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大清华10堂价值课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杨翼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激活体内的爱国基因

蔡元培,这是北大历史上一个永远不能忘记的名字。正是因为蔡元培先生从来没有中断过的爱国举动,让北大这座百年名校从建立以来,就戴上了爱国的光环。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各国准备签订《巴黎和约》,然而这份条约对中国并无好处。于是,北大学生决定在5月7日举行游行抗议活动。5月2日,国务总理钱能训向正在巴黎参加和谈的中国代表团拍发密电,命令代表在合约上签字。

这一消息,被国务院电报处的一名小职员知道了,于是他连夜向总统府外交委员会事务长林长民通报。随后,林长民当即向外交委员会委员长汪大燮汇报。

事实上,外交委员会已经在当天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拒签和约。汪大燮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十分焦虑,5月3日凌晨,他便专程前往蔡元培家中,告知蔡元培这个消息。蔡元培极为震惊,他明白,政府是已经完全不能指望,现在,能够挽救国家命运的唯一希望便是爱国学生。

5月3日早上,蔡元培召开紧急会议,与罗家伦、傅斯年等部分学生代表商量对策。同时,他又以北京欧关同学会总干事的身份,与副总干事王宠惠、叶景莘联名致电中国使团首席代表陆征祥,劝他不要在合约上签字。

与此同时,其他各校的学生代表也召开了紧急会议,一致认为必须马上采取行动。5月3日晚上,北京大学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决定第二天举行示威。对于这次大会,蔡元培不仅没有阻止,还特地召集学生代表谈话,予以鼓励,并再三嘱咐,为了避免为政府干涉造成口实,在行动的时候一定要严守秩序。从凌晨到晚上,蔡元培都在为调动各方力量,为促成第二天的行动而竭尽全力地奔波,而他位于东堂子胡同的家更是人流如梭,一夜没有停歇。

1919年5月4日下午,数千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大会,并与不断加入的市民、工人、商人组成浩浩荡荡的队伍上街,著名的“五四运动”爆发了。当他接到政府要求停止的要求时,他说了这样一句话:“学生爱国运动,我不忍制止。”

最后,队伍冲破军警阻拦,行至卖国贼曹汝祥的住地赵家楼的时候,放火烧掉了曹宅。一时之间场面无法控制,赶来弹压的大队军警逮捕了32名学生,其中有20人是北大的学生。学生被逮捕之后,蔡元培冒着危险多方营救,使被捕学生于5月7日全部获释。

这件事,让政府大为动怒,免去了蔡元培的职务。为保全学校,保护学生,蔡元培引咎辞职,毅然决定离开北大。知道蔡元培出走之后,北大及各校师生组织请愿、罢课,强烈要求蔡元培回任,并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一时间学潮汹涌,举行了影响力颇大的“挽蔡行动”。

1919年6月28日,巴黎和会上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1919年9月12日,病后初愈的蔡元培再次回到北京;8天之后,北京大学三千余人在法科大礼堂召开欢迎蔡元培返校的大会,盛况前所未有。如此“校长救学生、学生留校长”的佳话,世所罕见。  蔡元培先生和北大学生的爱国行动,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而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虽然在和平的环境中成长,不需要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爱国的精神却不能丢。我们应该像蔡元培那样,时刻维护国家的利益,做一个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年。

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应该具备的精神,做爱国主义青年,就要不畏惧挑战,有勇气迎接即将面临的一切困难。不论是清华教授朱自清的“不食美国救济粮”的决定,还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牺牲精神,还是邱少云面对烈火焚身的无所畏惧,都是源于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所以,当他们面对祖国危难的时候,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看得比一切都高,甚至高于他们的生命。这种为了国家的义不容辞,为了国家的无所畏惧,正是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中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在回国之前,曾经环游欧洲,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著名古建筑。当他看到别的国家的古建筑受到保护,并且有专门的学者在研究,而国内的古建筑大多无人问津,并受到严重的破坏的时候,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梁思成回国之后,在东北大学的邀请下,来到东北大学任教。在东北大学,梁思成创建了建筑系,他自己担任系主任和教授。1931年9月18日,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很快沦陷。在动荡不安中梁思成一家迁到了北平。

回到北平的梁思成,参加了专门研究古建筑的营造学社,并且担任法式部主任,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中。随后的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占领北平之后,主办了“东亚共荣协会”,并邀请梁思成出席会议。

