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奇迹的七田真早教经典!54年理论基础,思想惠及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500多所七田幼儿教室实践验证,40000个家庭的共同选择;日本七田教育研究所独家授权,中国首次成系列出版,最完整诠释七田式早教理念;涉及胎教、幼儿早期脑力开发、幼儿心理教育、家长育儿方法等经典早教内容;倡导重视“心灵、教养、性格、情绪、健康、社会性”的全人格综合教育!
七田真编著的《培养优秀宝宝——父母必备的70个习惯》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职责,学会用正面积极的心态来发展孩子的各种潜能。
70个习惯将有效地消除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烦恼,使孩子的心灵与能力都能得到快速发展。
《培养优秀宝宝——父母必备的70个习惯》精选了七田真博士在从事右脑教育丰富经验中提炼出的70个关于父母培养优秀宝宝所必须具备的习惯,将使各位父母成为右脑教育法的育儿达人。
《培养优秀宝宝——父母必备的70个习惯》帮助父母重新认识自己的职责,学会用正面积极的心态来发展孩子的各种潜能。结合大量具有实践操作性的具体实例与方法,例如“鼓励孩子,你一定能够做到”,“让孩子学会帮忙”,“如果孩子讨厌学习,就使用‘回音法’”等。70个习惯将有效地消除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烦恼,使孩子的心灵与能力都能得到快速发展。
第1章 能够努力向上的孩子
了解育儿的精彩之处和乐趣所在/002
要这样去鼓励孩子——“若是你的话,肯定能做到”/005
让孩子拥有理想和对人生的希望/008
要建立起既有“爱”又有“敬”的亲子关系/013
在家里要注意的言行举止/016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时间要多于孩子看电视的时间/020
“不要输给自己”而非“不要输给其他的孩子”/022
要摒弃负面的语言和负面的情绪/025
第2章 能够学习的孩子
教会孩子“学习的三个目的”/028
不要误解“父母和孩子是对等的”含义/032
必须要说“不可以”/036
父母的态度改变孩子学习的心态/039
“回声法”能让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喜欢学习/043
在游戏中教给孩子谦让之心和思考能力/047
倾听孩子的目标/050
费尽心力、轻声细语地用爱从0 岁开始教育孩子/054
早期教育不是天才教育/057
与其“让孩子入学以后再开始”,不如逐渐地准备/061
幼儿教育使孩子轻松跨过难关,考入重点中学/067
用丰富的语言对0 岁婴儿进行文字教育/070
只能在0 岁到6 岁进行的“模式学习”/075
模式学习的成果是培养了“才能”/080
了解智力发育顺序的作用之一/083
了解智力发育顺序的作用之二/087
孩子入学前需学会的10 种基础知识/091
让幼儿学习英语/102
为孩子创造能提高其听懂声音能力的环境/105
让孩子每天只听15 分钟的磁带和cd/108
第3章 具有创造力的孩子
让孩子阅读成功人士的故事/112
让孩子通过旅行拥有广阔的视野/117
培养孩子主动做事的意识/120
不是“特训”而是“帮助”/123
要提防会扼杀个性萌芽的“水平教育”/126
通过培养基础学习能力来发展创造性/128
孩子上小学之后要养成自己学习的态度/131
培养表达能力的汉语训练/134
第4章 能够忍耐的孩子
对心灵的教育培养会使智力得到发育成长/138
要有坚定不移的态度/142
了解并实践培养孩子的“三种神器”/145
在让孩子“自由”的同时,不要使其“放任”/154
不要让孩子当“家里的皇帝”/156
不要去哄正在闹别扭的孩子/158
试着问孩子心灵是干净的好,还是污秽的好? /161
第5章 有区分能力的孩子
在幼儿时期要教会孩子“问候”、“回答”、“区分”/166
在计算机时代,要培养孩子重视阅读/169
通过按顺序分发东西来使孩子确认家庭秩序/173
尽早让孩子在其社会群体中历练/176
若是孩子能被认可、表扬,他们会变得开朗和自信/178
将批评时间控制在1 分钟内,且仅此一次/181
第6章 有所成长的孩子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要设定标准,不要比较/186
每天感动于“昨天还做不到呢,今天却已经会做了,好厉害啊!”/189
通过右脑教育可以培育孩子的心灵和成长可能性/192
因为表扬而意识到孩子的潜能/197
通过预备课程激活头脑/201
相信想象的力量,并予以实践/204
将目光转向“旧脑”的丰富世界/207
通过西蒙顿疗法向梦想的实现靠近/209
和腹中胎儿说话刺激其右脑/212
从胎教时就开始“培育心灵”/215
将乐观、温和传达给腹中胎儿/218
孕期的饮食要注意水、盐和“豆芝裙蔬鱼菌薯”/221
母爱是孩子成长发育最好的营养/223
第7章 有同情心的孩子
努力拼搏地活着,磨炼灵魂/228
人的本性是在3 岁之前培养好的/231
要教会孩子“人从一出生就是钻石”/235
“成龙”还是“成虫”,取决于家庭氛围/237
“父亲的作用”能影响孩子的品质和人格的形成/240
要清楚地区分“温和”与“纵容”/242
通过拜托一点小事来播下表扬的种子/244
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要发生戏剧化的改变只需两个小行动/250
必须要说“不可以”
