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娇秀编著的《教育机会与收入分配》从政府教育公共政策与教育机会分配的基本理论框架出发,比较全面地考察由教育公共政策所导致的我国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居民之间以及各收入阶层居民之间的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进而导致受教育程度和质量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由于教育是劳动力市场上一个获得高工资的强信号,教育机会分配的不平等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收人分配的不平等导致我国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居民之间以及各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它又反过来作为受教育的一个约束加深教育的不平等程度。如何打破这个循环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面l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是收入分配差异的主要根源。本书将指出,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私人投资受既定的收入约束的条件下,只能通过公共投资来弥补,也即政府的教育公共政策必须向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以及低收入阶层居民倾斜,同时改革并完善我国现行的不利于收入分配平等的教育公共政策。
第一章导论/1
第一节研究缘起及意义/l
一、研究缘起/1
二、研究意义/4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6
一、国外研究现状/6
二、国内研究现状/12
第三节研究思路和方法/14
一、研究思路/14
二、研究方法/15
第四节教育机会平等概念的界定/16
一、理论界的观点/17
二、本书的界定/19
第二章教育公共政策收入分配效应的理论基础/20
第一节教育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20
一、人力资本理论中关于教育影响收八分配的机制/21
二、筛选理论中关于教育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22
三、教育与收入分配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观点/24
四、教育影响收入分配的机制二分层理论的阐释/27
第二节政府教育公共政策与教育机会分配二一般分析/28
一、教育是否收费对教育机会分配的影响/28
二、入学标准规定与教育机会分配/34
三、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机会分配/36
第三章我国教育公共政策对教育机会分配的影响/41
第一节教育收费制度与教育机会分配/42
一、义务教育收费与我国居民受教育机会/42
二、高等教育收费下教育机会的分配/48
第二节招生政策规定对居民受教育机会的影响/54
一、我国义务教育入学规定对居民受教育机会的影响/54
二、高等教育招生规定与我国居民受教育机会/60
第三节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机会分配/66
一、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对教育机会分配的影响/66
二、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居民受教育机会/73
三、重点学校制度对我国居民受教育机会的影响/76
第四章我国教育机会的城乡分布及其收入分配效应/80
第一节城乡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状与趋势/81
一、全国城9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81
二、各省市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82
第二节教育机会城乡分布不平等的具体表现/87
一、义务教育机会城≥分布不平等的具体体现/87
二、城9居民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具体说明/98
第三节城乡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实证研究/104
一、计量模型设定/104
二、样本数据说明/106
三、实证检验/108
四、小结/115
第五章我国教育机会的地区分布及其收入分配效应/117
第一节不同地区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状/118
一、地区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20
二、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悬殊/123
第二节教育机会地区分布不平等的具体体现/’125
一、义务教育机会地区分布不平等的表现/126
二、非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地区居民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139
第三节不同地区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二实证分析/153
一、计量模型设定/153
二、样本数据来源/154
三、实证检验/156
四、小结/160
第六章我国教育机会的阶层分布及其收入分配效应/161
第一节不同收入阶层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现状/162
一、城镇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并有两极化的趋势/163
二、农村不同阶层收入差距也不断扩大/167
第二节教育机会阶层分布不平等的具体表现——以高等教育为例/168
一、不同收入阶层家庭子女在高校中的分布/169
二、不同收入阶层子女的学科专业分布/179
三、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线/183
第三节不同阶层居民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实证分析/186
一、计量模型设定与相关指标说明/186
二、数据来源/190
三、实证检验/190
四、小结/195
第七章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教育公共政策建议/196
第一节降低义务教育机会分配不平等的政策建议/196
一、增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196
二、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198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取消等级评估/200
四、改造和扶持薄弱学校/201
第二节减少高等教育机会分配不平等的主要措施/204
一、改革现行高等教育收费制度,降低居民受教育机会不平等/204
二、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保障贫困子女的受教育机会/210
三、改革高考招生录取制度,保证不同学生有平等的入学机会/214
参考文献/216
后记/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