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是柏拉图一部重要的哲学、政治、伦理乃至法律、艺术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在西方乃至人类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不可不读的经典中的经典。因此,在中国人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的西学东渐中,吴献书先生慧眼独具,把英文本的《TheRepublic》翻译成中文本的《理想国》,并于1929年以繁体竖排、半文言、没有现代标点符号予以句读的形式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多次再版,比较好地满足了当时国人对之了解、学习和研究的欲求。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理想国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古希腊)柏拉图 |
出版社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理想国》是柏拉图一部重要的哲学、政治、伦理乃至法律、艺术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在西方乃至人类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不可不读的经典中的经典。因此,在中国人第一次睁眼看世界的西学东渐中,吴献书先生慧眼独具,把英文本的《TheRepublic》翻译成中文本的《理想国》,并于1929年以繁体竖排、半文言、没有现代标点符号予以句读的形式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多次再版,比较好地满足了当时国人对之了解、学习和研究的欲求。 内容推荐 《理想国》中柏拉图把理想国中的公民分为三个阶层:治国者、兵士和平民。吴献书,近代中国英语界、教学界之大师。本版《理想国》组织了专门研读政治学理论的专业人员加注现代标点符号,并对文中涉及到的有关人物、事件、背景知识进行扼要的注释,这样,在保留吴献书先生译文原貌的基础上,使该译本得以为现代读者“量身定制”。为增进读者对吴献书先生的了解,我们征得许国璋教授后人徐正本先生的首肯,把许教授亲笔写就的这篇情深意切的回忆文章《饮水思源,敢忘所自》收录于书中。 目录 第一章 财产 公道 节制 及以上三者之敌对 问答中之人物 第二章 个人 国家 教育 第三章 教育中之艺术 第四章 财产 贫困 善德 第五章 婚姻 哲学 第六章 政治 哲理 第七章 教育之实在与影响 第八章 四种政治 第九章 正当之政治与不正当之政治二者之乐趣 第十章 生活之酬报 试读章节 第一章 财产 公道 节制 及以上三者之敌对 问答中之人物 苏格拉底 克拉根 哀地孟德 派拉麦克 塞弗拉 斯拉雪麦格 克立托分 旁听者数人 以下之问答,经苏格拉底于问答之翌日,在贝而斯塞弗拉家,述于泰茂·罕莫克拉底·克立吸及一无名之人之前。 余(苏格拉底)昨日偕哀里斯敦之子克拉根至贝而斯,以欲祷于女神,并一观该地人若何。举行此极盛之赛会,盖此为本届创举也。既至,吾侪祷神后观览赛会,意甚愉快。司拉司人之赛会亦颇不弱,久之,游兴既阑,准备入城,适为赛弗拉之子派拉麦克所见。彼饬其仆致意,此仆自余身后牵衣曰:“派拉麦克君请君等少待。” 余反顾,见为派拉麦克之仆,因询其主人何在。仆:君许稍待,吾主人即至矣。克拉根:我侪自当稍待之。 不转瞬间,派拉麦克已至,其同行者为克拉根之弟哀地孟德、牛锡之子牛赛拉得,及顷亦在场观览赛会之数人。 派拉麦克:苏格拉底,汝曹已将回城乎? 苏:然。 派:然则汝见吾曹人数之多乎? 苏:然。 派:岂汝较吾侪为强耶?不然者,汝当留此。 苏:余拟说汝曹容吾曹回城可乎? 派:如吾侪不乐闻汝言,汝又乌能说? 克拉根:是诚不能。 派:然则决不听汝言,汝可无疑矣。 哀地孟德:今宵有马上执火炬赛跑而为女神寿者,汝曹尚未知之乎? 苏:有马乎?诚创举也!骑马人于赛跑时以火炬互相授受乎? 哀:然不特此也,今晚礼神、仪节上别有一番盛况,亦汝曹所当一观 者。吾侪晚餐后当即莅止④,届时彼处想有多数之青年人在,吾侪 可藉此畅谈。故余为汝计,毋再固执,且住为佳也。克拉根:感汝殷勤遮留吾侪,亦讵能过拂盛意? 苏:甚善。 余等遂偕派拉麦克至其家,见其弟兄连歇斯及雨雪地麦、开而雪杜牛之司拉雪麦克,彼牛之楷莫乃斯及哀李斯托泥麦之子克立托分。少长成集,派拉麦克之父塞弗拉亦在座。此公年已甚迈,余久不晤矣。是时,伊方深坐一软垫之椅,头冠花圈,盖正预备瞅祭事也。室中其余多椅列成半圆形,吾侪遂各就坐于塞弗拉旁。伊款余甚殷,且日: “苏格拉底,汝久未来顾我矣,设余能出外晤汝,则余亦无须汝来,然年老如余,不复能进城过访,故望汝能来此较殷。