举止,逐渐地减少了,甚至消失殆尽;对于自我的执著也越来越淡薄,心念也愈渐趋向光明积极。 定力的养成,让我们的人生,不只容易抉择出正确的方向,而且更加提升效能,让我们的生命,创造出无穷的意义。 本书从认识定力开始,让读者了解定力对身心的利益、定力的内涵以及如何建立培养定力的正确观念,培养定力所需的基本条件与积极学习定力应树立的心态,让其充分准备好培养定力的条件,减少修习的障碍,再介绍培养定力的方法。 定力,除了可以在禅坐中获得之外,书中更介绍了在生活中培养定力的方法,让读者调动各种感官在行走、睡眠中来自然增长定力。书中最后有培养定力的问题与解答,解除读者在修定上的一般问题。 现在,让我们从培养定力开始,进入自在掌握身心主权的世界,创造光明、灿烂的未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