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为行政诉讼法学研究和行政审判实践提供的一本较为系统、全面的参考读物。介绍了一些域外相关制度和立法例;采用历史研究方法,真实地反映了行政诉讼立法和司法解释制定过程中的有关背景情况;注意介绍每个制度的沿革更替,尤其是充分运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和批复,阐述了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不断发展;尽可能发掘行政诉讼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力求全面介绍解决问题的不同观点、方案及其理由;遇有学术论争,既介绍学术界的通说,也介绍了编者们自己所持的观点。
资料全面 本书通过对中国从清末到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以及之后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完整回顾,呈现中国行政诉讼法制度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历史感强,资料丰富,有相当多的资料属于首次发掘和首次公开。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两万余篇国内外的文章和著作,资料性非常强。
理论深刻 现有的行政诉讼法理论一般偏向于法条释义,而本书对行政诉讼法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全新的构架,尤其是摆脱了长期附属于民事诉讼法的理论缺陷,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行政诉讼法理论书籍。
实用性强 本书从实务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相当多的内容涉及司法实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对相关问题进行理论阐述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是实务界,尤其是行政审判法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要参考书。
具有中国特色 本书主要是从中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角度进行阐述,在对国外相关制度进行横向比较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行政诉讼现状,提出解决中国特色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书具有原创法和比较法的性质。
权威性强 本书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各项司法解释、请示答复等,进行了几乎无遗漏的阐述。本书作者是最高司法机关的法官,参与了行政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各项重大司法解释、司法政策的起草和制定,是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直接见证者。作者相当多的观点体现在司法解释中,权威性较强。