那个时候,日本的确非常强大,出席这样的会议就意味着将会得到更多学术上的支持,这对于任何一个科学家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机会。然而,梁思成不忘国耻,誓死不与侵略者同流合污,随即举家搬走,经过长途跋涉,于1938年到达昆明。

1939年,梁思成再次搬家,来到四川省南溪县的李庄。国难当头的时候,国家科研经费就变得更加紧张了,营造学社的经费一度中断,所有人员的工资一概停发,梁思成一家的生活日渐拮据。当时,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也患了严重的肺病,卧床不起,梁思成由于积劳成疾,患上了脊椎软组织硬化症,行动很不方便。

就在这个内外交困的时刻,梁思成接到美国好几个学校和机构的邀请,让他到美国一边教书,一边治病。然而,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梁思成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些邀请,他说:“国难当头,我怎么可以擅自离开呢?”于是,梁思成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再次选择了后者。

就这样,梁思成拖着带病的身子,带着仅有的几位研究人员,在云南、四川等地继续坚持着古建筑的研究。他们不辞辛劳,辗转调查了40余个县,为当时的中央博物馆绘制了大量古建筑模型图。他的妻子林徽因也每天靠在被子上工作,书案上、病榻前堆积起数以千计的照片、草图、数据和文字记录。

在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梁思成和团队仍然出版了营造学社的社刊。没有印刷工具,他们只能采用手写和最原始的石印。在困境中,梁思成先生展现出的民族气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学子为民族而奋斗!

不管是北大还是清华,“爱国”都是它们从未丢弃过的精神。这样热血澎湃的爱国精神,也在近代中国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那么,作为一个爱国主义青年,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

做爱国主义青年,就是要像秋瑾那样义不容辞。作为一位有才有貌的女留学生,她本可享受生活,成为众人钦慕的对象,然而,当她看到国家危难的时候,义不容辞撇下红装,选择了革命,像花木兰那样扛起保护国家的大旗。虽然黄花岗起义失败,秋瑾也英勇就义,但黄花岗起义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作用巨大的一次起义。什么是爱国?爱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国家危难时,面对生死抉择永不退缩。

做爱国主义青年,就是要像武文斌那样坚强。一位26岁的士兵,本应该是朝气蓬勃的花样年华,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许多的风景要看。但是,当地震的一声巨响让祖国的城市变成残垣断壁的时候,他为了多挽救一个生命,永远沉睡在了抗震的第一线上。他用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用竖起的旗帜告诉我们要坚强,而他,却在流尽自己的汗水之后,到了另一个地方。什么是爱国?爱国就是当国家需要时,勇于向前,从不退让。

做爱国主义青年,就是要像神七航天员那样,坚持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拓展天疆,使中国的足迹从此在深邃的星空中闪耀。三位航天勇士明知试验有危险,也要坚决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不能辜负祖国的期望。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称得上是“爱国青年”!P2-6

