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分册》共分为十六章。绪论部分介绍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第一章,介绍中医医院病室的设置与管理。第二章,中医护理概论,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以及病人的护理评估和中医护理的原则。第三章,中医护理的基本内容,从病人的生活起居、情志、饮食、中药用药、运动与康复等方面介绍了中医护理的基本内容。第四至第十章,介绍中医内科、儿科、妇科、外科、骨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证护理。第十一章,介绍危急症的辨证及护理。第十二章,常用中医护理技术,介绍中医常见传统护理技术操作,如针灸、推拿、拔罐法、刮痧法等。第十三章为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配合。第十四章、第十五章为中医护理教学、中医医院在职护士培训的相关内容。《中医护理分册》为中医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教材,也是中医护理专业在校学生的重要参考书籍,期望能使从事中医护理工作的人员较系统地掌握中医护理理论和操作技能,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护理专业服务水平。
2.情志护理根据不同类型水肿分别进行心理护理。如风水相搏证病人,起病急,往往常有恐惧、忧虑、急躁情绪,对病人要关心体贴,讲一些通俗疾病知识,使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而脾肾阳虚等慢性疾病,久病缠绵、不容易治愈,病人常常有抑郁、焦虑心情,故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让病人了解忧思伤脾,恐则伤肾,要以乐观从容的态度面对疾病,持之以恒地治疗与服药,才能稳定、治愈疾病。
3.体位与安全本病休息非常重要。轻度水肿病人应限制活动,重度水肿应卧床休息,严重水肿尤其伴有大量胸、腹水的病人,原则上取半卧位,用以使横膈下降,增加肺活量,减轻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应抬高患肢,这样有利于水肿消退,待症状明显减轻后方可活动。
4.清洁护理
(1)由于水肿皮肤感觉差,抵抗力弱,容易损伤和继发感染,故要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衣着应宽大柔软,长期卧床或重度水肿病人应定时更换体位,但是不能拖拉。在骨突出部位垫加海绵垫等,以防止皮肤擦伤及压疮发生。
(2)加强皮肤护理,每天用温水清洗皮肤,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水温在50℃以下,防止烫伤。严重水肿皮肤绷紧光亮,清洗时动作一定要轻柔。有会阴水肿病人,每天做好会阴护理,防止尿路感染。阴囊水肿时可用脱脂棉置于两侧腹股沟部并且用托带托起阴囊,以免磨破。水肿症状明显,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要做到“五送一剪(五送:送医、送药、送水、送饭、送大小便器;一剪:剪指、趾甲)”,做好口腔护理。
5.饮食护理
(1)水肿病人脾肾功能不足,可给清淡容易消化食物。限制其水、钠的摄人。摄人量应根据水肿程度而定。若水肿明显病人,每天盐的摄人量为1~2g,待肿渐退后改为3~4g,水的摄入量为前1天小便量加400~500mL,若病人伴有高热、呕吐、腹泻等,可酌情增加进液量。若尿闭期应限制钾盐及含钾量高的食物摄人(如橘子、蘑菇)。如果血浆蛋白低下,而且肾功能正常病人,给予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鲤鱼、鲫鱼、甲鱼、瘦肉、老鸭及动物内脏,但是肾功能明显减退,应给予低蛋白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饮食总热量必须充足,以免发生氮的负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