盖凡人体质上之快乐愈减,谈话上之快乐愈增,此余所以望汝弗拒吾请,竟以此间为汝消遣地,并可常与此三五青年长日盘桓。虽吾一日长乎尔,毋拘束可也。”苏:塞弗拉君,以余一人而论,余诚乐与高年人纵谈。盖余素视高年人 为已尝经历绝远路程之旅行家,而此路程或亦为余将来所必至,故余对于过来人,深愿一询此程途之难易险夷。今年已届诗人所谓“老年之阶”,余所愿相质正者,即人之一生,果至老而更难乎,抑汝别有所以告余者? 塞:苏格拉底,余当以余一己之感触告汝。吾侪年迈之人,正如谚所谓“鸟以类聚”,每好集合共处,絮絮谈心。然最普通之谈话,无非“余不能食矣”,或“余不能饮矣”,“少年时与爱情上之快乐,均成过去事矣”,“回忆快乐时代曾几何时,而今何在?此生其已矣”,怪其亲戚之忽视者有之,以老年为种种苦难之因者有之。以余观之,是皆不然。盖老年果为种种困苦之原因,则余与其他老人当有同等之感触。顾余与余素所识者,绝无此等之经历,故余敢断言:若曹之怨,诚未得其当。余尝记昔有人间年老之诗人沙弗克里日:“情欲犹于老年时代有用乎?汝仍为昔日之沙弗克里乎?” P1-3 序言 饮水思源,敢忘所自 许国璋 余于1930年暑假考入东吴大学附中初中三年级,有幸在班上随吴献书先生学英语,一年后升人高中,1932年和1933年两年内又幸遇吴师,总计在东吴附中四年,三度受教于吴献书师。 吴师,近代中国英语界、教学界之大师,毕生著译甚勤。教我们时,已近花甲,每周上课10多节,无倦容。每堂有作业,或令学生互改,或携归自改,翌日发还。作文两周一次,隔周批毕。改的不多而批语极详,学子尤为得益,先生积长期经验,随时指出学生易错常错于未错之际,学得轻松愉快,学一年已知拼错自加改正,到高二级,已知句子之通与不通。吴师教英语,重阅读,尤重朗读背诵。盖朗读好坏,可知理解之深浅,朗读而能背诵,即是活用之根本。今之教英语,今日教一句,明日即希望学生活用,夫学生接触语言尚不过一言半语,难怪造出之句,形似英文而实为中文也。吴师视急于求成为教学之愚妄。犹忆在初三级时,师教分词短语与关系从旬,前后不过30分钟,各举三四例,日:“今日教此二种句法,不必急于用它,以后多看多读,自然就会。”自兹,多看多读遂成我的读书座右铭。高二时,圣约翰大学赵震先生来附中教英文,初生之犊,颇欲在教学中有所突破,用上海刊行的英文版《中国评论周报》为读物,每周一册,大16开,32页,今之大学生恐亦难胜任。我因开学迟到未选此课。自订一份读之,颇感其难。循吴师多看多读之训,持之以恒,大部分仍难以理解。日久,能解渐多,兴味亦增,同学有难句,或来问我,偶有能解者,聊为应付,到学期末,困难似已不大。此自学之首次尝试。 高中三年级时,吴师教“英国文学入门”,教材系吴师自编,商务出版,8开,约200页,布面精本,边页甚宽,生词、发音即注在同页之右,词义列在同页下方。此书之最后一篇为“该撒大将本事”,采自《莎士比亚历史剧故事始末》一书,史实极详,不同于传奇故事,教会人士并不熟知,而吴师独选之。又吴师曾译柏拉图《理想国》,余1989年因讲述“西方文化史”曾细读之,深感译意精到,远胜今日之白话译本,诚通儒也。 吴师讲课从不细析文法,亦不多讲时代背景。读文章,懂其能懂者,会之于心,略其东方学生一时不及懂者,这是学英语最快最可靠的途径。当年受吴师之教育,何止百人,毕业后人大学,看英语原著绝少困难,此可谓教学者之上策矣。吴师教我“该撒大将本事”(2万字),不过两星期,共6节。天寒脚冻,走步取暖,读“本事”自娱,第一遍三小时,二遍二小时半,三遍二小时不到,三遍以后,稍懂大意,亦仅及人物梗概而已。我回忆,20岁以前仅懂其半,入大学始大体懂得,然不读详注仍多不解。英国人少时学莎剧,恐亦不过如此。是年大考,吴师即以“重述本事”命题,两小时交卷。余奋笔疾书,思路甚快,无心造句而句子自至,盖得益于多看多读。 余于东吴附中毕业后,先入交大读管理系,旋入清华外文系,1947年问学于牛津大学,1949年归国。今之人评议时人,辄言某曾留学,长英语。殊不知人生学问,端赖大学毕业后四、五十年的探索。探索不止,一得可期,留学与否,并不重要。此有赖于中学时期基本功的培养与大学以后的博览。余在中学,问吴师读书之事,日:闲书则柯南道尔,学问则罗素哲学。东吴附中与大学合用图书馆,余与馆员善,终日涉猎,亦不之禁,尽得两氏之书,心甚喜之。罗素书不甚了了,记书名、出版年月而已。入清华,藏书极富,借阅也便,一年所读仅三、四十种。及到牛津,晨听讲,晚间听学生会辩论,每周读期刊二、三种,读书、应考而已,未敢言博览。真正读书,实在归国之后,迄今为止四十三年。就学问论,钱钟书老师指引最多,吴师之教导亦为关键。余少年受教于吴献书师,壮年问学于钱钟书师,钱师导我,乃入哲学,吴师教我,始识英文,可谓幸矣。 书评(媒体评论) 在理想国里,每一阶层的人都各居其位各谋其政。 ——罗素 余少年受教于吴献书师,壮年问学于钱钟书师,钱师导我,乃人哲学,吴师教我,始识英文,可谓幸矣。 ——许国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