取而代之的是,在“不能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的灌输教育,要重视自由想象”的口号下,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施行的是“要重视孩子自己想出来的东西”的教育。
顺应这一潮流,越来越多的家庭声称,“在我们家,从没对孩子说过‘不可以’这类的话”,他们并对此感到自鸣得意。然后,大家放弃了按照自古以来父母的立场教导孩子的做法,而倡导“大人和孩子的立场是一样的,父亲必须要成为孩子的朋友”。
但是,采用了这样的育儿方法,反而导致了过度保护。结果是,孩子被逼进了痛苦的境地。
“绝不可以对伤害他人、给别人带来麻烦这样的行为置之不理”,若是连这些最基本的教导都放弃的话,会培养出完全没有是非善恶判断标准的孩子来。所谓教导,是指培养能遵守社会最基本规则的孩子,而非任性妄为的孩子。
若是把孩子所说的话都照单全收,就会把孩子培养成任意妄为的“小王子”和“小公主”,使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无论什么都是正确的”。结果便是孩子将成长为一个只会主观固执、不会体谅人的孩子。
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已经是朋友关系了,所以在学校,孩子和老师的关系也是对等的,他们对于老师说的话,已经置若罔闻了。若是在乌托邦中,这种状况或许能顺利存在,但在现实里,是不会那样发展的。
今村先生在《“厌恶学习病”的治愈方法》中还写了这样一段话:
出现了跳脱出朋友关系的学生。对他们而言,和兄弟、朋友打架是家常便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朋友关系总有一天会破裂,通常,孩子会切断朋友这一关系。对女老师愤怒地叫嚣“哆嗦死了!死老太婆”,同时会脸色铁青地、恶狠狠地瞪着老师看。还出现了老师被学生用刀刺伤的事件。“明明在教育时只是要求稍微注意一下,为什么会让你变得狂暴了呢?”那是因为培养理性的家庭教育还不够充分。那是一些对于要求注意、对于批评教育等都无法接受的孩子。
问题就在于此。
现在,不论到哪里,说着“在我们家,我们绝对不对孩子说‘不可以’这样的话”的父母正逐渐增多。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的教育正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推崇。然而,这是对正确教育的放弃,错误的教育正在被推广中。
父母的态度改变孩子学习的心态
在让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最为重要的是要使其产生“奋”之心,即“想要去做”的心情。关于这一点将在第3章详细说明。所谓“奋”,是指下定决心、唤醒内心,使其产生“想要去做”的动机。只有孩子自身产生了“自己想要学习”的心情,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到的东西。
相反,若是单方面地强迫孩子必须学习,孩子就不会产生干劲儿。甚至发生更糟糕的事,孩子会认为“自己头脑不好使”。孩子讨厌学习的原因大多在于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必须要学习,以及为何被强迫去学习。
但是,实际上,没有哪个孩子的头脑是不好使的。孩子之所以会陷人那样的想法里,只不过是因为被“为什么必须要学习”的固执想法迷惑了。不论哪一个孩子,原本都拥有了不起的能力,只不过他们一直对自己有一种负面的认识。所以,最重要的事情是,首先要让孩子产生“想要去做”的想法。
比如,在孩子1岁到4岁时,让他们听英语磁带,如果这样对其进行培养,很有可能能培养出会说两种语言的孩子。
但是,在孩子一两岁时,因为还没有形成自我认知能力,所以一般是播放磁带,让孩子随意自然地听。等到了四五岁,买来孩子用的教材并对他们说:“来,今天开始要听这盘磁带。”但孩子即便听,他们也已经感到厌烦了,会说“为什么非得让我听那么奇怪的语言”。一旦孩子感到厌烦,就算强迫他们继续听下去,也绝对无法把他们培养成双语人才。
那么要如何做才好呢?若是买了孩子用的有趣的教材,应该这么对他们说:“因为这是爸爸妈妈听着好玩的,所以你不用听也行。”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两周内,父母都开心地听着磁带。
如此一来,孩子便会心甘情愿地想听。他们会说:“那是小孩用的教材。给我听,给我听!”若是这样,就大功告成了。“你那么想听吗?那每天听15分钟就可以了哦。”这样就能将孩子“想要去做”的心情很好地引导出来,进而可以培养出孩子出色的双语能力。
就算是给予同样的东西,给予的方法很关键,因为若是孩子产生厌烦,那是很难收到效果的。即便不管孩子,他们自己也能一直听磁带的话,那么可以继续引导并培养下去。
学习其他东西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让孩子学钢琴,若是告诉他们“今天开始去钢琴教室学钢琴,因为4岁的孩子都应该开始学钢琴”,孩子会越来越讨厌学钢琴,也无法很好地引导与挖掘出他们的真正才能。
与其如此,不如带孩子去看和他们差不多年纪的孩子的演奏会,若是能让他们产生“那么小的孩子就能弹奏得那么出色了,所以我也想弹”的想法,孩子就能主动地去学习。
