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礼仪金说(附光盘Ⅳ金正昆教你学礼仪公关礼仪)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作者 金正昆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进入21世纪,公关礼仪在企业的公共关系、形象宣传、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她是促销活动的纽带,是连接“客户—消费者—市场”的桥梁。如何发挥公关礼仪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如何确保企业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如何根据公关礼仪活动的要求和目标,培养合格的公关人员?《礼仪金说(附光盘Ⅳ金正昆教你学礼仪公关礼仪)》一书将从公关礼仪的常识入手,逐层深入解析公关的密码——礼仪,揭示公关礼仪的重要性。

内容推荐

《礼仪金说(附光盘Ⅳ金正昆教你学礼仪公关礼仪)》依旧是一部有关现代礼仪的谈话体著作。就体裁而言,它与《礼仪金说》、《礼仪金说Ⅱ》并无任何本质上区别。在写作风格上,三者殊途同归。

《礼仪金说(附光盘Ⅳ金正昆教你学礼仪公关礼仪)》是一部有关公关礼仪的专门性著作。如果说,《礼仪金说》、《礼仪金说Ⅱ》属于现代交际礼仪概论的话,那么《公关礼仪》则属于一部以公关人员为主体、以公关活动为主要领域的行业礼仪专著。换言之,它是一部有关公关礼仪的专著。

《礼仪金说(附光盘Ⅳ金正昆教你学礼仪公关礼仪)》是一部以有效沟通为主要侧重点的实用性著作。简而言之,公共关系所协调的是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关系,而此种关系的协调又有赖于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所谓公关礼仪,在此特指公关人员在其人际交往中所须遵守的相关沟通技巧。本书着重从来宾接待与外出应酬等两个不同的侧面,介绍了各种公关人员所应掌握的公关礼仪规范。其目的,在于有助于公关人员内强个人素质、外塑组织形象。

目录

绪论 礼仪就在你身边

第1篇 公关概述

第2篇 有效沟通

第3篇 阳光心态

第4篇 修饰形象

第5篇 得体着装

第6篇 西装成规

第7篇 礼宾接待

第8篇 会面礼节

第9篇 排列位次

第10篇 拍照摄像

第11篇 馈赠礼品

第12篇 安排宴会

第13篇 享用西餐

第14篇 出席舞会

第15篇 国际交往

后记

试读章节

第1篇 公关概述

现在,公关是一个特别热门的话题。那么,什么是公关、什么是公关礼仪呢?我现在就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从国际范围内来看,公共关系这个概念,是20世纪初在美国首先出现的,当时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先行者是美国的一个新闻记者——艾维·李。1904年,艾维·李使用public relations这个词来描述公共关系的概念,后来人们把它简称为PR,这就是公共关系的缩写了。就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公共关系这个概念,还是翻译成公众关系比较好。其实在港澳地区人们就是把它叫做公众关系,公共关系是我们的一个说法。那么什么是公共关系、什么是公关礼仪?学习公关礼仪应该注意那些要点?这将是我要向各位所介绍的重点问题。

首先,需要具体明确什么是公共关系?什么是公共关系呢?比较通俗易懂的讲法是:公共关系指的是塑造形象的艺术。准确地讲,它是一个社会组织用来塑造自身形象的艺术。当然这个还是比较笼统的,你要用更加专业、更加具体的说法来说,所谓的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利用传播手段与社会公众所进行的一种双向沟通。做学问要讲关键词,“公共关系”中的关键词有三个,我们一般把它统称为公关三要素,就是组织、传播和公众。在这三个关键词之中,社会组织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实际上就是公共关系的主体,是行为和活动的发起者。社会公众则是泛指与社会组织在某一种特殊情况下所构成的相互关系:其信息接收者——受众,也就是其特定的对象。

比如,我要办一个冷饮店,那么首先要明白我的冷饮是卖给谁喝的,我不可能把我的冷饮说得天花乱坠,说什么饮用它之后,其美妙的感觉令人难以言表,仅仅是那样是没有人会买的。我是一个作家,我创作了一本小说,那么我的读者是谁,我一定要非常明确。如果我是一名服装设计师,那么我这套服装设计出来是供模特儿表演用的模特秀呢,还是给一般群众穿着的呢,我也要非常的清楚。在此,我首先考虑的就是我的信息接收者是谁,我的行为的接受者是谁,他们可采用一个特殊讲法就是公众。和我这个组织有密切关系的人,并不是指广义上的人民大众,而是指某些与这个社会组织有一定关系的人,诸如供、产、销、售、顾客等等。介乎这二者之间的就是传播。

在现代社会中,传播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传播有个体传播,有群众传播,还有大众传播。公共关系一般对大众传播的利用是非常重视。因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其称为设置议题,或者叫做话语权。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媒体发挥着这样一个作用:它就是能够制造一个话题,并因此而引导舆论、引导民意,举个例子,你说现在谁是明星呀,著名的歌曲是什么,谁是著名的歌星,谁是著名的球星,什么样的食物最好吃,哪种时装的款式最时尚,什么旅游景点最好玩啊?是谁告诉你的?谁来告诉你,你才会相信?一般而言,大众传播媒介告诉你的你才会相信,金教授我告诉你大概也可能会相信,我现在所做的工作也是一种传播,只不过这是一种个体传播,那是因为我的社会地位,导致了我这个传播容易被大家所接受。换而言之,如果到了另外一个场合,你不知道我的社会身份,你坐地铁的时候,别人说的话你会相信吗?你到朋友家串门的时候,大家一块儿吹牛说的话,你会相信吗?你未必会相信。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对大众传播是比较相信的,因为大众传播有其权威性。有鉴于此,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对传播和公众的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它要利用传播和公众进行互动,这就构成了公共关系。

