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民间故事,内容广泛,风格多样。它们有的清幽淡雅,有的瑰丽神奇,有的机智幽默,有的寓意深远,大多表现了劳动群众鲜明的爱憎和是非观念,也表达着他们顽强、乐观、风趣的民族性格特征。
赵世杰编译的《种金子的老头》即为“维吾尔族民间故事精选”之一,其中收录了多篇民间故事及寓言故事,它深刻而生动地反映了维吾尔族群众的道德观念和生活哲理,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维吾尔族民间故事里,流传极为广泛的《阿凡提的故事》,以及与之相类似的《毛拉则丁的故事》、《赛莱依·恰坎的故事》等,有着同样的艺术魅力。它们都显示了维吾尔族民间文学诙谐、幽默的情趣。
赵世杰编译的《种金子的老头》即是收录维吾尔民间故事的代表作,包括《鞋匠当国王》、《四个懒虫》、《湿牛粪里藏珠宝》、《儿童国王断疑案》、《犯疑心的国王》、《黄金与知识》、《手艺高超的屠夫》、《种金子的老头》、《酒的神奇功效》等短篇故事。
鞋匠当国王
很久很久以前,某座城里有位鞋匠,名叫吐尔逊,性格直率,富有正义感。他每天坐在街头给人们修补鞋子,一天勉强挣三块钱:一块用来买馕,一块用来打灯油,一块用来买酒。
城里的国王横征暴敛,作恶多端,嫌贫爱富,老怀疑百姓在背地里咒骂他,每天夜里都装扮成叫花子,满大街小巷探听。
一天夜里,国王从吐尔逊鞋匠的窗前经过,见屋里透出来一丝亮光。他从门缝往里一瞧,只见鞋匠从壁龛里取出半块核桃壳,将黑陶瓷碗里的酒斟在里面,一边自言自语,一边连连喝了四五次。然后拿起挂在墙上的弹拨尔琴,边弹边唱:
莫道鞋匠无苦衷,
我心中的痛楚诉不完。
在残暴国王的城市里,
处处笼罩着灾难。
国王一听,压住火气,当当当敲开门,恳求说:“老兄,您好!我是一个云游四乡的乞丐,请您看在真主的份儿上,让我今夜在你家借宿一宿。”
鞋匠说:“行呀。不过,你不能干涉我干的事,也不许你多嘴多舌,只能规规矩矩坐着,要不就睡你的觉。”
“乞丐”连连点头答应了。鞋匠领他进屋,让他坐在炕旮旯里。
这时,鞋匠深深长叹了一口气,又将黑陶瓷碗里的酒斟在核桃壳里喝起来。喝完酒,怀抱起弹拨尔琴,流着泪水,边弹边唱:
生活在这个人间,
谁心头没有哀怨?
国王的苛捐杂税重如山,
皮鞭抽得百姓皮绽肉烂。
我呻吟哟,我长叹,
让我的仇恨埋葬你,
让我的泪水变江河,
叫我的鱼儿吞掉你……
鞋匠还没唱完,“乞丐”急忙问道:“大哥,你是干什么营生的?你的苦难与国王有何相干?”鞋匠回答道:
我的手艺是鞋匠,
磨难熬煎胸中藏。
赤贫还比石头硬,
只有眼泪和悲伤……
唱着,满面泪水滚滚,放声号啕大哭起来。
第二天,国王在城里贴出一张告示:“从即日起,凡我城民,谁也不准让鞋匠补鞋。违者严惩不贷!”并派出士兵,满大街巡查。士兵见吐尔逊鞋匠跟往日一样坐在街头补鞋,拥过去砸烂他的鞋摊。
鞋匠像做了场噩梦,好不伤心地回到家里,带了把刀子去乡下,割神香草到巴扎上去卖,拿得来的钱买馕买酒,打灯油。晚上,鞋匠喝过酒,抱着弹拨尔琴弹唱时,国王又装成乞丐来到吐尔逊鞋匠的门口,边敲门,边喊:“喂,亲爱的伙计,我是个无家可归的乞丐,请今夜留我一宿,明儿一清早我就走开。”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