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通胀的真相
分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作者 韩和元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通读韩和元编著的《通胀的真相》,韩先生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各个时期几个国家政府采取应对通货膨胀措施的评论,让人印象深刻。货币手段和政府财政调控手段在应对通货膨胀方面的成效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民众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以及根据预期而采取的利己性措施也是影响通胀能否持续的因素。

内容推荐

于各国政客而言,要其在保增长或是控通胀这二者间,任择其一显然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但从目前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对保增长促就业的关注显然更占上风。但我们需注意的是,衰退固然能导致政治的失败,通胀又何尝不可以呢?其实通胀更是一种疾病,并且是一种有时甚至可以威胁一国或民族生命的疾病,如不及时制止,它会很轻松地摧毁一个社会。德国的恶性通胀为纳粹的上台铺平了道路;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旧中国,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极其动荡,再加上国民党当局为弥补战争所形成的巨额赤字,完全依赖印钞机,最终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彻底崩溃。通货膨胀如此之厉害,对国家和民族有如此巨大的破坏力。那么它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各国政府一再对它予以容忍的背后逻辑又是什么呢?韩和元编著的《通胀的真相》将为你解开通胀的真相。一起来翻阅《通胀的真相》吧!

目录

引言 别拿通胀不当祸害

 被漠视的通胀

奥巴马的新计划

克鲁格曼的解决方案

罗默的历史发现

 要命的通胀

谁为纳粹铺平了道路

加速失败的国民党

谁该为阿根廷负责

第一篇 通胀之谜

 第1章 通胀谁说了算

社会制度说了算?

奥巴马的谴责

需求造的孽?

通胀“猪”说了算?

 第2章 通胀只跟钱有关

“价格革命”

货币数量论

通胀只跟政府有关

 第3章 通胀创造繁荣?

约翰·劳的病菌

货币即财富

乌托邦社会主义者的理想

要求完全权利的政治家的自我帮助

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比较优势

紧缩也繁荣

 第4章 信用扩张不能维系繁荣

最关键的时间偏好

纯利率

被误导的商人

错误的投资

经济调整的先导指标

 第5章 通胀的罪孽

财富逆分配

弗里德曼的直升机效应

被忽视的差序传导

通胀使社会不平衡加剧

扭曲了经济体系

声色犬马,醉生梦死

拿什么去恢复生产

浪费阻碍新资本的形成

谁还会勤恳工作?

第二篇 欧美式通胀的原因与治理

 第6章 被债务劫持的印钞机

古典通胀主义

解码阿根廷之败

政府痴迷通胀的根源

钞票即收入

隐蔽的通胀税

赖账

美国的债务算计

俘获民心

福利造了欧美债务的孽

顽固的恶性循环

哦!忘了,还有战争的代价

信用就这样被扩张

金本位必然会崩溃

 第7章 治治通胀吧

治理通胀的一般手法

迪奥克莱汀大帝的治理及结果

朝鲜的治理及结果

控制物价不能医治通胀

奥巴马的抗通胀行动

啊,选票,啊,债务

治理通胀的药方

治理通胀的难点

沃尔克拯救了美国

第三篇 被美国债务绑架的世界经济

 第8章 酝酿中的全球危机——伯南克的遗产

叛国者伯南克

滚雪球

视而不见

滞涨!

被绑架的世界经济

第四篇 中国式通胀的逻辑和解决之道

 第9章 中国通胀的货币逻辑

货币就这样被超发

白马黑马

主动超发的终结

旧疾虽去新患又来

都是外汇惹的祸

中国通胀中的美元现象

不是所有的祸都是美国闯的

维护现行体系的代价

 第10章 怎么办

不靠谱的世界元

那些必要但远不充分的解决方案

改变国际货币体系

继续提高准备金率和加息

治理通胀的关键

社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收入倍增计划亦不容忽视

帮扶就业主体,瓦解企业间不对等的二元结构

当务之急

取消价格管制,解除隐蔽的通胀风险

戒断症状,中国您hold住吗

根本之道

改革汇率制度,切断汇率与货币供应的联系

回归货币中立

参考文献

跋:通胀并不是纯货币现象

试读章节

通货膨胀对国家和民族,有如此大的破坏力。那么通货膨胀到底是谁说了算?

