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恩峡湾
冰川运动的遗迹
挪威西海岸的峡湾地区风景壮丽丽,是冰川运动的宏伟之作。毋庸置疑,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属松恩峡湾。事实上,没有其他峡湾能与之媲美。松恩峡湾是世界上最长、最深、最壮观的峡湾。峡湾两侧悬崖峭立、雪峰高耸;风景如画的村庄农场散落在每一处可居住的地方。无数水瀑或沿葱翠的山坡飞流奔泻,或越过裸露的岩石流入平静无波的峡湾。
松恩峡湾始于北海边缘的索伦德群岛,向内陆延伸了200公里。岸边悬崖峭壁近乎笔直,有几处高达900米。从北海沿峡湾往里走大约1/3的路程就是瓦德海姆城,小城附近峡湾深度可达1234米。从崖壁最高点至河床的距离计算起来,松恩峡谷总深度比美国大峡谷还要深1/3。
地球存在的近46亿年中,整体来说气候炎热干燥,陆地上冰川稀少。但是地质学家探测出了7个冰川代,每个代长达5000万年,气候以湿润凉爽为主。最近的冰川代约始于6500万年前,主要包括6个冰川世,每个世大致250万年,其间全球气温骤降,气候寒冷。
世又分期,称为冰川期,其间天气异常寒冷,冰川广布。最近的冰川期约始于12.5万年前,5万年前达到顶峰,公元前8000年结束。冰川期大部分时间地球两极的气温要比现在低得多,辽阔的冰原覆盖了北欧和北美大部分地区,动物大都向南方迁徙。冰原附近的冻原和荒凉的灌木丛地带仅生活着猛犸、毛乳齿象、毛犀牛和麝牛等动物。
连续几个冰川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埋在巨大的冰原下,一埋就是上千万年。在松恩地区,从山上流下的冰川覆盖了一个古老的水系。冰川不断地形成、消融、再积累,它们从主河谷与侧谷中刨挖出的岩石与泥土就越来越多。
松恩峡湾现在的轮廓是在上一个冰川期由冰川作用形成的。那时冰川最厚的地方是在峡湾里端,距远海约210公里,据估算厚达3000米。距远海50公里处是冰川最薄的地方,有100米至300米厚。大约1万年前冰川消退时,北海涌入,灌注了一个典型的冰川谷:截面呈“U字形,谷底平缓,岩壁布满槽痕,近海端因冰川作用微弱而较浅。
从大海到终年积雪的高山
乘坐观光渡轮在峡湾里游弋,游客可以尽情欣赏松恩峡湾壮丽的美景。湾口附近,海中升起光秃秃的圆形小山,土层薄而不甚肥沃,山上人口稀少。往里驶进一段,从水下陡然耸起悬崖峭壁,笔直险峻,游经此处的大型渡轮,即使距离崖壁只有一臂之遥,也没有触礁的危险。
松恩峡湾在北岸的巴莱斯特兰镇分出了长25公里的支流菲耶兰峡湾。峡湾的水主要来自欧洲最大的冰原——约斯特达尔冰川和松恩峡湾冰川的残余。人们认为冰川期结束后约斯特达尔冰川会完全消融,但在15至19世纪又出现了一个“小冰河时代”,约斯特达尔冰川又冻结起来,据估计厚度有300米。
维克城坐落于峡湾南岸,是古老的北欧海盗城。松恩峡湾在巴莱斯特兰与维克之间向北转去,分出数条支流峡湾,流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支流峡湾最深不过300米,而松恩峡湾主流水深最浅也有800米。
北面的索恩达尔峡湾与南面的艾于兰峡湾是松恩峡湾同时分出的两条支流峡湾。从分岔口开始,越来越多的土地用来耕作和种植果树。仅莱康厄尔一个镇就有6万多棵果树,主要是桃树、杏树和胡桃树3种。自冰川期结束以来,松恩峡湾里端与支流峡湾附近的山地已经上升了100米。这主要是由于冰川逐渐消退,海水倒灌,带入大量的泥沙和碎石,在冰川脚下形成了扇形三角洲和狭窄的梯形地的缘故。
卡旁格尔城坐落于峡湾北岸,背面是挪威最长的山坡,垂直高度超过915米。过了此处,就进入松恩峡湾末段,该段分出3条支流:卡旁格尔城南面的拉达尔峡湾、东边的奥达尔峡湾和北边的吕斯特峡湾。
吕斯特峡湾是松恩峡湾最长最宽的支流,长达48公里。它的末端——松恩斯费尔,是通往尤通黑门山的关口。尤通黑门山在挪威语中是“巨人之家”的意思,地质史上与苏格兰古岩石有关,顶峰格利特峰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最高峰,海拔2472米。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