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由文景主编,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宋代以后被尊为“诗圣”,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诗,一直为世人传诵。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杜甫/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丛书/世界名人画传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文景 |
出版社 | 中国人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杜甫》由文景主编,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宋代以后被尊为“诗圣”,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诗,一直为世人传诵。 内容推荐 《杜甫》由文景主编,本套丛书选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名人,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勾勒出每位名人的精彩一生,每个人物的传记都向青少年朋友描述一段百味人生,将主人公坚毅的品性、过人的胆略、恒定的信念与执著的勇气展示给你。 读一本名人传记,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之旅,打开了一扇启迪成长的智慧之门。 每册名人传记选有多幅历史照片,真实再现历史场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杜甫》中出现的各类文化知识、科学常识、典故趣闻等都随文注出,为阅读拓展了无限的空间,也是本套丛书的一大特色。 目录 第一章 出生书香门第 第二章 才华初露 第三章 漫游河山 第四章 双星交会 第五章 长安寻梦 第六章 仕途梦醒 第七章 作《兵车行》 第八章 献赋得官 第九章 奉先探亲 第十章 乱世流亡 第十一章 被困长安 第十二章 济世梦断 第十三章 回乡见闻 第十四章 漂泊陇蜀 第十五章 安史之乱平定 第十六章 困老江湖 第十七章 病死船上 试读章节 杜甫的父亲杜闲,只做过几任小官,没有多少名气。母亲崔氏,在杜甫3岁时就去世了。父亲后来到外地做官,就把年仅5岁的杜甫托付给在洛阳的姑母照料。为人善良的姑母,对待小杜甫就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关怀备至,万般呵护。 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秋天,杜甫和姑母的儿子同时生病。两个孩子高烧不退,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不住地呻吟……这些日子,洛阳城里的许多儿童都染上了这种病,有的已经死了。姑母亲自请来本城的一位名医,给哥儿俩开了药方。哪知道姑母拿着药方走了大半个洛阳城,只买到够一个人吃的药。回到家中,姑母左右为难,“这救命的药给谁吃呢?”突然,陷入昏迷的小杜甫喊了声“娘”,这一声呼喊让姑母做出了痛苦的抉择,“这苦命的孩子呀,从小没了亲娘,父亲又不在身边,太可怜了,这药先给他吃吧,自己的孩子先凑合着吧,等一天应该也不碍事。”想到这儿,姑母把煎好的药全喂到了杜甫的嘴里。第二天清晨,杜甫的病情减轻了许多;而大表弟却高烧不止,没过三天就死了。 杜甫后来在《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中,用饱含感情的笔触详细地记述了这件事,这也是他文章中写得最为真切动人的一篇。幼年时的这场重病,对杜甫的身体损害很大,杜甫说自己“少小多病”,身体赢弱。但他从小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既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又能勤奋学习,不断上进。 而此时正值唐代的鼎盛时期——开元盛世。杜甫所在的洛阳是唐朝除长安以外的第二个国都,长安称为“西京”,洛阳称为“东京”。洛阳水陆交通发达,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地理优势,她敞开胸怀,融汇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这个时期,许多中亚、西亚、南亚的商人、艺术家、僧人都纷纷来到洛阳。许多来自国外的音乐舞蹈不时在各地演出,外国艺术家的绘画雕塑在很多寺院中都可以看到。无论是他们的音乐舞蹈,还是绘画雕塑,都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异国情调,为人们展示了一个魅力无穷的新天地。 杜甫6岁那年,一次他来到城里最繁华的集市,看到很多人黑压压地围成一个圈,里面还不断地发出喝彩声。小杜甫很好奇,连忙挤进人群中。这一看不要紧,足足让杜甫记了50年。只见场地中央站着一位身着戎装的女子,双手各持一柄宝剑,随着身边伴奏的鼓乐声挥剑起舞,舞姿矫健多变,上下飞舞的宝剑闪着耀眼的光芒。突然,那女子利索地收剑挺身,结束了舞蹈,但剑光仍如静止不动的江海,泛着幽清的光亮。 P5-8 序言 杜甫是唐朝著名诗人。字子美,曾自称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青年时期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合称“文章四友”。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后来漫游各地。天宝三年(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此后寓居长安(今陕西西安)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安禄山叛军攻陷长安时,曾被困城中半年,后来逃至凤翔,谒见肃宗,被封为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出任华州司功参军,但很快弃官。不久又移家成都,在浣花溪上筑草堂,世称浣花草堂。后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府中任参谋,被举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所以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在湘江途中一条小船上。 杜甫一生约有1500首诗歌被保存下来,作品有《杜工部集》。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百姓寄以深切同情。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百姓的愿望。其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落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其擅长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他还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等,对后来的“新乐府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宋代以后被尊为“诗圣”,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他的《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诗,一直为世人传诵。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