在1982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行长李葆华在一份报告中提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国家发行货币,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财政性的发行,不能走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的道路。”①在李葆华看来,通货膨胀是有其制度性的要素存在的,通货膨胀不应为社会主义制度所应有的现象,通货膨胀只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结果。

时过境迁,如今却出现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中国招商银行的宏观策略研究员徐彪博士对都是资本主义的新兴市场国家居然不约而同出现二位数通胀很是惊讶。对于这种现象,正如他在其微博里对其粉丝感慨的:这种现象该如何解释呢?从他的话语里我们似可读出这样一种结论,那就是通货膨胀不应是资本主义应有的现象,而应该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的现象。

通货膨胀真的跟制度有关吗?这点值得商榷。

我们必须承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几乎没有发生通货膨胀;但同属于社会主义阵营的南斯拉夫,在其建国后到解体为止,几十年一直深陷于严重的通货膨胀中而不能自拔;事实上,作为社会主义的老大哥的苏联,其早年也曾饱受恶性通货膨胀之苦。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中国的同时期,绝大多数的资本主义国家,确实生活在通货膨胀的水深火热之中。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作为资本主义堡垒的瑞士,在同时期其通货膨胀率在当时的欧洲甚至于整个世界都是很低的。事实上,资本主义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19世纪,英、美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由于蒸汽机的发明而引发的产业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这些国家经济繁荣,且没有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弗里德曼的统计显示:英国1939年的物价水平与1739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美国,1938年美国的物价水平几乎持平于1800年。在这一两百年间,除了大规模的战争时期及战争结束后的一个时期物价出现过巨大的波动外,但凡和平时期,物价上下波动很少超过年率3%。

反倒是1700多年前封建社会的罗马帝国,却饱受着通货膨胀的之苦。公元300年,数以千计的铸币厂遍布罗马帝国各地。这些货币制造工厂,正如现今中国珠三角的那些外贸加工厂一样,加班加点忙个不停。当然,这些工厂不是为美国人制造衬衣,而是正努力为迪奥克莱汀大帝赶铸着迪纳里(denarii)。迪纳里是古罗马帝国时期的货币,成分中含有一定量的白银。在公元300年时,5万个迪纳里可以兑换1磅的黄金。但迪奥克莱汀大帝却让铸币工人偷偷地、越来越多地往银币中掺进更多的铜。结果造成在白银总量不变的情况下,迪纳里越铸越多,但其含银量却越来越少。到公元306年时,10万个迪纳里才可兑换到1磅的黄金;但这不是终点,恰恰相反,噩梦才刚刚开始。公元324年时,30万个迪纳里才可以兑换到1磅的黄金;到公元350年时,这个比价已经变成了2l亿2千万个了!显然,含银量越来越少的迪纳里,最终变得和泥土一样毫无价值。

迪奥克莱汀大帝虽然想铸造更多的钱,但他显然并不想见到通货膨胀。于是他开始想尽办法来抑制通货膨胀。他于公元301年颁布了限价令,其对各种商品、服务、工资上限一一详加规定。但显然,罗马帝国的皇帝在执行法律时不像现在的那些物价管制国家那样温和了。他们认为对于一切敢于反对限价令而囤积居奇的、大势投机的都一律处以死刑或流刑。但是,纵然采用如此严刑峻法,希望控制住物价,通货膨胀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①。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既非封建社会所特有,亦非资本主义所特有,同样也非社会主义所特有。它既可发生于封建社会的古罗马帝国,也可发生于资本主义的美国和英国,同样亦可发生于社会主义的前南斯拉夫。显然,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不是社会制度,亦不是意识形态。P25-27

序言

很荣幸为韩先生的作品写序。这是一本每一名关心我国改革过程以及现实问题的中国人都应该读的书。通货膨胀是困扰中国发展多年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物价飞涨,2008年的股市泡沫以及今年节节攀升的CPI……物价问题关乎国计民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没有稳定物价的经济体不可能达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但普通民众对于通货膨胀的感觉是非常迟钝的,对物价上涨也具有一定的忍耐力,当通胀水平终于超出民众忍耐限度时就为时已晚。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普通民众,都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时刻保持警惕,高度关注物价问题。韩先生的这本书就为我们敲响了警世钟。