目录

第1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使命

 激活体内的爱国基因

 弘扬中国文化,才是真的爱国

 想要真的爱国,唯有用知识武装自己

 即使功成名就,也不能忘记“国家”二字

 唯有理性,才能真的爱国

第2课 “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非凡气度

 强势的性格助成功,谦虚的态度显气度

 毕业了,别拿学历说事

 批评没那么难听

 舍弃虚荣,打造非凡气度

 咄咄逼人最损形象

 气度养成术——忍耐

 能屈能伸方显真气度

 自负,成功的绊脚石

第3课 “自强不息,天道酬勤”的进取性格

 唯有勤奋,才能舞动成功的旗帜

 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向前迈一步,进步多一些

 想要保持竞争力,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

 实力比学历更重要

 让学习成为终身信仰

 敢于竞争,才能跻身群雄

 想要积极进取,就要激情一点

 认清现实,“饭碗争夺战”已打响

第4课 “心存远志,追求卓越"的远大抱负

 有梦想才有前进的动力

 追随理想,你才能找到奋斗的方向

 不相信自己,就别奢望奇迹

 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你的抱负,不应只是赚钱这么简单

 保持本色,你是独特的自己

 把理想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开足马力,让自己的版图无限扩大

 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别被专业所束缚

第5课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强意志

 前进从跌倒开始

 认清挫折——成功的催化剂

 不妨把挫折当成一次测试

 伟大是熬出来的

 不经历创伤,你就不是那颗成熟的果实

 唯有积极的心态,才能化解逆境的困惑

 战胜挫折必杀技:毅力

第6课 “求真务实,求是刨新”的科学精神

 丈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未来的蓝图,要与自己相符

 成功的法门:把握细节

 脚踏实地,拒绝“飘”的状态

 务实一点,小事不做难成大事

 未雨绸缪,看清未来的路

 拥有创造力,才能提升实力

 及时回头也是一种进步

第7课 “忠诚守信,敢于担当”的处世原则

 信守承诺——行走社会的第一原则

 相对于能力,领导更加看重忠诚

 别因为逃避责任,被贴上坏标签

 说话算数原则,领导必须懂得

 好领导的处世原则:以身作则

 人生的责任,要由信念来支撑

 主动为下属承担责任

第8课 “尊重欣赏,乐观友善”的团队精神

 能力再强,你也只是团队里的一滴水

 融入团队,你才能无坚不摧

 荣誉不是你一个人的

 打造无敌团队的秘诀——积极有效的沟通

 0%距离拉动,100%团队战斗力

 人气源于分享

 不要对同事期望过高

 亲密的同时,别忘记保持距离

第9课 “以寸草心,报三春晖”的孝顺义务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掌中的珍宝

 别忘了渐渐老去的父母

 心与心的交流,才是真正的孝顺

 翅膀再硬,也别忘了身后的父母

 对待父母也要语气平和

第10课 “关爱自然,热心公益”的慈善理念

 在公益活动中展现爱心

 支教,人生的伟大选择

 慈善不分身份

 我们是不平凡的志愿者

 保护生态环境,我们义不容辞

 动物,我们永远的朋友

序言

对无数学子来说,北大和清华就是他们心中的圣殿,梦中的金字塔。能以“北大人”、“清华人”自居更是一份自己骄傲、同龄人羡慕的荣耀。百余年来,中国这两所名校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从北大、清华走出来的学子,成功的概率会那么高?

北京大学作为对中国近代史影响深远的大学,是一所极具精神魅力的学府,百余年来,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他们从这里眺望世界,走向未来,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传播文明的种子。

北大的原校长许智宏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许多毕业多年的北大学生回想起来,都不约而同地提到,北大给学子们最宝贵的是“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精神。他们在北大学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感受更多的是北大对一个人人格的熏陶,从这里走出的代代骄子,无不具备北大特有的精神气质。

而清华大学这座百年老校,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个校训是受梁启超先生的影响。梁启超在清华作题为《君子》的演讲时,他引用《周易》里的话来勉励清华学子要做君子,要树立“完整人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生所言,影响深远,“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来即成为清华的校训。

“一部清华史,就是一部中国民族的自强史,就是一部爱国奉献的历史。”的确,清华,自它诞生起,就担负起民族兴旺、崛起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一百年来,清华为中国培养出了众多的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国家和民族奠造了宝贵的人文传统。清华也将这种自强的精神,沉淀在清华园的文化底蕴当中,让每一个清华人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他们带着这种精神去迎接人生的每一个考验。

本书根据北大和清华百余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内在精神,综合提炼出了10个最有价值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是成就北大、清华百年声誉的根本原因,也是造就无数英才的原动力。现在,身处伟大时代的我们,“科学发展,成才报国”更是我们需要具备的坚定理想和执著追求,不管我们是不是就读于北大、清华,也不管我们是学习、创业还是生活,都需要把这种精神融入进去。只要有一种憧憬未来的信念,并努力去奋斗,相信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内容推荐

这本《北大清华10堂价值课》由杨翼编著。身处伟大时代的我们,“科学发展,成才报国”是我们需要具备的坚定理想和执著追求,不管我们是不是就读于北大、清华,也不管我们是学习、创业还是生活,都需要把这种精神融入进去。只要有一种憧憬未来的信念,并努力去奋斗,相信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这本《北大清华10堂价值课》适合大众阅读。

编辑推荐

这本《北大清华10堂价值课》由杨翼编著,全书根据北大和清华百余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内在精神,综合提炼出了10个最有价值的核心理念,这些理念是成就北大、清华百年声誉的根本原因,也是造就无数英才的原动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8: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