我要强调的是,这里讲的社会组织,是一种广泛意义上的社会组织。它既可能是个体,也可能是群体。这个群体不仅仅包括企业、公司,也包括学校、民众团体、政府乃至国家。在现代社会中国家、政府、公司、企业乃至学校和民众团体,都有塑造形象的任务。以政府为例,大家都应该注意到了,在2003年春夏之交,中国内地遭遇不幸,SARS来临。当时因为是天灾,而且是突如其来的天灾,一时之间上下左右都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枝节性问题,就是防范不足、预警机制不完善,应对措施一开始不够得体。面对这样的情况,党和政府及时调整了对策,采用强有力的措施,把它提升到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发展、中国社会能不能持续稳定、中国的国家形象能不能赢得国际社会信赖的问题上去考虑。为此,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当时不但举行了好多的新闻发布会,还有一些领导人,到各个大学校进行指导、慰问,同时还采取了非常有利的措施,制止了SARS的蔓延。结果是SARS来得很快,走得也很快,SARS走了之后,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说明我们采用了强有力的措施。这个措施,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就是记者招待会、领导到基层去,但实际上这样的一些细节通过媒体,向社会报道和宣示,结果塑造了一种什么样的中国政府形象呢?一个负责任的中国政府形象!这种传播与互动的结果,就是我所要讲的形象。

再举一个例子,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

伊拉克战争中曾出现过一个插曲,伊拉克的某些极端派别,绑架了我们中国的七个公民。说实话,这七个中国公民到伊拉克去,我听报道讲,是从约旦入境的,并不是官方派去的,更不是政府代表团,他们有些人纯粹就是为了打工挣钱的目的去的。但是即便如此,党和政府,直到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李肇星外交部长,都指示我驻伊拉克使馆以及有关方面,采取一切措施全力挽救中国公民。最终这几位中国公民被无条件释放。于是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我们这七个被绑架的人质已经获救了。

这件事情反映了什么呢?表面上来看就是七个人质、七个打工者到国外去了,冒冒失失地去了,被人家绑架了,又被我们党和政府采取非常强有力的措施给救回来了。但是,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它实际上是说,中国政府所展现的是一个全新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是以人为本的形象。此举塑造了中国政府爱民、亲民、为民的形象,和我们前面所讲的中国政府负责任的形象,是有殊途同归之意的。

P27-30

后记

2006年5月与10月,我的谈话体礼仪著作《礼仪金说》、《礼仪金说Ⅱ》相继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根据该出版社反馈给我的消息,它们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其中的证据之一,就是它们均已再版。

现在,应出版社与广大读者的要求,我对自己有关礼仪讲座、报告的记录稿进一步进行了修改、补充与调整,并汇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公关礼仪》一书交付出版,希望它能够继续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关注。

从总体上讲,《公关礼仪》一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其一,它依旧是一部有关现代礼仪的谈话体著作。就体裁而言,它与《礼仪金说》、《礼仪金说Ⅱ》并无任何本质上区别。在写作风格上,三者殊途同归。

其二,它是一部有关公关礼仪的专门性著作。如果说,《礼仪金说》、《礼仪金说Ⅱ》属于现代交际礼仪概论的话,那么《公关礼仪》则属于一部以公关人员为主体、以公关活动为主要领域的行业礼仪专著。换言之,它是一部有关公关礼仪的专著。

其三,它是一部以有效沟通为主要侧重点的实用性著作。简而言之,公共关系所协调的是社会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关系,而此种关系的协调又有赖于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所谓公关礼仪,在此特指公关人员在其人际交往中所须遵守的相关沟通技巧。本书着重从来宾接待与外出应酬等两个不同的侧面,介绍了各种公关人员所应掌握的公关礼仪规范。其目的,在于有助于公关人员内强个人素质、外塑组织形象。

具体而言,本书仍存在着不少疏漏与不足之外。其主要问题有一:

一是语言上不够严谨。作为一部谈话体著作,《公关礼仪》一书难免口语化甚强、逻辑上疏于严谨、体系上不够系统。为了维护谈话体著作自身所特有的风格,我尽量不在语言上刻意进行雕琢。此点务请广大读者见谅。

二是素材上小有重复。公关礼仪所关注的许多具体问题,与其他行业礼仪难免有所重合。因此,本书与此前出版的两部《礼仪金说》在规范的介绍、案例的选择等方面必然有个别之处小有重复。虽然我对此点尽量加以避免,但难以保证完全无此问题。

最后,深深地感谢广大读者对我的厚爱!感谢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思考者(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本书特约编辑杨磊先生为本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作者

2007年1月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0: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