韩先生博通古今,在书中畅谈国内国外,驾驭理论实践,从阿根廷的经济大衰退到美国2011年的债务危机,从俄林、赫克歇尔说到弗里德曼,从经济危机说到政治体制,从乌托邦说到中国现实,真可谓酣畅淋漓。韩先生思维之开阔、视角之独特、措辞之严谨、分析之深入无不令我折服,用“拜读”这个词描述我通读全书之后的心情毫无谦虚客套、妄自菲薄之意,实为内心最恰当的表述。

通读全书,韩先生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高度关注以及对各个时期几个国家政府采取应对通货膨胀措施的评论,让人印象深刻。货币手段和政府财政调控手段在应对通货膨胀方面的成效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民众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以及根据预期而采取的利己性措施也是影响通胀能否持续的因素。自“国家”这个词出现以来,其天生的政治、经济职能就意味着保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频发的当今社会,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寻找应对的措施,但是危机和通胀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相反,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政治联系、经济联系都达到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个国家内部出现的问题会通过商品市场、货币市场传导给其他国家,国家之间是紧密相接的,社会经济问题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看似独立的问题其实内在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危机的导火索可能就是被绝大多数人忽略掉的小问题。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小问题,可能就是下一场风波的始作俑者,美国次级债券引起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金融风暴,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对那次危机心有余悸;2008年我国的通货膨胀也是因为猪肉供给不足导致肉价上涨而引发的。

虽然此书中阐述了很多国外或理论或实际的案例,涉及中国部分只有几个章节,但是书中所讲的几乎每一件事都与目前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相关。本书在大量实证案例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对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以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客观的回顾总结,对我们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并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通胀问题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是一本具有警世钟意义的著作。

学术之道,一则立高,一则守静。立高才能紧跟前沿,把握动态;守静方可于浮躁中洞穿真相,于微小中成就大境界。经济问题研究是一块自由驰骋的田野。“田”者用以耕种,只要是有心之士均可以通过辛苦耕耘获得果实,“野”者用以摆脱束缚,我们的思想不应循规蹈矩、因循守旧,而应不拘于一端,广开思路。韩和元先生可以说是立高和守静的典范,立高不难,多读、多看、多想就能对时下理论前沿和现实问题做到了然心中;守静不易,社会之喧嚣、人心之浮躁,我们总会被各种各样的言论所降服,盲目从众,最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守静要求淡泊名利、摒弃浮躁,于烟云中取真谛,在浮华中寻自我。在物欲横流的当前社会,韩先生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才能够总结社会发展的规律,剖析问题的因果,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措施,至少是将问题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熟悉韩先生作品的读者应该都清楚,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浓缩的社会,要么是对社会经济中出现的某一方面问题进行独到的阐述,要么是对整个经济社会改革之路进行深人剖析。

此书的作者韩和元先生是我多年神交的朋友。韩先生之前的几部作品我都有关注,同时我也是他的微博粉丝之一。每每在韩先生微博上看到他谈论经济社会改革和公共事件的一些看法时,都由衷地佩服他敏锐的观察力、独到的见解、深厚的学养,感觉他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勇于担当的人。的确,在国家面前,我们是如此渺小;在历史面前,国家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们总说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相信一切规律在五千年中都应该是能够被发现的,但事实上我们仍在路上,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束手无策,还有很多现象我们无法解释。作为渺小但却明智的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帮助国家解决运行中遇到的难题,以成就国家一段新的历史,这也是每一位学者甚至每一位国人应该引以为目标的。

张五常先生曾经说过,无论一个理论怎样了得,总有一天会被认为是错的,或者会被更切合真相的理论所替代,这是无法避免的。理论和思想研究者不是争取永远的正确,而是尽最大努力希望给读者更有深度的启发,这也是此书最成功的地方。

北京广天响石企划机构董事篝、财经传记作家 刘世英

2011年11月1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