另外,当孩子说“我才不想去什么幼儿园,我就想一直待在家里”时,只要父母能有技巧地劝说,是可以让孩子自己想要去幼儿园的。 如果家里还有一个年纪大一点的孩子,那么可以让他和父母一起分享去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和快乐的事情,如一起做手工等,让年纪小一点的孩子认识到去幼儿园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然后,若是年纪小一点的孩子说“也教给我,让我也加人进来”,这时,父母应该这样回答:“不行,因为只有在幼儿园才能学到。不去幼儿园的话,就不能学。”第二天早上,他就会穿戴整齐,背着书包说:“我要去幼儿园。”
像这样,将孩子“想要去”、“想要做”的心情很好地引导出来,是很重要的。若不那么做,而是一味地给予孩子,强迫他们去做,很难收到好的成效。
P36-42
经过近一年的准备,“七田真早教经典系列”终于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此前“七田式的图书”也陆续有几十种翻译成中文出版发行,可是像这样经过精心选择、编辑,并以丛书的形式问世,还是第一次。这里要感谢思可教育,感谢马思延先生,还要感谢非常“给力”的龙门书局!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七田真就经常跟我讲他在中国的故事:他的出生地大石桥是怎样的地方,后来跟随做工程师的父亲移居大连、北京,直到16 岁踏上日本国土时的情景。父亲热爱学习、喜欢钻研,中国文化博大精深,5000 年来的各种经典著作想必是他最佳的精神食粮。迄今在父亲故居中还可以看到他细心批注的《论语》、《大学》、《中庸》,在他留下的200 多册作品里,也常常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甚至在他去世后留下的随笔中也有一篇名为《记忆中的北京》。可见,“中国”这两个字在父亲的一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他知道自己倾注毕生精力创办的“七田式教育”能够回到中国这片“故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想他心中肯定会更加饱满、更加骄傲!
“七田真早教经典系列”能够在中国如此“隆重”地出版,也和七田真国际教育中心正式进入中国息息相关。2009 年年底我们授权思可教育为代理机构。2010 年9 月1 日中国首家教学中心,也是全球第518 家中心,在深圳市天利名城正式开学。
2011 年年底,2012 年年初,七田真国际教育中国第二、第三家中心也相继开学,也让我们的全球教
学中心增加到了525 家。我们相信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有巨大潜能,这些潜能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开发出来,并保持下去,就像鲜花经过浇水、施肥、日光沐浴后终会绽放一样。而爱心是开发潜能的基础,宝宝只有在满满的爱心呵护之下才能有充分的自信,潜能也才可以无拘无束地发挥出来。就像土壤对鲜花一样,爱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同时爱也是有原则、有方法的,绝不等于溺爱。给予孩子爱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教育孩子学会忍耐。教育的目的不只是上一所好的小学、中学、大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走入社会时必备的能力,培育他们的心灵。所以我们一直倡导的是,用认可、赞赏、爱护来培养全人格的宝宝。
本次出版的“七田真早教经典系列”共有6册:《七田真神奇胎教法》、《培养优秀宝宝——父母必备的70 个习惯》、《七田真0—6 岁育儿法》、《七田式心灵教育》、《七田真育儿圣经——认可、赞赏、爱护的教育》、《七田式“天才养成”33 堂课》,是从七田真留下的大量图书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涵盖了七田式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胎儿期开始,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指导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如何在爱心的基础上培养心性美好、左右脑均衡发展的宝宝。我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帮助中国的家长在教育的路上找到正确的方向,体会到育儿的乐趣;更加希望伴随着七田真国际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宝宝有机会接受以心灵教育为目的、重视宝宝综合素质的七田式教育!
七田教育研究所 七田厚
2012年3月19日
在七田真教室上课,学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八字真言”的基础——“认可”。按照这个理念去培养,我们发现宝宝的学习能力、记忆力、求知欲和探索欲都得到了增强。
——七田真教室会员 庄亚霏
没有接触七田真教育理念之前,一直按着自己的方式很粗放地培养孩子;接触了之后,才发现其中大有学问,需要很细化地纠正一些理念认识的误区与培养习惯。有细心的父母才能有优秀的宝宝。
——七田真教室会员 黄女士
尝试使用过七田真倡导的“回声法”来与孩子沟通,效果大大出乎意料。在沟通的过程中,“回声法”的表述形式首先让我渐渐变得有耐心,进而能循循善诱地引导孩子,能与孩子真正敞开心扉地交流。
——七田真教室会员 孟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