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青年干部要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讲,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归根到底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张军的《领导者工作价值观》通过对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生活价值观与工作价值观的关系,领导者工作价值观与一般工作价值观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的层层剥离,重点阐释了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本质以及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分类维度。
《领导者工作价值观》通过对价值与价值观的关系,生活价值观与工作价值观的关系,领导者工作价值观与一般工作价值观的关系等理论问题的层层剥离,重点阐释了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本质以及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分类维度。同时,通过历史的演变、现实的需要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梳理了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历史形态,分析了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现实呈现及其观念矛盾特征等等,提出了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领导者价值实践需要的核心观念要求。
《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作者是张军。
代序 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加强党员领导干部队伍的政德建设
序
导言 领导者的价值自觉
第一章 领导与领导者工作价值观
一 领导者与领导工作
(一)领导及其价值
(二)领导工作及其价值
二 工作价值观与领导者工作价值观
(一)价值与价值观
(二)生活价值观与工作价值观
(三)工作价值观与领导者工作价值观
三 领导者工作价值观与领导力
(一)价值认识与领导力
(二)价值认同与领导力
(三)价值实践与领导力
第二章 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生成基础
一 中国传统社会基础上的领导者工作价值观
(一)观念原点:性善
(二)社会氛围:自然经济·宗法文化·内在超越
(三)主要特征:德治
二 西方近现代社会基础上的领导者工作价值观
(一)观念原点:性恶
(二)社会氛围:商品经济·公民文化·外在超越
(三)基本精神:法治
三 当代中国社会基础上的领导者工作价值观
(一)历史境遇:社会转型
(二)文化症候:价值冲突
(三)基本规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第三章 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结构系统
一 领导者的价值主体意识
(一)利己与利他
(二)权力与责任
(三)管治与服务
二 领导者的工作秩序信念
(一)等级与平等
(二)集中与民主
(三)协作与竞争
(四)稳定与变革
三 领导者的工作规范意识
(一)政治原则
(二)道德意识
(三)法制意识
(四)审美情趣
四 领导者的价值实践思维
(一)效率意识
(二)代价意识
(三)创新意识
(四)冒险意识
五 领导者的价值本位观念
(一)权力本位
(二)金钱本位
(三)关系本位
第四章 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分类维度
一 “理性一非理性”分类维度
(一)理性工作价值观
(二)非理性工作价值观
二 “个人一社会”分类维度
(一)个人导向的工作价值观
(二)社会导向的工作价值观
三 “工具性一终极性”分类维度
(一)工具性工作价值观
(二)终极性工作价值观
第五章 领导者工作价值观建设的当代审视
一 当代中国领导者工作价值观建设的演进
(一)政治和学术的理论互动
(二)多管齐下的制度约束
(三)政德优先的评价体系
二 当代中国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现实表现
(一)价值主体意识的矛盾性特征
(二)工作秩序信念的矛盾性特征
(三)工作规范意识的矛盾性特征
(四)价值实践思维的矛盾性特征
(五)价值本位的矛盾性特征
三 当代中国领导者工作价值观内在冲突的原因探析
(一)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褊狭理解
(三)西方文化“软权力”的冲击
(四)传统文化中负面思想的影响
(五)领导者自身主观观念的偏离
(六)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缺陷
第六章 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当代构建
一 现代社会领导工作的价值准则
(一)基于市场经济的价值准则
(二)基于民主政治的价值准则
(三)基于和谐社会的价值准则
(四)基于文化传承的价值准则
二 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一)人本观念
(二)民主意识
(三)公共精神
(四)服务意识
(五)能力本位
三 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构建基础
(一)社会基础
(二)文化氛围
(三)评价体系
(四)个体因素
四 领导者工作价值观的实现机制
(一)内源性实现机制
(二)外源性实现机制
(三)内生与外推的联动机制
附录 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建设的一项重大课题——北京市领导干部工作价值观状况调查与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